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肜狠狠的哭了一通,只觉得喉咙干痛,贾政忙到了杯茶过来,看着子肜喝了。等着子肜情绪平复点了,贾政才慢慢的说道:“刚刚,我说的是真话。你先别急,不要瞪眼,先听我慢慢说。”

“如果我们不退让一步,等不到以后,现在就要出悲剧了。宝玉那臭小子,那句话还是说对的,不能因为以后的痛苦就任现在的苦痛发生。我们想着他们好,要照顾他们,但是他们既然要自己选这一条路,我们也不能死拦着,毕竟,那是他们的生活,我们不能替代。只是,别说你,就是我也看不得孙子孙女有个什么不好,所以我要告诉他们,如果要选择在一起的话,那就不许生养孩子。”

“这个时代,却是把后代看得很重要,我这个也算是考验,也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如果真的还是要在一起,那么现在这些事情也算是磨练,对他们以后的日子也有好处。”

贾政看着目瞪口呆的子肜,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如果真这样,宝玉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到底如何,全看他们选择了。不过,我想你也不要舍不得他,就当他们是我们以前那个世界的丁克夫妻好了。日后若实在是想要孩子,就让珠儿过继个给他。不过,如果日后宝玉纳妾生子,我也由得他们。毕竟,我还是自私的,向着自己的儿子多些。”

子肜听了这些,还有什么好说的,她想的,贾政早就想在了她的前头,也只能这样了。

既然已经定好了主意,也就没有什么好拖的了,夫妻两人也没心思用饭,就让人去前头把宝玉传了过来。这事也该让贾珠知道,贾珠这时候也就留在了父母院子里。

等宝玉踏进屋子,贾政也不多说,一挥手,就让人都退了出去。子肜这时盯着自己这个一向贴心讨巧的小儿子看,虽恼恨他如此让自己烦恼,但终究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舍不得他吃苦的。就这么些日子,子肜就觉得这儿子瘦了,可是眉目间却开阔了,神情也不再是那种粘着父母撒娇的样子了,这儿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宝玉见了父母,也觉得出贾政的疲惫子肜的憔悴,赶紧两步,先跪了下来,“都是儿子不是,让父母操心。未曾报答父母之恩,却先给父母烦恼,实是儿子的不孝。”话音刚落,也不等贾政等人说什么,就先磕了三个响头。

贾政见孩子这样,那些严厉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只是让宝玉起来说话,“你可想清楚了?有了什么成算?”

“是儿子这么多天,想了许多。父母说的那些我都仔细想过,我知道父母都是为我好,但是,我还是要说,我只钟情于林妹妹,望父母成全。孩儿这样说,实是不孝。若爹娘实在不同意,但我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一天天的恳求而已。只是林妹妹身子本就柔弱,还望爹娘和哥哥先遮瞒一下子。”

贾政见宝玉如此铁了心了,也就不多说了,既然这样,也就把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没想到宝玉二话不不说的就答应了,“这事既然爹娘郑重其实的说了,定然是十分要紧的。儿子那几天就想了,我现已有负爹娘了,岂能再遗祸后代,所以那天儿子的话不是随便白说的。就是父亲不要儿子承诺,儿子也要如此行事的。”

“好,既然如此,珠儿,你去让人把那东西端上来。”贾政沉声吩咐道。

贾珠看了眼宝玉,满眼的疼爱,欲言又止,却还是照着父亲的话出去了。没有一会儿,贾珠亲自捧了碗黑黑的汤药进了来。把药搁在桌上,贾珠退立在父亲身旁。

贾政一眼不错的看着宝玉,道:“你既然已经想到了,这很好。这碗药,是绝子药,你听好了,不是避子药,喝了这碗药,今生都别想再要后嗣。你既答应了,这碗药是免不了的。我让你母亲把这药端给黛玉去喝就行了。你们的事,我这边算是应承了。”

哪想到宝玉听了,反问道:“这药,儿子喝了是不是也一样的?”

