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大林时代的谜案-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使用了“耐普曼的”俄国这一说法。斯大林把速记员的一个明显的笔误变成了发言人①的一个政治性错误,他漫不经心地、似乎是无意地说,他是在“一位同志(大概是加米涅夫)关于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里读到这一点的。在这个“暗示”之后,接着便是一个修辞性的问语②:为什么加米涅夫“脱口说出了这个奇怪的口号呢”?总书记自己回答说:是因为“平常不关心理论问题”。③斯大林竟敢把这个制作得很粗糙的挑拨手段于1924年6月17日奉献给俄共(布)中央县委书记训练班的学员们,随后又奉献给《真理报》的读者们。

①发言人指加米涅夫。——译者注

②“修辞性的问语”是用问语的形式强调某种意见。——译者注

③《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224页。——译者注

斯大林对季诺维也夫算帐用的则是另一种手法。他在顺便提到党专政这一错误的提纲时,用拟人的方式表述了这个提纲,并与季诺维也夫联系了起来。但他这样作时并没有提到“有罪过的人”的名字,他“忘记了”这个提纲已写进了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而且他斯大林曾经同全体代表一起投票赞成这项决议。①

①《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俄文版第672页。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决定要给总书记以回击。但是当紧急召开的有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参加的党的负责干部会议谴责了斯大林的这种攻击时,他声明(这是第几次了!)他要辞去总书记的职务。瞧,就是这样的论据。总书记的辞职这一次也没有被通过。

在这件事上斯大林的性急表现对他来说是危险的。此时党的上层人物们还没有失去独立自主的力量。斯大林显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研究理论问题的能力。为了暗里在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身下放上一枚炸弹,起码得有一个干练的智囊团为他出主意才行。总书记的那些帮手们只是一些善于执行他的命令的人,而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则远离于他,斯大林代表群众来治理国家,但他本人却远离了群众。

在1924年10月,斯大林突然间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他向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提议暂时停止争论。原因是在与托洛茨基日益尖锐的斗争中,他还需要他们。

1925年。季诺维也夫在列宁格勒。加米涅夫无法给他以有效的支持。斯大林便利用莫斯科党委会的领导人尼·亚·乌格拉诺夫来反对季诺维也夫。总书记企图削弱季诺维也夫在列宁格勒的地位,便对他的拥护者们或进行劝诱工作,或将他们调离开来,然后就挑拨季诺维也夫同他们发生冲突。他准备破坏三人同盟,并准备召开可以使自己获得胜利的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

在代表大会上谈到了改组书记处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当年在基斯洛沃茨克休养的那批同志提出的。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知道,计划的倡议人是布哈林。但是这个时候总书记下定的决心是要坚决打倒季诺维也夫。这就是说,要使布哈林同他对立起来。斯大林对那些提出反党“政纲”的领袖们不管是谁都提到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拉舍维奇、索柯里尼柯夫等都提到了,就是不提布哈林。他大力保护布哈林,使之免受……季诺维也夫的攻击……

挑拨离间——退居幕后——诿过于人——以坚定的列宁主义者自居——这就是斯大林参加十月革命后第一个10年间的各种政治事件的一个典型的图式。这个图式(其中只有微小的变化,譬如说,把“罪人”枪毙)斯大林要坚持到底。

1928年斯大林在造谣诽谤和挑拨离间方面大概是收获最大的一年了。有一次总书记把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叫了去,对他说:“让我们二人成为两个埃阿斯①吧,我们二人将进行领导。”②

①希腊神话中说,埃阿斯有大埃阿斯和小埃阿斯两个,他们都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译者注

②根据阿·伊·李可夫遗孀的回忆。

预定在7月份召开中央全会来讨论对内政策问题。此外,全会还要为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出一个宣言文本,以证明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的统一。但是正是在这个时候,政治局里的意见分歧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于是斯大林便大力招募拥护者。他对布哈林寄以特别的希望。他对布哈林说:“尼古拉,我们两个是喜马拉雅山脉,其余的人都是些小人物。”在政治局的一次例行会议上,被斯大林搞得发了火的布哈林决定把他的伪善面目拿出来示众,便将这些话转述了出来。愤怒的总书记连声喊叫:一你撒谎!你撒谎!你撒谎!你想挑拨政治局委员们来反对我。”①

①《旗帜》杂志俄文版1988年第11期第120页。

斯大林于同年8月31日写给了弗拉基米尔·古比雪夫一封信,其中写道:“你的情况怎样?听说托姆斯基有意和你为难。他是个恶毒的人,不是一向都很老实的。我觉得他是不对的。你的关于合理化的报告我已经读过。报告是恰当的。托姆斯基对你还有什么要求?”①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11卷第190页。——译者注

在列宁去世后的最初几年里,在竞争的决定性时期,斯大林是以玩弄政治阴谋的大师水平来领导党的。他把深刻的战略意图同狠毒的、出其不意的策略打击结合了起来。这里既有对难以对付的人使用的各种伪装手法,又有使容易相处的人遭受的种种牺牲;既有对不得罪人的和俯首听命的人的那种徐缓行动,又有一连串手段的巧妙结构和夹叉射击的安排。斯大林在不停顿地进攻的同时,也不畏避退却,在需要时,他还调整后备队伍,改变进攻方向。一个具有如此粗俗本性的人竟有如此惊人的精心考虑。

