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期与皇帝的夫妻生活接触,自然对太监们产生了很大的刺激。有人认为这就是太监娶妻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说,一年之中轮不到皇帝宠幸的嫔妃非常之多,所以敬事太监常年都会受到她们的孝敬。嫔妃的签牌要想有机会放在盘中,就需要太监的帮忙。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的太监就可以对这些女性下手,当然,处女他们是不能乱来的。但是一经皇帝宠幸之后,妃嫔智慧大开,可能兴趣渐浓。自然,当她们欲念旺盛时,也会饥不择食地选择太监的。毕竟太监总算是一个男性,年轻的小太监常得到亲近的机会,称为“上床太监”,已经是宫中公开的秘密。如此一来,太监自然会乐此不疲,那么他们就会娶妻法定了。    
    所以,日本的学者研究这个问题时,提出了“摆脱孤独心理说”,认为这是太监娶妻的原因。寺尾善雄在他研究太监的力作《宦官物语》一书中写道:“太监与女性组成家庭主要是摆脱孤独的心理,他们在世间受白眼,遭人蔑视,所以要求得到妻子的温暖,这倒也是不难理解的。太监的妻子大多为宫中女官。因为宫廷生活与世隔绝,只有宫内女官才能与太监成双作对,这样就可以相互依靠。”    
    太监由于已经被阉割,身体上自然会发生很大变化。变态的身体慢慢会导致变态的心理,他们的性格也不能用正常的观点来看待。他们已经失去了男性的味道和能力,又不是女性,所以他们的灵魂是扭曲的,他们的心灵是没有归依的。    
    因此,他们的性格是非常不正常的。他们会无缘无故地哭泣,会为一点小事无故发火,发怒时又会突然火气全消,喜怒无常。他们看到比自己强的人便会摇尾乞怜,卑躬屈膝地去迎合,表现出自卑感和软弱性。    
    变态的性格导致人们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他们会对小孩和女性有爱情表示,也会变态地迷恋着饲养的小狗。因为他们孤独、失落,他们的心灵的空虚使他们愿意娶一个妻子回来,以便使自己能够摆脱这种孤独感。    
    还有两种观点是从医学和生理学角度出发的,认为太监娶妻跟这些相关因素有关,即净身的彻底与否和性基因的存在。    
    清朝太监小德张是自幼净身的阉人,可是他到了青春期却忽然对女性感起兴趣来了,以致到后来陆续讨了几个老婆。这件事情引起人们关于他净身不彻底的猜测。我国著名的医学博士兼文史家陈存亡,研究太监问题多年。他就认为,如果太监净身不彻底,很有可能阴茎重生,从而重新产生性欲。    
    宫廷里的小太监,每三年要看一看,每五年再查一查,看是否有凸肉长出,这是宫廷定制。但是宫廷中的事情,不能简单以常理揣测。如果某贵妃对某小太监青睐有加,那么她只要对检验的太监说一声“免了罢”,这个太监就不用受到检查。如此一来,即使那个太监有凸肉长出,也可以自由发展,终至长成。除此之外,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家,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将自己的孩童日后送进宫当太监,所以在这些孩童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由特别的佣妇用她的巧妙手术,扭捏婴孩的下身,直到婴孩的生殖器渐渐萎缩,天然的机能完全毁灭。这样的孩童太监,由于有可能和年幼的太子及公主做伴嬉戏,那么在他们的发育期里,很有可能自然而然地恢复了性能力。只要他们与小太子的关系非常好,宫中的检验太监也就不敢特别仔细地检查他们。    
    除了这些比较自然的情况外,还有人为的情况存在。在太监阉割的过程中,是老太监带领着发育不全的年轻人进入阉房进行手术。这种情况下,假如动刀阉割的人受了贿赂,那么新太监就可以不彻底的净身,只要留着部分根茎,那么就有重生的希望。同样,入宫的检验也可以通过贿赂过关。    
    站在医学的角度看问题,发育不久而又没有阉割干净,这样的情况下,人体强大的发育功能很有可能使人阴茎重生。上面讲的几种情况都是这样,即太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监了。要是一个英俊可爱的太监,被派在深宫中服侍一个贵妃,朝夕相对,日久生情,也不是没有可能。贵妃独居深宫,久而生怨,而太监无论如何毕竟是男性,于是就把面目俊秀的年轻太监,拉上床去,即使拥抱而卧一番,对于贵妃而言,也有相当的情趣。那么如果有不是太监的太监出现,岂非更遂人愿?也就是说,贵妃对阉割未净的太监,有着很大的期望,如此一来,当然这样的事情就是极有可能的。这样的说法并不仅仅是猜测,在明朝人的笔记如《枣林杂俎》中,就有关于魏忠贤“玉茎重生”,生理学角度也有关于“性基因启动”的说法。    
    这种说法的起因是1988年国外医学界轰动一时的一件趣闻。某国有一个男孩,在他周岁的时候因一次医疗事故而失去了阴茎。为了孩子幸福,父母与医生商量,决定改变一下孩子的性别,将其男子的性腺全部根除,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他注射大量的雌性激素,促使他出现女性的第二特征。现代科技的手术当然比太监净身要彻底得多了,而且医生给这个男孩做了人工阴道,并且从小开始,他的父母都把他当作女孩来定向培养。就这样十四年过去了,这个“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正当这个不平凡的实验即将获得成功之际,始料不及的变化发生了。这位“姑娘”突然只对“同性”感兴趣,并且表示愿意做个“男子”。无疑,手术已经宣告失败。    
    有一种先天性畸形的“阴阳人”,体内兼有男女两种性器官,或外表看上去像男性(或女性),实际上其生殖器官是女(或男),只不过都有缺陷或畸形而已。医学实践证明,对这种情况的性改造手术是可以成功的。但像上述情况那样,完全人为地把一个正常的男童改变为女性,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实验最终宣告了失败,但是却揭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那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别不仅仅决定于生殖器官。性的真正中心是下丘脑,到了青春期下丘脑会促使人体向既定的性别(男或女)发展。而下丘脑的机能却受制于人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性基因。也就是说,性基因的启动,才是人体表现出性别(或男或女)的真正原因。而这个性基因的选择,决定于卵子受精的一刹那。这一既定的事实,是任何一个高明的医生都无法改变的。    
