哔哔读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影像史记
影像史记封面

影像史记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其他 上传者:使劲儿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376K 更新时间:2020-06-22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48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影像史记》 总序作者简介照片(图)《影像史记》 总序引言:当你错过历史瞬间(1)(图)  在我看来,影像史学的诞生不仅是媒介的革命,而且涉及到历史学的观念、逻辑、框架、叙述和语言的一系列变革。在某种意义上,影像史学的研究足以对“历史是什么”构成置疑。在影像面前,黑格尔的逻辑苍白枯燥,法国年鉴派的数字冰冷无比,那些曾经在“唯心”和“唯物”中的纠缠更是穷尽无聊。我想,当历史学真正引进注视、观察、倾听、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出足以发人深省的历史感悟,而这正是影像史学所能给与我们的。《影像史记》 总序引言:当你错过历史瞬间(2)(图)《影像史记》 总序引言:当你错过历史瞬间(3)(图)《影像史记》 总序引言:当你错过历史瞬间(4)(图)《影像史记》 总序引言:当你错过历史瞬间(5)(图)《影像史记》 总序引言:当你错过历史瞬间(6)(图)《影像史记》 遥远的目光一个民族的传奇(1)(图)  历史在时光隧道的另一头熠熠发光。  ——美国历史频道的广告词  静止的中国  1980年代以来,国外的汉学研究逐渐被国人重视,对于刚刚开放的中国而言,借助外国学者的视角和观点反思中国既有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似乎是一条跳出自身桎梏的踏板,长时期的闭关锁国养成的井底之蛙的心态很难在短时间调整过来,对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局”,只有借助“他山之石”才能有效地破解。这一时期大量译介过来的学术著作,为中国学术提供了许多新鲜的语汇、概念和理论框架。从“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到“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其中,最突出的共同点是对“整体中国”的解读,即便是较为专业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学术著作,也会经常抑制不住地对“中国”本身进行评头论足,这些演说共同形成了一种西方话语中的“中国观”。事实上,这种中国观从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在持续地影响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  传教士,一直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一群文化使者,从十六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关于中国的回忆录《基督教远征中国》,塑造了中国的富足、安详、传奇的形象,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出现的《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经历了由艳羡到蔑视的感情变化。游记也好,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