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征天下-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方重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
  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唐朝军制中的陆军中除去装备陌刀的重步兵之外还包括防御弓矢等远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轻步兵)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陌刀之威2

  敌军退却,马军不得轻易追击,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才能相继掩杀。
  唐军步马结合,攻守有职,步兵为正面先锋是最主要的正面攻击力量,骑兵为侧辅,通常用于迂回包抄敌军或者迅速冲击立足未稳的敌军阵脚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
  陌刀作为长柄大刀如墙一般推进绞杀敌军正面有生力量(敌军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绞杀下人马俱碎),为先锋步兵集团冲阵的主要力量,与马军、奇兵一起构成唐作战的主要特色。
  从史书看唐太宗的作战很有个人特色外,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时期大量的骑兵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中期的步军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
  从武德到天宝,唐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说不构成了主要原因之一。
  陌刀的出现与推广使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关涉到唐王朝的内政方针以及整个军事形势变化。也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开天武功历史的一个方面。唐代刀虽分为四种(《唐六典》记载唐刀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而这四种刀中真正能够在疆场上发挥保家卫国,开疆辟土作用的兵器却唯独只有陌刀。
  陌刀军的参战,在任何可查询的战例中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陌刀军做为战斗序列中单独的作战打击力量在唐中期为唐军的争战立下汗马功劳,陌刀是汉民族与善骑射的游牧族战争中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步兵多优势的关键兵器,战争兵器的演化实际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演化,随着国力的强盛与衰落而变化。
  随着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冷兵器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豪壮的陌刀成为奢侈的战争器材。
  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是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的大量装备从《武经总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证。
  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岳家军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兵器,豪华的陌刀从此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并且消失的极其彻底,是中国冷兵器的遗憾。
  陌刀在唐代禁止陪葬,所以现存的陌刀极少。
  陌刀在唐朝最早出现在李靖攻打突厥,为了对付突厥骑兵,给步兵配置了一种武器。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
  五千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刀将一生屡建奇功,尤其在安史之乱的生死存亡中,为军前驱,率领陌刀队“如墙前进”,所向披靡,一手扶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李嗣业是京兆高陵(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身长七尺,也就是2。1米,膂力绝众,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胚子,在盛唐崇尚军功的氛围下,从军入伍、建功边塞,成为他顺理成章的选择。
  年轻的李嗣业每次战役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很快升为昭武校尉,天宝初年,应募安西,在西域为大唐效力。当时,军中推广陌刀(一种长柄两刃刀),这简直是为李嗣业准备的兵器,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赫赫有名的陌刀将。
  天宝六年,李嗣业跟随当时的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出征小勃律国,在唐军的必经之地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吐蕃军队依山旁水,修筑工事,严阵以待。高仙芝任命李嗣业和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下了一道命令,“中午以前必须攻占连云堡,不然都得死”。
  战斗开始了,李嗣业身先士卒,从最险峻的地方爬上山头,陌刀挥舞,敌人鬼哭狼嚎,死尸遍地,掉下悬崖、淹死水中的有十之七八,唐军一举拿下了连云堡。
