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了,重新拚凑好你的身躯,拿出点霹雳手腕来和我对阵。如果只是我一味地逞强,那委实太过无趣了。”
孤悬于空中的头颅对羽警烛的话没有任何反应,却对着遥遥相对的空雨花说道:“
听过你和羽警烛的对话,我猜想你们之间必有怨仇。你这会就瞧仔细点,看我如何让这个自大狂消失得无影无踪。”
空雨花见这颗孤伶伶的丑陋头颅飞上来,本就吃惊,现在听了这番话,更吓了一跳。难道它飞上来就是为了告诉自己它的打算?照他看来,做羽警烛的仇人并不会比做它的朋友更糟。不过,这话却不好明言。假如它也给来一阵竹管箭雨,自己可万万吃不消。
他不置可否地看着它,只是微微点点头,让对方以为他在表示嘉许。
与其头颅情形相仿,斩万竿的身躯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旋转的速度非但没有放慢,反而更迅疾。最初它上面那些剑拔弩张的竹刺还能分辨清楚,现在却越来越模糊,到最后只剩下一大团让人晕眩的影子了。
显然,这不是羽警烛篾条上的力道使然,而是斩万竿自己要如此旋舞。
诚如羽警烛所言,斩万竿并非省油灯。它的身子既然能够随意拆装,也就是说,可以随意变化,那么砍下它的四肢,甚至将它切成零零碎碎成千上万块,那也只是它众多身体形态的一种,丝毫无损它的性命。
羽警烛或许还不知道,外物打击根本伤不得它。斩万竿正是自恃有此异禀,才无惧有第八奇人之称的羽警烛。
先前羽警烛之所以能在它胸前钻开一个小洞,并且让它流下绿色的血液,不是因为篾条的杀伤力厉害,而恰好是因为那些竹管本来就是它身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外物。而打败它的关键也在于此,羽警烛最终会明白这一点。
斩万竿现在所做的,是攻不是守。
接下来,羽警烛就会见识斩万竿这样旋舞的目的所在。
羽警烛最初在竹子、竹笋形成的刀林剑阵上的那番奔跑,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比起斩万竿的旋舞,却远远不如了。因为旋转得太急,斩万竿的身影已经完全透明而看不见了。
而能证明它还在那里转圈子的,就是它身边被带动起来跟着旋转的圆盘上的竹子粉末。这些粉末当然比斩万竿旋转得慢一些,而且离它越远,旋转得越慢,但整体而言,粉末的速度仍然快得分辨不清。从高空俯瞰,粉末已汇集成一个绿色漩涡。
在空雨花的印象中,只有液态或气态之物能形成漩涡,像眼前这种由固态物事形成的漩涡是他生平第一次所见。
漩涡越转越大,渐渐将整个楠竹沟都卷进里面去了。
在高空看,这是一个漩涡;在远处看,这是一个龙卷风。
羽警烛此刻便置身于这个异常巨大的漩涡兼龙卷风中。
他显然没有估计到斩万竿竟然会顺水推舟使出这等伎俩来,一时不知如何破解,有些后悔自己没早一点看出对方的企图,以至于无法脱身。但他明白,漩涡威力非凡,不应该以蛮力与其相抗。
于是,他右手上举,篾条指向天空,让自身成为篾条之剑的剑柄,使自己的身躯和篾条保持在同一条线上,这条线垂直于漩涡旋转的方向。如此一来,他和篾条才不会被漩涡撕裂。
他说:“斩万竿,你这一手玩得漂亮。恭喜你,我对你刮目相看了。”
虽然斩万竿的听觉器官不一定长在头颅上,它躯干的其他部分也可能感受到声音,但处在如此疯狂旋转的漩涡中,它当然绝不可能听见羽警烛的赞语。即便能听见,它也不会在意。
毕竟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夸奖,而是要藉由漩涡的旋转之力将羽警烛撕得粉身碎骨,再不济也要将他抛到九霄云外去,让他再也无法回到梦幻大陆来,也就是它的透露在空中告诉空雨花的“让这个自大狂消失。”
把羽警烛抛离梦幻大陆?
