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无非“坦白从宽,回家过年;抗拒从严,牢底坐穿”云云。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阵仗的老蒋果然脆弱,乖乖入套草草收场,从而痛失三千两白花花银子的奖金,哀莫大于斯也。老蒋每每怀念起这一段美丽往事,每每痛骂女人祸水,眼镜尤盛孕妇尤盛。这时张一一先生等一些善男信女就会善意地提醒他,别忘了你妈当年怀你的时候也是孕妇啊。
老蒋之所以特别显老,除了他老爸临床经验不足以及复读的环境太黑暗之外,也许就是因为受封建余孽毒害太深,无论是言语之间还是为文当中,都要强拉硬扯七拼八凑几句子曰诗云的八股才觉过瘾。久而久之,室人为其敬业精神折服,再赠美号“蒋学究”与“孔乙己”以示景仰。老蒋面不改色心不跳,慨然笑纳囊中。
忽一日,老蒋大作被钦定为范文,并被当做呈堂证供在济济一堂中大放异彩。作为那块酸豆腐主人的老蒋,老教授三呼其名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大群如花似玉的佳丽们不由得大跌眼镜,嘘声四起。老蒋后来自我解嘲说那是赞叹的音符。
当晚的卧谈会上,我不耻下问请教老蒋:
“老大,您的尊耳平时挺好使的啊,为什么今天那个可怜的老头子叫了您三四遍,直到声嘶力竭了,您才站起身来亮相啊?”
老蒋沉默不答。直到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室友们纷纷表示如果他再不回答,大家就要从热烘烘的被子里钻出来,一起扒光他的衣服,老蒋这才慢慢吞吞地一语道破天机:
“诸位兄弟少安毋躁,少安毋躁,无它,余恐吾班靓妹忘记某之尊名,故让那老头重复几次加深她等记忆,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耳。惭愧,实在是惭愧!”
张一一先生一直以“马基雅维利的亚洲总代表”自居,常常自我陶醉在一些小小的阴谋诡计当中,却是始料未及一向韬光养晦老实忠厚的老蒋亦有如此兵法,那别人还了得。从此之后,我不由得低调而内敛了许多。
老蒋在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外国现代文学领域造诣不同一般。他知道孔二之所以宠爱颜回是因为他们是私生父子关系,他还知道这个什么斯泰要比那个什么斯基早出生八天零八秒。诸如此类掌故,老蒋如数家珍。老蒋的博闻强识常令文学院无数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才子鸿儒俯首称臣竞折腰。
第八章 似水年华(3)
老蒋对中国古体诗词无比热爱,大约也能背得一二三四首。有一日,老蒋心血来潮激情飞越,决定弄一首千古绝唱来羞死苏东坡和柳三变,骗得李易安朱淑贞不自觉地来投怀送抱。
老蒋翻开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依样画葫芦,涂鸦一阕《沁园春·长江》,爱不释手,矛盾重重。欲待不给我们这些俗子凡夫拜读,又生怕埋没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杰作;若是给我们这些蠢物呆人读了,又恐我们不解其中的神妙之处。
老蒋在心里斗争了许久,最后总算看得起我,决定先给我拜读一番以观后效。老蒋大作,果然与别个不同,上阕头一句便自不凡,大有君王气象,赫然是“站在秋天,长江远去,愁上心头”。
我在拍案叫绝叹为观止的同时,不免善意提醒老蒋是否有些生吞活剥的嫌疑,而且于平仄于韵脚似乎也稍有不合。老蒋的笑逐颜开立马演绎成勃然大怒,说他不讲平仄是要开一代新词之先河。最后痛骂我这个私下结社附庸风雅的什么臭诗社的社长其实是个浊臭不堪的蠢货,真真是竖子不足与谋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云云。
老蒋自此以为跻身词人行列,于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起来,最后决定出版专著。老蒋找来小学到现在的每次作文,然后又翻出一本泛黄的日记,以这阕冠绝古今的新词做主打,差不多也有八九不离十万字,宛若一精装版诗歌散文集。书名有些耳熟,叫做《我的奋斗》。
老蒋私自动用了绝大部分我们寝室的公款,把鸿篇巨制《我的奋斗》印了十份,分投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十个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社,然后守株待兔,只等记者纷至沓来美女蜂拥而至钞票数得手发软。
可能是中国现在的出版商大都肉眼凡胎有眼不识金镶玉,或者是他们妒忌英才,纷纷不约而同地把老蒋大作束之高阁,导致一本足以影响中国文坛N代人的巨著湮没无闻,给全世界的文化事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呜呼,哀哉!
