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读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名著 >> 031126魏晋"神韵"(上)-王毅
031126魏晋

031126魏晋"神韵"(上)-王毅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文学名著 上传者:赖赖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22K 更新时间:2019-07-26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30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王 毅,1955年5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市,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辽宁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有若干学术论文和专著、译著出版,其中《中国民间艺术论》获得第十三界中国图书奖。  内容简介  什么叫神韵?可能每个人都能够很恰当地使用这个词,当你看到一幅山水画,你很喜欢它,你会由衷地讲这个画很有神韵。你读到了好的山水诗,你也会使用这个词。而且不限于艺术创造的领域,有的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们也把神韵作为一个审美标准的。  一直到了我们今天,我们在使用神韵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谢赫所奠定的这么一种内在的要求之上的。艺术创造的高质量和艺术家的内在生命相结合,艺术作品的感人魅力和艺术家传达出来的某种内在的情思,某种内在的风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才叫神韵。神韵是个很高的要求。  那么神韵的提出,它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是在魏晋南北朝。而很重要的就是在人物的评价方面,当时的读书人就是魏晋名士,他们完成了一个转折,对人物的评价由政治角度、实用角度转到了一种审美的角度,这样才有神韵这么一个概念的提出。他们用神韵来评价人物,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背景,东汉末年以来,在世俗社会里面开始流行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人伦鉴识”。东汉以来这种“人伦鉴识”大盛,大家喜欢你评我几句,我评你几句。主要还是一种政治上选拔人才的需要。到了东汉末年在这种“人伦鉴识”的环境之中,大家就开始提出要通过人的外在可见之形,来了解人的内在不可鉴之性,这就是东汉末年以来在政治上为了选拔人才流行起来的一种对人的外貌,人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在这些方面大家注意观察,提出了一些选择的标准。...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