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大义凛然,可是几十年夫妻,朱大太太已经把枕边人看透了。这个人永远是志大才疏,总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没钱给儿子成亲,就有钱给小老婆打头面了?

种种愤怒冲淡了儿子即将成亲的喜悦,未来儿媳妇的种种好处也不能抵消她出身的缺憾。朱大太太憋得想冲出大门去痛骂朱家十八辈祖宗……可是她不能,她只能继续憋着,脸上还得挂着笑。言不由衷地应付别人的种种恭喜。

儿子的新房已经收拾停当了,虽然院子还不算很大,可是看起来也格外精致。房里摆设的许多东西都是朱老太太的私房。

老太太也很了解大儿媳妇和大儿子,知道京城那边儿不会出血。给自己疼爱的小孙子出钱出力。朱老太太是心甘情愿的。

心情复杂纠结,朱大太太看见儿子的时候忍不住落泪了,陪房范妈妈很是机灵。解释为大太太这是太欣慰了,喜极而泣。

朱大太太也没反驳,看着孝顺的出色的儿子,心说,丈夫是没法儿依靠的,她的后半辈子,还是得靠着儿子。

佳期更近。两家几番勘定,迎亲的的种种细节都定了下来,大件的家什器物也已经先行一步搬去了新房。又林常看的那些书,数量着实不少。她留下了大部分给弟弟妹妹,自己只带了走了一箱子书。德林很是纳闷:〃姐姐不是很珍爱这些书么?〃问完了他自己也笑了。

他想到的是。姐夫也是个爱书的,有才的人,那书肯定也少不了,姐姐的确用不着把家里这些书带去。

又林知道他误会了,但是也没有辩白。

她只是想到,以后她的生活会有翻天覆去的变化,只怕再也不会有从前一样看书的闲暇和心情了。

妇人和姑娘是不一样。姑娘象首诗,象张画,总之是各种风花雪月。而妇人则是实实在在的。茶米油盐酱醋茶。

人家娶的是儿媳妇,是要你干活的,可不是迎回个观音回去供着。

又林只见过朱大太太两次,头一次不过是在门前惊鸿一瞥,第二次是定亲的时候见的面,也说不几句话。可是根据打听来的消息。朱大太太和朱老太太可不是一样的人。朱老太太并不难相处,可朱大太太脾气不小,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和朱慕贤的大嫂相处也只是面子上过得去,她对儿媳妇很少和颜悦色,即使是大儿媳妇生了孩子以后也没多大改善。

而且又林还听说,朱大太太把身边儿的丫头给大儿子,为的是怕媳妇有身子,儿子没人伺候。

这都叫什么事儿!

肯定没有哪个女人希望自己男人多多纳妾广泛播种。可是等自己做了婆婆,又忙不迭的给儿子身边塞人。这都是怎么想的?是说她们其实很拥护男人三妻四妾的福利,只要那个三妻四妾的人不是自己的父亲和丈夫,儿子其实是无所谓的吗?

四奶奶也不是没担心过这个问题。照她看,朱家那种人家,和他们家应该是不一样。李家向来没有纳妾的习惯,当初李光沛在外头的事,四奶奶虽然说心里不舒服,可是谁让她那会儿总生不出儿子来?李光沛都三十的人了,想要儿子也不是他的错处。镇上的其他的人家,但凡有点家底的,大抵都有妾。一个的有,两个的也有。和李家有来往的一家里头甚至有五个妾。只要人家能纳得起,旁人自然不去管。

可女儿将来如果也遇到这种情形,四奶奶一想起来就揪心。

她打算给又林的两个丫头,一个叫半夏,一个叫忍冬。半夏生得娇俏,瓜子脸儿,眼珠又水灵,平时说话娇声细气的。四奶奶是真不想走这一步……可是又不能不安排。

又林却对四奶奶的安排直接摇了头。

〃我知道你也不愿意,可是娘难道就愿意了?好歹半夏是咱们家的,身契也在你手里,她得听你的话,比别人好拿捏……〃

〃娘,就算有了半夏,也未必能防得住什么。〃

既防不住婆婆塞人,也防不住男人自己有那心。

〃你别太傻了。〃四奶奶急得不行:〃咱们家这样,不代表人人家里都这么清净的。有半夏,你多少有个帮手,有什么事儿可以把她推在前头。要不然别人不说你婆婆不好,也不说你男人不好,只会说你不好……〃