贾政点了点头,宝玉就上前道:“儿子以前就下定决心,一心一意对着一个人。虽不奢望如父母般幸福,但也只要两人相伴到老。所以,以后儿子也不回纳妾生子的,这碗药,就由我喝了也是一样的。”

贾政也不阻拦,任由宝玉端起那药碗王嘴边送。只是最后子肜还是忍不住了,出手打翻了那碗药,哭道:“你这个傻孩子,世上哪有这样容易的绝子药。罢了罢了,就随你去吧”

看着母亲如此伤心,宝玉也难过,只是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徒劳的。贾珠看着自己的弟弟,只觉得不可思议,这个情,就如此让人舍不下吗?脑中忽然想起以前母亲对自己的话,自己没有体会过,会遗憾吗?也许吧只是让人如此伤神的东西,没有,也罢了也罢了?

贾政这边算是同意了宝玉的恳请,但是也不代表贾政就如此轻易的放过了宝玉,想到这孩子让子肜如此伤心难受的,贾政就觉得还是要打磨宝玉。心中道:“我这边算是同意了,可还有一个人得你自己去亲求,就算我要出手,也要让你这孩子吃吃苦头。”

且不说贾政的因为妻子而要折腾儿子,这老太太那里也是不得安生的。话说紫鹃拿了东西到了老太太那里,老太太见她来了,就问她林姑娘怎么突然吐血昏厥的。紫鹃看着老太太身旁的人,只是不说话。

老太太这一看,就明白了,怕是有些话不好当着众人说,于是一个眼色,清退了房里所有服侍的人。紫鹃这才跪了下来,拿出怀抱着的盒子,打了开来,膝行了几步,凑到老太太跟前,道:“老太太,您可识得此物?”

正文315亲求

315亲求

这件东西,老太太如何能不认得。这件东西陪了自己十多年,后来还是作为儿媳妇的见面礼给出去的。先故去的大儿媳妇高氏得了对镯子,后来又一只给了李氏一只给了凤姐儿。而这套碧玉簪子当初可是给了二儿媳妇王氏的。为了这件事,敏儿还道自己偏心呢。后来王氏拿了这个东西给敏儿添妆,自己觉着虽不能传给孙媳妇了,但敏儿喜欢就好。敏儿去了,这东西当然是留给黛玉了。只是紫鹃这丫头现在把这东西拿出来做什么?

老太太疑惑的看了紫鹃一眼,道:“这是个什么意思?”

紫鹃看出老太太又不耐烦的意思,这时候也就不敢作态了,忙着就把自己听来的,这簪子的事情告诉了老太太,特别说到那“完璧归赵”的话。

老太太的这么些年的历练岂是白给的,当年女儿在世时也曾议过黛玉的亲事,现在看来,当初女儿临去前是要把女儿的将来托付给贾家的,所以把东西留给了黛玉又说了这样的话。

可是,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现在自己是问这丫鬟今日之事,这丫鬟却拿着这个东西过来,不回自己的问话,在想到今日收到如海的信,黛玉突然病倒,而此时这丫鬟却对自己说那些个话……。老太太转念几想,还所有什么不明白的。一收往日里的慈眉善目,看着紫鹃道:“林丫头是有心事吧?”

紫鹃到了这个地步,也知道这话实在是不好讲,可是想到老太太素日对姑娘的疼爱,也就大着胆子,一动不动的跪着。这本身就是个答案,有道是摇头不是点头是,没有摇头,那就是默认了

老太太这时虽然有些失望,但是终究是放不下骨肉亲情,又想起今年看着黛玉人事不知躺在床上的样子,就如同当年敏儿一个样子,心中还是疼痛起来,缓了口气,说道:“你等下回去好好服侍林丫头,就说万事宽心,有我作主,当年之事我已尽知。这东西,当年就已留在我这了。明日,我同她舅母再去看她。”

