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呢。”
晓茵看了李珉一眼,似乎在说:“你怎么把我的年龄告诉别人。”李珉读懂了她的意思,说道:“晓轩给我打电话后,我去她家向她咨询女人的心理问题泄露出去的。”
副市长冲着妻子说:“看你那天尽胡说八道。”夫人不服气地说:“我只是一般论而已,我怎么会想到是市长自己的事呢?李市长当然就不同了。”
李珉赶紧说:“唉,夫人说得很有道理嘛,我真是获益匪浅啊!今天就是为了谢夫人才请你们来的。”
副市长夫妇与晓茵年龄相仿,很快就熟了。李珉请夫人谈一下她刚回国时的感想。他担心晓茵会有不适应,他不想让晓茵受委屈。听听夫人的经验,可以早想措施,未雨绸缪。
夫人说这要看晓茵的承受能力,她出去五年回来就觉得有很多不适应,晓茵二十几年的空白,再融入这个社会是要有一些心理准备的。
“现在回国来发展的人越来越多,觉得回国有用武之地。在国外人事关系简单,生活平静,平静得令人感到寂寞。回国后觉得故乡故土故友都很亲切,但久了又为之所累,为之所烦。这生活中本来就充满了矛盾。在国外时觉得跟外国人交不透,觉得国外人与人之间都保持着距离,人情淡薄。回来又觉得国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近得让你受不了,让你烦。我的一个朋友去年从美国回来,每次打电话都抱怨连天,说国内的关系网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毒根,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实际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多,还令人觉得累。如果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工作效率岂不更高更快?”
夫人又具体讲了一些例子。她的另一个朋友从日本回来,她有高血压,定期在一个医院拿药。医生常常给她换药,又不说明原因,而药越换越贵。她问医生何以药越换越贵?医生说这是新药,当然贵。她非常生气,这医生用她试药,不解释清楚,还不客气。这一类的事说大不大,但是很影响人的情绪。最后她说:“回来如果不工作的话,会好一些。看不惯的事,视而不见便是,不愿意交往的人也可以避免。工作的话,就得适应国内的为人处事方法,这一点可以选择的不多。所谓‘入乡随俗’,回乡更要随俗了。我刚回来时这是我最大的苦恼。”
李珉见晓茵不动声色地听着,说道:“工作就先不考虑了。她在国外已经奋斗了二十多年,现在不是求发展奋斗、而是该享受人生了。”
副市长建议道:“如果闷的话,可以到大学兼点课;专业课、英语、日语都可以教嘛。”夫人也点头半开玩笑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少兼一点儿课只当娱乐自己。”
李珉说:“有我陪她,她不会闷的,是不是,晓茵?”晓茵微笑着没说什么。
副市长已知市长有提前退休的意思。他顶不了市长的位置,不知会来个什么样的新市长,李市长虽然有时性格急躁点儿,但为人坦荡好相处,所以他真诚地劝市长不要提前退休,并透露省里的朋友曾经告诉过他省里对李珉很重视。
李珉嘴上敷衍着,不管怎样他都会服从上边的决定,该做的事他会尽全力做下去。
突然降临的幸福使李珉变得仿佛真的把权力和地位视若等闲似的,对权力及权力带给他的烦恼也好蝇头小利也罢全不怎么当作一回事了。他又犹如看破宦海红尘,淡淡地表示着:别说一个小市之长,就是权力再高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如今他有娇妻爱子,什么能比他们母子更让他觉得重要,更值得他珍惜呢?对待爱情,这位市长大人犹如对待工作一样,并非只是认识认识感觉感觉,是要见诸于行动的。他对晓茵的珍惜已从他的行动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惟恐晓茵吃不好似的,他一个劲儿给她夹菜倒酒,还不时抓起她的手来抚摸着。
第六部分 友情情更长有情人终成眷属(5)
副市长夫人见李珉对晓茵温柔体贴,便大胆地跟他开起玩笑来:“这黄昏之恋蛮热烈的嘛!”
李珉大大方方搂了晓茵一下说:“怎么?年纪大不能恋爱吗?年纪大的人也需要爱和被爱的!”
夫人问她丈夫:“这几天君王早朝了没有?”
