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59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59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日期:2009…07…12 08:56:24 

  三十二、钱塘潮 
  暑假在家里找了个事儿干,给一家装饰公司画效果图。干了大半个月,画了五、六张图,眼看着要开学了,这才结束这个工作。老板很是满意,最后请我吃了一顿饭,塞给我一千块钱。所以,从家里走的时候,也没跟家里要钱,收拾收拾东西,背上摄影包,就约着葛慧玲一块儿上了火车。 
  由于经常走杭州这条线,我也摸着门道了。我们俩先到济南我姑姑家,在那里拿上姑夫给我们提前弄好的坐票号,上火车直达杭州。在姑姑家,姑姑只要是瞅着葛慧玲不在,就跟我打听她的情况,俨然把她当作是未来的侄媳妇。我跟她解释道:“别打听了,那就是我一同学,我们俩就一普通同学关系!”她犹自半信半疑。 
  上了火车,我们俩把从家里带的吃的、喝的摆了一桌子,一边吃一边聊。葛慧玲笑着对我说:“你姑怎么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我笑着说:“那是!她最喜欢的侄儿领着一漂亮女孩儿进门,换你,你也怪怪的!我还觉得你爸爸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呢?哎,他没打听我的情况吧?”她羞红了脸,“呸”了一口说:“谁愿意打听你的情况?你还是乖乖的当你的北京女婿吧!” 
  回到学校,还是那些事情,各处转转。沈穆看见我的相机,就有些心动,第二天就去买了一架,还配了个28-70毫米的变焦镜头。晚上,照旧是几个哥们儿聚餐,直到喝得东倒西歪的,才回宿舍睡觉。 
  张彦青晚了一天才到,放下东西就跑来找我。我们俩就象是好几年没见到一样,心里想的不行了。两人吃过晚饭后,就在校园里瞎溜达,光花园就走了十几趟。主要是因为没有空着的椅子,椅子上全是一对对的情侣,如胶似漆。 
  今年已经是大四了,我们也就成了学校里的老大哥、老大姐。不过,我倒是没觉出来有什么变化,唯一不同是,钮老大老在我们耳朵边唠叨: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一定要把知识学扎实一些,不要到以后后悔哦! 

  上了几天课,就到了中秋节。还是跟往年一样,学校里发一斤月饼,大家凑到一块儿包饺子、包汤圆,方瑾、沈穆、钱瑜琦又炒了几个菜,再从食堂买几个菜,就满满的摆了一大桌子。 
  今年,张彦青他们班搬了教室,就在我们脚底下。我们有时候恶作剧,故意拿东西往地上摔,比如篮球、排球之类的,很快,就有几个人跑上来抗议。由于两个班离得近了,走动也就多了,相互之间更为熟悉。不过,我和朱自民、张辉他们几个人还是玩儿不到一块儿去,相互之间淡淡的,见面也就是点头问好而已。 
  张彦青过节两头跑,一会儿在他们班,一会儿到我们班,在她不在的时候,方瑾对我说:“你快到人家班里去看看吧,省得让人家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其他同学也附和道:“就是!她不累,我们看的还累呢!”我只好放下勺子,下去跟服装班玩儿了一会儿。服装班的女同学看见我下来了,好一阵起哄,我嚷嚷道:“哄什么!你们背地里还不知道跟谁钻冬青丛呢!”她们笑道:“你们俩真有经验!肯定钻过!老实交待,在里面干什么?”我笑着说:“我们俩光明正大,根本用不着去那种地方。你们偷偷摸摸的才去钻呢!”她们不依,非要两个人一块儿吃一个汤圆。这玩意儿又小又滑又烫的,两个人怎么吃啊?最后,还是以我的逃之夭夭而结束。 

  过了中秋,很快就到了八月十八,这一天是全年的天文大潮。海水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形成一年中最高的高潮。杭州湾是一喇叭口,潮水高于钱塘江面,形成倒灌,受地形影响,水越涨越高,就形成了全球著名的钱塘潮奇观。 
  其实,我早就想去看钱塘潮,只是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给耽搁了。今年是我们能够碰上的最后一次钱塘潮了,再错过这次机会,就不知到何年何月了。刚过了中秋,我们几个外地的就盘算着去看潮,沈穆等几个浙江人对观潮没什么兴趣,我、方瑾、江涛等人早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日期:2009…07…12 21:40:49 

  观潮的最佳地点是在海宁,那里是钱塘江口由宽变窄的变化最大的地方,不过,我们并没有时间去跑趟海宁,还得上课呢。除了海宁,其他著名的观潮地点还有六和塔、三堡、五堡、八堡等地方。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六和塔,不过,潮水到了这儿,气势就弱多了,现在已经没有了《水浒传》中所描写的犹如战鼓厮杀般的气象。海宁又太远,去不了,我们只有去八堡了。 
  八月十八,我们还有一天的课程,白天是去不成了,只有去观夜潮了。 
  这一天,仿佛时间过得特别的慢。查了查预报,潮水到八堡的时间大约是凌晨三点来钟,这一宿是甭想睡觉了。晚上吃完晚饭,方瑾、江涛、石芦芸、朱筠、张彦青和我六个人就在教室里等着,反正早去也没什么用。十一点学校关门,我们就准备这个时间出发,晚了就不好出校门了。 