一日艳阳高照猛晒屁股,老蒋却以袜蒙首高卧被中,任凭我全体寝民用尽东拉西扯等十八般武艺,就是死活不肯起床,甚而至于还幽幽地说要绝食而亡,弄得我们一干闲杂人等芳心大乱。
本来人多为患的地球死一两个人无关痛痒,可是如果老蒋一旦不幸夭折,要想再找一个他这样认真负责准时打开水做卫生的人民公仆,就不免有些难度了。而且考虑到买花圈要破费,不免还要掉几滴珍贵的眼泪,甚至还要担心晚上会不会做噩梦,等等,所以老蒋绝不能就这样轻易地抛下我们下地狱独自去偷欢。
我们于是一半虚情假意一半真心实意地苦谏老蒋好死不如赖活着,保尔·柯察金还说过要像狗一样活着呢,并用一些低级趣味的玩笑唤回老蒋对人间的留恋。
老蒋终归是大限未到尘缘未了,拗不过我们一些无耻之徒的无理取闹,终于郑重地告白心事。原来老蒋近日运交桃花邂逅佳人一见倾心神魂颠倒不知如何下手又恐佳人旁落于是日夜担惊受怕内忧外患不胜其苦于是寻死觅活欲图解脱耳!
乍闻如此重大特大爆炸性花边新闻,嬉皮笑脸的我们几位室友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十万火急召回平时不到深夜十二点不能到齐的全寝室人马,隆重召开寝委会常委会议,个个摩拳擦掌,人人跃跃欲试,纷纷唾沫横飞天花乱坠地为老蒋的终身大事献计献策。建议电话攻势者有之,建议情书攻势者有之,建议玫瑰攻势者有之,建议约会攻势者有之,建议暴力攻势者有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老蒋眼见往日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几位小兄弟今日竟是如此仗义,不由得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热血沸腾,面目狰狞,臭脚乱踢,脏手乱抓,或作若有所思状,或作微微颔首状,只是始终没有依计行事,让一群无耻之徒丧尽天良的智慧纷纷胎死腹中。
有道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忽一日天降奇缘,老蒋与佳人鬼使神差共处一室,当然教室里还有几位不解风情的同窗学人。
情商极低的老蒋这时大概也意识到了这可是千载良机不容错失,必须抢抓机遇,知难而进。于是,一向老成持重节奏缓慢的老蒋忙不迭地下了九十层楼,撞翻七八个人,道了五六声歉,跋涉三四百米,两步并做一步,忍着巨大心痛,买来一块钱热乎乎的炒瓜子,巧言令色双手奉献于佳人面前。佳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凌波下界,似织女临凡,令人见之忘俗。老蒋春心荡漾,一边拼命吞口水,一边牙齿咬了舌头,但深觉物超所值。
佳人不愧是佳人,似是早已习惯了无聊男生无事献殷勤的罪恶勾当。当下藕臂轻扬,从容伸出玉指纤纤,用兰花拂穴手法,拈起一颗黑不溜秋余温犹存的炒瓜子,樱唇微启,盈盈置于皓齿之间,银牙轻磕,莲舌微卷,壳肉分离,瞬息之间,壳在玉掌,肉入香肠。
老蒋虽然历来痛恨女人祸水,也不免心旌摇荡意乱情迷,恨不能立马跪于佳人薄如蝉翼之超短裙下,做她裙下不贰之臣,只不过碍于自己才子身份,惟恐有辱斯文,才极不情愿地作罢。
老蒋虽然心里转了无数念头,手上却不敢闲着,好歹也是自己掏腰包买的瓜子,可不能给佳人独自享用了。只见他熊掌一捞,一把抓起七颗瓜子,呈北斗七星之势,然后向满口暴牙的大嘴里一塞,噼里啪啦,七壳同出,蔚为壮观。