  然后乘胜前进,直捣小勃律国,俘虏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唐军夺回了克什米尔以西和以北的军事霸权,“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回军之后,李嗣业因功升为疏勒(今喀什地区,疏勒镇是安西四镇中最靠西边的一个军镇)镇守使,捍卫着大唐帝国的边疆地区。
  疏勒镇曾一度被吐蕃攻陷过,城池残破,缺乏用水。李嗣业不辞辛苦,带领大家修复城墙,挖掘沟渠,引水灌溉,短短几年,疏勒镇面貌一新,成为一方富镇。
  看着这把战刀,李忠眼里闪过一丝兴奋之色,随即便被担忧所代替,他不知道他的士兵能否让他满意。
  就在李忠想的入神的时候,身旁的邓展看着陌刀这种新的战刀,眼里明显很是激动,他也想要这样一柄战刀,:“主公”。
  李忠回过神来看着他说道:“邓将军有什么事吗?”,“主公,末将,我”,邓展没好意思说出口。
  看着他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很明显是在看他手里的刀,李忠打趣道:“邓将军是否是看上了那家姑娘,要我去给你说煤?”。
  听完李忠的话,邓展一脸憋屈,但却不好朝李忠撒,于是对着旁边的王越吼道:“你个小白脸笑我干什么”,因为王越皮肤比较白,所以邓展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白脸”。
  王越见他这么一副憋气的样子,也没有再笑下去,于是闭着嘴站在李忠的身后。
  “主公,末将想要一柄这个战刀”,邓展见所以人都在笑他,于是吼道,黝黑的肥脸上竟然罕见的露出了红色。
  李忠也不是要真的捉弄他,于是面色一整道:“邓将军放心吧,这只是给军中士兵装备的,军中的将领还有更好的”。
  “多谢主公”,邓展一脸激动的叫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计1

  “德衡(马均的子)”,“主公”,马均恭敬的回答道。
  “重甲现在有多少副了”,李忠面色期待的看着马均问道。
  “回禀主公,总共只有4000副”,马均看着李忠皱了皱眉,心里有些忐忑。
  李忠问道:“为何才4000副?”,显然他的语气有些不悦。“只因此甲工序复杂,造价高昂,而且我们的技师太少,所以,请主公恕罪”,马均下拜请罪道,而郑浑等人也朝李忠下跪道:“请主公恕罪”。
  “哎”,李忠叹了口气,然后扶起马均和郑浑道:“是我太着急了,两位先生切莫如此,大家都起来吧”,“谢主公”,众人起身喊道。
  李忠微笑的朝他们点点头,然后说道:“我给两位先生一个建议”,“主公请说”,两人恭敬道。
  然后李忠将后世流水线作业的方法简单的给两人说了一遍,而一旁的蒲元听完李忠的建议后,一脸崇拜的看着李忠道:“主公真乃神人也,此法虽然简单,但却颇为实用,属下不及也”。
  “蒲元先生过奖了”,李忠微笑道,而马均和郑浑两人听完李忠的话后也是眼睛一亮,心里充满了喜悦,然后一脸佩服的说道:“主公之才,我等不及也”。
  “三位先生过奖了,其实这也是我偶然发现了,希望能对你们有用”,李忠有些争着眼睛说瞎话道,而且是脸不红气不喘。
  “主公放心,我等一定在规定的时间内造出2万副重甲”,马均一脸郑重的对李忠说道。“恩,虽然要赶时间,但是也要注意重甲的质量”,李忠提醒道。
  “是”,众人齐声回答道。
  于是李忠在郑浑马均两人的陪同下又参观了一些其他的地方,然后就回去了。
  “邓展”,“主公”,一脸横肉的邓展恭敬的回答道。
  “你明天去武研院运3000柄陌刀和3000副重甲到第一军团去,交给子龙将军”,回到前将军府,李忠对邓展说道。
  “是,主公”。
  “好了,现在你们都下去休息去吧”,李忠看着面前的王越邓展两人说道。
  “是,那属下等就先下去了”,“恩”,李忠朝他们微笑的点点头。
  他们都知道将军府可谓是防卫森严,所以才那么爽快的答应,如果是在其他的地方,那这两人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如果李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恐怕他们就将是百死难恕其罪了。
  见两人离开,李忠也是满脸幸喜的去了后院,不用说肯定是去了秀儿那里了。
  而时间就如是白驹过隙一般悄然流逝着,转眼间就来到了光合五年,也就是公元185年,真可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而在幽州大地上却还是一片冰雪消融的景象。
  而在幽州的百姓们在李忠的执政下也是越过越富足,现在到处可见孩童们嬉戏打闹,老人们宁静的坐在院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在田野里劳作,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在一起玩耍,褶皱,沧桑的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一副和谐安详的画面。
  “主公”,这天李忠来到了州牧府(现在是幽州的官衙,而李忠现在住在前将军府,就在州牧府的旁边)。
  “国让,子泰,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来到大堂,李忠看到了两个既陌生有熟悉的面孔,于是兴奋的喊道。
  这两人也是很高兴,当即下拜道:“田畴,田豫见过主公”,原来这两人就是田畴和田豫。
  “两位先生快快请起”,李忠来到他们面前扶起他们道。
  见李忠如此真诚,两人不禁一阵感动。
  各自落坐后,李忠问了两人近一年的状况,然后才切入正题。
  “主公,可是捕风有消息传来了”,沮授率先问道。
  李忠不可置否的笑了笑,然后说道:“沮授就是沮授,我都还没说你就猜到了”,李忠朝沮授竖了个大拇指,夸赞道。
  沮授则是笑着摇了摇头。
  李忠面色一整,然后说道:“据杨立传回来了的消息,扶余好像正在内乱之中,而高句丽则是乘火打劫,已经连下扶余南面数座城池,目前扶余的情况不容乐观啊”,李忠有些气恼道。
  “那沮沃和娄沃呢?”,田丰问道。
  “这两国并没有插手其中,估计是在等扶余崩溃在给他们最好一击吧”,李忠面带嘲笑似的说道。
  听完李忠的话,众人都是沉默了下来,而李忠也没有打扰他们,而是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尝了起来,颇有一点胸有成竹的味道。
  “不知主公有和打算”,过了一会儿,田豫问道。
  李忠看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