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1年7月的一个下午,执行主编找我去她的办公室。
坐下之后,她满面笑容地给我看两组照片,其中一组是杂志纽约工作室在美国实地拍摄的时装大片,另外一组是在摄影棚里拍的明星宣传照,两组照片的主角都是赵薇。
〃你觉得照片效果怎么样?〃主编很高兴地问我。
我说我觉得不错,〃怎么?这期的封面用赵薇了?〃我问。
〃是啊,同时还要配合一个人物专访。怎么样?该于大记者出马了。〃主编非常会给我灌迷汤。
我欣然领命。她把纽约工作室负责人邹雪的电话写给我,说:〃马上打电话给邹雪,她会告诉你赵薇的联系方式,稿子要快,后天上午直接交给我。〃
自从1998年到了《时装》杂志之后,人物专访一直是我做。我的工作特点就是快,因为在报社工作积累下了好基础。
赵薇当时正在忙着开拍何平导演的电影《天地英雄》,这是一个男人戏,作为唯一的女主角她受到了很多关注。这部电影耗资巨大,据说要拍成一部史诗巨片,当时的新闻发布会引得国内近百家媒体兴师动众地跑到了北京郊区去一探究竟。
我给赵薇打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发布会现场,非常嘈杂,而且她的声音和她嫂子兼经纪人陈蓉的声音非常相似,我一时分不清楚是谁。〃现在太乱了,你晚一点再打给我,我们再约时间。〃赵薇说。
我在办公室耗到晚上8点,又一次拨通了赵薇的电话,她那边还是很吵。
〃剧组的人在吃开机饭,我让赵薇半个小时之后跟你联系,到时候会就安静一点了。〃这次是她嫂子陈蓉接的电话。
我说采访晚一点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尽快做完,因为杂志的周期很紧了。陈蓉很有礼貌地表示,一定争取当天晚上做完采访。
只能是电话采访了。大概40分钟之后,我桌上的电话响起,这次是赵薇。
她的声音听上去有点累。她说自己刚刚接受了十几家媒体的轮访,现在脑子里全是闪光灯的响声和黑洞洞的一片镜头。
〃你觉得做明星累吗?〃我问她。
〃当然累……但是这是我的职业。〃她轻叹了一声,说到:〃我还是喜欢别人叫我演员。〃
当时赵薇走红两年多了,她推出了两张销量很好的唱片、接拍了很多个各种各样产品的广告、主演了几部青春偶像电影,这些全拜〃小燕子〃之赐。作为一个国内明星,她的走红速度之迅猛、追星族之众多算是近几年来破了记录的。
同时,除了接连不断的绯闻之外,也曾经出现了她的好几个年幼的追星族因痴迷偶像而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例。我知道,赵薇的这个偶像明星做得并不轻松。
在谈话过程中,我发现赵薇比我想象中要成熟得多,而且她的思路很清晰冷静。
我问她:〃今年你25岁了,是不是已经从'小燕子'似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女人了?〃
〃我的确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且,好多东西是不知不觉在改变我。我发觉有好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一定会发生。我知道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起来,我满喜欢这种改变的。〃她说。
那一次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赵薇的手机没电。她给我的感觉是很坦白和真实,同时也自有一套应对记者的分寸,她对感情问题避而不谈。我想这是长期和媒体〃周旋〃的结果。
隔天我按时交出了赵薇的专访,近4000字,题目是〃赵薇:惊变之精变〃,写了她的近况和我对于她成熟转变的一些感觉。
执行主编让我再接再厉,顺便把那组时装大片一并编辑了。在选封面照片的时候,社长和执行主编咨询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看选赵薇的哪一张照片比较好,我们普遍觉得这组时装图片色调太暗,于是最后选了一张白色调子的图片作为封面,同时内文的彩页中也选了几张图片。当时谁也没发现,彩页有一张图片,赵薇穿的是“日本军旗装”。
大家在工作状态里注意的只是图片质量、页码排列和文字是否准确。时尚类杂志向来和政治离得很远,大家的脑子里普遍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且,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会认识日本国旗,对于日本海军军旗确实没有概念。
杂志出版之后我曾经给赵薇打过一个电话,是陈蓉接的,她说邹雪已经给她看过杂志了,她和赵薇都觉得效果不错,还向我道了谢。
在一切正常地度过了几个月之后,〃赵薇军旗装事件〃爆发了。
就这样,我成为了同行眼中的〃始作俑者〃,同时也成为了很多打电话到杂志社的人的攻击对象。对于这件事情,我承认自己是有责任的。我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虽然我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委屈。
不论如何,我应该感谢〃赵薇军旗装事件〃这段经历,它让我了解到了一个〃娱记〃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作为一个〃娱记〃,不仅需要眼疾手快,更需要〃心明眼亮〃。
“军旗装”后和赵薇的一次真情对话
虽然和赵薇的第二次合作没有如期进行,但是通过这一次对话,我们心理上的那片阴影已经完全消失了。
2002年7月,一年之后,当〃军旗装事件〃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时装》杂志又有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重新给赵薇做一次专访,同时拍照。