    生理学上的这个重大发现,为太监娶妻提供了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太监虽然失去了男性的生殖器官,但他仍然是个男人,到了青春期自然有接近女性的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学者孔宪璋等人认为,性基因的启动才是太监娶妻的根本原因。    
    以上种种关于太监娶妻问题的说法,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都能自圆其说。但是太监真正的动机是什么?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恐怕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就得出结论。要想真正揭开这个谜团,那么应该将历史、环境、心理、医学等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深入研究,或许会有找到答案的一天。    
    


第六部分 明、清篇第30节 李莲英“丢掉脑袋”之谜

    慈禧太后身边最有名的宠臣应该算是太监李莲英了。他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权势炙手可热,甚至后宫宠妃也不得不敬他三分。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讲到他死于非命,但是历史记载中却没有提到。李莲英的尸体葬于何地,人们一直不得而知。但有关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北京永定门外大红门,清东陵慈禧陵墓的旁边,北京海淀等地方都有人提及。但是究竟在哪里,50多年来人们不得而知。    
    慈禧太后身边最有名的宠臣应该算是太监李莲英了。他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权势炙手可热,甚至后宫宠妃也不得不敬他三分。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讲到他死于非命,但是历史记载中却没有提到。李莲英的尸体葬于何地,人们一直不得而知。但有关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北京永定门外大红门,清东陵慈禧陵墓的旁边,北京海淀等地方都有人提及。但是究竟在哪里,五十多年来人们不得而知。    
    1966年,曾经在北京市海淀区恩济庄六一学校中学部任教师的赵广志被打成“牛鬼神蛇”。他与该校校长、书记一起进入劳改队监督劳动,并被强迫掘挖坐落在六一学校内的李莲英墓。赵广志一干人等费尽心力,终于将墓挖开,令人惊讶的是,原来这是真正的李莲英墓。墓中除了李连英的一颗头颅和大量陪葬珍宝外,其余尸骸一无所存。很明显,李莲英死的时候身首异处。    
    那么究竟李莲英是怎么死的呢?《清稗类钞·阉寺类》里有记载说,李莲英在“孝钦后(即慈禧太后)殂后,不意又为隆裕后所庇”,“迨其病卒”,隆裕后“特赏银二千两”。李莲英的后裔说的更明白:“我祖父是善终。享年六十四岁。”又说,“我祖父因得急性痢疾,医治无效而病故。由得病到寿终仅仅四天的时间。”连记载李莲英生平的《李莲英墓葬碑文》里,也说李莲英“退居之时,年已衰老。公殒于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日”。李莲英是“病死于宣统年间”的说法流传很广,以前很少有人表示怀疑。但是李莲英墓葬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说明李莲英是死于非命的。    
    佟洵在《近代京华史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一书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了李莲英,文中就指出,李莲英虽然是死于衰老之年,但却是被人暗中割下了脑袋的,其结局是不得善终。这篇文章的根据,就是北京六一学校中挖出来的墓葬。佟洵指出,在赵广志等挖掘之前,李莲英墓穴的石墙、石门、宝顶等都完好无损,没有被人挖掘过的痕迹,根据赵广志的说法,李莲英棺椁开启时“看见‘一个人’盖着被子在那儿躺着,被子平平展展,没有被人翻过的一点痕迹”。这里的“一个人”不是一具完整的尸骸,而是一个用衣服装殓的“人形”。另外,当时赵广志等人还从李莲英墓中取出了钻石帽子、花宝石镶钻石戒指、镇棺珠等等五十余件珍宝。这些情况证明李莲英的墓葬并没有被盗过,那么就是说他的墓中仅存一颗头颅。佟洵又指出,李莲英从1911年入葬到1966年挖墓,时间间隔仅仅为五十五年,既然头颅是完好无损的,其余的躯干骨骸也不可能全部化为乌有。所以,尸身腐烂的情况是完全可以排除的。    
    这样一来,人们自然关注起李莲英的死因来。这件事没有官方记载,但是民间却有李莲英被砍头的传说。原来曾为李莲英的三弟李宝泰看墓的何氏后裔讲:“李莲英不是善终。”“李莲英被人暗杀于河北、山东交界之处”的传说也在恩济庄一带流传。还有“李莲英是因为讨债被人暗杀”等等一些传说。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作为判定李莲英死因的凭据,但是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    
    据李莲英的后裔讲,李莲英在生前常说“财大祸也大”。这可以表明,在他生前似乎就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认为可能自己的巨额财产会给自己带来祸患。《清朝野史大观》里有一段记载说,在李莲英死后,“群阉瞰其私蓄累累,筹思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