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娴奈侍猓骸
*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充满矛盾。学生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做其他事就有不务正业之嫌。但是不要忘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孩子也是需要交往的,不让他与异性交往反而会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或者逆反心,偏要与异性混在一起。
* 中小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能力。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非一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就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第二部分第6章 社会交往的技能(8)
* 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这种说法是反对孩子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比如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其实,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承受不了教师和父母的过度反应而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反对与异性交往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是不可取的。
* 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父母和老师恐慌的字眼。一看到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了,把他们打入另类,当作“问题学生”,千方百计控制其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在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早恋”。“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有些到处乱贴的一个标签,一旦被贴了这个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甚至可能迫使他们真的谈起恋爱来。
(二)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其实,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但是要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如果是男孩子的话,作为父母可以这样指导他:
* 学会绅士风度。在生活当中,很多时候女性被视作弱势群体,所以“男子汉”们要学会谦让保护女士。比如走在马路上时,男孩子应该走在靠车行道的一边;进出门时,男孩子要给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进先出等等,可以让孩子从“照顾”妈妈开始训练他的绅士风度。
* 不要太严肃。太严肃让人不敢接近,望而生畏,可以不失时机地表现一下幽默感,这样比较容易受欢迎,但不要发展成油腔滑调。
* 没必要过分拘谨。在和女生的交往当中,该说就说,该笑就笑,需要握手就握手,这都是很正常的,要是忸怩的话反而让人家讨厌。当然,要是过分随便的话,一定会把小女生们吓跑。
如果是女孩的话,父母要让他们务必注意与男子交往保持的尺度,做到既能展现孩子的魅力又能避免吞食苦果为最好。
* 不要总是不理不睬。虽然在交往当中一般都是男性采取主动,但是如果女孩子一直不理不睬的,保持着“冰山冷美人”的形象,不用多久,就没有男孩子敢接近了,就会变得冷冷清清。
* 不要过分热情。如果女孩子在交往当中表现得过分热情,就会让对方觉得是轻佻之人,往往会产生非分之想,不利于
第二部分第6章 社会交往的技能(9)
正常交往。
* 要保持警觉。“食色,性也”,很多男人都有好色之嫌,所以女孩子要时刻保持警觉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色狼的不良动机,采取防御行动。
五、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荷马·克洛维是一个十分懂得交友之道的人。凡是碰到他的人,无论是百万富翁还是老幼妇孺,在与他相处15分钟之内,保证对他都会产生好感。原因是什么呢?他既不年轻也不英俊,更没有腰缠万贯,那凭什么魅力来吸引人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从来不矫揉造作,并且总能让别人感觉到他对人的喜欢、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他每次遇见陌生人的时候,能够很快就像跟老朋友一样攀谈起来——并不是专谈自己的事,而是尽量谈对方的事。他通过问问题,可以知道对方是打哪里来,干什么的,有什么家人等等。但他可不会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只是由此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兴趣和关心,借以作为友谊的和谐开端。小孩喜欢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会特别用心地为他准备餐点。并且,如果有人说:“荷马·克洛维今晚会来到这里!”那么晚宴就肯定不会有人缺席。不光在朋友之间感情深厚,荷马·克洛维的家人也都十分敬爱他。他的妻子、女儿,还有好几个孙儿女,全都对他赞不绝口。
父母们都知道,在人际交往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见人爱的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样的人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事业上往往都会左右逢源,即使遇到巨大的困难也会快速而轻松地得到化解。所以,父母们一定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让人喜欢的人吧?这样孩子不光能够成功,还会幸福快乐!可是怎么做到呢?不要着急,我们可以借鉴上述故事中主人公的经验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技能。究竟这位作家是如何赢得这种幸福的?说来也很简单,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要是能够举一反三的话,您的孩子一定做得更好。
(一)别人为什么要喜欢你?
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喜欢,可是,别人为什么要喜欢自己呢?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非要喜欢你的义务,不管是工作还是社交的理由,人家有什么特别理由会选中你而不是别人呢?除非自己具有别人所要的特质,否则,人家没有必要特别注意到你。所以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赢得别人的友谊以及感情,首先要自己给别人制造一些喜欢自己的理由。
* 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在人际交往当中,不要总是担心别人是否喜欢自己,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并增进能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品质。其实,细细想来,生活中不是别人有没有爱自己,而是自己是否值得人家去爱戴。
* 待人诚恳、热爱他人。告诉孩子,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要在意对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地位怎么样、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之类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可敬可爱之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表现出意义重大来,所以每一个人都值得为之付出关爱。
第二部分第6章 社会交往的技能(10)
* 不要怕失败。就像人们玩高尔夫球的时候眼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一样,与人沟通的时候通常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所要传达的信息上面。这样过于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产生紧张、害怕、表达不良等副作用,结果反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让孩子尽管大胆地去做,不要怕失败。
* 不怕陌生人。正像约瑟夫·格鲁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仅在5个字:我要喜欢你。”每次遇见一定要认识的陌生人的时候,学会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样与对方交谈,不要光谈自己的事,还要尽量谈谈对方的事。了解对方的家庭、兴趣等基本情况,由此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兴趣和关心,借以建立起友谊。
* 弄清楚先后顺序。孩子们可能时常抱有一颗想要得到友谊但却又寂寞的心灵,这是“想要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表现。这时要告诉他,是他把次序弄错了——因为他总是希望别人先来喜欢自己,却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让人喜欢——尝试颠倒一下顺序,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积极主动地让别人欢迎你
正如威廉·奥斯勒爵士曾经说过的:“不用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要清清楚楚地为现在努力即可。”是的,赢得别人欢迎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去担心结果如何,或在意别人是否喜欢自己。只要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去实践那些必须完成的事项即可。
* 关照其他人。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关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开始,推而广之,关照周围的所有人。因为只有懂得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照,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爱戴,给他人内心一种温暖的感觉。
* 注重施予。告诉孩子,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必须是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是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受到大家的欢迎的。所谓赢取友谊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与人攀谈、动作滑稽或讲些逗趣的笑话等。而应该指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处世的态度或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爱、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精神献给他人的愿望。
* 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那一分子。父母要从小就给孩子内心植入善良的种子,让他学会同情、帮助弱者和不幸的人,才能长成一颗枝叶茂盛令人喜欢的参天大树。
* 让孩子懂得回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人才是高尚的,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让孩子从小就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态生活,学会及时表达自己心中对他人的感激、感谢之情,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闷在心里。与他人为帮助自己而付出的代价相比来说,一句感谢的话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是却能真正赢得朋友的心。
* 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受大家欢迎的人一般都是乐观、充满活力的。他们出现的地方总能给别人带来欢声笑语,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喜欢。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给他积极的暗示,让他成为一个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第三部分第7章 观察社会的技能(1)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各人之上。
——达尔文
一个人如果善于观察社会,能够发现别人轻易发现不到的东西,观察别人不经意的动作,就会很容易运筹帷幄,把握事物的本质。仔细观察社会,不但能够发现别人的不良企图,提早做好预防,使自己免遭损失,而且善于观察周围美好的事物,还会从中得到愉悦,生活将更加幸福,人生的内容也会变得丰富起来!培养孩子用心去观察社会的好坏优劣,善恶美丑,将一切内幕纳入心中。
一、“火眼金睛”识防小人
古时候,陈寔曾任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准备行窃的盗贼伏在他家的屋梁上。陈寔见到后,没有喊人来抓,却叫自己的儿子过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