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怨-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们都在教室等你呢。”晓茵也用英语回道:“吴老师马上就要出门了,你也不要赖床了,该上班了。”然后告诉他她周末和雪梅夫妻陪他去温泉。    
    刘志勋后来知道彭炜的目标不是雪梅,对彭炜格外热情。晓茵约他们去温泉,他比谁都张罗得起劲儿,头一天晚上去加油站加满了油,并把汽车里里外外都清洗了一遍,他想讨好两个有洁癖的女人。    
    星期六早上早早儿就上路了。    
    一路上,彭炜发表着他对日本人的新认识和他的cultureshock(文化撞击)。“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工作认真,工作时间长。日本人勤劳我是领教了,可是我觉得日本人做事细致有余而效率不足。他们在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上过分地花时间。我对他们说我要一个资料。好家伙!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资料堆成了山。他们把一些与我要的资料相关的,不太相关的,或者只沾一点边儿的统统拿来。我要是把那些资料都看一遍,恐怕就该退休了。我干脆一页也不看,全部奉还。不过,我要是看了,没准会出来另一篇博士论文,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要是有人这么帮我就好了。但是我还是很佩服他们能把这些资料找来,而且每一份资料都贴上彩色标签,大致写着这份材料的内容、来处及问世年月日等。我想他们也许搞了一个晚上。而我们一起做的正事,我觉得一天就行,他们却三天也做不出来。到了第四天,我索性自己做完算了。我是到点就下班,我每天走时看他们还在伏案忙着。”    
    “日本的公司上司不下班,下边的人就得跟着加班,准确地说叫磨班,没事也得装作有事,或没事找事地在那儿磨蹭。亏你不是他们的正式职员,否则你非被砍头不可。”雪梅插道。    
    “我以为日本人下了班不回家是enjoyworking(享受工作),原来是环境所迫!”彭炜恍然大悟地点着头。“那他们什么时候enjoylife(享受生活)啊?”    
    雪梅打趣道:“你这美国佬张口闭口enjoylife,中国人也是有了几吊钱就开始享受生活。日本人可不是很会享受生活的。美国人借钱也要enjoylife,日本人把钱都放在银行里等着enjoypaying老后或生病的bill(账单)呢。说起来,我倒是一直觉得日本人赚的钱不少,可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怎么高,活得不怎么轻松。”    
    晓茵道:“跟美国人比起来也许日本人手头有点钱,这是因为消费方法不同。美国人有了钱就拿出来享受,或者投资。日本人比较谨慎,他们不会有一块钱就消费一块钱,他们对以后的事考虑得很远,总是未雨绸缪。小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已经开始储蓄筹备他们的教育费。还很年轻的人就为老后的生活做准备。工薪是不是比美国高各行各业大概有所不同。即使比美国高,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消费的。日本人比较节俭,这跟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有关。这是个自然灾害多、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人们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时时处于一种危机感,担心台风、地震、火山爆发……为了生存,他们要比别的民族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的祖先是这么活过来的,他们世世代代都得这么活下去。这个国家现在建设得已经很好了,但是他们不能停下来,他们要储备财富,以防万一。国家是这样,每个百姓也是这样,这就是这个社会的风气:永远紧张,永远忙碌。好像只有这样他们才安心似的。而这个社会最辛苦、最没有闲暇的就是工薪族。特别是中年工薪族,他们家庭负担重,要偿还房子贷款,要付孩子的教育费;他们在公司被委以重任,工作担子也比较重。很多人都是早出晚归,有些学生告诉我,很难见到父亲一面。”    
    “难怪日本女人不爱日本男人?只知道工作的男人怎么会可爱?”    
    雪梅冲彭炜开玩笑道:“哪个日本女人对你说的?是不是爱上你了?”    
    “不是!不是!”彭炜看了晓茵一眼赶快辩解道:“没有人知道我是光棍儿一条。这是我的临时秘书对我说的。我看有个年轻人对她献殷勤,就问她那个人是不是在追她,于是她说了日本男人不可爱的话。”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告别往事(4)

    雪梅不再逗他,接着晓茵的话向彭炜介绍起来,“二战后,日本男人为他们的所属集团,为这个社会疯狂地工作。人的价值是以他对公司的贡献来衡量的。老一辈人的生存价值就是为自己的所属团体做贡献,谋利益。不可否认,是这些人为这个国家创造了财富,是他们将战后的废墟建设成一个经济大国。如今,有些年轻人开始寻找并试图过一种与他们祖父辈不同的生活,他们有一种想把祖父辈为社会为团体的生存态度改为为自己而活着的倾向,但是他们祖父辈的精神和信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延续着。日本男人为团体为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放弃了享受天伦之乐。他们把家中的大小事务,包括子女的教育都交给妻子承担。久而久之,这成为一种风气:男人工作,女人管家。男人为社会服务,女人为男人服务。绝对分工明确。在这里,家庭主妇叫做专业主妇,是作为一种工种被社会承认的。”    
    “原来如此,我说公司里的女人怎么几乎都是年轻人,敢情结了婚的女人都辞职做管家婆去了。这可是日本社会的一大损失。我觉得有些女人比男人更聪明,更有idea。”彭炜不无遗憾地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临时秘书。    
    “我的临时秘书对我照顾得非常周到不说,她很聪明,很有气质,举手投足总是很优雅,从不高声说话,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有一天我随口问她知道不知道什么好吃的饭店,她当时给我写下几家。第二天,给我拿来三本拷贝的东京的饭店资料。一本是日本餐,一本是中餐,还有一本是世界各地的。上面有地图、电话、地址和坐那条线在哪个站下车。另外,午饭、晚饭大约多少钱,什么风味儿等都写得清清楚楚。为了感谢她,我请她去吃了一顿地中海。我回去后一定雇个日本秘书,温柔、听话、做事又仔细。我的那个洋妞秘书,说起话来口气大得倒像是我的老板。”    
    称赞够了他的秘书,他又兴致勃勃地介绍他在公司观察到的情况,“我看日本人上下级、前辈后辈之间那么拘谨、那么多规矩,替他们累得慌。我觉得他们很像我们古代的师徒关系。有一天我在电脑里查到了《弟子规》,有一段话说给你们听听。”    
    彭炜慢吞吞抑扬顿挫地吟道:“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进必趋,退必迟……”    
    “啊……后面是什么来着?……我就记住这么多了。”    
    雪梅拍手道:“妙哉!妙哉!简直太形象了。没准日本公司把这《弟子规》当社训了。”    
    “可是人要总是绷得紧紧的,总是小心翼翼地行事,我怀疑,这人还会不会思想,还能不能挖掘他们的智慧创造奇迹?”    
