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色浪漫-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军队也达到上百万人。干部子弟们一开 口〃攀道〃,侃得都是抗战或红军时期的家世。他们的〃攀道〃是有些规矩的,如果你的 父亲是新四军系统的,对方先要问问是几支队或是几师的,这种问法是很内行的。你要是张 嘴就说我父亲1938年在新四军五师,那就是找挨骂呢,因为新四军的建制以1941年的〃皖南 事变〃为分水岭。〃皖南事变〃之前军部以下的建制为四个支队,〃皖南事变〃后新四军 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宣布为〃叛军〃被撤销了番号,是共产党自己重建的,重建后的新四军 扩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所以说1938年的新四军还没有师的建制。如果他们的父辈是八 路军系统的,则要问问是属于哪个军区的,几分区的,原因是抗战初期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大 多集中于晋察冀一带,晋察冀军区是八路军于1938年4月在华北完成了战略展开后组建的第 一个军区,下辖若干个军分区。可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军分区,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当年 的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大部分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了手握重兵〃封疆大吏〃。

  老百姓家的孩子都觉得干部子弟们脑子有毛病,两个不认识的人一见面,张嘴就是∶你爸是 几分区的?这不是傻B是什么?由此看来,干部子弟这个圈子不是谁都能进入的,就这么几 句简单的对话,你要是没有点儿党史军史的基础知识,马上就会露馅,大部分干部子弟们对 党史军史都是无师自通。



《血色浪漫》第三章(3)

  杜卫东的出身和〃几分区〃也不搭界,他压根儿就不是中国人,是个纯粹的日本人。他的父 亲杜源平五郎是外文编译局请来的外国专家,常期在中国工作,杜卫东从小就生长在北京, 说得一口京油子话。文革前他不叫杜卫东,叫什么谁也想不起来了,反正是日本名字。1966 年红卫兵运动崛起时,北京的大学、重点中学,都有外国留学生。这些外国学生也不可避免 地卷入了文革。在北大附中读初二的杜卫东表现得比他的中国同学还要激进,他把自己的日 本名字给改了,叫做〃杜卫东〃,意思自然是要保卫毛泽东了,他很执着,不管毛泽东 是 否需要他保卫,反正他是打算保卫到底了。

  文革开始后,杜卫东也和中国的红卫兵一起造起反来。不知为什么,他莫名奇妙地把自己也 划为〃干部子弟〃,愣说他爸爸享受司局级的待遇,勉强也算是〃高干〃。老红卫兵的历 次活动他都参加了,成立红卫兵纠察队,以〃联动〃的名义冲击公安部等。

  大串连开始后,他联络了几个日本孩子,也扛了面红旗徒步去〃长征〃。在延安枣园,杜卫 东向接待方提出,他们是日本左派,是来中国取经的,回去就准备在东京进行武装起义,推 翻日本反动派的统治,在未来的战斗中,他们可能会牺牲,在牺牲之前他想在毛主席住过的 窑洞里睡了一夜。对于一个马上就要牺牲的人来说,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接待方同意了他 的要求。但由于有这类要求的外国人太多,所以做了一些限制,每人只能在毛主席住过的窑 洞里睡两个小时,杜卫东睡了两个小时还觉得不过瘾,又花了两天时间排队,再度体验了一 次毛主席住窑洞的峥嵘岁月。从延安出来,他们又徒步〃长征〃去了韶山,他神情肃穆地对 身边的几个日本哥们儿说:〃如果毛主席当年不走出韶山去革命,中国还像今天的日本一样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然,这都是杜卫东六六、六七这两年的表现,他是个喜欢跟潮流的人,既然杜卫东也属于 〃 老兵〃圈子里的人,那〃老兵〃们干什么杜卫东当然也干什么,时间进入1968年,当年的老 红卫兵们在政治上早已失势,他们心灰意冷地远离了政治,干起了打架拍婆子的勾当。此时 的杜卫东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也弄了身将校呢穿上,他父亲杜源平五郎的工作关系归外国专 家局管理,于是杜卫东也象北京大院里的孩子一样,对外交谈时总要有个归属问题,所以他 自称是〃外交部的〃,也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玩主。