眼看着四奶奶又上火,又林赶紧顺着她说:〃我知道了娘,反正半夏也定下来是跟着我了。〃

至于半夏将来会做什么用途,那四奶奶就鞭长莫及了。

这个当口儿上,又林实在不愿意四奶奶再为这事儿焦急烦心。虽然已经在吃药,可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和她婚期的日渐逼近,四奶奶的焦躁已经无法压抑和掩饰了。就算一天三四遍的喝清心安神散,她也还是清不下安不了。那样子简直象是关在圈里的斗牛,鼻子里喷气儿,蹄子刨地,只要给点火星,肯定会立马炸了。

谁愿意给闺女预备这种事呢?往闺女心里捅刀子,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啊。可是闺女还小,长辈过的桥比她走的路还多。

自己刚成亲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么多。没想到自己会生不出儿子,没想到丈夫会在外头养外室。

就算现在,家里还有个玉林的存在。她就象是根刺扎在四奶奶身上,永远提醒她她曾经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提醒她她丈夫的怀里躺过别的女人,那个女人比她漂亮,比她年轻,还给他生了个孩子。

闺女不会明白她的感受的。她一直对玉林很好,跟亲妹妹似的,可那不是她亲妹妹。四奶奶不愿意看见玉林,有时候瞅见了玉林越长越发美貌的脸,四奶奶会忍不住想,到底她亲娘是个什么样,当初怎么把丈夫迷住勾引走的。

将来又林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四奶奶情愿闺女现在跟她呕气,也要让她将来吃的苦少一点儿,弯路少走一点儿。

跟着又林一起过去的还有胡妈妈。她人老成,做事也周到。当然,胡妈妈还算是李家的人,她也已经五十来岁了,是有孙子的人了,跟着又林再伺候几年,等又林在朱家站住脚了,生了孩子了,胡妈妈那会儿也正好能回家养老去了。

朱慕贤从德林那儿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不少又林的近况,当然,给小舅子的贿赂也少不了。德林可不象小时候那么好哄了,他已经从〃多了一个姐夫〃美好假象中摆脱出来,认识到〃姐姐要被拐走〃的残酷事实了。对着朱慕贤的时候,虽然还做不到翻脸不认人,可是那神情姿态,当然也就和从前不同了。朱慕贤对此当然只能苦笑,当然,该献的殷勤那是分毫不能少。就算不能帮忙美言,起码不能让他在又林面前拆台。

婚期渐近,朱慕贤那是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说实在的,成亲这档子事儿他也没经验,书上圣人教导的那些夫妻之道简直就是些废话。那上头没说对妻子说什么,怎么能让两人相处更融洽,怎么让日子过得更幸福。圣人只说了,你应该那样做。至于你是否愿意,是否快乐,是否真的夫妻和美恩恩爱爱的……人家可不管你。

朱慕贤也没有多少先例可供借鉴。他父母,叔叔婶婶子们都不是什么好例子。祖父母虽然互相敬重,可是他们已经脱离年轻人的范畴很久很久了。

倒是又林的父母,看着日常相处十分和美。尤其是最近四奶奶脾气大,李光沛一直体贴忍让的事情,朱慕贤也听说了。

有的同窗说,治得老婆服服帖帖的,指东不敢往西,说一不二。可是朱慕贤觉得那样并不对。男人天生比女人力大势强,把妻子恫吓整治的跟下人一样,那还是夫妻吗?

