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我告诉毕勃,说自己准备妥当了。他告诉市内新闻执行编辑麦林·泰斯特说,第二天将有人来接替他,但没有透露接替者的身份。
当天晚上下班后,泰斯特邀请他在市内新闻组的同事和朋友们喝酒,大家都对他抱以同情,并且猜测到底谁会是接替者。我跟他们一块儿喝酒,但没有说什么话。
第二天,毕勃宣布消息,人人都猜我一直都是个婊子养的卑鄙者,当了3个月的间谍。
我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介乎两者之间的婊子养的。但是,要是没有那段经历,我可能也不会成为一名更好的市内新闻编辑。最后,员工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迈阿密论坛报》来说,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目的是为读者做得更好。
让明星围绕在自己周围
在飘泊不定的那些日子里,对我经常可以讲实话的一个人是拉雷报业家族的德里克·丹尼尔斯。他在《迈阿密论坛报》的新闻组工作,编辑文稿,也撰写头版新闻。
“这里有一些高水平的作者,但市内新闻采编室却相当糟糕。”他对我说。他还告诉我可以怎样调整过来。
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任命他为市内新闻组的高级助手。他让我在那边看上去不错,后来我又提升他为《底特律自由新闻》的市内新闻编辑。
我在大学里从来都没有学过管理。我有几本教科书,讲如何攀升权力阶梯,都是霍拉西奥·阿尔格的故事。但是我明白,光是卖力工作还不行,越是能够让自己周围有很多一流的助手,我越是看上去能力非凡。
要想往上爬,寻找和培养好的助手是相当重要的。你不可能凡事自己来,如果你想这么做,就会拘泥于小事,结果限制了自己爬升的机会。
我总是想让自己的身边围满这样一些人:
一是极聪明,知道如何把事情办好。
二是很忠诚,按我的意思办事,让我看上去不错。
三是当我准备往上爬的时候,能够接替我的工作。
这总是让我能够从下往上挤,也可以带着人往上爬。
我还相信,打不过就应该加入其中。如果可能,让他们加入你这一边。这样一来,机会很快就自动朝你这边靠。
我们得知,与我们竞争、但规模较小的《迈阿密消息报》的市内编辑约翰·麦克莫兰在那边干得很不开心。事实是,麦克米兰在哪里都干得不开心,他无法跟别人沟通,无论是下属、上司还是公众。
但是,他在新闻方面有无可比拟的本能。在当地报道中,他经常打败我们这边。我告诉毕勃,我为麦克米兰找好了位置。
“把我提升为市内新闻的执行编辑。我们就可以聘请麦克当市内编辑了。他会处理新闻。我来处理人事和主意方面的事情。”
我“放弃”自己的工作,让一个对手来干,这使采编组的很多人深感震惊。他们没有意识到,我只是把市内新闻执行编辑当做一个填充位。我已经把眼睛盯住下一次提升了。
毕勃的二号人物是夜班助理执行编辑比尔·汤恩斯,是个不错的人,有很好的报道点子。但作为经理人员不行,毕勃与汤恩斯的摩擦已经是明显可见的了。
当了几个月的市内新闻执行编辑后,我计划在毕勃那里埋种子:“乔治啊,你看,我们市内新闻部已经治理得相当不错了。这个地方并不需要我和麦克米兰同时在场。如果你提升我当助理执行编辑,麦克就能很好地管理市内新闻部,而我也可以帮你管理所有新闻采编工作了。”
等汤恩斯发现所发生的事情时,他去巴尔的摩另找了一份工作。等办公室的那些饶舌者意识到所发生的事情后,他们把我的诨号改成了“黑骑士”。
师出多门
毕勃提升我当了助理执行编辑,自己就去忙社会事务了。他更喜欢社会事务,而不太喜欢新闻头条方面的压力。我很喜欢压力,也喜欢这样一个事实:奈特组织的三个顶层人物已经开始密切注意我了。
这三个人物是:
一是杰克·奈特,当时64岁。
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阿克龙灯塔报》,并把它变成了一个报业链,当时包括《迈阿密论坛报》、《芝加哥每日新闻》、《底特律自由新闻》和《夏洛特观察家报》。
每年冬季他都要到迈阿密来过冬,每天早早就来到市内新闻部。他说起话来跟狂风暴雨一样,喜欢赌博、赛马、冒险、搞笑,有很强的新闻本能,对底线有敏锐的感觉,是我所了解的最佳报人,跟我一样的人,举止自如,很可爱。
二是吉姆·奈特,当时49岁。
他是一个搞钱的人。总是准备跟新闻部的人干仗,因为他觉得那些人并不了解每一个美元的价值。在一个经济不景气时期,他拿出了一份对新闻部的5%削减计划,并预计我会提出反对意见。
我却没有反对。“吉姆啊,没问题的。”我说,“我们会写得更紧凑一些,跟现在一样会有同样多的新闻的。”从那以后,吉姆对我另眼相看。他提升我参加全报范围的委员会,并让我参加管理会议,这样就在新闻采编部以外为我打开了一道大门。但他不是我一类的人,太严肃,太严格。
三是李·希尔斯,当时52岁。
他的主要工作是《底特律自由新闻》的执行编辑,实际上是驻报出版人,尽管杰克·奈特的名号是出版人。但是,希尔斯还在迈阿密拥有执行编辑的名号,并且是毕勃的保护伞。
他是北达科他州本地人,极聪明,是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了不起的筹划者,很有雄心,但其能力和成就使其计划不太可靠。