社长把这个任务直接交给了我。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那件已经被遗忘的麻烦事又跳出来了,我想。可是说实话,我很佩服杂志社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一段时间以来,赵薇和军旗装都已经成为了大家心里的一片阴影,巴不得早一点把它剔除。
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是正视问题,我鼓足勇气拨通了陈蓉的手机。一番开场白说得出乎意料地流利,我首先对杂志给赵薇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然后说明了我们希望再一次合作、共同打造新形象的想法。
陈蓉的态度很温和,她初步同意了我的提议,但是时间却很成问题。〃我们明天再通个电话,我看能不能安排出一点时间。〃她说。
第二天上午,我再次联络到了陈蓉。
〃我们刚刚到了香港,〃她有点歉意地说,〃过来得很急,而且最近的一段时间都会在这里拍戏,我想如果再合作需要过一阵了。〃
我觉得有一点遗憾,但是事情也只能如此。
〃你好,于蕾吗?我是赵薇。〃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我们最近要在香港一段时间,大概一个月之后回北京,到时候我们再联络啊。〃
好象有一片阳光照进了窗子,我觉得豁然开朗:〃好啊,等你回来我们再联络。〃
后来赵薇因为的时间问题,《时装》杂志没有能再次与她合作。但是作为〃赵薇军旗装事件〃的始作俑者,我心里的那一片阴影已经彻底消失了。
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结局。
幕后双雄——他们掌握娱乐界陈淑芬——女经纪人的传奇(1)
陈淑芬,香港娱乐圈称呼她为“陈太”。
早在1970年代她就做过邓丽君的个人演唱会,之后又见证了港台娱乐业兴衰起伏的20几年。记得她曾经微笑着对我说,自己经过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各个年代。
她也曾是张国荣、张学友和周华健的经纪人,帮助他们完成了各自演艺事业里重要的一
段,让他们“巨星”的光环更加耀眼。近期她的名字之所以被频繁曝光更是与张国荣有关,作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她第一时间目睹了张国荣在自己面前跳楼身亡。
让我好奇的黑衣女子
这个女子是谁?好奇心告诉我,她比周华健更值得我关注。演唱会进行完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主办方宣传人员的电话,寒暄过后想起了印象中的那个女子,就问她是谁。
把记忆倒拨回1997年秋天周华健北京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因为迟到了几分钟,我到达发布会现场的时候,主席台上的演唱会主办方已经开始了讲话。记者席上很热闹,镁光灯闪烁的声音响成一片。
在周华健讲话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工作人员不时地把一些字条递给他身边一位短发黑衣的女士,她先安静地逐一过目,再从中挑选出一些来交给周华健;在发布会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几个工作人员轻轻走到她身后俯身耳语,然后再听她掉转头轻声交待几句。最后,发布会进行完散场的时候,她更是微笑着走在周华健的身边,不时为他挡一挡摄影记者伸过来的长镜头。
这个女子是谁?好奇心告诉我,她比周华健更值得我关注。
演唱会进行完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主办方宣传人员的电话,寒暄过后想起了印象中的那个女子,就问她是谁。
〃那是陈太啊,你不认识她吗?她是香港娱乐圈的幕后传奇人物,几乎所有圈中人都知道她。〃那个企宣快人快语地说。
陈淑芬的工作档案
在看到她的简历之后我吃了一惊,心想, “资深”这两个字只有用在她身上才算没有浪费。
1973年主管香港〃华星娱乐有限公司〃,这是首家聘请外国音乐人来港表演的华人娱乐公司
1976年首办〃华人歌手个人音乐会〃,其中包括著名歌星汪明荃、邓丽君、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和后期的梅艳芳、张国荣等
1982年〃华星〃成立唱片部,发掘了新人梅艳芳、吕方、杜德伟等人,公司同时把他们推向了国际音乐市场
1987年创办〃恒星娱乐〃,开始培训歌手及做歌手经纪人,当时的张国荣、沈殿霞、利智等均为其签约艺员
1992年主办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魔术师大卫·柯波菲、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迈克尔·杰克逊等到香港的演出,同时把内地歌手毛阿敏、那英、成方圆、蔡国庆等推广到海外演出
1995年陈淑芬创立香港〃天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举办了音乐家雅尼、歌手张学友、草蜢、Beyond等的音乐会及演唱会
1996年12月至1997年初,为张国荣举办告别歌坛7年之后首次个人演唱会,连演24场爆满
1997年3月,陈淑芬策划、制作并出品、张学友创意并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在香港首度公演
1997年7月1日,陈淑芬代表香港〃庆祝回归委员会〃邀请作曲家谭盾谱写交响曲〃天·地·人〃公演,并有大提琴家马友友、歌手张学友同时加盟……
揭开她的面纱——两个女人的对话
陈淑芬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人。她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她的经历带给她的,她管理的艺人应该以她为骄傲。
〃我最初是学商业管理的,毕业之后认识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