  钟跃民有时碰见杜卫东就拿他开心∶〃卫东,你丫怎么还没走?〃

  杜卫东说∶〃我他妈走哪儿去?〃

  钟跃民说∶〃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咱们那东京武装暴动的计划可是两年前就制定好了,怎 么现在还没动静?要都象你这样磨磨蹭蹭,世界革命还干不干了?咱不是最后还要到美国打 白宫么?〃

  杜卫东说∶〃狗屁,那不是两年前的作战计划么?早他妈改戏啦,攻打东京那样的大城市, 咱们的力量够吗?这分明是左倾盲动主义,万一给革命事业造成了损失算谁的?咱还是得走 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世界革命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儿,着什么急呀,我现在的工作性质变 了,主要是发动群众,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

  这些套话都是从当时的广播中学来的,成了钟跃民等人穷开心的语言。

  杜卫东到底是大和民族的种儿,打起架来心毒手狠,骨子里有种嗜血的渴望,他和钟跃民合 伙打过几次群架,杜卫东总是带着刀子,出手便见血。钟跃民从杜卫东身上体会到老爸当年 和日本鬼子打仗的确很不容易,这小鬼子真是挺强悍的,难怪当年战争打了八年才惨胜。

  冰场的一角,两伙青年正准备进行一场厮杀,冰场的各个角落仍然有人流涌向这里,人越聚 越多。

  杜卫东穿着一件黄呢子军装上衣,他最近喜欢剃光头,大冬天的故意光着刮得泛青的脑袋, 显得很是与众不同,他正和一个穿棉军大衣的青年在对峙。

  穿军大衣的青年从袖子里掣出了一柄日本军用刺刀,刺刀在水银灯下闪着寒光,他沉着地提 刀在手问:〃哥们儿怎么称呼?〃

  杜卫东接过手下人递来的一把斧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外交部杜卫东,你呢?也报报名嘛。 〃

  那青年笑了笑说:〃和平里的,人称'地雷'。〃

  杜卫东嘲讽地说:〃绰号倒挺唬人的,干吗不叫原子弹?〃

  地雷冷冷地回答:〃哪儿这么多废话?咱是单练呢还是一齐上?〃

  〃随便,我奉陪就是。〃

  钟跃民带着袁军等人从圈子外面挤进人群,杜卫东微笑着向他点点头打招乎∶〃跃民,咱们 可有日子没见了,你丫最近忙什么呢?〃

  钟跃民问:〃卫东,怎么回事?〃

  地雷轻蔑地上下打量着钟跃民。

  杜卫东懒洋洋地说:〃谁知道怎么回事,有个小子不长眼撞了我一下,我给他两个嘴巴,这 哥们儿就不干了,说我打狗欺主,我打了又怎么样?谁让他不长眼?〃

  地雷露出一脸凶相:〃我看你是活腻了。〃

  杜卫东说∶〃跃民,你用不着出手,在旁边看会儿热闹,等我剁了丫的,一会儿请你去老莫 吃饭。〃

  钟跃民伸手拦住杜卫东,转身问地雷:〃你是和平里的?吴平津你认识吗?〃



《血色浪漫》第三章(4)