    “搞创造不是日本人的强项,他们的强项是把外国的发明创造拿来改良。另外一个强项就是细。日本人大事上无远见,小事情上极周到细致”雪梅十分自信地回答着彭炜的话。    
    “日本人无论做什么都细,看惯了日本人制作的新闻节目,在美国看新闻总觉得他们报道得粗。三月在美国正赶上西班牙火车爆炸事件,连着看了几个台才搞清怎么回事。这种大新闻日本一定会仔细报道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委,何处已明了,何处尚待调查等,而且图文并茂,让人们很容易跟踪。”晓茵补充道。    
    “那,日本警察一定厉害喽!这要是查个案找个人什么的凭他们那么细岂有找不着的?恐怕把犯案人的祖宗三代、他家的猫狗都查个一清二楚。”彭炜饶有风趣地说。    
    “知道就好,在日本可要安分守法。日本警察抓中国人可有经验了。”雪梅故意严肃地说。    
    彭炜笑道:“彭某人在哪儿都是大大的良民。”突然,他换了个话题。“我在车站常看见一个小老头拿个小铲子蹲在地上铲口香糖,是清洁工吧?在美国可从来没见过这么敬业的清洁工。”说起日本人敬业,彭炜告诉大家他所见的奇景。“我在电视上曾看过日本女人为客人服务时跪着或者弯腰大鞠躬,有一天我跟朋友在一家饭店吃饭,那里的男侍者对客人也是弯腰大鞠躬。朋友带我去惠比寿车站附近的一个啤酒花园喝啤酒。走地下通道时,我们见有滚梯就上去走,走到头的时候有个女人的录音声音,我问朋友那女人说什么,他告诉我说是要行人留神脚后跟。真逗!”    
    雪梅“哼”了一声,带着几分不屑的口吻道:“日本的服务太好了,把人们都变成了傻子。许多事情你不用刻意记着,到时准有人告诉你怎么做。而日本人也习惯了被人告诉着做事、生活,自己不动脑子。我跟晓茵带孩子跟个旅游团去夏威夷旅行,集体活动只是到的那天上午。我们早上到夏威夷,接我们的车拉着大家观光了一下市容,中午有顿集体午餐。午餐时,导游给大家发购物单,宣传商品。他们负责购买,临走那天在机场取货。日本人觉得这样省事,方便,最主要的是他们习惯了按指示行事,不管谁的指示。于是,众人纷纷在购物单上填数字画勾,导游小姐忙着收钱,只有我们这一桌把购物单丢到垃圾箱里。在便利店就能买到的巧克力,他们比便利店一盒多收五块。”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告别往事(5)

    刘志勋一副英雄所见略同的口气支持老婆说:“日本人很喜欢随大流做事,看别人买他不买好像漏了什么便宜似的,都跟着上贼船。你看那等信号的人群,有一个人走,大家准跟着走,走了一半发现还是红灯,进退两难,原来跟错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外国人。如果你看哪儿排队,过去问一下,准有不知道排什么的。我就碰到过。有一次我看见有长长的队列,纳闷儿他们在排什么,过去问最后的一个人,他说不知道,见大家排着他就过来排了。”    
    彭炜摇头晃脑地说这个民族真是不可思议,原来的印象是小日本很精,看来也有傻的。    
    雪梅纠正道:“不是傻,是死板。”    
    他们途中在一个汽车休息处停车吃早饭。彭炜在卖礼品的小卖店转着,买了几样小东西,看着点心的颜色和包装漂亮又要买点心。雪梅逗他:“已经超膘了,还吃点心。”他满不在乎地说:“很多人说日本的点心好吃,我要尝遍日本的点心。”雪梅介绍了一种核桃仁糯米糕。彭炜不顾雪梅的风凉话,买了好几种,口中叨咕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他们每人要了一碗面。彭炜吃得很斯文。他把面一点一点卷起来放入口中,不出任何声音。他见晓茵夹起几根放在汤勺里再用勺子放入口中,便学着晓茵的方法吃,再看刘志勋,呼噜呼噜几下连面带汤都已进肚。    
    雪梅边陪着他们两位慢慢吃边对彭炜说:“在日本只有吃面出声音不算礼仪坏,而且日本人故意抽出声音来。晓茵这么多年不接受这一点是怕将来回美国改不过来。是吧,晓茵?”晓茵说不完全是,她本想说她还是觉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