如果扫视一下争夺党内最高权力的斗争史,就不能不发觉斯大林作为一个政治战略家具有一个宝贵的品质,这就是甚至在最危急的形势下,他都能够来得及比竞争者们更远几步地估计出形势的几种可能变化,他不仅比竞争者们估计得更远些,而且还比他们估计得更准确些。他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不知疲倦。斯大林总是一直不停地设法使竞争者灰心丧气,使竞争者无能为力,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一小时也不让竞争者安宁。斯大林在各级机关——在地方上和在中央,在政府和在各个部门(军事部门和外交部门)——都进行着这种紧张的斗争和紧张的工作,当然也在政权的保卫机关进行着这种斗争和这种工作。此外,他也没有忘记工会和共产国际。

斯大林在所有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关里都撒下了网,都在那里分别安插了自己的人,并在那里发现忠诚的仆从、潜在的同盟者和敌人,以及不服从的人和异端分子。他还看准了那些“为了事业”即为了他自己的私人权力日后“必须”将其加以杀害的人……这样的命运在等待着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等待着已经站到了新领袖一边的乌格拉诺夫。

斯大林在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上声明:“离开集体来领导党是办不到的。在伊里奇逝世以后,谁要幻想这点,那是愚蠢的。”①斯大林以这样的声明打掉了托洛茨基手中的一张主要王牌(这种手法是蛊惑人心的,但却是及时的,因而是有效的)。季诺维也夫是斯大林最担心的人中之一,他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人。但是打开政权之门的钥匙却放在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例行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被指责在政治上犯了一系列的罪过。原来他把共产国际变成了类似……“温室”一类的东西。一片埋怨声被巧妙地鼓动起来了,于是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了政治局。这是迈出的第一步。眼下对托洛茨基还需要笑脸相迎。主要的是要分裂反对派。分而治之!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7卷第328页。——译者注

在迈向绝对权力的最初一些阶段上,斯大林尽心竭力地、不慌不忙地在巩固自己的阵地。到后来他就抛弃了各种手腕,忘记了妥协策略。在列宁逝世后的最初几年里,他曲折绕行,迂回前进,在强者之中寻找同盟者。当时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劳动者。那时他认为,花费力气去关心挑选干部有什么用!准备中央全会、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每次会议有什么用!……而党的代表大会呢?现时则需要认真地准备这种会议了。因为不然就会失败。而在别人垮台时自己挣得胜利,发些不义之财,则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斯大林把举行代表大会的权术看做是一种决定性的因素。在这方面,他是不吝惜力量的。在改善程序方面他可以指望象列夫·加米涅夫、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拉扎尔·卡冈诺维奇这样一些有经验的干部。

一些有经验的“权术专家”帮助斯大林从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1923年4月举行)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好处,这次代表大会成了夺取党权斗争中具有转折性的一次大会。新经济政策眼下还没有带来任何所希望的成就,工业还没有摆脱破坏状态,农业和商业被弃置不顾,国家机关担负不起领导国家的任务,党遭到了“倾向分子”的瓦解。这一切代表大会的代表们都谈到了。而总书记在一面听代表们的发言时,一面却在为主要的竞争者们准备着需要有高度技能才能编成的圈套。

托洛茨基不是在为建立“工业专政”而斗争吗?好吧,那就把他作为破坏工农联盟的敌人予以揭露(后来斯大林正是遵循这个——“托洛茨基的”——计划,靠使农村破产的办法来实行工业化的)。

布哈林和索柯里尼柯夫不是主张削弱对外贸易垄断制吗?好吧,那就对投降分子予以谴责。而对于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本人①参加了反对列宁路线的斗争,可要只字不提。

①领导者本人当然是指斯大林本人。——译者注

穆季瓦尼、奥库贾瓦、马哈拉泽不是在发展外高加索联邦方面反对行政压力吗?不是反对在总书记和奥尔忠尼启则的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沙文主义吗?好吧,那我们就要在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写上:这些尊敬的同志同时害着两种病——地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①

①《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俄文版第694—696页。

斯大林依靠玩弄蛊惑性的诡计和组织方面的诡计而使代表大会上消极无为的多数站到了自己方面来,他掌握了在党的各个领袖之间随机应变这门不大容易掌握的学问。极其急功近利的科巴同志在他们不知不觉之间竟变成了一个有经验的玩弄权术的人。当老布尔什维克B.B.奥新斯基敢于在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批评党的领导时,总书记就讲了下面一番话:“他(奥新斯基——本书作者注)称赞斯大林同志,称赞加米涅夫同志,但他侮辱季诺维也夫同志,他认为目前只要除掉一个人就够了,以后再挨次除掉其他的人。他采取的方针是先瓦解那个经过多年工作而在中央内部形成的核心,然后再一步一步地逐渐瓦解一切。……我必须警告他,他一定会碰壁的,而且我怕他会碰得头破血流。让奥新斯基同志自己怜惜自己吧。”(20年后,斯大林在准备出版他的《全集》第5卷时,把“让奥新斯基同志自己怜惜自己吧”这句话省略了。)①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