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难得无伤你有这份心思,你且起来!”建德帝缓和的神色在看到辜无惜时顿时化做了冷颜,精光在眼底一闪而逝:“无惜,无伤的回答你也听到了?还有什么话要说?”
辜无惜暗自握紧了拳头,不让自己去看辜无伤,四哥,不愧是什么都最出色的四哥,短短几句话便占尽了优势,但是自己不会就此退缩,既决定了这条路,就一定会走过去,哪怕是再崎岖!
想到这儿,他亦在殿上跪了下来:“父皇,四哥是儿臣的兄长,儿臣向来敬重,绝无轻慢之理,四哥的话儿臣亦是再信不过,只是以四哥一人之力,恐难以照看周全,刑部官员也未必个个都能体谅父皇与四哥的良苦之心,难免会有几个龌龊官儿。”说到这儿,他目光有意无意地瞥过姚折:“最怕的就是这些龌龊官坏了父皇和四哥地一片苦心!”
“六殿下!”姚折瞪起了眼大声道:“刑部各员哪一个不是尽忠职守之辈,为朝廷为皇上和太子及四殿下效忠,何来龌龊二字?若是你无真凭实据,请不要乱说。”姚折仗着自己是当朝大员,哪把无权无职头一次上朝的辜无惜放在眼中:“六殿下您职在户部,怎的把手插到刑部来了,这手伸得也未免太长了吧?”
随着姚折的话,其余的官员也纷纷述了胸中之意,多是赞成姚折说法的,唯有少数几个持阮正风一般地中庸态度,另有一些则缄默以对。
辜无惜虽心有准备,但到底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难免有些心慌,正要想着要怎么说,那厢建德帝已经开了金口:“无惜,刑部之事由你四哥管着,朕很放心,你不要再多言,好生做好你自己地事,明白了吗?”
建德帝这般坦信辜无伤的话,几乎要令辜无惜脱口反驳,幸而生生忍住,咬了牙磕下头去,艰难地吐出四个字:“儿臣遵命!”
想不到自己一番苦思,原以为可以凭此事入得父皇法眼,不想终还是无用,不过也是,自己从不在朝中谋算,从不在父皇眼中经营,而四哥却经营了这么多年,也难怪父皇会信他而不信自己!
第十七章 初涉朝堂(6)
耳边响起低低地窃笑声,辜无惜尽是低着头,也能想到姚折等人脸上的轻蔑嘲笑之色,这样的脸色自己理应已经看惯了,为何今日会如此刺背?
建德帝虽不语,他的目光却没有放松,将殿下众人的神色一一收入眼中,自然也没有错过辜无惜那强自忍耐又心有不甘的模样,尽是五十来岁,他的目光却依然清明一片,不见丝毫混浊!
“父皇,适才六弟说那边叫小莲的女子如今住在他府上,这名女子虽捏造事实,诬告朝廷命命,但念在她未铸下大错,又一心为兄的份上,不如就让儿臣给她安排一个去处?”辜无伤如是进言。
建德帝微一沉吟:“这事不急,不过就是一个微末女子罢了,既然她人在无惜那里,就让无惜安排吧,随便进哪里做事或配个人嫁了都可以。”
既然建德帝都这么说了,辜无伤自不会再多言,垂手应声退下,低下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不易见的光芒。
散朝之后,辜无惜几乎是屈辱地退出了朝清宫,身后那群官员故意高声谈论的话他不是没听到,可听到了又能如何?自己始终被人看不起,也许自己注定要这样过一辈子!
辜无伤盯着前面愈走愈远的身影,眉宇间掠过一丝阴沉之色,跟在他身后的姚折说道:“殿下,您还在担心什么?皇上根本就没在意六殿下的胡言乱语!”
“你是这么认为的?”辜无伤突然沉声冒出这么一句来,倒把姚折问得一愣:“殿下此话何解,难道微臣说地不对吗?”
