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杯!”
“干杯!”……
一场唇枪舌剑暂告结束。
邓小平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了毛泽东和党中央交给的出访任务。
在中苏会议的尖锐斗争中,邓小平的胆量、水平和气魄,不失毛泽东所称的“副帅”之风。
中苏会谈之后,邓小平又参加了二十六国兄弟党会议。11月间,邓小平又和刘少奇一道,参加了八十一国党的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莫斯科声明》,中苏关系趋于缓和。毛泽东对此颇为满意。
邓小平出访莫斯科,赢得了党内外的普遍称赞,郭沫若曾赋诗云:“五下莫斯科,稳坐钓鱼台。”
第五部分 治国安民和衷共济第48节 不要“把毛泽东思想用得庸俗化了”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定位与宣传,毛泽东本人一直是比较审慎和谦虚的,尤是党的八大前后更是如此。
延安时期,党内就有王稼祥、刘少奇在1943年先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45年七大期间,毛泽东对全党的这一决定是认同的。
但是中共八大,没有再提“毛泽东思想”。作出这一决定,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自己。
1948年8月,时任华北大学校长的吴玉章提议,“把毛泽东思想改成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没有同意。他给吴老回电说:
那样说是很不适当的。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恩、列、斯、毛”,也是错误的。你的说法和这后一种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是无益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这样说。
从1948年11月起,毛泽东在审阅一些重要文件时,都把提到“毛泽东思想”的地方删去,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或者就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政协工作时曾说:
我们不提毛泽东思想。如果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并提,有人会以为是两个东西,为了不发生误会,就不提毛泽东思想。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同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专门发了一个通知,说:“毛泽东同志曾指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重大误解。我们认为今后党内同志写文章做报告,应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办理。”毛泽东在审定这个通知稿时,还加了一句话:“在写文章做演讲遇到需要提到毛泽东同志的时候,可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等字样。”
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党内不再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概念,丝毫没有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实际指导作用,丝毫没有影响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而且,毛泽东在党内外的威信更高了。
可是,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接替彭德怀当了国防部长、接管军权扶摇直上后,就开始制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运作“造神”运动了。他深知“登龙术”的秘诀,就是下死劲地吹捧毛泽东、抬高毛泽东思想。
庐山会议后的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说:
“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学呢?我向同志们提议:“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好好学习,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现在的马列主义就是我们毛泽东思想,它今天在世界上是站在最高峰,站在时代的顶峰。毛泽东思想是当代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随后,林彪又大肆鼓吹“四个第一”、“活学活用”等,居然得到毛泽东的赞赏……
这样,在林彪的鼓吹和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党内外和全国出现了一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著作的热潮,把社会上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学习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著作的结果。
对此,邓小平颇有微词。
当时,容国团荣获乒乓球赛世界冠军,一时轰动国中,宣传得沸沸扬扬。邓小平听后,有一次对王任重等人说:
“打乒乓球打赢了就说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打输了呢?能说是毛泽东思想失败了吗?不能这样简单化、庸俗化。”
1960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天津会议上讲话,又重申和阐发了这一观点。
他说:
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问题,我曾经在山东、天津说过,后来在中央也议了,昨天在毛主席那里还谈了这个问题,他赞成这个意见:第一,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把毛泽东思想用得庸俗化了,什么东西都说成是毛泽东思想。例如,一个商店的营业额多一点就说是毛泽东思想发展了,打乒乓球也说是运用了毛泽东思想。第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很少讲了。这种情况,不少报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按照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一个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是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回事。毛泽东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里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所以,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东西。
