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心雕龙-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验甚明;桓温檄胡,观衅尤切,并壮笔也。 
      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 

… 页面 46…

文心雕龙                                                                ·42· 

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 
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 
也。故其植义扬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 
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 
也。若曲趣密巧,无所取才矣。又州郡征吏,亦称为檄,固明 
举之义也。 
      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相如之《难蜀 
老 》,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及刘歆之《移太常 》,辞 
刚而义辨,文移之首也;陆机之《移百官》,言约而事显,武 
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 
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 
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赞曰∶三驱弛网,九伐先话。鞶鉴吉凶,蓍龟成败。 
     摧压鲸鲵,抵落蜂虿。移风易俗,草偃风迈。 

… 页面 47…

文心雕龙                                                                ·43· 

                           封禅第二十一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 
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 
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 
欲胜义则凶。”戒慎之至也。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 
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昔黄帝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大舜巡岳, 
显乎《虞典》。成康封禅,闻之《乐纬》。及齐桓之霸,爰窥王 
迹,夷吾谲谏,拒以怪物。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然则 
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是以史迁八书, 
明述封禅者,固禋祀之殊礼,铭号之秘祝,祀天之壮观矣。 
     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 
亦彼时之绝采也。铺观两汉隆盛,孝武禅号于肃然,光武巡封 
于梁父,诵德铭勋,乃鸿笔耳。观相如《封禅 》,蔚为唱首。 
尔其表权舆,序皇王,炳玄符,镜鸿业;驱前古于当今之下, 
腾休明于列圣之上,歌之以祯瑞,赞之以介丘,绝笔兹文,固 
维新之作也。及光武勒碑,则文自张纯。首胤典谟,末同祝辞, 
引钩谶,叙离乱,计武功,述文德;事核理举,华不足而实有 
馀矣!凡此二家,并岱宗实迹也。 
      及扬雄《剧秦 》,班固《典引》,事非镌石,而体因纪禅。 
观《剧秦》为文,影写长卿,诡言遁辞,故兼包神怪;然骨制 
靡密,辞贯圆通,自称极思,无遗力矣。《典引》所叙,雅有 
懿采,历鉴前作, 能执厥中,其致义会文,斐然馀巧。故称 

… 页面 48…

文心雕龙                                                                ·44· 

   “《封禅》靡而不典,《剧秦》典而不实”, 岂非追观易为明, 
循势易为力欤?至于邯郸《受命 》,攀响前声,风末力寡,辑 
韵成颂,虽文理顺序,而不能奋飞。陈思《魏德》,假论客主, 
问答迂缓,且已千言,劳深绩寡,飙焰缺焉。 
      兹文为用,盖一代之典章也。构位之始,宜明大体,树骨 
于训典之区,选言于宏富之路;使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 
坠于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则为伟矣。虽复道极数殚,终 
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赞曰∶封勒帝绩,对越天休。逖听高岳,声英克彪。 
     树石九旻,泥金八幽。鸿律蟠采,如龙如虬。 

… 页面 49…

文心雕龙                                                                ·45· 

                            章表第二十二 

      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故尧咨四岳,舜命八元,固辞再让之请, 
俞往钦哉之授,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然则敷奏以言,则章 
表之义也;明试以功,即授爵之典也。至太甲既立,伊尹书诫, 
思庸归亳,又作书以赞。文翰献替,事斯见矣。周监二代,文 
理弥盛。再拜稽首,对扬休命,承文受册,敢当丕显。虽言笔 
未分,而陈谢可见。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王,皆称上 
书。 
      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 
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 
以执异。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 
在文物, 赤白曰章。表者,标也。《礼》有《表记》,谓德见 
于仪。其在器式,揆景曰表。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按《七 
略》、《艺文》,谣咏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阙而不 
纂者,乃各有故事,布在职司也。 
      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左雄表议, 
台阁为式;胡广章奏,天下第一:并当时之杰笔也。观伯始谒 
陵之章,足见其典文之美焉。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 
末让表, 以三为断。曹公称“为表不必三让 ”,又“勿得浮 
华”。所以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矣。至 
如文举之《荐祢衡 》,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 
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琳禹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 