副市长哈哈大笑道:“天天上朝,但是天天姗姗来迟。”
李珉毫不掩饰对晓茵的眷恋,深情地看着晓茵说:“没几天她就要回去了,我得多陪陪她。”
晓茵羞得两颊泛起红晕。
副市长夫妻又说笑一阵告辞回家。临走,夫人请晓茵白天到她家去坐。她不坐班,大部分时间在家。晓茵谢过并说一定前去打扰。
他们走后,李珉问晓茵是不是还想工作,晓茵说:“你不是说要享受生活嘛,以前我旅行过的有几个地方非常想让你跟我再去一次。”李珉点头答应,说趁他还走得动,无论晓茵想去哪儿他都会陪她一起去。
他搂着晓茵无限感慨地说:“人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我童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他们都是我最爱的人。我曾经想过,现在没有什么怕失去了,剩下的就是我自己了。没想到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又有了你和宏宇。最近我常常惶恐,我很怕失去你们。人太幸福了,往往会觉得这幸福来得不真实。”
晓茵深情地望着他说:“我尽可能早点回来,以后一步都不会离开你的。”
李珉温柔地说:“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我再也不会让你离开我了。”停了一下,他抚摸着晓茵手腕上的玉手镯说:“说点儿荒唐话给你听,我真相信二十年前是我母亲让我去见你的。她去世前跟我说过我会有一个儿子,说是我爷爷找人算过的。”
晓茵似信非信地说:“也许是巧合吧。”
星期日下午,李珉带晓茵去老林家做客。
老林夫妇热情地欢迎晓茵。老林为上次她来时他给李珉打电话让她误会李珉表示抱歉。李珉假装愤愤地抱怨他险些让他丢了老婆。
老林的老伴又提起了上次她给李珉洗衣服把晓茵的电话号码洗碎了的事,“后来我看李珉急得那样儿,你要是再也不来电话了,我这辈子都会觉得对不住他。为这事老林没少埋怨我。”老林瞪了老伴一眼,“洗衣服掏口袋是常识嘛。”
晓茵赶快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晓茵去厨房帮忙,老林对李珉说:“怪不得你这么多年惦记着,真不错。”
晓茵很喜欢这对老夫妇。以后的一些天,李珉上班,她无事可做时就过来和他们聊天。他们对她讲了很多李珉的事,包括李珉前妻及前妻父母的事。他前妻的父母很喜欢李珉,把他当儿子,李珉也很孝顺他们。他们生病的时候,他总是床前床尾地伺候着。这些年他伺候了三个病人,很不容易。他们夫妻俩一个劲儿夸李珉是个好人。
第一个星期,李珉尽可能抽时间陪晓茵,后两个星期他忙得不可开交,常常都是半夜才回来。有一天晓茵问他忙什么,他说市里打算新盖一栋市政府大楼,这几天找一些专业人士来商量一下。他突然问晓茵:“要是你是市长,你最想为这个市做点什么?”
“我要是市长,我绝不建什么高楼大厦,我先让那些还没有舒适住房的百姓有个比较舒适的房子住,包括一间干净的洗澡间和厕所。”
李珉瞪着眼睛看着她,见她停住,“没了?”
“还有钱的话就建个大图书馆,多藏一些书,多放一些桌椅板凳。”
李珉眨巴了几下眼睛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在痛苦中度日的人会倍觉煎熬,度日如年。晓茵在李珉这儿的三个星期两人只恨时光无情地飞逝。转眼间,他们的“蜜月”就要结束了。
这三周晓茵幸福得难以用语言表达。李珉对她的温情和关爱让她感动得几次掉下泪来。这二十年间,孩子的成长进步曾给过她喜悦,此外,她就很少笑了。如今,她的脸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容,她看起来更加年轻,更加容光焕发。有一天,李珉盯着她看了半天后说:“你真的像二十年前一样,一点儿也没老。”也许是晚到的幸福改变了她,她欢快得真像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青春时代。
明天,晓茵回东京。
两人像二十年前一样难舍难离。但是,这次的心境却大不相同。二十年前犹如生离死别,这次是在幸福的浪尖上,三个月后他们又将重逢,而重逢之际将是他们的大婚之喜。晓茵本不愿意举行仪式,李珉说什么也没妥协,他一定要让晓茵穿一次婚纱,他说这是他欠晓茵的,一个女人一辈子没穿过婚纱总是件憾事。
李珉声音里充满温柔道:“你为我吃了这么多苦,蹉跎了你的青春,我知道我怎么偿还也不够。但是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要做。”
他们又商量了在哪儿举行婚礼,请谁来等。
李珉说想趁宏宇回来的几天,全家一起回趟老家,到老人墓前去报告一声。
“我得向你父母道个歉。让宏宇到我父母墓前叫声爷爷奶奶。”
晓茵说一切都听他安排。
他们一直谈到东方发白。
第六部分 友情情更长别了,东京!(1)
别了,东京!
一个未婚妈妈的手记
吴晓茵如沐浴着春风,心情愉快,脚步轻盈,体态更加优雅。她一上班便向有关负责人说明了自己做满这一学期便回国的事。周围的朋友、同事也很快都知道她要离开日本。但大多数人都很君子,并不追问她为何不去美国而回中国。比较密切的朋友她便如实相告,换回来一些祝福话。对于这最后几个月的语言教师工作,她做得格外认真卖力气。
雪梅从洛杉矶回来后开朗了一些。她已经跟刘志勋开诚布公谈离婚的事。刘志勋仍希望她再给他一次机会,说顺嘴了的辩词又一遍遍道来。对于那盘录音带,却心虚得只字不提。由于刘志勋不同意,离婚的事暂时搁置。但雪梅主意已定,她不想维持这桩没有爱情的婚姻了。对于刘志勋对她的留恋,她相信那并非是他对她的爱,她也不想追究那是什么,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她对他已经没有了爱。
雪梅在洛杉矶很愉快地跟儿子一起度过了两个月,她的英语大有进步。那个英语学校的校长曾经跟她商量可否留下来帮他。他的学校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也有从日本来的学生,他想找一位会中文也会日文的人帮助指导刚来的学生。雪梅有点儿动心,答应他考虑考虑。刘浩的托福成绩已超过上大学的分数线,九月开始在大学上课。开学前雪梅跟晓轩夫妻一起给两个孩子在大学附近找了公寓,安顿好,她又跟他们一起住了几天才回东京。
临离开洛杉矶时,她跟刘浩流露出她跟他爸爸有些想法不同,性格也合不来,也许会跟他爸爸离婚。但是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他的。刘浩对此没表示太大的惊讶或不满,雪梅以为也许由于他们夫妻常常吵架,儿子已有心理准备。不过他对妈妈明显亲近起来,这倒令感情孤寂的雪梅感到无比的温暖。雪梅离开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