梦幻大陆何等之辽阔,要将一个人从这里抛出去,那得要怎样的力度和速度!这听起来仿佛是一个愚不可及的笑话,但斩万竿的的确确就是这样打算的。
羽警烛正在一点一点被抛离。
不过,他不是被动被抛离,而是主动利用漩涡的飞旋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他被抛离的方向不是向外,而是朝里面慢慢渗透。
此时,漩涡已经达到最强,将整个楠竹沟都涵盖进去了。但它的厚度却不怎么样,只有三十余丈高。也许,在斩万竿看来,这样的厚度足已将羽警烛从头到脚裹得密密实实了。
如果羽警烛不做抵抗,而完全听天由命,那么斩万竿的计谋也许有可能得逞。但羽警烛的个性偏偏是喜欢面对挑战,压力越大,反击越强。
最里层的绿色粉末漩涡流没有和斩万竿黏连在一起,却随着漩涡的扩大而越拉越开,此时已相距百余丈,这就是说,漩涡中心一个直径两百多丈的空心圆洞。
也可以说,因为漩涡的厚度只有三十多丈,所以这个空心圆洞就是镶嵌在漩涡中心的一个有形无质的“大圆盆”。
斩万竿就在这个圆桶底部旋舞,它舞得那么投入,以至于根本就没注意到在漩涡粉末流中奋力挣扎而慢慢靠近自己的羽警烛。
羽警烛终于到了漩涡的最里层,他和举在头顶的篾条就像是贴在漩涡内壁的一幅画。因为篾条太长,绝大部分与绿色粉末流没有接触,而是露在漩涡外面,只是随着旋转而已,篾条顶端甚至比空雨花和斩万竿所处位置还高出许多。
在空雨花看来,篾条就是计时器上的一根指标,用来指明羽警烛的位置的。事实上,由于与漩涡内壁的旋转速度完全一致,都非常快,篾条并非明晰可辨的指标,而是一个有质有形的“大圆桶”。
空雨花和斩万竿的头颅都被圈进了,绿色光芒在他们眼前闪动,篾条割破空气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呼啸。这个大圆桶叠加在下面的大圆盆上,形成了一口深井。
羽警烛叫道:“斩万竿,你现在真是一只如假包换的井底之蛙呀。”
斩万竿的头颅和空雨花一样居高临下,本来也应该察觉到篾条的运动轨迹,从而给斩万竿的身躯示警。但不知是何缘故,它偏偏忽略了这一点。
因此,羽警烛非但没有如它预期的那样被抛开,反而贴近身边来了,这让它大惑不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贴得越近,羽警烛对它的威胁越大。
它不清楚对方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更不知道如何去化解眼前的危机,它束手无策,只有继续旋舞下去。可速度已接近极限,它坚持不了多久。
旋转之力异常强劲,镶嵌在漩涡内壁上的羽警烛身子正面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感到胸膛随时都可能陷进去紧贴背部,四肢的骨骼也嘎嘎作响,似乎就要折断碎裂。
如果一直这样继续下去而,就算斩万竿奈何不了他,也只是平手,但对他第八奇人羽警烛来说,平手就意味着失败。
他突然放弃了篾条,四肢朝背后蜷曲,在漩涡内壁上借力一弹,反弓着的身子箭一般射出。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整个身子竟然硬生生从漩涡的这边内壁撕下来,飞越整个漩涡中心那个直径两百多丈的空心圆洞,把自己镶嵌进对面的漩涡内壁里。
其实,说对面并不恰当,因为漩涡不多不少刚刚旋转了半圈,他在飞越空心圆洞的时候,身子也旋转了半周,背部朝前射去,如此一来,他恰巧就镶嵌进自己适才让出来的那个位置,丝毫不差,似乎他根本就没有这一飞越,而漩涡也根本就没有那一旋转。
篾条又重回他的掌握。
在飞越漩涡中心时,羽警烛终于对大圆桶的规模有了一个清楚的概念,这是他适才镶嵌在漩涡内壁,成为漩涡的一部分而无法意识到的。
下方,三十余丈,深不可测;上方,高不可攀;四周,遥不可及。置身于如此巨大的涡流中,羽警烛知道了自己的渺小。
其实,他和斩万竿一样,都是井底之蛙。两只井底之蛙的区别仅仅在于:斩万竿造就了该井,而羽警烛却要从井里跳出来。
既然羽警烛能够挣脱涡流的束缚,而且打算从“井”里出来,那他为何不直接向上飞腾却只是横越漩涡中心呢?
斩万竿和空雨花都看见了这一幕,也都觉得疑惑。
不过,羽警烛接下来的一番话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疑团:“这漩涡世所罕见,换做别人,或许早就被吞噬了,可用此来对付羽某,却无丝毫用处。我不仅能轻松从涡流中脱身,而且还有余力横飞数百丈。现在你该明白羽某有今日之名声,绝非侥幸所致,这第八奇人的名号也非浪得虚名。行了,你的本事大概也就这些,不值得和你纠缠,我得走了,在走之前当然还得随手毁了这个漩涡,免得它遗害别人。”他说话的口吻一如既往,即使所言完全所实,给人的感觉也像是吹牛。
篾条依旧嵌在漩涡内壁涡流中,羽警烛扭转身,背朝漩涡中心,把身子从涡流中抽离,置于虚空之中。双手紧抓篾条,双脚也靠在篾条上,像杂耍艺人攀杆似的,手足交叉并用,一溜烟爬上了“大圆盆”边缘。
现在,他已经从旋涡中脱身,但他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向上爬去,一直到比斩万竿的头颅高出丈余的地方才作罢。
他四肢在篾条上一按压,身子弹向斩万竿的头颅,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上面。头颅依旧悬浮在空中,没有任何移动,这样一来,羽警烛终于有了落脚之处。
羽警烛弹向斩万竿的头颅时,双手并未放开篾条,此时篾条朝里面弯曲,因为他握住篾条的中间部分,而且篾条依旧随下面的漩涡疯狂旋转,所以原先由篾条形成的大圆桶变成为两个大圆锥。
自羽警烛手握之处分开,上面的篾条远远长于下面的篾条,所以上面的圆锥也比下面的圆锥大得多。这两个大圆锥锥尖相对,连在一起,极似一个硕大无朋的沙漏。
羽警烛此时以手握住沙漏的最细小处,空雨花则在沙漏之外,两人的头顶和脚下是两个同向旋转的圆锥,更下面一些,是那个旋转了许久的漩涡。
而斩万竿的头颅和身躯,则被罩在下面的圆锥体里。篾条旋转时,也扫过羽警烛的双脚,以其锋利,大可轻易将他的腿个割断。但不知是什么缘故,他的双脚似乎有形无实,篾条如入无物,每次都能毫无阻隔地透过去。当然,这又只能用奇迹二字来解释。
两相对比之下,羽警烛和空雨花譬如微尘,而漩涡、圆锥却庞大得不可想像。
空雨花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着实不知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只希望这景象不要消失,永远停留;而他自己,也愿意把生命永恒地停驻在这一刻。
他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眼界不宽,阅历不丰。他不知道,跟随羽警烛,还会有更多的奇迹被羽警烛创造出来。
他同样也不知道,即便没有羽警烛,梦幻大陆也会有无数的奇观等着他去领略。
羽警烛的想法显然和空雨花不一样,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