辜无伤负手在背。抬头望向不知何时没了阳光的天空,俊美的面容看起来是那么的捉摸不定:“姚折啊姚折,虽然你已经是极品大官了,但是在揣测君心这一点上,还是差了一截啊!”说罢不再理会疑惑不解的姚折。径直朝宫门口走去,在不经意经过一个弯身行礼地太监时,嘴唇微动了几下,太监的身子微微动了一下,头垂得更低了。
且说辜无惜满怀郁闷地出了宫门,走到等候在外的官轿旁边,狠狠地踹了一脚轿门,气冲冲地说了句:“回府!”
这般行为着实把抬轿的下人吓了一大跳。在六皇子府侍候了那么久,可没见六殿下发过这么大的火,想必是遇上什么不顺心事了,思极此,抬轿之人小心地抬起坐了辜无惜的轿子,一路皆努力地稳着轿子,以免惹了主子生气。
待闷结在心中的气慢慢消下之后,辜无惜只觉心灰意冷至极,唉,罢了罢了。也许自己命中注定只能做一个任人欺凌的闲散皇子,一应权势富贵皆于自己如浮云过眼,可看不可摸!
轿子在经过一个偏僻地小巷时忽地一震,接着停了下来。辜无惜心下犯疑,难道又有人挡道?还是那些轿夫偷懒?应该不可能才是,他掀了帘想看清楚外面的情形,不想竟见到一个无论如何都意想不到的人:“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瞠目结舌的样子惹笑了挡轿之人,咧嘴一笑道:“殿下明鉴,老奴在这里自是奉了皇上的命,皇上请殿下去养心殿一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建德帝的贴身内侍李德林,平常不离皇帝左右。此刻突然出现在此,还挡住自己的去路,难怪辜无惜会吃惊,然而李德林的话令他更加吃惊,父皇要见自己?刚刚不是才在乾清宫见过吗?父皇还申斥了自己一顿。
“李公公,你可知父皇见我所谓何事?”辜无伤急从轿中走了出来。满心疑惑地问前来传口谕的李德林。
“殿下说笑了。这事奴才怎么会知道呢,奴才只是奉旨办事。还请殿下随奴才走一趟!”李德林指着身后两顶不起眼的轿子说道,能在皇上身边安安稳稳地待上几十年,自有他地过人之处,而嘴巴紧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样。
既是皇帝有旨,辜无惜自无拒绝之理,只得忐忑不安地由李德林扶着上了前面一乘小轿,李德林放下轿帘在外道:“奴才借越一步,乘轿在后跟随,殿下要有事尽管叫奴才,只一样,待会儿入了宫不要叫人发现您在轿中。”这样的嘱咐更加深了辜无惜的疑惑,难道父皇有什么秘密地事要和自己说?所以才这样大费周折的瞒了不让人知道?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辜无惜再次入了紫禁城,不过这一次可不是乾清宫,而是养心殿,直到在殿门口,李德林才领着辜无惜下轿,又亲自带了入内,朝正端坐在椅上饮茶的建德帝恭身回话:“启禀皇上,六殿下带到!”
“唔,你下去吧!”建德帝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句,李德林依言退下,并带上了朱红色雕花的殿门。
这一路来回折腾,虽说没有太阳,但天气却异常沉闷,辜无惜已是闷了一身的汗,粘在身上说不出的难受,连呼吸都觉得不顺,可这君前却是万万失仪不得的,整整衣服,一丝不苟地行了礼。
建德帝随手叫起,抬头将一双似能看透人心地眼睛锁定在辜无惜的脸上:“你可知朕将你叫来所为何事?”
“儿臣不知!”其实适才那一路上,辜无惜已经隐约猜到了几分,却不敢断定是否猜对,所以不敢妄言。
“是吗?”建德帝轻哂一笑,倒也不逼问,指着摆放在紫檀茶几上另一杯没动过的茶道:“这是福建闽北新上贡的银针茶,清香绵长,很是不错,你也尝尝。”
辜无惜依言端起那杯茶,微一掀盖,便有茶香扑鼻,水气蒸腾,抿了一口在嘴中,确如建德帝所说,在略微的苦涩过后,只觉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他放了茶道:“确是好茶。”
建德帝闻言淡然一笑,也放下了一直端在手中的茶,起身走至辜无惜面前,背转了身道:“无惜,告诉朕,向来不问政事地你,怎么会突然插手进来?”
