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外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皇帝使劲推他的肩,“说!说!你先说什么法子?” 

  “新来一个番僧,是金刚不坏之身,一夜能对付十来个妇人,整得她们死去活来,上床叫到下床——” 

  “好啊!”皇帝不等他话完,便下了御榻,“在哪里?宣他来!” 

  朱宁跪下来抱住皇帝的腿说:“奴才不敢说,就是为此。这个香僧脾气很怪,奴才劝他几次,他不肯进京,又说:哪怕圣上相召,亦不敢奉旨。” 

  “那又是为了什么?” 

  “他说,他师父嘱咐过他:哪位贵人都可见;就是不能见皇上。因为皇上的命大,他会被克刂而死。” 

  “这么一说,我看他演秘戏不就等于要了他的命了吗?” 

  “原是这话,不过,万岁爷看他不要紧,他不能面圣。所以,万岁爷要看,还得亲劳圣驾,而且只能偷偷儿的看。”朱宁又放低了声音谄笑道:“这玩意,还只有偷偷儿看才过瘾。” 

  皇帝蓦地里记起小时候偷看宫女洗澡的往事,心痒痒地说:“对!要偷看才有味。走!” 

  “路远得很呢!在京东苏州。”朱宁又迟疑着说,“万岁爷,奴才看算了吧!” 

  “什么!”皇帝大声问说。 

  “万岁爷私下出京,虽然不要紧,奴才斗胆保驾。不过,外面知道了不大好。” 

  “不大好?什么不大好?” 

  “会上奏疏,噜哩噜嗦说些不中听的话,惹万岁爷生气。” 

  “那怕什么!我连奏疏都不看,听不见他们噜嗦,还生什么气?” 

  “那还有一件,万岁爷要依了,奴才方敢保驾到苏州去。” 

  “你说。” 

  “万岁爷要乔妆改扮,另外取个名字。这样,才能遮人耳目,神不知、鬼不觉地,痛痛快快玩一玩。” 

  “好!我不穿黄衣服,衣服上花样不用龙就是。至于名字,”皇帝想了想说,“就叫朱寿好了!” 

  “万寿无疆!好名字。”朱宁说道:“出了宫,奴才就管万岁爷叫寿大爷。” 

  “随你叫!”皇帝问道,“什么时候走?最好今晚就动身。” 

  “那赶不到了,只好在通州歇驾。” 

  “可以。” 

  “既然如此,奴才得去安排一下。万岁爷且先吃酒,回头奴才来迎驾。” 

  于是朱宁匆匆赶到刘瑾那里,告知缘由,同时要求支援,如果皇帝在苏州要人、要钱、要一切意想不到的东西,希望刘瑾一接到信,立即照办。 

  “你的胆子倒真不小!”刘瑾的两眼瞪得好大,“万一出了差错怎么得了?” 

  “万一出了差错,小宁儿保公公——”朱宁耸耸肩没有再说下去,而意思是很明显的,万一出了差错,危及乘舆,好比像英宗蒙尘,甚至遇险,只剩“弓剑归来”时,他愿保刘瑾作天子。 

  这是何等悖逆的话!刘瑾当然要有表示,喝一声:“胡说八道!”可是脸色就像黄梅天气那样,看着阴霾密布,倏忽之间,云层里就透出金色光芒来了。 

  朱宁原是一句戏言,见此光景,心中一惊,暗暗警惕,一时间竟忘了说话了。 

  刘瑾只当他受了呵斥,不敢作声;少不得略假词色,“要人、要钱、要东西,算不了什么!”他说,“倘或出点什么乱子,可小心我剥你的皮。” 

  “不会、不会、决不会!”朱宁陪个笑,退后两步,一溜烟走了。 

  到得玄武门外,奉召上来护驾的锦衣卫官兵,东厂番役,以及五千营的骑兵,总计五百多人,都已到齐,此外是各类执事太监,亦将近上百都在待命。一见朱宁赶到,纷纷前来请示。朱宁虽未带过兵,仗着聪明,部署居然暗合兵法,先派一个得力的助手,率领东厂番役往通州去打前站,又指定五千营的骑兵,一半殿后、一半来回巡逻,以备接应。留下锦衣卫专门护驾前行。这样分派妥贴,方始到宝和店奏请启驾。 

  “今天只能到通州?”皇帝问。 

  “是!今天晚上驻驾张家湾。” 

  “有什么好玩的?” 

