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拣宝-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之后,三人就回来了唐清华的住处,就开始在几十本书册之中忙碌翻找,最终却没有任何发现。俞飞白和唐清华自然有些失落,不过在王观的劝慰下,很快就振奋起来。
    接下来,俞飞白拿着字帖研究,而唐清华则是把玩龙鳞匕首,不时拿自家的桌椅试一试刀刃的锋利程度……一天过去了,在第二天早上,三人来到了琉璃厂。
    这里是京城著名的文化街,与潘家园齐名,不过古香古色的建筑比较多,经营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的店铺更多,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说起来,在历史上琉璃厂并不是城区,而是郊区。后来到了元朝,在这里烧造琉璃瓦,直到明代中期,京城外城扩建,就把这里纳入城中。不过琉璃厂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萧山阁……”
    在琉璃厂街道走了片刻,俞飞白立即指着前面一个店铺笑道:“看到了,就在那里。”
    王观顺势看了过去,只见那是一间二三十平方的店铺,门楣上方悬挂一方白底黑字招牌。萧山阁三个大字墨色淋漓,颇有几分古意。
    “王兄弟,这里……”此时,萧山搬了张椅子,就坐在店铺的门口,也看见了王观等人,立即起身迎了上来。
    “萧大哥,久待了吧。”俞飞白笑眯眯道:“不对,在这里应该叫萧老板、萧总!”
    “俞兄弟,你这是在寒碜我呀。”
    看见三人应约而来,萧山心情舒畅,满面笑容道:“就是一个小铺子,员工连我在内就三个。另外两个还是学徒,叫什么老板,让人听见了怕会笑掉大牙。”
    说话之间,萧山迎请三人进去。别看店铺前面空间不大,但是里头却内有乾坤。
    店铺的后面是个宽敞的工作室,里面各种工具齐全。一进来,与王观他们聊了几片刻,萧山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小心翼翼的把书册拆开,取出了几篇字帖。
    之后的事情不用赘述了,装裱的过程非常繁琐,王观等人在旁边看了也觉得眼晕。
    良久之后,王观低声提议道:“我们出去走走,一会儿再回来吧。”
    “好。”俞飞白也觉得无聊了,自然连忙赞同。然而,旁边的唐清华却是看得津津有味,挥手让两人自己出去就行,他要留下来观摩学习。
    “那你就看着吧,也可以帮忙打下手,我们等下就回来。”
    也没有打扰专注工作的萧山,王观和俞飞白走出了店铺。他们出来的目的,也不是真的闲得发慌,而是要买一些东西。
    毕竟,萧山帮忙装裱,周老帮忙题跋。王观自然要有所表示,直接给钱太俗,那么就要在礼物上多用些心思了。
    萧山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这次王观进京也带了不少清末古籍过来,挑两本好的送给萧山就可以应付过去。至于周老……“周老不是说要练习书法吗,那就送他一套文房四宝。”俞飞白建议起来。
    王观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点头说道:“琉璃厂店铺你应该也比较熟悉吧,哪家东西的品质比较好?”
    “多了,近百年的老店根本数不过来。”俞飞白随口道:“品质都有保证,也不用怎么挑,哪家近就去哪家。”
    俞飞白这样说了,王观也没意见,两人在街道上走了几十米,就进了一家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店内很宽敞,左边墙悬挂了大大小小的毛笔,右边墙而是好像布匹一样的纸张。
    王观走进来,就闻到一股比较芬香淡雅的气息。
    “两位小哥,需要买点什么?”看店的是个老爷子,身材有些干瘦,手里托着两枚银亮的铁胆,显得十分的精神。
    “我们要买些笔墨纸砚,有什么好介绍?”王观问道,也在打量店里的东西。只见除了两面墙悬挂的笔和纸外,店中的玻璃柜还陈列着笔筒、笔架、笔洗、水盂、镇尺之类的玩意。其中,砚台与瓶装墨汁也占了很大的分量。
    适时,老爷子又问道:“你们是要现成的套装,还是打算自己配齐?”
    “自己配一套。”
    俞飞白摸着下巴道:“老爷子,我们不要新东西,要有年头的物品。”
    “有年头的物品,价格……可能会有些偏高。”老爷子迟疑起来,不知道两个年轻人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老爷子放心,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们明白。”王观笑道:“只要质量好,每件东西三五万的价格,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质量肯定没问题,要是有毛病,包退。”老爷子拍胸口保证道,毕竟这不是古玩店,而是经营文房用具的商铺,自然可以退货。
    在说话的时候,老爷子转身打开了身后的柜台抽屉,又回头问道:“毛笔有什么要求?软毫?硬毫?兼毫?有没有具体的型号?”
    “就是一般的型号,每样来几支吧!”王观踌躇道。
    “啪!”