  好不容易熬到十点多,我们一起下楼,骑上自行车就往江边赶。石芦芸是浙江人,熟悉路途,她就在前面领着。我们一行人出校门往南走,拐到环城北路就一直骑行下去。路程很远,我们从杭州城的西头一直到东头,出了市区,沿着马路继续东行,很快就没了路灯。在月光的映照下,大呼小叫地穿过一个个的村庄,引得寂静的乡村里沸腾起一连串的狗叫声。 
  到了八堡的江边,已经是午夜时分了。江边已经有十几个人等在那儿了,看穿着谈吐,和我们一样,都是来自杭州各个高校的学生。一轮圆月高高的挂在天际,将大地与江水洒上了一层银白,映出周围村庄黑乎乎的轮廓。钱塘江水平静的就象是一面镜子,荡不起半点浪花。在月光下,可以看到远处钱江二桥的黑色轮廓和上面点点的黄色灯光。对面也是村庄,寂静的卧着,偶尔传来几声狗呋。 

  我们支下车子,到江边看了看,也没什么好看的。除了江水,还是江水,连一条船都没有。周围似乎有座工厂,发出隆隆的声响,是这天地间除了草虫的鸣叫之外,唯一的动静。在这样的环境里,说话都不敢大声,恐怕惊醒了熟睡的人们。 
  江边竖着一个大吊架子,可能是挖沙用的,底座足有半间屋子大小,用混凝土浇筑在岸边,混凝土有多厚,谁也看不清,因为一直伸到江水里,底座距水面尚有一米多深。这还不算完,上面还压上几块比磨盘还大的石头。我心里直嘀咕:这玩意儿用得着这么小心谨慎吗?相偷也偷不走啊! 
  我们坐在吊架子下面聊了会儿天,那机器的轰鸣声很是烦人,我嚷嚷道:“这什么破工厂啊?周围居民还睡不睡觉了?”江涛听了听说:“我觉得不象是工厂的机器声,倒象是火车的声音。”我反驳他说:“你见过跑了半个多小时还没过去的火车吗?拖拉机也该听不见了!火车不会比牛车还慢吧?”他嘟囔着说:“说不定是二桥上的火车声,过了一列又一列。”我继续反驳道:“钱江二桥就没听说有铁路,就算是有铁路,火车的声音也是远处小近处大,哪儿象这个噪音,嗡啊嗡啊地响起来没完!”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周围人来的越来越多,现在能有四、五十号人聚在这儿,全是学生。大家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的坐在江边聊天。中秋的夜晚已经有了些凉意,大家还穿着夏天的短袖。张彦青靠在我怀里嚷嚷着:“冷!”江涛在一旁给她出主意说:“让他脱下衣服来给你!”我掀了掀薄薄的短袖T恤,露出肚皮来喊道:“你出的什么馊主意啊?让我光着膀子?”他笑着继续怂恿张彦青说:“你不会让他脱下裤子来吗?”气得我要去抓他,他笑着跑开了。 

  我看了看表,还不到一点,离潮水的到来还有两个多小时呢!这时,就显出了方瑾那大姐本色,她跟我们商量道:“咱们做游戏吧?玩起来就不冷了!”张彦青第一个举手喊道:“Yeah!同意~!”玩儿什么呢?老鹰抓小鸡是不能玩儿了,大多数是女同学,身上就没多少衣服,根本没地儿可抓。只好玩儿捉迷藏了!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60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60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日期:2009…07…13 20:31:29 

  旁边有一个农民打场晒粮的场院,我就在这儿玩儿,游戏规则稍微变通了一下,因为深更半夜的,跑远了不好。先是剪刀、包袱、锤,选出一个人来,把她(他)的眼睛蒙上,由他倒数,从十喊起,数到一就开始抓人,大家谁都不许动,也不准跑出一个大约十米乘十米的圈子,摸着谁,谁就输了,下一次由他抓人。朱筠输了,先由她开始。 
  我们听见她在喊:“十、九、八、七......”大家都忙着找地方,有到圈子的最角上的,有故意躲在她身后的,有蹲在场地中间的......等她喊道“一”时,大家全都停下一动不动。就见朱筠如盲人般到处瞎摸,等她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心里就紧张起来,只见她在我身边摸了一会儿,我蹲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她摸了摸,见没什么异样,就转身朝张彦青去了,我这才放下心来。看见她在张彦青那里摸了摸,张彦青也一样蹲在地上,使劲憋住笑,用手捂住自己的嘴。朱筠似乎没觉出什么来,正要转身走开,突然猛地一拍,喊道:“这儿有人!”一下子就拍到了张彦青的肩膀上,大家猛地笑出声来,纷纷站出来嚷道:“抓住了!抓住了!”朱筠也揭开手绢,发现是张彦青,禁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游戏倒有些意思,大家玩儿的不亦乐乎。旁边一些其他学校的同学看见了,也凑过来,看我们玩儿。玩了几次,有个男生来找我说:“我们是杭大的,我们人少,能不能加入你们,咱们一起玩儿?”我问了问他们几个,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于是,杭州大学的三个学生也加入到了我们的行列。 
  刚玩了一把,又有浙大、中国计量学院、商学院的几个学生也要加入。大伙儿一琢磨,玩儿这种游戏,人太多了施展不开,大家一商量,干脆玩儿丢手绢算了。杭大的几个哥们儿出了个主意:“天有些冷,我们去找点儿东西来生上火,咱们干脆来个篝火晚会,你们看怎么样?”由于玩儿游戏是我们先开始的,俨然我们几个成了这些群体的头儿。我们一点头,几个哥们儿招呼一声,连带着计量学院、商学院、浙医大等几个学校的男生全都走了,一会儿就见他们每人抱着两捆子玉米秸回来了。我对他们笑道:“嗨,哥们儿,你们从哪儿偷的?没让狗咬着?”他们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