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尿病的风险。举例来说,如果母乳哺育婴儿长达3个月以上,则婴儿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几率会减少将近40%。
既然母乳喂养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为何本场景中的女人还会遇到如此多的问题呢?她与所有的女性都会觉得,既然母乳喂养的过程已历经几千万年的自然淘汰的考验,总有理由可以预期它应该被设计得趋近完美吧。然而,为什么它不是完美的呢?
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有一些问题是近代才发生的,自然淘汰还没有这个本领让它完美。这些是现代女性所遭遇到的困难,而非所有人类女性曾经遭遇过的,因此我们不能因此责怪自然淘汰。这些近代产生的问题大部分在某方面都牵涉到一项决定:是否一开始就喂母乳,或者只用奶瓶喂奶,这个问题我们以后会再讨论。第二个原因,属于演化生物学范畴,就是哺乳存在着一项利益冲突。这个冲突跟女性决定何时停止哺乳有关,既然提及了这点,我们就先行讨论这项断奶决定必然会引起的问题。
第三章 婴儿战争场景8 母乳喂养 (2)
如果对以母乳哺育的孩子依照哺乳时间的长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哺乳期越长的孩子在预防疾病发生上表现越好,例如一些胃肠道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多重硬化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等。此外,母乳哺育最久的孩子在IQ测验上得到的分数也最高。总而言之,哺乳18~24个月的孩子会比哺乳期少于6个月的孩子健康,而即使哺乳期少于6个月的孩子也依然会比从来没有哺喂母乳的孩子健康。不过这些研究都没有观察哺乳期超过2年的孩子,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孩子两岁时喝母乳的益处是否仍然持续。我们知道的报酬递减法则在此处同样适用——前6个月的哺乳很明显地对孩子的营养和免疫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而6个月到4岁之间哺乳的影响则不太明确。不过,这并不代表这段期间哺喂母乳毫无益处可言。孩子的免疫系统直到6岁左右才完全发展成熟,所以只要在此期间继续摄取母乳,母乳就会尽可能帮助免疫系统发展、增加抗体。因此,现在我们可能会猜测,自然淘汰一定预设好让女性哺乳孩子到5岁或6岁,这样才可以超越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平均哺乳期。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一份汇集了20世纪40年代以前64份人类学研究的报告显示,人类哺乳期长度的中位数为2。8年,有些社群的哺育期短些,有些则长些。在世界上仍有一些社群会哺育孩子到4~5岁,甚至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有人喂母乳喂得更久。如果没有异议或是情绪介入的话,她们通常会希望哺育得越久越好,直到孩子自己断奶为止(大约是3~4岁的时候)。然而在现代工业国家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这之前就断奶了。断奶的时间点往往是母亲或母亲的伴侣觉得合适的时间,而不是孩子觉得的。何时停止哺乳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女性祖先的程度不亚于它在整个演化史里对其他雌性哺乳动物所造成的困扰。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因为它是无解的。而这是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本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是由于利益上的冲突引发的。当哺乳影像的柔美感散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场台面下的战争正在进行着。而正是这场战争造成了女性哺乳期间会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对演化生物学家而言,哺乳的开始和终止都代表了一场竞赛——一场母亲、父亲与孩子的三方竞赛。有时候它甚至是一场关系到母亲、孩子、母亲伴侣和孩子生父的四方竞赛。就像所有其他的竞赛一样,这个竞赛因为牵涉到不同人的利益而发生。在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不同的利益之前,让我们先讨论一下哺乳期间一些并不太明显的影响,因为哺乳不仅仅是供应孩子一餐而已,它同时也调节控制了母亲体内的化学作用,而这些作用原本是被预设来增进女性的最佳繁衍成果的。
人类和其他的许多灵长类动物被自然淘汰预设为在分泌乳汁期间不太可能受孕。生产后进行哺乳的女性可能要经过6个月或更久的时间才会开始有月经。此外,在她哺乳期间所来的第一次月经几乎总是非受孕的。甚至接下来的3个月经周期内能够受孕的几率也小于50%。女性在哺乳的那几个月里还是能够怀孕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孕几率也逐渐增加,但这些几率总是比没有哺乳时或哺乳一阵子后随即放弃的情形来得低。
为何自然淘汰要对人类女性颁发“哺乳时就延迟受孕”的命令呢?其实自然淘汰并没有这么做。很多哺乳动物在哺乳期间照常怀孕,对人类而言有些恰巧是抑制排卵的同一种荷尔蒙的刺激结果。答案是,人类女性从她们的灵长类祖先身上继承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在长距离迁徙时,要同时携带一个以上的孩子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上述问题在某些社群文化中显现出最极端的状况:女性负责收集和携带大量的食物、水、柴火与其他的东西,同时要带着一个孩子已经很困难和疲累了,更何况带着两个。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能避免在前一个孩子还无法走路与自我照顾之前生下另一个孩子的那些女性,才能成就最大的繁衍成果。
