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私知道得过多的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名职员,但他们却分裂成两个工会:第一工会和第二工会。两个工会的敌对也十分厉害。 
  这是因为三荣公司是由10家从事一些电气项目的小企业合并而成的。合并已经整整15年了,当时,企业正处在经济高速度成长时期的当口上。大凡合并的公司,其上层要员便会结成派系乒乒乓乓地争权夺利,这是势所难免的事。下层的工会也不例外。越是新办的公司,其工会就越容易分裂。一家小小的企业,竟会分裂出第一工会、第二工会,也就是这个原因。第一工会咒骂第二工会是御用团体;第二工会指责第一工会是过激派集团。双方几乎没有可以妥协的余地。 
  尽管如此,公司的成绩却是出色的。这是因为公司肯出高薪,于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有本事的技术人员便不断地前来投奔三荣。 
  正因为光野长期在二科干过事,所以对于公司内部这种微妙的形势才能洞若观火。光野心里想:即便把公司的这些情况向署长高桥作一番说明,由于他不懂经济,不也是白搭吗? 
  “那么,请你和我们一起听取出席宴会的人第二次反映情况吧。”署长高桥说着站了起来。 
  “好。” 
  光野便跟在署长后面走去。 
  第一次听取出席宴会的人反映情况,是从上午两点钟开始,到上午十点钟暂告一个段落。第二次听取情况的主要目的,看来是要把第一次个别问话时听到的相互矛盾的情况弄清楚。 
  高桥署长拿来人事科长宇佐美的履历,还有13个有嫌疑的人的名单,光野看了。他把宇佐美的履历读得特别仔细。 
  13个人毕竟人数过多,不实际接触的话,光野对这张名单不能有什么印象。 
  尽管如此,光野还是尽力记住这些人的姓名和他们进三荣公司任职了多少时间。 

    常务董事 横沟健三  58岁 任职五年 
    总务局长 三隅阳三  40岁 任职五年 
    总务科长 热  田  33岁 任职四年 
    总务科员 松下三郎  29岁 任职五年 
    总务科员 原田新吾  28岁 任职两年 
    总务科员 尾崎芳男  28岁 任职两年 
    总务科员 永井春子  28岁 任职两年 
    人事科员 柴浦四郎  31岁 任职五年 
    人事科员 中西勇造  31岁 任职五年 
    人事科员 村山顺一郎 29岁 任职两年 
    人事科员 中  岛  26岁 任职一年 
    人事科员 池波安子  25岁 任职一年 
    打字员  村濑弓子  33岁 任职五年 
    


  常务董事和其他职员就在近旁的幸屋旅馆里,警察将他们一个一个地叫来,让他们回答警官尖锐的质问。他们当中,有很害怕的,也有很镇静的。 
  光野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始终没有丢开过被害人宇佐美水太郎。光野相信,遇到这种类型的案件,要是不弄清楚被害人在公司的权限、立场,以及被害人的人品、性格,凶手的形象就出不来。 
  光野在一旁插进来的问话,全是有关宇佐美本人的。 
  他问董事横沟: 
  “人事科长宇佐美在公司干了10年,论在三荣的时间,他是资格最老的一个,而且又是大学毕业生,我感到他提升得比较慢,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吗?” 
  他问总务局长三隅: 
  “宇佐美担任了7年人事科长,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位置,那是怎么回事呢?” 
  他问总务科长热田: 
  “宇佐美在目前的技术人员心目中有声望吗?” 
  他问总务科员松下: 
  “宇佐美对第一工会或第二工会,是不是有偏袒的地方?” 
  他问打字员村濑弓子: 
  “人事科长宇佐美在女职员中间的声望怎么样?” 
  如此等等。 
  于是光野对宇佐美木太郎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了。 
  由于公司要员之间以及工会之间的勾心斗角十分激烈,每隔五年,公司的总务局就得全部更换新人。而在这种形势下,宇佐美木太郎却稳坐人事科长的位置,其中的原因,光野已经掌握得清清楚楚了。 
  10年前和宇佐美一起进公司的同事,现在在三荣公司里一个也没有了。他们多数卷进了公司要员之间的派系斗争,因而陷于不得不退出三荣的境地。在这期间,宇佐美木太郎则始终采取中立立场,就是说,他保持着“不看、不听、不说”的态度。 
  那么就发生了一个疑问:坚持这种中间立场的公允人物,为什么没有平步青云呢?话得说回来,公司这玩意儿也是一种生物,其中交错着微妙的情感。 
  说得直截了当一点,敌对的双方都不喜欢中立的人物。中间派很容易使人觉得靠不住,使人觉得他们是骑墙派。中间派并不去干那种有难同当的蠢事,他们不会同像吃了败仗的狗似的公司要人一起退出公司,但是,他们也不为那些打了胜仗的公司领导集团所看重。 
  宇佐美水太郎能长年盘踞人事科长的位置,也就是由于上述的原因。 
  那么,能不能说宇佐美是有意识地、是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上采取“不看、不听、不说”的哲学呢?看来也不能那么说。如此说来,这是他的性格和素质。宇佐美进三荣公司时,已有45岁。进三荣前,他过了20年的职员生活。光野认为,宇佐美供职了30年,这期间,平安无事主义大概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了。 