随后,邓小平在评论“以毛泽东思想为纲学习政治经济学”这一说法时,又强调指出:
对待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对我们不利,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不利。光讲毛泽东思想,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看起来好像是把毛泽东思想抬高了,实际上是把毛泽东思想的作用降低了。
最后,邓小平谈到集体领导的问题,强调对毛泽东在我们党里的作用“说得合乎实际”。他说:
我们党是集体领导,毛泽东同志是这个集体领导的代表人,是我们党的领袖,他的地位和作用同一般的集体领导成员是不同的。但是,切不可因此把毛泽东同志同党中央分开,应该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党的集体领导中的一个成员,把他在我们党里头的作用说得合乎实际。毛泽东同志是尊重集体领导的。他昨天讲,提法要合乎实际,不合实际就站不住脚。我们应该本着这种精神,去做好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工作。
应当看到:邓小平的上述言论,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所指的。他是针对林彪的“造神”谬论,有感而发的。
在当时林彪权倾朝野、竭力“造神”的政治氛围中,邓小平的不要“把毛泽东思想用得庸俗化了”的观点,是振聋发聩的金石之论,是很有胆识、难能可贵的卓越见解。
第五部分 治国安民和衷共济第49节 邓小平纠“左”的不懈努力
邓小平的直言,并未影响毛泽东对他的信任。
50年代后期,由于毛泽东、党中央在指导方针上发生“左”的错误,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地方大批饿死人的严重现象。从1961年开始,毛泽东考虑纠“左”。
邓小平在自己总书记的任上,殚精竭虑,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突出地表现在纠正“左”倾错误、调整经济政策的实践和思考方面,颇有建树。
他坚定地主张纠正大办食堂的“共产风”。
1961年4月,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思潮仍在全国各地泛滥的时候,邓小平来到北京顺义县进行调查。当他在上辇等地询问干部“公共食堂是吃好,还是不吃好”时,干部们都面面相觑,违心地说假话。随邓小平一同调查的卓琳在社员孙旺家住了一星期后,了解到真实情况,告诉小平同志说:“上辇吃食堂是假的,由食堂分粮食,社员回家做饭吃才是真的。”于是,邓小平对干部们说:“吃食堂光荣,不吃食堂也光荣。吃不吃食堂要由群众决定。”
在牛山公社白庙村考察时,邓小平看到食堂停火,一片荒凉。一位老大娘正在喂羊,猪圈却空着。他就问老大娘:“您养羊,为什么不养猪?”大娘答道:“还养猪,人还没吃的呢!”沉沉的一句话,引起了邓小平的深思。经过这些考察了解,邓小平觉得问题严重,在桑园村召开的社队干部大会上明确表态说:“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以前不管是中央哪个文件上说的,也不管是哪个领导说的,都以我现在说的为准。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食堂的去留!”
总书记的指示,说出了多少干群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像暖流,像温泉,像春风,群众笑了,干部也乐了。仅上辇村,第二天就有250多个村民退出了食堂。余下的食堂一两个月后也停办了。
邓小平当时说这番话,需要有多大的胆量,要冒多大的风险啊!
他主持起草了《工业七十条》。
这个条例是继《农业六十条》之后推出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于1961年9月16日在庐山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通过的。这个条例,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整顿国营工业企业、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些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是: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加强对企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严格企业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职工工资和奖惩制度等。这个条例的实行,对当时国营工业企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薄一波回忆:
在他(邓小平)主持下,搞了一个工业七十条,就是工业企业的管理方法。中间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叫做专业化协作,另一个呢,实行厂长负责制。在这个时候,也有个别人提出来反对,说你这个跟毛主席历来主张“支部设在连上”的精神不一致,你们这是错误的。但是,小平同志根本没有理睬这回事,说这是工厂,这和军队完全一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家反对,翻出了工业七十条,像康生他们把这本条例拿到毛主席那儿批,毛主席至死也没有批这个条例。
他参与主持起草了七千人大会报告的工作。
七千人大会,即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在三年经济困难后全党纠正“左”倾错误、总结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总书记邓小平负责准备的。准备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事情是起草大会的主题报告。据参加起草工作的原新华社社长兼《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回忆说:“小平同志在七千人大会中,他的位置很特殊啊,起的作用也很特殊。开始的会这个基调怎么定呢?那是小平同志主持书记处会议检查1958年以来中共中央所发的所有文件,后来形成一个形势报告。在这个报告里面,一个正视困难,一个自我批评,一个总结经验教训,一个全力进行调整。那么这个基调,在这个报告里就定了。在整个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