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海浪餐厅后,他们被人带进一个私人餐厅。房间的门是关着的,有人在外面等了20或30分钟,订的饮料也没有人喝。所有人到齐后,芭芭拉打开了通往私人包间的房门。
第五章 人们告诉你说某件事情办不到时,你已经有了胜算的机会激发与操纵(5)
星期天晚上的剧院
他们一个个进来,我坐在一张长长的餐桌边,桌上什么都没有。我穿着一身飘逸的长袍,还戴着一顶荆冠。我身后的墙上有很大一个木制十字架。
客人们一声不吭。他们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哭,笑,还是应该离开。
每个座位上都摆着一杯曼尼雪威茨葡萄酒,还有一块未发酵的面包。另外,还有一段简短的手稿,我稍后将朗读它,他们必须有所回应。芭芭拉和拉斯迪按照犹太人的逾越节稍做了一些修改,重点在舞台效果。
我开始读那篇手稿,开头的一句是“逾越者仪规。”
那是一种宗教隐喻的混合物。背景是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上。手稿来自犹太人的逾越节家宴,是一种逾越节仪式。
我读逾越节家宴仪规用的仪式问题:“我们今晚为何吃特别苦的药草?”
之后,我要求他们跟我一起唱答:“之所以吃这种苦草,是因为我们正在威胁自己,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更苦,可能会让我们后代的生活更苦。”
仪式进行途中,有些人笑起来。另外一些人不出声,一脸阴沉。但是,他们都明白了里面的意思。除非事情有所变化,这也可能当真是最后的晚餐。他们所有人都有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确保人人都明白我的意思,我还请了一位摄影师来,让他拍下这个场景,好让后来的人看到这个庄严的场面。我后来把亲笔签过字的照片送给他们了。
他们的老板头戴荆冠,背景上还有十字架,他们自己则坐在最后晚餐的桌子上,这张照片是极好的提醒物,让人明白残酷的现实:多年以后仍然是这样的。
后来有人告诉我,坐飞机回华盛顿的那两个小时里,有些人十分恼火,有些人在祈祷。
但是,从第二天早晨开始,削减开支的活动就开始了。
他们离开以后,我回到南瓜中心,在我自己的海边小礼拜堂里停了一会儿。“谢谢,”我说,抬头仰望天上的他或她,一边微笑。
回去后,我躺在床上思考惠特尼给我的那些话,还有仪式上用过的那本手稿:
►;公元前550年写过寓言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说:“自助者,众神助之。”
►;本·富兰克林这个婊子养的,他从伊索寓言里面偷来一段话,稍加改编后变成了1736年的《贫儿理查德年鉴》里的这么一句话:“自助者,上帝助之。”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帮助者,可以促进和操纵一些人,让这些人使《今日美国》成为必胜之道。
有话直说:“赞美我主,传递灵感。”
七、我的过失与祝好胃口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怀疑《今日美国》会成功。但是,我绕过了这个问题,我说:“永远不要和艾尔·纽哈斯打赌。”
──凯伊·格雷汉姆
《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会主席
美国的迈达斯王就是沃伦·巴菲特。在华尔街上,他摸过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黄金。
我邀请这位来自伯克郡哈萨维的睿智可爱的婊子养的亿万富翁出席《今日美国》创立5周年庆典,他接受了邀请,但说必须要有乌鸦才到场。
“你们得准备两份菜单。”巴菲特写道,“一份应该拿出真正高雅的名菜,给那些从头到尾都相信的人。另一份应该是乌鸦,给那些怀疑主义者。如果你们接受我的这个建议,那你们也许应该把最大、最难咬和最丑的乌鸦给我留着。
“我觉得《今日美国》会脸朝下倒下,从编辑和财力两方面来看都是如此。现在看起来,你们创办了一个花费了3亿多美元的一项产品……在最近的将来,这个数字有可能发展到每年亏损3;000万美元。我们两方都知道,与其坐等摩根斯坦利公司下一次的审计,你们所做的已经好得多了,好得让人难以置信……
“我希望你大发善心,为我提供很多伍斯特郡辣酱油,吃乌鸦用的。”
幸灾乐祸不是我的风格。沾沾自喜也不是。开心大笑才是我的世界得以转动的原因。
因此,1987年9月15日,在《今日美国》庆祝其创立5周年的宴会上,我们为朋友和对手提供了娱乐和上等的食物。
5年前,就在同一个晚上,我们在国会山跟前的天篷底下庆祝《今日美国》的创办日。今天晚上,我们在加内特公司和《今日美国》令人眩目的总部照样举行庆祝晚会。31层高的总部在波托马可河的西岸,俯瞰着华盛顿特区和白宫。
5年造成了多大的差别啊!
