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司令员是潜艇艇长出身,人们都知道,他与关维汉有着一段伯乐与千里马的渊缘。过去,李司令员是一个典型的“潜艇制胜论者”。他的登岛作战思想的确立,多少是受了关维汉的影响。海军飞行员出身的关维汉担任海军学院院长之后,在军事战略学术思想上,曾经和李司令员有过分歧。几次战区海上联合演习,李司令员都有意请关维汉到他的司令部里,参与决策,经过几次“战潮较量,证明关维汉总是胜多负少,李司令员逐渐接受了关维汉的战役理论,并举荐他担任舰队参谋长。海军陆战队训练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关维汉最早提出来的,李司令员拍板定了下来。
这时候,李司令员反倒谨慎起来,他说:“陆战队A旅夺占敌外岛的对抗演练,这是第一次。对于它的难度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分析,有三个方面一定要把握祝”在场的人一边倾听,一边做着记录。
“选择夜间攻岛,符合实战环境,是正确的,但给担任火力支援的军舰和飞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防止误炸、偏炸。其次,突击攻岛的坦克、装甲车都是新装备,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最后是气象问题,如果风浪太大,是否可以考虑把演练推后进行。”
李司令员讲完,大家都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关维汉说:“司令员的指示很具体,也很重要。但参演的兵力已经基本到位,离正式攻岛演练的时间也不多了,而且这样多兵种的合成演练,就像钟表一样环环相扣,无论哪个环节出了毛病,整个计划都受影响。如果临时变动方案,再协调起来难度很大。另外,从实战的角度考虑,部队也需要这样的锻炼,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正是海上局部战争的一大特点。”
“关键要看风浪是不是超出了装备的承载能力。”王政委说。
“那还没有达到。”关维汉说道,“两栖坦克、装甲车的设计能力是抗得住五级海况,两米浪高。”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李司令员拍板说:“计划可以不变,但演练的难度降低一点,南子岛上的防御可以降低一个等级。”
就在这时,电子屏幕上发出“嘟嘟”的响声,南子岛外海有一个红点闪烁不定。
关维汉一看表,正是子夜一时整。他说:“A旅的‘箭鱼小组’开始上岛了。”
“这么说,对抗演练已经拉开了序幕。”李司令员说。
“箭鱼一号”被吊入大海的那一刻,魏飞伸出大拇指向阿来做了一个入水成功的手势,机帆船上的升降吊杆便与“箭鱼一号”分离开来。一束探照灯光从船头射到波涛翻滚的海面上,“箭鱼一号”如同一片树叶在海上浮动了一会儿,便缓缓下潜。
“完全是一个大西洋海豹,美极了。”阿来望着随即消失的“箭鱼一号”,赞叹道。“祝你好运,伙计。”
“箭鱼一号”舱里,在绿色的灯光映照下,深度仪显示出已降至二十米定深,腾四海戴上氧气面罩,护目镜和抗冲击头盔,通过内置式耳机与坐在后面的魏飞交谈着。
“1号,到达预定深度。”
“前进。”魏飞语气坚定。
腾四海拉了操纵杆,舱体稍微晃动了一下,速度仪上的指针便逐渐显示出从0到5的加速过程。
置身在大海深处,魏飞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透过顶部的密封玻璃罩,可以看到海水掠过头顶的情景,就如同穿行在一个幽暗的隧道里面。舱室里安静极了,甚至连舱体与海水的磨擦声也听不到。“箭鱼一号”简直就像一个黑色幽灵,在地狱深处悄悄地滑行。
“3号,报告声纳波长。”魏飞说。
负责外挂式声纳的田和平随即报告说:“5-3-3,一切正常。”
“真是顺利极了。”魏飞与腾四海交谈着,以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我们登上南子岛,真可惜他们连自己是怎样遭到袭击的都不会知道。”
“这是你的看法。队长。”腾四海慢悠悠地说,“我同大海打交道快二十年了,如果要说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决不要指望有什么好事,尤其在顺利的时候要格外警惕。”
好像要证实他的高论,“箭鱼一号”突然晃动了一下,接着又趋于平稳。
“撞上了什么?”魏飞问。
“可能是一条好奇的鲨鱼,好在只是擦肩而过。”
“这该死的东西。”魏飞骂了一句。
“队长,鲨鱼也列入世界保护动物了,昨天晚上赵忠祥在电视节目里讲,全世界海洋中的鲨鱼已经消失了百分之七十,都被日本人抓去做鲨鱼油了。”
“注意,注意!距南子岛水下礁盘五百米。”田和平提醒说。
“准备上福”魏飞说。
“还早呢,从五十米的距离上浮最安全,能避开岛上的雷达波。”腾四海说着减低了速度。
魏飞通过耳机对大家说:“都戴好氧气面罩,要不上浮时减压会造成头晕、耳鸣。”
在“箭鱼一号”缓慢上浮时,魏飞借着舱内微弱的绿光看了一下手持卫星定位仪,“箭鱼一号”的方位向左偏差十米。“四海,请注意位置偏差。”
“明白,海流的原因,我会纠正过来的。”
“箭鱼一号”上浮到水下五米安全深度,开始向礁盘上潜行,海面上的涌浪使舱体晃动不止,在涨潮的暗流的推动下,“箭鱼一号”加快了向南子岛推进的速度。