李光沛对四奶奶服软,朱慕贤觉得那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李光沛并不是比四奶奶势弱,他是爱重妻子,体贴妻子才一直让着她的,这才是做丈夫该有的肚量。

………………………………

下章或是下下章就嫁了。啊啊啊,我也觉得我实在太拖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吃罢晚饭,朱大太太把朱慕贤唤了过去。

朱大太太其实不擅长兜圈子,她的脾气急躁,也没有那个耐心。问了两句无关紧要的话,不等朱慕贤问她有什么事,朱大太太就忍不住自己先开口了。

〃李家大姑娘……你从前就认得她吧?〃

朱慕贤不知道朱大太太问这个是什么意思,点头说:〃刚回于江的时候就曾经见过。〃

朱大太太问:〃你觉得……她人怎么样?〃

朱慕贤虽然不知道朱大太太为什么这么问,但是他了解自己的亲娘。在朱大太太面前绝不能把别的女人夸成人见人爱的一朵鲜花。

可是朱慕贤也不能贬低自己未过门的妻子。

〃我和她也没说过几次话,她对弟弟妹妹很周到,说话行事看着也都很大方。〃

朱大太太对儿子的回答显然不太满意,但是她也知道,从儿子嘴里想掏出未来儿媳妇的坏话那不太现实。

退一步讲,就算她真有什么不是,那也肯定会瞒着不让自己家知道的。

〃她是否有个姓陆的表哥?〃

朱慕贤心里微微,脸上却没什么异色:〃有的。李家老太太娘家姓陆。〃

朱大太太终于不耐烦了,直接说:〃我怎么听人说,这李家姑娘原来已经和她表哥定下了亲事,因为咱们家提亲,他们嫌贫爱富,就把陆家那头黄了,又攀上了咱们家?这样朝三暮四的亲家可当真靠不住,教出来的姑娘品行只怕也有问题……〃

朱慕贤还是很从容:〃这事儿啊,我也知道。一家女百家求,陆家是有那个意思,可是李家并没有答应过,定亲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朱大太太脸一沉:〃你年轻,哪懂得那些势利小人想些什么!这无风不起浪,李家要是真没许婚。人家怎么会这样说呢?〃

朱慕贤看了一眼站在身朱大太太身旁的范妈妈。他深知道母亲脾气急躁,耳根又软。可是她在内宅里,上哪儿去听说外头什么闲话去?连朱慕贤都没听说外头有这种闲话,倒不知道母亲刚刚到于江。怎么就听到了这种流言蜚语?

在母亲耳边搬弄口舌的这些人也真可恶,一个个唯恐天下不乱,不管听了什么闲言碎语都跑来邀功。

〃母亲,确实没有这回事。前番李老太太过寿的时候我还遇到过陆伯荣,李家压根儿没和陆家有过什么婚约,就是寻常的亲戚来往。〃

〃你见过那陆家的人?〃

〃是,拜寿的时候我曾经过去。还和他坐了一席,说了半天话。李家和陆家绝对没有许过婚或是有什么别的约定。〃

朱大太太皱起眉头:〃可要没点影儿,人家为什么单传她的闲话?她和表哥自幼一块儿长大的,这青梅竹马,说不定就……〃

〃母亲。〃朱慕贤截住了朱大太太的话头。要让朱大太太这么说下去,只会越说越难听:〃李家门风严谨,李姑娘也贞静守礼,绝没有母亲所说的那种私相授受之事。〃

朱大太太被儿子噎了一下。但是想想。自己当着儿子的面这样说他未过门的妻子,也有点伤儿子的颜面。不管多大年纪,没哪个男人喜欢听到自己可能戴了绿帽子的话。

朱大太太眼见在儿子这里说不通。只能先打发他回去。

范妈妈铺好了床,来让朱大太太安歇。

刚才朱慕贤看她的时候,范妈妈心里一紧,直想喊声冤枉。

虽然范妈妈一向多嘴多舌的,可是今天这事儿,还真就不是她跟朱大太太说的,是黄嫂子后半晌过来,和太太在屋里待了一会儿。那会儿范妈妈正领着人在整理从京城带来的那些箱笼,恰好不在跟前。这件事先前朱大太太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黄嫂子一走她就找了少爷来问这事儿。那是谁说的不是明摆着嘛!

也不是说范妈妈人品就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