  最形象的证据就是宇佐美的绰号。他的绰号叫“木先生”。宇佐美的名字叫木太郎,所以给他起上个“木先生”的绰号并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大家叫他的绰号时,似乎都用“默先生”的语调来发‘木先生”的音。意思是说,这个男人老是默不作声,从不唠叨一句无聊的话。 
  不过宇佐美虽然寡言,却并不孤高猖介。证据就是人们似乎经常去找他商谈事情。这也许是因为无论对“默先生”唠叨些什么,他绝对不会泄露出去,人们都感到放心。而宇佐美不管同谁交谈,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并且常常对别人的牢骚、不满和秘密表示谅解。 
  光野参与听取情况时,心中强烈地感受到的就是这一点。 
  董事横沟说: 
  “晤,宇佐美守口如瓶,反正这一点我是绝对信任他的。” 
  总务科员原田说: 
  “比起靠得住这一点来,更重要的还是宇佐美对任何牢骚都能耐心地听取。和宇佐美会过面回家时,自己总感到积压在心头的某种东西已经吐出来了,情绪上也轻松多了,他真是一个心地非常好的人。” 
  永井春子显出了追慕死者宇佐美的神态,说: 
  “无论谈什么事,宇佐美科长决不会泄露出去,这一点是完全可以深信不疑的……” 
  但也存在着稍微带点批判性的看法。 
  “哦,宇佐美对来商谈事情的人是很热心的。可是他从未提出过自己的意见,没有表示过要是如此这般就好了。就是说,他光是‘嗯嗯’地洗耳恭听……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无法依靠的—…·不过,大凡有事来商谈的人,多数是对事情本身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只要别人能仔细地听一听也就感到满足了。在宇佐美面前,即使你谩骂上司也毫无问题……” 
  这是人事科员中西的话。中西虽然一时说出了“无法依靠”这种带点非议的话,但最后还是肯定了宇佐美。 
  这些讲话在光野脑子里转。 
  是个谁都要找他交谈的人。是个守口如瓶而赢得极大信任的人。这样一个人果真是被害的吗?这是光野的疑问。 
  这个疑问同时也使将此案断为“他杀”的高桥署长大伤脑筋,心中七上八下。高桥下此论断的理由,是宇佐美在开始感到气闷难过之前,他的神态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对一个自杀者来说,总会出现某些动摇不安的迹象。但问了所有参加宴会的人,谁都说宇佐美当时在极平静地饮酒。这决不是自杀者的神态。可是,对宇佐美的评论又是好的……于是高桥署长也出现了焦躁情绪。这是两次听取情况结束后召开第一次侦查会议时,全体侦查人员得到的印象。 
  下午4点钟,已经让三荣公司的人员各自回家去了。 
  高桥署长在会上用稍稍带点兴奋的演说调子说: 
  “宇佐美水太郎的家庭生活是美满的,不合情理的债,他一分钱也没借过;他的嗜好是不用花什么钱的园艺。平时,他脸上总是笑嘻嘻的,邻里街坊对他的印象很好。宇佐美是个在社会上一点儿坏事不做的人。从迄今听到的情况来看,这个人被害只有一种可能。” 
  “哪一种?” 
  候补警部饭冢带着疑惑的神色问道。这种疑惑的表情不仅饭冢一个人有,在其他的侦查人员脸上也可以看到。 
  “这是我的想象:某一个职员将一件要紧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透露给人事科长宇佐美,但紧接着,这个职员感到事情‘糟了’,要是宇佐美将这事泄露出去的话,一切就完了。于是,这个职员便起了杀心…… 
  “然而,手佐美被公认为是绝对守口如瓶的……” 
  有一个侦察员平心静气地表示了不同意见。 
  “但是,透露的内容一涉及重大问题,也可能有疑心生暗鬼的情况发生。” 
  光野觉得高桥署长的意见也有些道理,只是跳跃得太快了点。 
  “不过……”又有一个侦察员发言,“我感到署长的意见中,想象的成分过多了些……” 
  经他这么一说,想想情况也确是如此。高桥署长一下子不作声了,沉默支配了侦查会议,气氛很沉重。 
  “也许是自杀的?” 
  光野觉得这种疑问开始在一部分的侦察员头脑里有所蔓延。 
  可是,侦查的方向是“他杀”,现在正顺着这个方向披荆斩棘地勇往直前,所以谁也没有把疑问说出口来。 
  一般说来,管理人员在承受不了责任的重压而要自杀时,不择时间地点的情况很多。有人在上下班的高峰行车时间里,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向迎面开来的电车扑过去;有人在办公时间里突然跳出窗口……宇佐美的情况也有可能属于这种例子。 
  “部长,自杀的可能性不予考虑吗?”细部问道。 
  细部是一个有经验的便衣警察。在这时的会议气氛下作这种发言是需要胆量的。不过,光野曾风闻署长高桥和这位细部合不来。 
  “目前,我并不认为是自杀。”署长高桥明确地说:“从宇佐美的日常生活来看,完全没有理由认为他是自杀,这是一。第二,投放氰化钾这种犯罪手段总有一种预谋杀人的味道。此外,没有遗书,而且死者在出席岁末聚餐会之前,曾亲自去买了一张飞机票,打算两天之后出差东京……” 
  “是啊··” 
  从表情上看,便衣警察细部似乎是同意了。 
  会议正在“他杀”这条线上突飞猛进,细部好像也没有完全的把握来叫会议停止这样做。 
  “光野君,你怎么想?”署长高桥看着光野问道。 
  “啊?你是问他杀还是自杀吗?” 
  “首先是这个问题。” 
  “是啊。”光野抱着双臂,稍稍考虑了一下,便回答说:“我也觉得正如部长所说,这事件有他杀的味道。我说得很抽象,请多包涵。” 
  “在向当事人听取情况的阶段,就感到侦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