借助女兵队在岛上获得的溶洞卫星方位参数,他们通过声纳进行了探测,很快找到了溶洞口的确切位置。这时候,潮水还没有全部把溶洞口封住,由于有悬崖的遮挡和夜色的掩护,这里是岛上雷达和电子监视仪的死角。尽管这样,“箭鱼一号”也没有立即浮出水面,而是藏身在洞口的下面,只留出一根伸出海面的探测天线,他们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到达。
“队长,到达了溶洞口,你猜我最想干点什么?”腾四海嘿嘿地笑着说。
“给旅里发个电报:箭鱼安全入巢。”
“我想抽支烟。”
“现在不行。你一抽烟,能把全舱的人都熏死。”
“没那么严重吧。我可以使用天泡呼吸器,把烟雾排到海面上。”
“还不是一样道理,污染周边环境。”魏飞说。“我们准备登岛了,你等我们离开后,足足有一个小时的抽烟时间,但要注意,别只顾了抽烟,让潮水把‘箭鱼一号’冲走了。”
“放心吧,队长,这是涨潮。”腾四海说着开始操纵“箭鱼一号”,小心翼翼地进入溶洞里面。
十五分钟后,“箭鱼一号”终于浮出水面,魏飞拉开头顶上的玻璃罩,呼吸到了南子岛上的第一口新鲜空气。他第一个跳入水中,田和平在后跟上,巴冬和童非也都跟着跳出舱室,背上防水装备袋,向溶洞纵深游去。
“箭鱼一号”上只剩下腾四海一人,他感到海风扑打在脸上,海风又腥又咸。他想到独自一人在这个溶洞里度过漫长的一个小时,心头突然升起一种悲哀。在这个时候,他特别想和战友们一起上岛,去冲锋,去搏杀,即使被一颗子弹打死,他都不会眨一下眼睛。但事实上他必须一个人在这漆黑的夜里,在这冰冷的海水里待下去,一直等到战友们凯旋。
海水越来越浅,直到完全露出地面。魏飞停下来,换上野战服,从防水装备袋中取出微型冲锋枪、陆战匕首、红外夜视仪、卫星定位仪、微波对讲机、可塑炸药,待全部装备就位后,他开始检查童非的装束,帮他系牢腰间的备用索绳,田和平与巴冬相互检查。
“准备好了吧,小伙子们?”魏飞压低声音说。
“可以出发了。”
“童非复述一遍小组的行动准则。”
“沉着冷静,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生死与共。”
魏飞转过身:“好,出发。”说着将一根带钩的绳索甩到洞外,“噌噌噌”几下便爬出了洞口,一个鹞子翻身便滚进洞外的羊耳树丛,掩护其他人上岛。
“队长,先端掉地下指挥所吧。”巴冬说。
“别胡来,先切断电源再说。”
几个黑影一闪身就不见了。
清风行者E书制作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谨以此书祝贺读书中文网涅槃重生!!!
读书中文网-读书人的家园
清风行者E书制作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第五十三节
凌晨两点,正是人最难熬的时候。在南子岛地下指挥所,祁涛还没有接到A旅侦察兵上岛的报告。这时候距攻岛演练开始时间还有两个半小时,指挥所里电话铃声不断,参谋人员忙个不停,祁涛被里里外外的事搅得心神不定。突然,从外面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顿时指挥所里漆黑一片,所有电台、电脑都停止了工作。指挥所里乱成了一锅粥。
“开启备用电源!”祁涛果断地发布命令。
五分钟后,坑道内的备用发电机开始发电,指挥所里又亮了起来。
“这一定是A旅的侦察兵干的。”祁涛发火道。
一名侦察参谋过来说:“不可能,雷达在一个小时前发现海面上有一艘渔船,但一直在十海里外游戈,并没有接近南子岛。”
“现在这艘渔船的动向呢?”
“十分钟前到了五海里处,A旅的侦察兵没有这个能力十分钟游完五海里,而且……”“而且什么?你们的电子监视仪目不转睛地盯着海面,是吧?可事实是,他们已经登上了南子岛。”祁涛简直怒不可遏,“我命令,全岛立即戒严,所有战斗小组全部投入追捕。”
这时候,孙克武走了过来:“祁副司令,不要一惊一炸的,我已经通知A旅的侦察小组不准炸雷达,不准进指挥所,不准剪电线,而且——不准使用枪械。”
“这么说,你知道他们是如何上岛的?”
“这个问题现在还保密,因为他们完成任务后立即撤回去。我只能告诉你,海豹连的连长魏飞现在就在岛上。”
祁涛冷笑一声:“上来容易,撤回去就难了。”
“你是说有来无回?”
祁涛转过去,对站在一边的侦察参谋说:“你带人去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把那个魏飞抓过来,带到指挥所来见我。”
“是。”侦察参谋出去了。
“箭鱼小组”登上南子岛,并首先炸断指挥所的电源,南子岛上的红外电子监视仪并不是一点察觉都没有。在瞭望塔上,有一个新兵从显示屏上隐约看到有几个人影在坑道口闪了一下,他没有太在意,三个观通兵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海面上去了。
这时新兵哭丧着脸说:“班长,连里会不会给我处分?”
“处分什么?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嘛。”班长安慰说。
“班长,你看,他们又出现了。”新兵兴奋地喊道。
显示屏上,四个红色的人影从壕沟里蹿出来,跑向雷达站前面的石阶。
“快把信号转到指挥所去。”
随即,坐在指挥台前的祁涛从屏幕上准确无误地看到了A旅四个侦察兵的身影,他们猫着腰,端着冲锋枪,跑向雷达站,动作准确敏捷,有人手里还提着一个小桶,在墙壁上画了几下,转身便消失了。祁涛问孙克武:“他们在干什么,刷油漆吗?”
“做个标记,注明他们到达的重要目标。”
“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应该是五号碉堡吧。”
祁涛从作战参谋手里接过对讲机:“各小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