… 页面 50…

文心雕龙                                                                ·46· 

则其标也。陈思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 
显,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有馀,故能缓急应节矣。逮晋 
初笔札,则张华为俊。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引义比事,必 
得其偶,世珍《鹪鹩 》,莫顾章表。及羊公之辞开府,有誉于 
前谈;庾公之《让中书 》,信美于往载。序志联类,有文雅焉。 
刘琨《劝进 》,张骏《自序》,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 
且亦国华。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策,骨采宜耀:循名 
课实,以文为本者也。是以章式炳贲,志在典谟;使要而非略, 
明而不浅。表体多包,情伪屡迁。必雅义以扇其风,清文以驰 
其丽。然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屈,必使繁约得正, 
华实相胜,唇吻不滞,则中律矣。子贡云“心以制之,言以结 
之 ”,盖一辞意也。荀卿以为“观人美辞,丽于黼黻文章 ”, 
亦可以喻于斯乎? 
      赞曰∶敷表降阙,献替黼扆。言必贞明,义则弘伟。 
      肃恭节文,条理首尾。君子秉文,辞令有斐。 

… 页面 51…

文心雕龙                                                                ·47· 

                            奏启第二十三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 
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 
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 
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诬: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自汉以 
来,奏事或称“上疏 ”,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 
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 
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后汉群贤, 
嘉言罔伏,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张 
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魏代名臣,文理 
迭兴。若高堂天文,黄观教学,王朗节省,甄毅考课,亦尽节 
而知治矣。晋氏多难,灾屯流移。刘颂殷劝于时务,温峤恳恻 
于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强志足 
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若 
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清国。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有御 
史,职主文法;汉置中丞,总司按劾;故位在鸷击,砥砺其气, 
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者也。观孔光之奏董贤,则实其奸回; 
路粹之奏孔融,则诬其衅恶。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若夫 
傅咸劲直,而按辞坚深;刘隗切正,而劾文阔略:各其志也。 
后之弹事,迭相斟酌,惟新日用,而旧准弗差。然函人欲全, 
矢人欲伤,术在纠恶,势必深峭。《诗》刺谗人,投畀豺虎; 

… 页面 52…

文心雕龙                                                                ·48· 

 《礼》疾无礼,方之鹦猩。墨翟非儒,目以羊彘;孟轲讥墨, 
比诸禽兽。《诗》、《礼》、儒墨,既其如兹,奏劾严文,孰云能 
免。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 
骂,多失折衷。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 
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是以立范 
运衡,宜明体要。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裁,秉 
儒家之文,不畏强御,气流墨中,无纵诡随,声动简外,乃称 
绝席之雄,直方之举耳。 
      启者,开也。高宗云“启乃心,沃朕心 ”,取其义也。孝 
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 
云“谨启 ”。自晋来盛启,用兼表奏。陈政言事,既奏之异条; 
让爵谢恩,亦表之别干。必敛饬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 
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 
      又表奏确切,号为谠言。谠者,正偏也。王道有偏,乖乎 
荡荡,矫正其偏,故曰谠言也。孝成称班伯之谠言,言贵直也。 
 自汉置八能,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晁错受书,还 
上便宜。后代便宜,多附封事,慎机密也。夫王臣匪躬,必吐 
謇谔,事举人存,故无待泛说也。 
      赞曰∶皂饰司直,肃清风禁。笔锐干将,墨含淳酖。 
      虽有次骨,无或肤浸。献政陈宜,事必胜任。 

… 页面 53…

文心雕龙                                                                ·49· 

                            议对第二十四 

       “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 
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 ”。《周书》曰∶“议 
事以制,政乃弗迷 ”。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 
      昔管仲称轩辕有明台之议,则其来远矣。洪水之难,尧咨 
四岳,宅揆之举,舜畴五人;三代所兴,询及刍荛。春秋释宋, 
鲁桓预议。及赵灵胡服,而季父争论;商鞅变法,而甘龙交辩: 
虽宪章无算,而同异足观。迄至有汉,始立驳议。驳者,杂也, 
杂议不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