第八章 似水年华(4)
佳人虽是名门闺秀见多识广,也不由得花容失色自叹弗如,暗道如果将来嫁了这样一位如意郎君,好东西怕莫都会被他一个人吃光了!念及如此,不敢恋战,慌乱之中抓起一把瓜子落荒而逃。老蒋并不追赶,只是将仅存硕果连根拔起,躲入无人之境,风卷残云狼吞虎咽殆尽。
“炒瓜子事件”虽然惊走佳人,却使老蒋获益匪浅,从此知道佳人虽然大多冷艳如霜,一般不会拒绝请客吃东西的善良举动,于是振作精神,欲做嘴上文章,既打开爱情缺口,又拉动国内需求。
又道“是不是冤家不聚首”。这日午餐时分,才子佳人再度狭路相逢,这回场景换成了食堂。老蒋刚好非常奢侈地打了五毛钱的萝卜,不免有些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意思,慷慨激昂目空一切地把自己不知道几天没有洗的饭盒递过去,居高临下声色俱厉地质问佳人:“吃萝卜不?”
佳人虽然大多有嘴馋之癖,不过那是对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却还不甘心轻易让这个等而下之的萝卜在众目睽睽之下给玷污了樱唇,加之“炒瓜子事件”对老蒋心有余悸,于是耐着性子稍事敷衍之后扬长而去,弃风流才子老蒋与他心爱的萝卜于不顾。每当有些不怀好意的歹徒想要寻老蒋开心时,便会翻出这个百用不厌的典故,请教一脸无奈的老蒋:“吃萝卜不?”
正当老蒋深谋远虑该如何另辟蹊径孝敬佳人时,佳人却已风骚毕露地与一每顿必请她吃鸡腿的“衣冠禽兽”神情亲密地招摇过市。老蒋知道大势已去,英雄迟暮,黯然神伤,不由得老泪纵横仰天长叹:“既生建华,何生禽兽!”区区八字,字字是血。
老蒋经过这一番情天恨海荡魄销魂的初恋,面壁思过三日之后,终于修成正果,参透古今造化,看穿男女玄机,从我的“大学谈恋爱,庸人自扰之”中悟出真理,转而从失恋的迷茫中走出来,抓紧写一部叫做《快乐单身汉》的长篇。据说是要给诺贝尔先生看的。真是了不得。这部巨著的宗旨是教化我辈男儿莫要无事献殷勤,要让那些女人祸水寂寞而死。中心思想不可谓不高尚,我想同病相怜的诺贝尔先生泉下有知,恐怕也会欢喜得要命。
老蒋的下铺是屈伟,因为大名里有一“伟”字,极富想像力的我惦记起街头巷尾俯仰可见的那一味著名的补药。为了做大做强这个品牌,于是我省略他的高姓,亲切地称呼他一声“伟哥”。
一开始,伟哥涨红了脸,可见是非常愤怒,恨我恨得牙痒痒的,恨不能把我五马分尸然后食肉寝皮;继而也还能义正辞严地抗议我侵犯了他的人权,发誓要把我告上海牙国际法庭;到后来终究敌不过我旷日持久的努力,终于屈服于我的淫威之下。那是当我嬉皮笑脸地叫他第八百五十三声“伟哥”时,他老人家一时不慎“哎”了一声,从此授我以柄,跳进太平洋也含冤莫白。“伟哥”大名从此以后誉播文学院名扬什么城,与天地同朽,与日月齐辉。
据说伟哥是屈大骚人第七十八代嫡系传人,因为年代久远,门风凋落,所以比不得屈子昔日风骚。伟哥毕竟是一代大豪之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一中秋节的那个晚上,我们寝室里“江南八大才子”饮酒赋诗时,伟哥被迫吟成一联,是为“抬首望圆月,低眉思美人”,被推为直追李白苏秦之作,令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