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泪-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更加不幸。1949年,几乎没有任何重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清朝时积攒的巨大财富,早已被列强盘剥干净。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人。伟大导师毛泽东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到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全民族节衣缩食,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打造民族的产经联,中华民族要做一流的民族,而不是刷盘子的角色。发动群众,政治运动,读《毛曰》,20余年让民族扫盲。读《子曰》2千多年竟绝大多数是文盲,很奇怪。靠着他的权威,把中华民族带到了奋飞的起点。但是…… 
  其实对比日本,苏联是很幸福的。日本必须依靠国际市场获得原料,必须给美国刷盘子,挣钱去实现经济起飞。但苏联则不同,有的是资源,没有必要去给别人刷盘子去获得经济起飞的资金。 
  其实,日本的70年代以前还很穷。有很多电影或记录片反应了这个情况,如小孩围着美军要巧克利,或到美军基地去卖春。比如,在东京立川,有个很大的公园…昭和纪念公园,70年代以前是美军基地,所以当时的立川也就象个大妓院。这是我听老一辈日本人说的。 
  其实,在现代工业社会,人的积极性非常藐小。人只要想办法动脑子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去干刷盘子等体力活。人是享受生活的,实在不想动脑子,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就可以了。想办法让别人刷盘子。 
  其实改革开放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心态,我有这个技术力,就是先进民族。GDP少暂时不要紧,把民族的经济永动机调顺了,经济就起飞了。大家动动脑子,或享受生活。 
  日本就有这个良好心态,可能是它没有别的选择吧。而中国和苏联的生存环境比日本好,容易被灌迷魂汤。 
  日本的改革开放非常值得一学,什么该开,什么坚决不开。所以日本一直是非常封闭的市场,现在都是。只是进入90年代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开了一些市场。我想原因可能是日本的产经联雇佣的一帮御用文人很有水平,能够精确计算出来什么该开,什么不该开,然后精确制定政策。 
  比如,前不就NHK放的节目,讲日美达成协定,3年后开放美国的一种工程机械进口。但那个时候,日本的工程机械的质量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日本组织人员攻关,结果硬是在期限内把质量提上去了,反而还把那家美国企业打垮了。为什么定3年期限,肯定日本的御用文人经过了周密计算。 
  在日本有个说法,即日本的政治家不行,但官僚很厉害。比如操纵外汇市场,都能体现日本官僚的厉害。反观中国的,…… 
  
  
                  
为什么产经联不能通过私人资本自发形成
  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虽然是一流工业化国家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是这个国家技术力的精华。但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却是没有比较效益的。建立重化学工业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人才培训。即使建成后,也是没有经济效益的,需要巨额军费和政府采购去维持和提高技术水准。 
  私人资本会在重化学工业巨大的投资和很少的收益面前却步,如日本30年代以前,地主的资金会向资本转化。之后,由于日本重化学工业化,需要大量投资,地主的资金也就停止向资本转化,转向有价证券投资。而在此其间,由于战争需要,经济的基盘向重化学工业移动,政府与三菱住友三井等财团其实不分彼此,重化学工业急速成长。同时,“不要不急”的中小企业,如纺织、自行车等,被强制转废业,成为三菱住友三井等军需企业的部品下请、协力工厂。这种组织形式也就是战后高度成长期的组织形式。缩写自《现代日本经济史》'新版2002' 
  英美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英美重化学工业来自私人资本,由于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重化学工业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但是,英美重化学工业却不是市场经济的,而是由政府的巨额军费和政府采购支持的。在他们背后站立着大量的国立研究所和大学。 
  苏联和中国的重化学工业的建立则完全是国家资本和计划经济。因为他们的重化学工业在建立过程中,不能够对外进行掠夺战争。 
  完全依靠私人资本和自由市场经济建立起的重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史中竟然找不到一例。英美是私人资本加计划经济,日本是半私人资本加计划经济,苏联和中国则是国家资本加计划经济。实际反映了它们诞生的历史时代,即能够自由发动掠夺战争,不那么自由发动掠夺战争,不能发动掠夺战争。 
  但自由市场经济会损害重化学工业,苏联不用说,中国也受到了极大损害。科研体制转向了个体户体制,积极性是提高了,却使这20余年竟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没有重化学工业的经济是依附型经济。经济的好坏其实与自己的经济政策没有多少关系。纯粹取决于寄主的需要和可能。4小龙就是典型,它们的经济政策其实与其它第三世界穷国也没有太多差别,可以找到对应经济政策的国家,问题就只是它们发达了。印度是民主典范,也被力挺,但太大,寄主也没有能力挺起来。 
  