  地雷绷着脸道:〃别跟我提这个,我谁也不认识,就认识我这把刀。〃

  袁军从挎包里抽出菜刀:〃给脸不要脸是不是?我剁了你丫的。〃

  钟跃民拦住袁军:〃冰场上不是打架的地方,谁把谁放倒了也脱不了身,我看咱们约个地方 怎么样?〃

  地雷把刺刀揣回袖子,无所谓地说:〃好啊,那咱们就约个地方,后天上午十点在月坛公园 怎么样?〃

  杜卫东收起斧子道:〃就这么说定了,谁不去谁是孙子。〃

  钟跃民向围观的人群说:〃行啦,不是说好了吗?大伙都散散,都别扎在这儿,冰面都快压 塌了。〃

  人群渐渐散去。

  杜卫东铁青着脸对钟跃民说:〃跃民,明天带上你的人给我助助威,我非剁了这小子。〃

  钟跃民大包大揽道:〃没问题,我肯定去,这小子叫地雷?和平里有这一号么?我怎么没听 说过?我看这孙子是欠收拾,明天你能叫多少人去?〃

  杜卫东回答:〃有个百十号人就够了,再多了就耍不开了。〃

  钟跃民说:〃人多了就打不起来了,这我有经验,两拔人里肯定有互相认识的,一打招呼, 得,说合吧。〃

  杜卫东咬牙切齿地说:〃去了再说吧,我倒希望和那个地雷单练一场。〃

  袁军见这场架没打起来,觉得很扫兴,便埋怨钟跃民多管闲事∶〃你跟他废什么话?上去一 菜刀剁了丫算了,还和他约什么?没准到了后天我还懒得去了呢。〃

  钟跃民忽然想起了什么∶〃咦,袁军,你还欠我一顿饭呢,好象是新侨饭店吧,你怎么连提 也不提啦?装糊涂是不是?〃

  袁军一脸的无辜∶〃是吗?我怎么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你是把梦里的事当了真吧?〃

  钟跃民抓住袁军的胳膊一拧问道∶〃看来我得提醒你一下,再仔细想想,想起来没有……〃

  〃哎哟,你丫轻点儿,想起来了,我终于想起来了,好象是有这么回事,明天……明天就去 ,行了吧?〃

  〃这就对了,年轻轻的记性怎么这么差?看来提醒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1968年的北京,偌大的一个城市,只有两家对外营业的西餐厅,一家是北京展览馆餐厅,因 为北京展览馆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当时叫苏联展览馆,它的附属餐厅叫莫斯科餐厅,经 营俄式西餐。中苏关系恶化以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但人们叫惯了以前的名字,一时改不过 口来,北京的玩主们干脆叫它〃老莫〃。另一家西餐厅是位于崇文门的新侨饭店,经营的是 法式西餐,不过这种法式西餐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这两家西餐厅是当时京城的玩主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其中的新侨饭店用餐环境还算是比较考 究的,墙壁上挂着装饰性的油画,内容也不显得很激进,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每张餐桌 上都摆放着精致的桌牌和一种玻璃制成的调料容器,椅子都是带弹簧的软椅,椅垫和椅背都 套着米黄色的布套。还有一点很重要,这里的女服务员都很年轻,而且没有太丑的。

  袁军自从卖古瓷瓶得了笔钱后,一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说话都比以前气粗了,感觉上已 是一览众山小了。他的这种感觉得到钟跃民、郑桐等人的怂恿,大伙儿巴不得袁军保持这种 富人的感觉,直到这笔钱花完为止。于是大伙儿见了袁军就拚命吹捧,都说袁军是个仗义疏 财的汉子,什么叫玩主?首先是仗义,一掷千金,拿钱不当钱。郑桐说他平生最烦的就是抠 抠缩缩,有点儿钱就在贴身裤衩上缝个兜儿,把钱藏进裤裆里,那叫爷们儿么?袁军不是傻 子,他当然知道哥几个为什么突然对他这么客气,但是不管真的假的,互相吹捧总比互相诽 谤要好,何况这笔钱明摆着得花光了算,不然他们能饶了你?总之,无论他们是吹捧你还是 诽谤你,结果都一样,不如主动点儿,落个仗义疏财的好名声。

  钟跃民、袁军、郑桐、二毛子等人围坐在新侨饭店的餐桌前闹闹嚷嚷地点菜,身穿白色工作 服的女服务员站在一边准备记菜名。

  郑桐问:〃同志,有卤煮火烧么?〃

  大伙儿都坏笑起来。

  女服务员一愣:〃对不起,这是西餐厅,不卖卤煮火烧。〃

  袁军学着山东腔说:〃同志,您这里有带料加工服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