一份20世纪80年代关于非洲昆申族(生活在非洲西南部喀拉哈里沙漠的族群)的详细研究显示,他们平均的生育间隔时间大约是4年。昆申族女性每天必须外出收集粮草,所以常常需要带着食物和孩子走很远的路。在这个族群的文化里,女性如果生完一个孩子后不到4年又生了下1个孩子,就可能危害到自己的身体和繁衍成果。自然淘汰让她们体内的化学作用将两次生产的间隔时间设定为4年,可见它已经尽力给予她们生存之道。
在这里,自然淘汰所面临的挑战是在女性的身体里发展出一种化学作用,这种化学作用一方面要能够让女性还在抚养最小的孩子时延迟受孕,另一方面若新生儿死亡,它又要加速让女性再次受孕,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丝毫没有挑战性。当然,自然淘汰可以仅仅简单地让女人的大脑告诉她的身体孩子是否仍然存活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然后再决定女性要照顾孩子多久。但是自然淘汰并不是这样运作的。令人觉得奇怪的是,演化似乎并不信任女性的脑部能够告诉她的身体孩子是否存活或需要什么。自然淘汰宁愿相信从乳头传回来的信息,所以孩子吸奶的动作反而成为女性身体确定孩子是否活着的主要方法。
我们在一开始讨论时就已提到,在演化上吸吮的动作已经发展到不仅是供给孩子母乳而已。第一,吸吮动作会刺激母亲的脑部中枢而激活一连串的化学指令,这些指令让母亲的身体分泌更多的乳汁。不仅如此,每次哺乳的时间长短、吸吮的强度和每餐婴儿摄取的量产生的刺激都是不同的,进而由化学指令告诉她身体下一次哺喂时要产生多少母乳。第二,吸吮的动作会触发一些化学指令来降低女性排卵和受孕的几率。这就是为什么不哺乳的女性的脑部即使十分确认她的孩子仍然活着,但是她的身体却早在最适合受孕时机来临之前的数月甚至数年就准备受孕。在智利有一份研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哺乳的女性在生产完6个月内成功受孕,相比之下,没有哺乳的女性则有72%会受孕。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果一名女性自己的孩子死亡,她会立刻准许另一名女性的孩子来吸吮她的母乳——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奶妈——虽然她的头脑非常清楚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亡了,但她的身体仍然会延迟受孕的准备。
以这样的信息为基础,现在就比较容易了解为何女人、孩子和她的伴侣的利益是不同的,而这也就是为何哺乳期会变成三方或四方的战争。
就孩子而言,长得越大、越健康,就越能够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存活下来,而且如果他得到的母乳越多,就越能拥有更好的繁衍潜能。此外,如果孩子在出生后能尽量地延长哺乳期的话,他就可以延迟母亲的下一次受孕。这是我们在本书中第一次看到的手足竞争现象,我们将在第六章更详尽地讨论这个主题。而这里的重点是,孩子只要尽可能延迟、阻止他的母亲受孕,他就可以避免和年幼的兄弟姐妹分享父母亲的关注,因此也就能够在出生头几个月或前几年的关键时期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他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就取决于他所受这种关注的品质。因此,孩子会通过拖延哺乳期来得到好处。
就母亲而言,她会通过找到最佳的妥协方案——一个能将她自身的长期繁衍成果最大化的方案——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如果她哺育孩子的时间太短,他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如果母亲哺乳的时间太长,她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因为妥协而大受损害。因为她将自己的身体储能耗用殆尽,同样也将下次受孕的时间延迟过久,因此丧失了我们先前提到的最佳妥协点所能带来的利益。
不过,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利益差异很少转变成真正的冲突。因为它不可能发生——这个竞赛太偏袒母亲这一方了。最近有关老鼠的研究显示,母乳中的化学物质与母鼠和幼鼠的行为一样,都是传达需求和目的的沟通讯号。不管幼鼠的年纪有多大,一旦幼鼠的身体侦测出断奶的时间到了,它的肠胃就会开始制造一种必需的酵素去改变其饮食需求。在母亲与孩子的利益冲突中,母亲的决定就是最终的决定。然而,在母亲、孩子与母亲伴侣的利益冲突之中,三方就势均力敌得多了。就女性的配偶而言,在哺乳一事上他的最佳利益取决于他所处的情况。其中有两件事是很重要的——他是现在这个孩子亲生父亲的可能性(即父性确认程度),以及他成为伴侣的下一个孩子亲生父亲的几率。
第三章 婴儿战争场景8 母乳喂养 (3)
这些原则是非常直接明了的。第一,男人越确认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他的繁衍利益与孩子的利益就越吻合。母亲的哺乳行为越加强、哺乳期间越延长,则父亲与孩子两者就越能得到最佳利益,但她的长期繁衍成果也就被迫让步。就像之前提到的妊娠反应与分娩的状况一样,如果必要的话,这个父亲随时会转换跑道,与另外一个女人生育。而另一方面,如果他越不能确定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他就会通过缩减或甚至阻止女性哺乳来获取利益,因为这样他才早有机会及早成为她下一个孩子的亲生父亲。第二个原则是,一个男人成为伴侣下一个孩子的亲生父亲的机会越大,则减少伴侣的哺乳行为或提早结束哺乳期(可以缩短他为人亲生父亲的等待时间)将越有利于他的繁衍利益。
母亲与其伴侣之间的利益差异是哺乳期间夫妇经历的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像我们在本场景末尾看到的一样。男性在看到其伴侣哺乳时,有时候会产生被排挤和忌妒的感觉,而且他们会对伴侣施压,以求缩短哺乳过程,让哺乳期提早结束,这些都是源自于演化上的冲突。有的时候,冲突会变得极端,比方说在美国,有些母亲曾经以配偶反对她们延长哺乳期争取孩子的监护权。演化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