                  
GDP成份论
  时间:2005…10…50:29:54来源:三农中国 
  为什么以前造出大飞机,现在不行了。 
  为什么80年代以前中国那么贫穷?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人才过剩吗? 
  一切因为这0。6%。 
  单纯比较GDP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做1亿条裤子和造1架飞机的GDP是一样的。但是造飞机的是富国,做裤子是穷国。就是造100亿条裤子也比不上1架飞机。国家的穷富不是看GDP的多少,而是看GDP的成分。要论GDP,大清国是小日本的4倍,但是大清国的GDP是茶叶、瓷器和裤子,日本的GDP是大炮轮船。甲午战争,日本的大炮GDP一下就把大清国的裤子GDP打回原形。 
  所以要看看清楚,这GDP是做裤子呢还是造飞机。如果是做裤子,不管你多有钱,你永远是个穷国。如果GDP是造飞机的,那么也许你现在很穷,但是你很快就富了。二战刚结束,日本被美国炸平了,一无所有,还得赔钱,GDP是负数。那时候日本穷得很,物资缺乏,搞配给制,发肥皂票什么的。但是日本会造飞机。所以“改革”了20几年,很快就富了。 
  解放后,领导层认准了造飞机的路子,脱了裤子当当,派1万8千多留学生去苏联东欧留学,学习造飞机,所以国家很穷。不过到1980年,中国终于会造100多吨的大飞机,比日本的还大。如果继续发展造飞机,像战后日本一样,很快也会富,但是中国放弃了飞机,选择墨西哥、阿根廷那些拉美国家的路子,给美国人做裤子。而且铁了心做裤子,科技投入从改革前的1。3%急剧下降到0。6%。 
  在0。6%的水平上一直徘徊了20年。可以说一心一意做裤子。结果韩国在这20年突飞猛进,科技超越了我国。而我国眼见要陷入拉美化的深渊,工人们工资低,大学生没工作。为什么大学生都找不着工作,因为国家不做飞机,做裤子。造飞机才要大学生,做裤子只要小学生就够了。 
  1980年我们可以造100多吨的喷气客机。改革开放后,因科研经费压缩(1。3%到0。6%),飞机下马。造飞机引擎的厂改产,飞机研究所也不新招大学生了,人员流失,从1000多人到了200多人,出国者有之,下岗者有之,只剩下动不了的老头老太。25年过去,我们再也早不出那么大的飞机,我们就会做裤子,全世界都是中国造的裤子。 
  飞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几乎所有工业门类,诸如冶金、玻璃、橡胶、电子、仪器仪表等等。会造大飞机,说明我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完成。而这一切,都是在“闭关自守”、“动荡不安”、“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的情况下完成的。设计者是“知识分子被迫害”,制造者“工人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可是从设计到制造只花了10年时间。真是怪呀。 
  能够制造100吨以上大飞机的只有4个半国家:美、俄、英、法。中国以前会,现在不会,算半个。刚好是联合国五大常。可见只会做裤子是当不了常任理事国的。 
  运十飞机是周总理亲自建议上马的项目,代号为708工程。总设计师是马凤山,40岁,算是年轻人。 
  1970年8月,批准立项。 
  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 
  1976年9月,制出了供静力试验用的飞机。 
  1980年9月,由机长王金大驾机首飞成功。 
  1984年1月,运十飞机从成都飞拉萨成功。 
  1986年,因3000万油费无法筹集,运十停飞。此后国家开始花费巨亿资金,大规模引进麦道飞机、波音飞机。。。 
  1990年总设计师马凤山郁郁而终,年仅61岁。不知道马先生逝世时,是否会想起那个火红的不可思议的激情岁月。“科技的春天”,“尊重人才”。呜呼。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到70代中期,我国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完成。那个时候,中国的科技全面开花,卫星、火箭、高产水稻、大飞机。加上当时我国和非洲拉美的良好关系。接下来,按照计划,中国援建的铁路和火车源源不断地运来非洲拉美的资源,再把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源源不断地销往非洲拉美。 
  一个国家现代化所需的三个经济条件,工业生产、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此时都已经具备。可以说当时虽然物质生活不丰富,但是科技、文化处于一个大爆炸的前夜,非常类似于二战刚刚结束时后的日本。日本战后用30年时间建成经济强国,而75年周总理也提出要用25年时间,也就是在20世纪末完成四个现代化。可惜,毛周一去,继任者就放弃了这种路线。科研经费剧减一半,从1。3%降到0。65%,科研平台放弃,科研队伍解散。 
  设想一下,如果改革开放后,坚持毛周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科研平台不放弃,75年周总理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完成四个现代化绝对不是不可完成,至少我们会多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看一下毛周时代的工业遗产,航天坚持自主,结果现在接近世界水平;反之航空和美国合作,结果航空工业灰飞烟灭。卡车坚持外援为辅,现在中国卡车竞争力超强;反之轿车搞外援为主,结果沦为生产车间,连小小韩国都不如。轮船搞外援为辅,结果现在竞争力紧逼日韩。 
  呜呼,加上这0。6%,我们就是走一条工业化的GDP道路。减去这0。6%,我们就是走一条去工业化的GDP道路。
  
  
                  
运10祭文…中华民族的骄傲与惋惜
  2003年12月20日,对中国民用飞机制造工业是一个应当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型支线飞机同时在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四个飞机制造公司开工生产。
  从1980年9月26日干线飞机运十上天到今天,事隔25年多,经过无数的痛苦、挫折、反复和斗争,经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外合作的几度沉浮,中国的民机工业终于还是回到了从前,但现在的起点已不是25年前,而是更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