  “有!有!”朱宁诡秘地笑着,“奴才先卖一个关子。” 

  其实朱宁还不知道有什么新鲜把戏可以为皇帝消遣长夜。所谓“卖个关于”其实是虚晃一枪,他心里在想,张家湾是运河的终点,漕粮存储之地,南来北往的大码头,无奇不有,到那里再为皇帝找“好玩”的花样,也还不迟。 



         ※        ※         ※ 



  打前站的太监名叫李和,受命于仓卒之际,要在短短的两三个时辰之内,准备“行宫”与御膳,以及六七百人的食宿等事宜,可不是一件好应付的差使。不过,李和胸有成竹,并不慌张。 

  催驾到了张家湾,直奔仓场侍郎衙门——专管京仓的户部侍郎,名为仓场侍郎,长驻张家湾。 

  这是个有名的肥缺,李和早就打好了主意,就要着落在这个官儿身上,承办这趟棘手的差使。 

  “赶快通报张侍郎,接旨!” 

  门上一听“接旨”二字,不敢怠慢,转身往签押房直奔。仓场侍郎张一义得报,不免诧异。“怎会有圣旨下给我?”他说,“向来有上谕都是户部转来的。” 

  “不会错误!领头的太监,还带着好些‘白靴校尉’。” 

  一听有东厂的“白靴校尉”,张一义魂飞天外,说一声:“我命休矣!罢!罢!摆起香案来!” 

  香案在大堂摆好了,张一义却久不露面,原来他以为贪污事泄,白靴校尉是奉旨来逮捕的,所以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还在与妻儿诀别。越说越伤心,亦越舍不得分离,这一下,在大堂上的李和可等得不耐烦了。 

  “怎么回事?”他大声问道:“快出来啊!误了皇差,他那顶纱帽还要不要?” 

  门上一听这话,又惊又喜,急急奔到上房;也顾不得男仆不准进入主妇卧室的规矩,掀开门帘便喊:“老爷、老爷,不是来抓人!是要办皇差。” 

  “办皇差?” 

  “是的!办皇差。那位李公公发话了,误了皇差要丢纱帽,请老爷马上出去吧!” 

  “好!好!”张一义抹一抹涕泪,撩起红袍下摆,三脚两步,奔向大厅。 

  “我叫李和,奉旨来打前站。张大人,请你听清楚了。”李和放慢了声音说:“皇上已经出京,今晚上驻驾通州,你赶快预备。随行护驾的,大概有七百个人,四百匹马,扰你一宿两餐,明天早饭以后就走。” 

  “这、这,不太局促了吗?”张一义结结巴巴地说,“而且事先毫无消息,以万乘之尊,怎么就随随便便出京了呢?” 

  “那可不知道。”李和冷冷地答说,“好在皇上天黑以前就会到,你当面问皇上好了。” 

  一听话风不妙,张一义赶紧陪个笑脸,“李公公,不是我好管闲事。”他说,“实在是有点措手不及,倘有不周之处,务必请李公公在皇上面前,奏明苦衷,多多包涵。” 

  “这还像句话。时候不早了,你赶快预备去吧!我就在这里坐等。” 

  “是!”张一义颇有茫然之感,定一定神问道:“请教李公公,该怎么预备?” 