所有三个人都成为我的师长。他们提供了多重管理风格和哲学。他们当时都处在人生的壮年,把自己学到的一切都投入实践。我当时才只30出头,是学习的时候,而且我也学得极快。
有话直说:帮助老板,让他帮助你提升到下一个岗位。
第三章 权力阶梯上的跳背游戏从软球到硬球(1)
纽哈斯走进屋子,没有人宣布他的到来,但所有的头都转过来,就好像被磁铁吸引过去一样。他那种人有巨大的驱动力,全神关注,眉毛挑一挑就能让一大堆人行动起来。
──《底特律月刊》
1987年8月号
迈阿密的快车道让我进入更大和更艰难的一个舞台──底特律的硬式棒球联赛。
硬式棒球竞赛大大折腾了这个汽车城一番:
►;汽车业三巨头彼此战斗,争夺控制权与利润。
►;联合汽车工会和卡车司机工会领导工会成员赢得全国最高水平的工薪。
►;三大报纸展开全国最残酷的发行量及广告优势争夺战。
底特律的两大领袖人物,一个是朋友,另一个是对手,帮助我熟悉了那里的街头式聪明和硬汉作风:
杰克·奈特是我的师长,在伍尔沃斯家的午餐会上,他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奈特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里报业界最强硬的人物之一。他知道如何讨朋友的喜欢,也明白如何恐吓对手。他不讲废话的强硬作风引起众人的注意和尊敬。
吉姆·霍法是卡车司机工会的硬汉,他在谈判桌上给我上了一堂效果持久的课。
他那种软硬不吃的形象因为只注意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更添威风。他什么手段都用──也就是说,包括威胁和恐吓,借以赢得工会成员的尊敬和管理层的尊重。
这两个人让我明白,光是聪明还不行,一味强硬也不行,你必须两者兼备。街头聪明与硬汉作风结合起来,那就是他们的长处。
迈阿密的师长们觉得我已经准备好帮助他们经营奈特家族最大的报纸《底特律自由新闻报》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犹豫。
“你们说哪里就哪里。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早晨。”李·希尔斯说,他是《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和《迈阿密论坛报》的执行编辑。
周末的时候,希尔斯解释了底特律发生的事情。《底特律时报》是赫斯特家族的一家报纸,也是城里第三大的报纸,那家报纸正要关门。
《底特律新闻》是第二大的报纸,属于斯克里普斯…布斯家族的报纸,他们购买了《底特律时报》的所有资产,包括其订户单和发行队伍。
风险事业的失败者
“《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在由三家报纸构成的市场上曾是头号,现在,我们将在只有两家报纸的市场上成为第二。但是,我们有计划要赢回头号报纸。我想让你来当助手,帮助我办成此事。”希尔斯说。
我闻讯大喜,工资、职位都不成问题。我曾见过很多人面对这样的机会时手忙脚乱,辗转反侧,拿不定主意,我不会。
我看到一个机会,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底特律自由新闻报》是奈特报业链里最大的一家报纸,它的发行量达到501;115份,而《迈阿密论坛报》却只有305;065份。
跟希尔斯见过面后,他说杰克·奈特想跟我谈一谈,让我了解一下底特律的形势。
“我来底特律是要干风险事业,但失败了。”奈特说,“我以为赫斯特会把报纸卖给我,但是,《底特律新闻》的那帮杂种出的价钱比我的高。现在,我们得跟他们两家干了。”
之后,他解释了我在这里的角色:“小伙子,你在迈阿密的软球联盟队干得不错。现在,我们希望看到你如何能够在底特律的硬式棒球赛中求胜。”
的确是硬式棒球,这里的一切速度更快,更紧张。赌注也更大了,人人都在找机会。
迈阿密过去靠新来者和松散的结构而发达起来,而底特律却是由壁垒森严的制度来统治的。
24小时后,我坐在了《底特律自由新闻报》董事会星期天早晨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的会议室里。希尔斯向高层管理人员大致描述了他创造性和详细的计划,准备赢回《底特律时报》的读者。
会议结束的时候,差不多像是顺带着说出的一件事,希尔斯宣布他从迈阿密带来了我,准备让我当他的助手,帮他完成此事。
他在我的事情上说得更明白:“我会把方案起草出来。我会做好筹划工作。你的工作是实施那些方案。主要是在新闻采编方面。但是,我还希望你能够充当我的耳目,监视业务办公室里面的一些事情。”
这是梦想中的工作,有更大的责任,更高的可视度。有机会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同时又不放弃我对新闻采编室工作的爱好。
《底特律自由新闻报》里面的很多人不喜欢我去那里,他们给我贴上了“迈阿密黑手党徒”的标签。但是,我是老板派来的人,这有助于让我把事情办好。
《底特律自由新闻报》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夺回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