紫鹃听得分明,心中雀跃不已,姑娘如若听得此话,心中自然轻省,姑娘白日里得知林姑爷心中所述之事的压力,必会少了不少。这就去了病根儿了,再好好养着,必然就好了。也就恭敬的打了个是字,欢欢喜喜的走了。

老太太有心把子肜找来,却又想到,今日已经为了如海的信,跟二儿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不如先让贾政劝说自己的媳妇一番,省得自己直接就说这个事,逼得儿媳妇太急了。也就罢了。只是这一晚,老太太并未能安眠。

其实,这一晚上,府里还有许多人睡不安稳的。黛玉病了,而且病的凶险,这件事情府上的自然不一会儿都传开了。李氏凤姐儿石氏并二春都要来探望的,只是老太太先头怕人扰了林黛玉,先打发人去说了先不要去烦着姑娘。这几位听得如此不好了,也是心惊肉跳的,想到平日里的交好,也不免伤心。

这些人倒是罢了,而贾政夫妻才是最最无法入眠的。贾政还好些,子肜却是连躺都躺不安稳,到了后半夜,竟然发起高烧来了。

子肜本身是个医生,平时又注重养生的,所以连年调理得当,这会子生病,却是因为宝玉与黛玉之事,虽打心眼里不允,却又迫于儿子的深情,这种失落,让子肜承受不了,所以才病了的。

贾政忙着让人去请医,直到和了第一浦药,子肜才退了烧。子肜这一病,原本石氏探春要伺疾的,只是宝玉心里实在是愧疚,恳请嫂子妹妹回去安置,让自己亲手服侍才好。石氏不明白这里头的事情,探春也只凭自己的猜测,但不管怎么样,没有母亲生病,自己这小辈躲开一旁的道理,只是不允。没想到贾政发话了,就留着宝玉,让他一饮一啄不假手于他人的照看母亲,其余的自己回屋。这道命令实在古怪,只是老爷发话了,也只能遵命,只有贾珠明白这里头的道道。

子肜这一病了,老太太也不好再与她说这黛玉的事情,只能自己第二天去探望黛玉。

前一天紫鹃回去后,黛玉还没有醒过来。紫鹃既然得了老太太的话,也不放心他人在姑娘身前伺候,就一直守在姑娘床榻前。只是这一晚上,因为汤药中有着安神的成分,所以黛玉并未醒来。直到第二天才昏昏醒来。

紫鹃见姑娘醒了过来,自然是大喜,忙招呼着姑娘喝水吃药的,又要张罗给姑娘进一些粥食。只是黛玉这会子全无心思,只勉力的进了几口子汤药,就摇头不吃了。紫鹃原本还想等着姑娘稍微进一点食,有些力气了才对姑娘说事,可是姑娘这副样子,只叹了口气:

“老太太昨日让紫鹃告诉姑娘,您的事情有她作主,让姑娘万事宽心,还说,当年之事她已尽知了。”

黛玉猛一听这话,本就惨白的脸色更是白得如纸,人又摇摇欲坠了,紫鹃吓得一大跳,忙扶住姑娘道:“我不会说话,让姑娘惊着了。只是姑娘的事有了着落了,老太太也没有不高兴,姑娘你且宽宽心。”

黛玉急喘了几口气,才缓住心神,只是没力气开口说话,只拿眼睛看着紫鹃。紫鹃懂得那是姑娘在问她,忙把老太太找自己问话,自己如何私自取了东西,又如何对老太太说的,老太太并没再问话也不见不高兴,只是让姑娘快快养好身子,东西也留在老太太那里了,说是当年就留在那里的。

“我知道我私自行事,让姑娘难堪了,等姑娘病好了,我自去领罚。可姑娘先别想着什么以什么脸面见老太太的,姑娘是老太太的亲外孙,老太太疼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的?你若有个好歹,让老太太伤心,白发人送黑发人,才是大不孝的,其他的都要往后排的。您烦恼的事情,老太太都说做了主了,您还不放宽心?快把病养好了才是。就算心里有一百个一千个对不起老太太的,等日后一千倍一万倍的孝顺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