  “我哪知道怎么预备?反正只要皇上不发脾气,护驾的人不闹事,你的差使就算通过了。” 

  话外有话,李和是在警告,皇帝会发脾气,随从会闹事。张一义忽然心思灵活了,“来,来!”他挽着李和的手说,“请后堂待茶。” 

  一面说,一面向贴身听差,揸开五指,悄悄伸一伸手。到得后堂,刚刚落座,那听差便用一个朱红漆盘,托着十锭出炉未曾用过,精光闪亮,还系着红绿丝线的大元宝,走到主人身边待命。 

  “李公公,小意思。”张一义亲自将一盘元宝放在李和面前,“请大家买杯酒喝。” 

  李和见钱眼开,随即笑嘻嘻地说:“不必客气,不必客气。张大人,自己人,有话好说。” 

  “是,是!原要请教。”张一义说,“皇差我还没有办过,时间又这么局促,一切要请李公公指点。” 

  “好办!好办!”李和想了一下,说道:“第一,多办食料。张家湾是大码头,南边来的珍味很多,尽量预备。” 

  “是!再请教第二。”。 

  “第二,你空的仓房总有吧?” 

  “有,有!多得很。” 

  “挑干净的打扫出来,士兵住的地方就有了!” 

  “是,是!高明之至。”张一义很高兴地说,“米仓又干净、又高爽,住着很舒眼。” 

  “皇上歇驾的地方更要舒服。张大人,这里房子最好、最大的是哪一家?” 

  “张家湾的首富姓吴,新盖的大宅,共有七进之多,不过——” 

  “怎么?难道姓吴的不肯借?他真是吃了豹子胆了!”李和说道:“张大人,我索性帮你个忙,派二十名白靴校尉给你,你带着他们到吴家,不必说什么借的,关照吴家把前面五进挪出来!” 

  张一义心想,“为政不得罪巨室”,不过事到如今,也说不得了。当时道了谢,请李和派出人来,亲自带着,到吴家说明缘由,毫不费事地占了人家五进房子。同时派出大批得力部下,分头办事,又关照司库要钱、要米,尽量支给。人多钱多,容易办事,太阳下山之时,诸事皆已粗备,可以准备接驾了。
 
回首页 下一页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

第二部
  御驾自西而来,黄尘影里,斜晕闪耀,锦衣如绣,如一条五色金龙,冉冉而来。一马当先的是朱宁,疾驰到市梢与李和会合,听取报告。 

  “仓场张侍郎,很能办事。”李和说道:“万岁爷歇驾吴家大院,五进新屋子,现成的布置;随扈人员住空仓房,亦已打扫干净。一切食料,预备得很充足。” 

  说到这里,李和回身招一招手,将不远之处的张一义唤来,为朱宁引见。彼此一揖,略作寒暄,朱宁问道:“这里有什么好玩的花样?” 

  张一义茫然不知所答,结结巴巴地说:“干殿下要玩什么?” 

  “不是我玩,是替皇上找消遣。”朱宁提示:“只要宫里没有的,新奇的玩意就好。” 

  这一说,张一义明白了。他是富家子弟出身,知道纨绔的好恶,皇帝不过天字第一号的纨绔而已,只要能使他破颜一笑,什么荒唐的花样都不打紧。于是念头一转,连声答说:“有、有!我去预备。” 

  “对了,快去预备!越快、越多,越好。” 

  “是了。还有件事,要说与干殿下:通州知州跟驻通州的武官,都由城里赶来了。请问在哪里接驾?” 

  “都不用、都不用!皇上没工夫见他们。”朱宁摇着手说,“连你都不必见,只要把差使伺候好了,话我自然在皇上面前替你说好,让你升官当尚书。” 

  “多谢子殿下美意。我马上关照预备杂耍,在吴家大院待命。” 

  说完,疾驰而去。他衙门里养着一班帮闲的清客,恰如俗语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平时饱食终日,陪着饮酒、下棋、看戏、玩古董、大享清福,在这个当口,可就要好好动一番脑筋,卖一番气力了。 

  张一义的这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