►;当时,一些人说些祝好运的客气话。但是,差不多所有人私下里都有自己的聪明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说,我们当时尝试的事情不可能成功。
►;现在,我的过失之类的话很多。早期持怀疑态度的人,现在都因为我们的成功而表示发自内心的祝贺。
罗纳德·里根总统当初出席过创办仪式,现在,他又带头表示敬意:
“你们的成功是新闻业真正的转折点,你们把整个行业带入了21世纪。”美国第40届总统说。
其他的客人包括来自政界和工业界、体育界和娱乐界的200多位领袖人物:媒体大亨沃尔特·克隆凯特、马尔科姆·福布斯和海伦·托马斯;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以及议院共和党人督导员迪克·切尼(现任国防部长);赛车手马里奥·安德里迪,作家基迪·凯莉和商人比尔·马里奥。
福布斯是我认识的最有趣、也是最可爱的亿万富翁和婊子养的,他是这么表达他的情绪的:
“当加内特公司和纽哈斯开始弄这么一个项目的时候,我跟千百万人一样觉得不太有可能成功。一个人还能错多远呢?
“你们在别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见到过这样一份报纸如此成功的吗?”
香槟与笑声
赞美的话听起来总是让人感觉悦耳。但是,我并不想把晚会弄成伤感的聚会。因此,我们砍掉了演讲部分,直接开怀大笑起来,直接举杯同庆。
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沾沾自喜,别拿自己太当一回事。
但是,转变态度的话和我的过失之类的话还是有人说,最让人惊讶的话是在我退休的那个晚上说出来的。
《华盛顿新闻评论》是一家颇有声望和独立的杂志,1989年3月,该杂志报道了针对其3万名读者进行的一份调查。这些读者大部分都是全美各地的新闻记者,其中一部分人还是狂热批评《今日美国》的人。
《华盛顿新闻评论》调查的问卷是这么提问的:在过去10年里,谁对印刷媒体的影响最大?结果是:
►;艾尔·纽哈斯:44。6%
►;罗纳德·里根:13。4%
►;阿比·罗森塔尔(《纽约时报》前任执行编辑):8。4%
《华盛顿新闻评论》的结语是:
“读者认为在过去10年里对印刷媒体影响最大的人,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人——《今日美国》的发起人艾伦·纽哈斯……纽哈斯使新闻业对其产品的本性进行了长期艰苦的研究,这方面他的影响超过任何人。这有可能成为纽哈斯最让人难忘的遗产,比《今日美国》更有意义。”
《华盛顿新闻评论》为此颁奖,在一个挤满了以前持怀疑态度和批评态度的人的房间里,我发表了一通演说,接受了该杂志的奖项,并以简短和半开玩笑的口气表达谢意:“没有这个屋子里面的人从头到尾持续不断的鼓励,《今日美国》可能永远都不会获得成功。”
人人都开心大笑,而且报以掌声,嘲笑变成了欢呼。
有话直说:最后的笑的确是最美的笑。
第六章 把金钱、肌肉与魅力结合起来争取华尔街的支持(1)
不熟悉的交易我从来都不做。
──托马斯·迪普·奥内尔
美国众议院前任发言人
我一向喜欢了不起的东西;好机遇、好工作、大生意、大公司、大球队。
在迈阿密和底特律为内特报业集团工作时,我就为在大城市替大报工作而自豪。
加入罗切斯特和纽约的加内特公司后,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部分都是小城市里的一些小报。
我们被人看做是乡下的土包子了:什么是加内特公司?它是干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操这份心?
我可以预想大部分陌生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加内特公司这个词是怎么发音的?”
重音在“内特”上。
正是“内特”这个音第一次使加内特公司为人所知的,纯利润使加内特公司成为华尔街上的宠物。公司上市之后,就有了很大的资源可以利用了,我们开始收购公司,开始把公司一步步建设成为大公司。
远在《今日美国》创立之前,我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全国最大的报业公司。
很多人敢于声称自己是最好的,这只是一种意见。只有在任何一种评级制度中都能获得“最大”这个名称的公司才能这么说。不用争辩的,“大”是很容易从客观角度予以衡量的,其他的大部分评级都是主观的。
在仅仅10年之内,从1970年到1980年,加内特公司从全国第7大报业集团上升为最大报业集团。
早年,个人魅力和友谊起很大作用。报纸是相当私人化的一种东西,大部分销售者只把它们交到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手中。
后来,当竞争者赶上我们所做的事情,销售者也较少带有感情色彩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用钱来代替个人魅力了,有时候还加上肌肉的力量。
这种混合物起了作用,我们不再是乡巴佬了。
财富青睐勇敢者。
──维吉尔(罗马诗人和作家)
一、争取华尔街的支持
华尔街似乎同意纽哈斯激进的管理方式。
──《商业周刊》
1986年6月2日
1967年,加内特公司决定成为上市公司,当时我并不太了解华尔街。我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很窄的一条街,很高的大楼。
我知道它是干什么的。让人们拿一些公司和股价打赌。我更喜欢赌场和扑克牌。
在接下来的20年里,我逐步了解到华尔街上的一些事情。华尔街改变了加内特公司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它使加内特公司成为成功的公司,它让我以及很多人变成了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