    一瞬间,老爷子拿了几排毛笔过来,笑着说道:“你们挑吧。这些是正宗的湖笔,九十年代生产的,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了。”
    王观和俞飞白走过去打量,发现这些毛笔是竹子材料,但是做工非常精细,每支笔上的纹刻也各不相同。有些是文字,有些是图案,非常的雅致。
    就在两人挑选毛笔的时候,老爷子又问道:“纸的话,肯定是宣纸最好。你们是要生宣,还是要熟宣?”相对来说,肯定是生宣的价格更贵一些,他自然要问清楚。
    “必然是生宣,给我们五刀。”俞飞白伸手示意道,想都没想,就选择生宣。
    毕竟生宣的质量非常好,尤其是用来创作书画,待墨迹干燥后,任意团揉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另外还有吸墨姓、坚韧姓、轻灵姓、持久姓、胶着姓等等好处。所以生宣的价格贵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没问题。”
    与此同时,老爷子应声点头,钻到店铺后头拿货了。刀,是宣纸的一种计量单位。一刀一般是一百张左右。五刀的数量也算是蛮多了,老爷子搬出来的时候,把五大包宣纸叠放在柜台上,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层小山。
    “正宗宣纸,在泾县取货回来的。”老爷子笑眯眯道:“可以给你们看货单曰期,距今已经有七八年了……”
    这时,王观和俞飞白也挑好了笔,自然不客气的过来验货,每一袋都抽检几张,发现这些宣纸坚韧光润,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果然是上好的品质。
    当下,两人连连点头,表示满意。
    “满意就好。”老爷子笑道:“不过,丑话也说在前头。纸还是这纸,但是七八年前的价和现在的价,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了。”
    (未完待续)
第389章 简单却实用的招术
    “老爷子放心,这个我们也明白。”
    此时,王观笑着说道:“五年以上的宣纸,已经能够称为陈纸了,价格翻倍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可以理解。”
    “哈哈,看来小哥也是明白人,那我就安心了。”老爷子笑道:“就怕你们年轻人不懂,觉得是老头子我存心坑骗宰人。”
    “老爷子,您这铺子可是百年老店了,信誉第一,我们信得过。”俞飞白笑道:“价钱什么的好说,另外店里还有什么好墨好砚,也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吧。”
    “墨在这里。”老爷子指着玻璃柜台示意起来,然后笑道:“不过,这些墨可不是陈年的,相反十分新鲜,最久的不超过一年时间。”
    “老爷子,我们不要墨汁。”俞飞白摇头道:“要墨锭,你这里有吗。”
    “肯定有哇。”老爷子也有几分惊讶道:“不过,很少见有年轻人买墨锭,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买回去,而且一般是观赏把玩,也极少磨研使用。”
    “也不瞒老爷子,我们买这些东西是作为礼物,送给另外一个老爷子的。”俞飞白笑眯眯道:“他比较喜欢传统的东西,买墨锭更好。”
    “这样呀!”
    老爷子稍微沉吟,就点头说道:“看你们两个心诚,那我也不绕圈子。我这里品质好的墨锭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八十年代的墨品,另外一种是最近两三年的新墨品。其中的价格相差了好几十倍,你们自己选吧。”
    王观和俞飞白对看了眼,知道老爷子很实在,没有撒谎欺骗他们。
    因为除了民国时期以前的古墨之外,建国以后墨锭的复苏,就在七八十年代。一些名家大师有感佳墨难求,为了让画院、社会上有好墨使用,极力推动了墨厂制作定版墨。
    就在这个时期,确实制作了不少好墨出来。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制墨又陷入低潮,低档的纪念墨很多,品质上乘的佳墨极少。直到新世纪,确切的说是零五年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重视,使用墨锭的人也越来越多,墨锭的制作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在这里,王观觉得有必要感谢韩国,要不是韩国抢注了端午节,引发了轩然大波,或许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还要再晚上好些年……说起来,常人也有一个误区,提到墨锭总是觉得贵,买了不划算。实际上,这是比较偏颇的想法。毕竟,常人用墨锭,只要不是写毛笔大字,一年也不过是消耗二三两的分量而已。对比之下,墨汁是方便省事了,消耗量反而更大。
    另外,使用墨锭在砚上仔细研磨,本身就是一种雅趣,绝对不是倒墨汁能够比拟的。
    不管怎么说,老爷子很厚道,把话说开了,没有蒙人的意思。所以王观和俞飞白商量了两句,决定两个时期的墨锭各要几块。
    适时,笔墨纸都买了,就差砚台了。俞飞白建议道:“砚台的话,周老家里应该有他自己用的古砚,没必要怎么挑了,随便拿块看起来不错的就行。”
    “也好。”王观点头,反正又不是买古砚,也不用讲究太多,就在柜台中选了一块纹理比较细腻,造型充满古拙气息的石砚,让老爷子包起来。
    之后,老爷子把各样东西包装整齐了,再报了一个数目。王观觉得价格比较合理,也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直接刷卡。
    “两位小哥慢走,以后常来光顾,我给你们打折……”老爷子笑容可掬,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毕竟成交了一笔大单,谁都会开心。
    “谢谢老爷子,我们走了。”
    两人打了声招呼,就抱着东西往外走去。才出门走了两步,王观就听到咣铛一声,好像是什么东西掉地上摔碎了。
    “哇,我的乾隆官窑花瓶!”
    陡然,一个在王观听来,略有几分熟悉,却十分夸张的惨叫响彻云霄,引起了街头行人的注意力,纷纷驻足看了过来。
    “怎么回事?”
    王观有些错愕,连忙看了过去。只见一个人半蹲起来,拆开了掉在地上的一个纸皮包裹,里面赫然是一个已经碎裂的青花赏瓶。
    旁边,俞飞白抱着几卷宣纸,却是一脸无辜的表情。
    “你赔我的宝贝……”
    就在这时,蹲在地上那人猛地抬头,愤怒的指着俞飞白叫骂道:“你走路不长眼睛啊,我已经提醒你了,你居然还往我身上撞。现在好了,我的宝贝碎了,你可得赔我……这可是乾隆年间的官窑御用瓷器……”
    “碰瓷儿!”
    一瞬间,不仅是王观这样想,连在附近的行人,也在脑中浮现这个念头。
    要知道,随着资讯的爆炸式扩散,大家对于各种诈骗的手段也多少有些了解,自然明白这样的场景意味着什么。
    与此同时,王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