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动脉-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对地形地貌的认识,张德民集中了全项目部人的智慧,对十五标段的施工做了明确的部署,确立了先山上后山下、攻坚啃硬、全线沟下焊的施工方案。所谓沟下焊就是在管沟里焊接管子,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招棋。因为十五标段的地形很复杂,原先设计采用七百九十二个热煨弯头,七百三十二个冷弯头,热弯和冷弯总数居全线之首。焊接最喜欢一马平川,最害怕崎岖小路。而十五标段五百米以上的平坦路几乎就没有,全是曲里拐弯的山路和河谷。在沟上焊接固然好施展,可沟上焊接的最大问题就是连头量大。把焊接好的管子重新下沟是很困难的。焊工们都晓得:宁愿焊三十截管子,不愿干一个连头。连头曲里拐弯很难对口,有时候一个连头一天也干不完,而在平地上用全自动焊一天就能焊八十道口。他们开盘就搞沟下焊,挖完沟就在沟下放中心线,将白灰撒在中心线上,将管子放在中心线的位置。通过前期沟下焊的实践,华北油建稳扎稳打,施工质量名列前茅,创下了一千道口焊接无返修的好成绩。    
    张德民的第二步棋是先干山,后干河。十五标段主要是黄土塬和山川河谷两种地形,之所以先干山,一是因为陕北的冬天很冷,山上十一月以后无法施工。而九月以前正值雨季,河谷一带无法施工;二是业主前期可以大量供应壁厚14。6 毫米的管子,而17。5 毫米以上的管子供应不充足,山区线路主要用的是14。6 毫米的管子。    
    开工以后,张德民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工地都在荒郊野外,根本没有理发馆,头发就长得长长的。他发现男人们一个月就要上一次理发馆,而梳直发的女人们则可以几年都不去理发馆,越是短发越是要经常打理,越是长发越可以不理睬它。于是,他索性也不去理睬头发。他心中有个小九九:征战黄土高坡对华北油建来说是第一次,十五标段的工程要是不能安全、顺利、高标准地完成好,他就决不理发!    
    由于他长发披肩十分另类,所以人们都盯上了他的头发,一提起十五标段就调侃“华北的头”。望着他淳朴的笑脸,我寻思着:“华北的头”什么时候剪头发呢?    
    


第四部分第80节:军人之子有着军人的雄风

    军人之子有着军人的雄风,张德民以治军严远近闻名    
    张德民干石油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张丛富原来是沈阳军区某部队的军人,张德民从小在吉林白城的一个军队大院长大。后来他的父亲到吉林油田,母亲就随军到了吉林油田。母亲生了五个孩子,张德民排行老二。父亲觉得二小子是块料想让他当兵,母亲却舍不得让他走。    
    他是个大孝子,听了母亲的话,一九七四年,十八岁的张德民在吉林油建当上了一名电工。    
    一九七六年,华北油田会战时他调到了华北油建一公司。一九九八年,他当上了这个公司的副经理。他曾经四次上大线,第一次是干涩宁兰管线,他在青海湖畔的黑子河镇敷设西宁至兰州的天然气管线;第二次是干兰成渝管线,二○○○年五月至十一月,他在甘肃临洮县敷设成品油管线整整干了半年;第三次是干沧淄管线,敷设大港至淄博的天然气管线。从二○○一年九月一直干到二○○二年腊月二十八日,回家过了个春节,累劲儿还没有缓过来,二○○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又开始了第四次上线干西气东输工程。    
    在这四条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张德民都担任项目经理。没有当过兵成为他今生今世最大的遗憾,他是军人子弟,有着军人的雄风,响鼓要用重锤敲,他率领的队伍以治军严作风硬远近闻名。    
    长输管道建设是对油建队伍和管道队伍的一次大检阅,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要想不在竞争中趴下,就要确保队伍的精干。涩宁兰管线有座橡皮山,海拔三千八百四十五米,平均海拔为三千二百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天然气管道。尽管举步维艰,可他还是率领队伍猛打猛冲,终于在全线综合进度上中了状元,全线HSE管理上中了榜眼,被华北石油管理局评为铁军模范集体。    
    沧淄线的大型河流多,这项工程由大港油建、辽河一建、管道三公司、管道四公司和华北油建五家单位承揽。管道公司是管道建设的正规军,辽河一建和大港油建也不是等闲之辈,可张德民偏偏不信邪,他带领队伍用笨鸟先飞的精神打硬仗,创名牌,终于在全线进度中夺魁。    
    经过磨炼,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华北人都不在话下。可这次干黄土塬,他们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黄河水为啥黄?就是被冲到河里的黄土染黄的。湿陷性黄土,一下雨滴溜溜地滑,在黄土塬施工安全非常重要,他虚心地向有黄土塬施工经验的人请教。工人们全在沟下焊,一定要谨防滑坡。管沟要想防止滑坡,应该把管沟的下口挖成两米宽,上口挖成五米宽,上宽下窄,形成一个倒放的梯形,在管子的焊口两侧放上防护板,以免管沟两侧的土滑下来。    
    管道工程的看家本事就是焊接,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的钢材只有加热到一定温度,焊接时才能保质保量。如果加热温度不到位,管子容易产生裂纹。张德民上阵前把焊工抽出来一丝不苟地训练,每道口都考核。在培训的八十个焊工中,他过筛子似的挑选了五十个。张德民恪守一个严字,对每个焊工都建立了档案,每道口都要探伤检测,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观看焊口检测的X光片子,进行探伤讨论。加热的温度够不够,焊接的手法好不好,电流的强度大不大,管口的打磨平不平,看完片子一目了然。    
    人能够聚到一起工作就是一种缘分,张德民和黄忠仁副经理、李鹏副书记、技术科韩科长、调度长张建勇、永坪分部经理高喜文等骨干团结得非常好,他们每人承包一个难点段,张德民分管四分部,在马家河乡的黄土塬上抢难点;黄忠仁分管南关镇三分部的几个大斜坡和河沟;李鹏分管一分部,在永坪川河谷苦干;张建勇分管二分部的全自动焊机组,在延水关和贾家坪奋战。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天晚上在一起查资料,研究第二天的工程。    
    张德民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他宿舍的墙上就挂着“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第十五标段施工部署平面图”,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盯着施工图琢磨着工程。虽然他的血压徘徊在160 / 110毫米汞柱,可他每天都在工地上呆十三个钟头。他要求自己分管的四分部当表率,逢年过节他必定跑全线,到各个施工点看望。他把个人疾病置之度外,却把职工的安危牢记心中。他要求每个职工宿舍必须能洗热水澡,喝水必须经过化验,每周菜谱要变换花样讲究营养,工地要有医生和救护车,工人要懂得紧急救助,工地不能有废纸、烟头,垃圾必须装在垃圾桶里带回。由于严格治军,他们一连拔了几个头筹:一是一机组和四机组在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九月份组织的“质量月”活动中,被评为陕晋段的先进机组;二是一机组连续焊接一千道口百分之百合格;三是四机组在全线最先创造了自开工以来焊接六百道口无返修的佳绩。    
    张德民一家三口天各一方,他在陕西搞西气东输,妻子苓杰在河北任丘,儿子张健在北京陶然大厦工作,维系感情的就是那个小小的手机。他与妻子经常通电话,他的母亲身体不好,有冠心病,全靠妻子来照顾。妻子性格外向,好张罗,遇事能独挡一面。    
    干完沧淄线,他们一家三口在任丘团聚了。刚刚呆了几天,他就奔赴延安。西气东输开工后,除了中途回任丘开会在家里呆了一天外,他从来没有回过家。延安离任丘有两千多公里,为了不影响工程,他决心背水一战。他想通过西气东输这种世界级的工程锻炼一批人才,华北油建大学生毕业都要先到西气东输工地实习。西气东输外揽活拿了华北石油管理局工程量的一半以上,局里想派慰问团到线上慰问。张德民没让来,不是他不通人情,而是西气东输是个要命工程,绝对不能拖全线的后腿。    
    


