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陶庵梦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饥饿 
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 
果报。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 
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 
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 
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鸡鸣枕上,夜气方 
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 
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 
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 
 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 
足破其瓮,念无所偿,痴坐伫想曰 :“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 
曰: 
       “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 
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 
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正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 
犹思摹拓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 

… 页面 9…

陶庵梦忆                                                                  ·2· 

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  0…

陶庵梦忆                                                                  ·3· 

                              (卷一)钟山 

      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 
焉。高皇帝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寝穴,各志其处,藏 
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门左有孙权墓,请徙。太祖曰: 
       “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及开藏,下为梁志公和 
尚塔。 
      真身不坏,指爪绕身数匝。军士辇之,不起。太祖亲礼之, 
许以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奉香火,舁灵谷寺塔之。今寺 
僧数千人,日食一庄田焉。陵寝定,闭外羡,人不及知。所见 
者,门三、飨殿一、寝殿一,后山苍莽而已。壬午七月,朱兆 
宣簿太常,中元祭期,岱观之。飨殿深穆,暖阁去殿三尺,黄 
龙幔幔之。列二交椅,褥以黄锦,孔雀翎织正面龙,甚华重。 
席地以毡,走其上必去舄轻趾。稍咳, 内侍辄叱曰:“莫惊 
驾 !”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 
慈皇后妊为己子,事甚秘。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 
祭品极简陋。朱红木簋、木壶、木酒樽,甚粗朴。簋中肉止三 
片,粉一铗,黍数粒,东瓜汤一瓯而已。暖阁上一几,陈铜炉 
一、小筯瓶二、杯棬二;下一大几,陈太牢一、少牢一而已。 
他祭或不同,岱所见如是。先祭一日,太常官属开牺牲所中门, 
导以鼓乐旗帜,牛羊自出,龙袱盖之。至宰割所,以四索缚牛 
蹄。太常官属至,牛正面立,太常官属朝牲揖,揖未起,而牛 
头已入燖所。燖已,舁至飨殿。次日五鼓,魏国至,主祀,太 
常官属不随班,侍立飨殿上。祀毕,牛羊已臭腐不堪闻矣。平 

…  1…

陶庵梦忆                                                                  ·4· 

常日进二膳,亦魏国陪祀,日必至云。 
      戊寅,岱寓鹫峰寺。有言孝陵上黑气一股,冲入牛斗,百 
有余日矣。岱夜起视,见之。自是流贼猖獗,处处告警。壬午, 
朱成国与王应华奉敕修陵,木枯三百年者尽出为薪,发根,隧 
其下数丈,识者为伤地脉、泄王气,今果有甲申之变,则寸斩 
应华亦不足赎也。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岁清明,乃遂不 
得一盂麦饭,思之猿咽。 

…  2…

陶庵梦忆                                                                  ·5· 

                            (卷一)报恩塔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 
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 
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 
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 
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 
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 
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 
上,如香烟燎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 
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  3…

陶庵梦忆                                                                  ·6· 

                          (卷一)天台牡丹 

      天台多牡丹,大如拱把,其常也。某村中有鹅黄牡丹,一 
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植五圣祠前。枝叶离披,错出檐甃之上, 
三间满焉。花时数十朵,鹅子、黄鹂、松花、蒸栗,萼楼穰吐, 
淋漓簇沓。土人于其外搭棚演戏四五台,婆娑乐神。 
      有侵花至漂发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 
寿。 

…  4…

陶庵梦忆                                                                  ·7· 

                         (卷一)金乳生草花 

      金乳生喜莳草花。住宅前有空地,小河界之。乳牛濒河构 
小轩三间,纵其趾于北,不方而长,设竹篱经其左。北临街, 
筑土墙,墙内砌花栏护其趾。再前,又砌石花栏,长丈余而稍 
狭。栏前以螺山石垒山披数折,有画意。草木百余本,错杂莳 
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春以罂粟、虞美人为主,而山兰、 
素馨、决明佐之。春老以芍药为主,而西番莲、土萱、紫兰、 
山矾佐之。夏以洛阳花、建兰为主,而蜀葵、乌斯菊、望江南、 
茉莉、杜若、珍珠兰佐之。秋以菊为主,而剪秋纱、秋葵、僧 
鞋菊、万寿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来红、矮鸡冠佐之。冬 
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绿萼、玉碟、 
蜡梅、西府、滇茶、日丹、白梨花,种之墙头屋角,以遮烈日。 
乳生弱质多病,早起,不盥不栉,蒲伏阶下,捕菊虎,芟地蚕, 
花根叶底,虽千百本,一日必一周之。癃头者火蚁,瘠枝者黑 
蚰,伤根者蚯蚓、蜒蝣,贼叶者象干、毛猬。火蚁,以鲞骨、 
鳖甲置旁引出弃之。黑蚰,以麻裹筯头捋出之。蜒蝣,以夜静 
持灯灭杀之。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毛猬,以马粪水杀 
之。象干虫,磨铁钱穴搜之。事必亲历,虽冰龟其手,日焦其 
额,不顾也。青帝喜其勤,近产芝三本,以祥瑞之。 

…  5…

陶庵梦忆                                                                  ·8· 

                            (卷一)日月湖 

      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日月湖。日湖圆,略小,故日之; 
月湖长,方广,故月之。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 
日湖有贺少监祠。季真朝服拖绅,绝无黄冠气象。祠中勒唐玄 
宗《饯行》诗以荣之。季真乞鉴湖归老,年八十余矣。其《回 
乡》诗曰 :“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孙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归老,不为早 
矣,乃时人称为急流勇退,今古传之。季真曾谒一卖药王老, 
求冲举之术,持一珠贻之。王老见卖饼者过,取珠易饼。季真 
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曰:“悭吝未除,术何由得!”乃 
还其珠而去。 则季真直一富贵利禄中人耳。《唐书》入之《隐 
逸传 》,亦不伦甚矣。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 
      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萦带之。 
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 
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 
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 
署焉。屠赤水娑罗馆亦仅存娑罗而已。所称“雪浪”等石,在 
某氏园久矣。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桥小船不能大。城墙 
下趾稍广,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一曲。 

…  6…

陶庵梦忆                                                                  ·9· 

                          (卷一)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 
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 
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 
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 
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 
看。有老僧以手背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 
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 
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  7…

陶庵梦忆                                                                ·10· 

                            (卷一)筠芝亭 

      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 
尽。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 
斋者,亦不及。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亭 
中多一墙之碍。太仆公造此亭成,亭之外更不增一椽一瓦,亭 
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 
皆合抱,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亭前石台,躐取亭 
中之景物而先得之,升高眺远,眼界光明。敬亭诸山,箕踞麓 
下;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台下右旋,曲磴三折,老松偻 
背而立,顶垂一干,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曲出辅之,旋盖 
如曲柄葆羽。癸丑以前,不垣不台,松意尤畅。 

…  8…

陶庵梦忆                                                                ·11· 

                             (卷一)硚园 

     硚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顿之若无水者。寿花 
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问台,以竹径,则曲而长,则水 
之。内宅,隔以霞爽轩,以酣漱,以长廊,以小曲桥,以东篱, 
则深而邃,则水之。临池,截以鲈香亭、梅花禅,则静而远, 
则水之。缘城,护以贞六居,以无漏庵,以菜园,以邻居小户, 
则閟而安,则水之用尽。而水之意色,指归乎庞公池之水。庞 
公池,入弃我取,一意向园,目不他瞩,肠不他回,口不他诺, 
龙山夔蚭,三折就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