辜无惜正要说话,建德帝摆手道:“你先慢点说,朕听说,最近京中有谣传,说太子之位不稳,朕要废黜太子另立他人是吗?”
建德帝地话,轻描似写的像在讨论天气一样,可这内容却惊得辜无惜浑身一激灵,下意识地就想跪下去,幸而在弯膝之前忍住,有时候,跪地不得其法,反而易惹来祸事。
辜无惜略一思索小心翼翼地回道:“启禀父皇,儿臣不敢欺瞒,确曾在酒肆茶坊之地听到过这种说法,但这只是市井小民的凭空揣测闲言碎语而已,当不得真。何况太子贤明,深得父皇器重,岂会有废黜之说!”
“空穴来风吗?朕却不这么认为,怕是有心人故意放出来的话,而且此谣言一出,朕的儿子们都比往常勤快了许多,包括……你!”建德帝倏地转过身来,死死盯住辜无惜,像是要看透他的内心一般!
辜无惜霍然大惊,没想到自己今日举竟让父皇误会自己想要夺嫡,整个脑袋先是一片空白,随即身不由已地跪了下去,重重叩在实心的金砖上:“父皇明鉴地,儿臣绝对不敢有此异心,太子是儿臣的兄长也是主子,儿臣如何敢起取而代之之心,何况诸位兄弟论才能论本事,哪一个都要比儿臣出色百倍千倍。儿臣知道自己的份量,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绝不敢起妄逆之心,今日斗胆奏事于父皇,非是想与四哥为难,也非是想争什么苗头,只是不想有人受冤,蒙了父皇的圣名,令天下人误会父皇!”
直到这一席话说完,辜无惜才回过神来,大脑依旧是空白,压根儿不知道刚才那些话是怎么说出来的,不过看建德帝脸色缓和,这话应该是说的没错。
“你真是这样想的?”建德帝的目光依然没有从自己儿子的脸上移开:“你也是皇子,生母身份并不比别人低,又何必妄自菲薄呢?”情人节滴分割线
哇,情人节啦,祝所有有情人,情人节快乐,终成眷属,祝还没有情人的朋友早日找到情人,争取下一个情人节能和情人一起过
第十七章 初涉朝堂(7)
“儿臣知晓自己在父皇心中的份量。”辜无惜再一次重重叩了下去,眼中是极力压抑后的泪花:“记得七岁那年,父皇有一次去学课看了儿臣们的功课,看到儿臣的字后,说写得不好,要儿臣多练练字,儿臣听了之后,每天都抽两个时辰来练字,无一日间断。三年,整整写了几柜子的书,可是总没机会拿给父皇看,只能日复一日的锁在柜子里,直到锁不下为止!”说到后面,他显得有些哽咽,手指紧紧扣着地上的砖缝,努力想使心情平复下来,这些话固然有搏取建德帝信任的意思,却绝对是事实,当年那份失望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建德帝显然没料到他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锐利的目光顿时松驰了下来,换上几丝慈爱,他抚着辜无惜的肩头,长叹一声:“唉,无惜你起来吧,父皇明白你的心了!”
辜无惜心知父皇是相信自己,然欣喜之余却还有一丝失落,父皇并没有说出为何一直不肯见他的原因,也罢,反正这么些年,自己也早就习惯了。
“那个小莲还在你府里是吗?”建德帝突然将话转到了小莲身上,显然是要进入正题,辜无惜赶紧收拾了心情答话:“是,她哥哥儿臣已经着人下葬。”
“呃,无惜,那个小莲真的能信任吗?他哥哥当真是被冤枉的?”“这个儿臣也不敢枉言,但确有可疑之处,儿臣曾亲眼见过他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