第四部分第81节:还有比这更闹心的事情吗?

    几吨重的管子被洪水冲走一百七十九根,还有比这更闹心的事情吗?    
    二○○二年七月四日,正是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的日子。张德民的心里格外激动,一大早就醒了。他刚要起床,突然电话铃声响了,他抓起听筒,里面传来华北油建子长分部小魏的声音:“张经理,子长发大水,洪水已经进院子了。〃    
    他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坐车向永坪川赶去。七点三十分,项目部突然接到当地水利部门的紧急通知:上游河谷来了特大洪峰。    
    位于延川县上游的子长、永坪等地突降暴雨,降雨量达二百五十八毫米,子长县城区水深一米五。特大暴雨形成特大洪峰,九点十分,特大洪峰到达延川县城。峰头足有两米多高,仿佛是一堵水墙,水幕前布满了垃圾和树木。半小时后,洪水达到最高峰。清涧河谷上游的秀延河流量最高达每秒钟五千二百立方米,洪峰顺清涧河谷而下,与永坪川河谷交汇于延川县城。两股洪峰合二为一,流量达到每秒钟五六千立方米。刹那间水声滔天,浊浪翻卷,数以百计的杂物、牲畜,汇入滚滚洪流沿着河谷汹涌而下。洪峰肆虐之处,窑洞被掏空,人畜被冲走,桥梁被冲垮,房屋被摧毁,杂草和树杈挂在了高高的电线上。到处都有哭声,到处都有惊叫,据当地水文部门监测,这次洪峰为百年不遇。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张德民追逐着洪峰的头向前跑,他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通知管理人员马上行动检查汛情。要求机组把人往山上转移,设备往高处开,保障后勤供给。清涧河水与永坪川河水汇成一股洪流进入清涧河谷,他分管的四分部所在地的马家河水已经高出路面四米,浊浪滔天,泥浆翻卷。到了现场一看,他的腿都软了,只见三辆汽车和一台吊车被冲出五十多米,翻倒在地上。    
    项目部立即将险情通知给所有机组,进行机械设备转移。机组长高喜文马上带领工人赶赴现场检查管线封堵情况,永坪项目分部副经理黄长明、技术员周卓林及单斗司机等人,立刻赶赴现场转移设备。当他们得知洪峰即将到来时,永坪川河道的水已经开始上涨,顷刻之间上游洪峰顺着施工的清涧河谷倾泻而下,峰头足有两米多高。负责转移设备的工人被困在了山上,为了赶回驻地,五个工人挽起臂膀顺着河谷寻找桥口。水没过桥面一尺多高,他们终于找到桥头,手拉手沿着桥栏杆刚刚通过大桥,桥就被洪水冲垮了。看到工人们平安归来,高喜文黝黑的脸颊上挂满了泪珠。    
    洪水像野马般咆哮着,张德民带车到河谷沿线的工地进行紧急防洪部署,回到驻地时,洪水已经包围了项目部,紧靠河道边的围墙地基出现严重塌方。张德民率领项目部将士,冒着大雨拼命往塌方处填沙袋和石块,终于使营地免遭洪峰的破坏。    
    另一场保卫战,在建筑工程分部打响。投资一百多万元的搅拌站,是五十名职工三个多月辛苦的结晶。眼看着洪水漫出河道,漫过护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