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1过日子的学问
——冷血动物的节约生活经
蛇、蜥蜴等爬行类是所谓的“冷血动物”,而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及鸟类)是所谓的“温血动物”。温血动物虽可以应付日夜及四季的气温变化,而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与活动范围,但为了保持固定的体温,却耗费了来自食物的80%能量,因此需要不断进食以补充能源。冷血动物不必自己“制热”,而靠晒太阳来“吸热”,所以若两者的体型相当的话,为了维持生命所需,冷血动物所需摄取的能量只要温血动物的1/10就够了,像蛇、蜥蜴等,饱餐一顿就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这也是冷血动物能活跃在荒凉贫瘠的沙漠中的原因。
启示:如果你以80%的收入来维持固定的体面生活,那么收入一减少,你就完了。
第六章 动物给你的人生感悟天生的收藏家
22天生的收藏家
——松鼠的收藏
松鼠在秋天时,常会收集坚果,挖洞将它们藏起来,以之作为冬粮。人们常认为松鼠的这种“未雨绸缪”,是智慧的表现,其实松鼠的藏果只是一种本能行为。德国一个动物学家在家里养了几只松鼠,它们对吃不完的坚果也会煞有介事地衔着,在房间的角落里做出拨土的动作(其实根本就没有土),然后将坚果放进“想象”的洞中,以鼻尖将之压牢,再用前足做出掩土的动作,这一整套动作都是不学自会的。而在自然界,松鼠虽会热心地藏果,但到冬天时却不见得会挖出来吃,也许是忘记了,也许当初的藏果根本不是来自“未雨绸缪”的缜密心思。
启示:一种本能反应式的行为,常因被赋予“深奥”的动机,而被高估。
第六章 动物给你的人生感悟利弊互现
23利弊互现
——长颈鹿的身高问题
动物园里,饲养员通常是将食物和饮水放置在地上,让动物取用。可是对长颈鹿来说,就不同了,必须把食物盆和水箱悬在高处,而不是在地面上。长颈鹿不但颈长,而且腿也特别长,前腿比后腿更长,所以它们适应于吃高处食物,如果要吃地面食物,这两条特长的前腿就会使它们感到非常麻烦,显得十分吃力。长颈鹿喜欢吃西瓜,吃了可以降温防暑。在上海动物园,电视台记者抓拍了“长颈鹿吃西瓜”的表演。一位饲养员将一只大西瓜敲开,放在长颈鹿鹿舍内的地面上。尽管4只长颈鹿的眼睛离地面较远,但是它们却都看到了地上的西瓜,显出一副嘴馋的模样。其中一只最年幼的小长颈鹿像小孩一样灵活好动,便抢先一步,前面两条腿分别伸展两侧,低下头连续两次吃到了放在地上的西瓜。也许做这个动作太吃力,当时它吃西瓜所花时间极为短促。两只大长颈鹿不时地用双眼斜视着地上诱人的西瓜,但没有去吃,可能它们在权衡吃西瓜与花力气两者的利弊得失呢!另一只中等个长颈鹿,尽管已经做出了吃西瓜的预备动作,最后还是没有吃到。
长颈鹿是现存最高的动物,雄长颈鹿的身高可达18尺,这使它能吃到高处的树叶,不必与其他动物争食。但太长的脖子也给它带来不少麻烦,譬如它通常只能站着睡觉,因为不容易从躺卧姿势再站起来,躺下来就代表了危险。为了要将血液输送到脑部,所费的力量约为正常人的2到3倍,因此它的心脏特别大。喝水也是件麻烦的事,它必须将两只前肢尽量叉开,低下脖子才能喝到水;狮子就经常选择长颈鹿在喝水时来突袭,所以当小长颈鹿喝水时,父母常需站在一旁保持警戒,不安地守望着。
启示:凡事有利必有弊,长颈鹿的脖子便于吃树叶却不利于吃西瓜和喝水。当“利”趋于极端化时,“弊”也跟着趋于极端化。
第六章 动物给你的人生感悟安于逸乐
24安于逸乐
——墨西哥蝾螈的蜕变
蝾螈是一种原始的水陆两栖动物,像青蛙一样,它们有类似蝌蚪的幼体,生活于狭隘的水域中,但幼体最后会长出脚和肺,发育成可以到较宽阔的陆地上生活的成体,这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但墨西哥有一种蝾螈,当雨季特别长、也就是水量充沛而使它们原先生长的湖沼没有干涸之虞时,蝾螈的幼体就不会蜕变,继续保持蝌蚪的形貌,身体超过正常陆栖成体的大小,它们仍保留在水中呼吸的羽状腮,而且就在水中交配产生下一代,似乎懒得去见识陆地上广阔的世界。
启示:优裕的生活环境会使得一个人懒得去从事自己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改变。结果从实质上,他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第六章 动物给你的人生感悟陋习之愚
25陋习之愚
——浣熊的清洁习惯
浣熊有一种奇特的行为:它们拿到食物后,通常会先浸到水中,用手掌“刷洗”一番,然后再吃,所以才称为“浣熊”。在动物园里的浣熊,你若给它面包,它也会将它浸到水里,虽然面包因此而“泡汤”了,但浣熊还是会这样做。
现在的浣熊虽然已属杂食性动物,但一定选择住在有水的地方,动物学家认为这可能跟它们祖先以蟹等甲壳动物为食物有关,而“刷洗”行为,则是此一摄食形态的本能反应。曾有人想训练浣熊用手掌捡起硬币,然后丢到一个箱子里,但不管怎么训练,浣熊在捡起硬币后,还是不停地用手掌去磨触、“刷洗”它,就是不将它们丢到箱子里。
启示:动物天生的习性会干扰它们学习新的花样,人亦如此。
第六章 动物给你的人生感悟眼不见为净
26眼不见为净
——火鸡的自我蒙蔽法
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有领域感,地位越尊贵的,所拥有的领域——私人空间就越大。很多动物学家都认为,维护自己的领域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譬如当你闯进一个鸡舍,所有的鸡可能会向后退到某个角落,但原来的领域关系却因拥挤而受到破坏,于是地位尊贵的公鸡即前后左右乱啄,要它的同伴离它远一点,试图保有自己较大的私人空间。更妙的是,有人将几只雄火鸡放到一个过小的鸡舍里,它们再怎么争斗,都无法获得足够的私人空间,最后它们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所有的雄火鸡围成一个圆圈站立,每只鸡的脸都朝向外面,因为这样在自己眼前才没有碍眼的家伙。
启示:人也有像火鸡一样的领域感和对策,譬如在过度拥挤的公车内,大家都尽量往旁边站,而且脸朝着窗外。
第六章 动物给你的人生感悟度过生命的旱季
27度过生命的旱季
——非洲肺鱼生存考验
鱼类是用鳃呼吸的,但生活于非洲沼泽中的肺鱼,却有类似肺的呼吸器官,这是它们度过旱季的法宝。原本在沼泽中游自在的肺鱼,当一年一度的旱季来临,沼泽里的水越来越少时,它们就会挖个洞,钻到泥地里,将身体卷成一个球形,而且分泌粘液,将自己包起来。在沼泽完全干硬后,这层粘液变成像牛皮纸一样的茧,兼具防止日晒与水分丧失的功能。更妙的是,它在躲藏的地洞与外界之间预留了一个管状通道,茧上的小开口就接着它的嘴,它抽动肌肉,把空气送入体内类似肺的囊袋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工作。利用这种方法,肺鱼可以在洞中蛰伏几个月,等待下次雨季的来临。
启示:肺鱼不如青蛙,因为与其想办法度过生命的旱季,不如干脆跳出那个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