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丽始终没将朴润姬与DT公司老板联系起来。朴润姬个子不高,穿着也较随意,看上去像一个初到中国旅游的韩国大学生。朴润姬没说出自己的老板身分,只说她和马鲁是同事。罗丽对她的身分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她与马鲁的关系。这个女人的出现更让她感到马鲁的神秘。她们也许在心中都对对方抱有一些敌意,但谈话却出乎意料地坦率。一开始朴润姬就说她也在寻找马鲁,她并不掩饰她对马鲁的好感。而罗丽则强调了马鲁是她的男朋友,她甚至向朴润姬暗示了他们的“那种”关系。朴润姬没有理解罗丽说的“那种”关系到底是哪种关系,罗丽索性直接告诉她:“我们住在了一起。”朴润姬没有表现出惊讶,仿佛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随后她们的谈话就越来越融洽了。两人均有收获。朴润姬从罗丽口中知道了马鲁辞职后的一些行踪,也就是说22号罗丽还见到过马鲁。如果她那时认识罗丽,她就能找到马鲁。可见她认为马鲁失踪的时候,马鲁并没失踪,只是从她的视线中消失了而已。罗丽得知马鲁在失踪的前一天从公司里辞职的消息很惊讶,像被当头打了一闷棍。
“为什么?”
“因为升职。”
“升职?”
“是的,公司要提拔他--当部门经理,于是,他辞职了。”
“不可理解。”
“我们也不理解。”
谈到这里她们沉默了一会儿。她们并不是要利用这沉默再做一次理解的努力,而是让沉默来强调她们的不理解。
罗丽分析,马鲁失踪不外乎两种可能,要么是精心策划,蓄谋已久;要么是遇到突发事件。此前她倾向于后一种可能,因为在马鲁失踪前她没发现任何征兆。至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突发事件,她无从想象,因为任何想象都不可避免地将她引向恐惧;她甚至想,只要他很好地活着,他怎么伤害我我都能原谅。她想对他说,我爱你,我原谅你的不辞而别。她可以承担所有的痛苦,只要他幸福。如今,她倾向于前者。这让她感到更为恐怖。马鲁头天从公司里失踪,第二天从她这儿失踪,其间难道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联系是什么?马鲁,太不可思议了。
她们都不愿把马鲁看作一个骗子,尽管马鲁的行为让她们不理解。毫无疑问,她们不了解马鲁,可这有什么关系?她们一点儿都不怀疑她们的直觉,直觉告诉她们马鲁是一个正直、善良、能干、稳重、乐观的人。
她们啜着西湖龙井,在柔和得有些暧昧的光线中互相打量着,这时她们才开始真正地认识对方。
“你是一个外表很冷,心里着火的女人。”朴润姬说。
罗丽点点头,说:“我心里真的着了火,而且是扑不灭的那种火。”
“火很大吗?”
“能烧着天。”
朴润姬笑了,她大概想到了通天的火焰。
罗丽没笑,她即使在说着过分夸张的比喻时也是认真的。罗丽本来是准备邈视面前这个女人的,因为在她身上看不出多么女性的魅力,但偶然瞥到朴润姬眼中的一束光芒,让她改变了态度。眼中能闪烁如此光芒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她想,她是一个追求理想的人。
“马鲁应该感到幸福。”朴润姬豁达地说。
“他会的。”罗丽颇为自信地说。
后来她们的谈话又自然而然地回到了主题上,关于马鲁--
“我很担心,”朴润姬说。
罗丽感到手脚冰冷,说不出话。
“会不会出事?”
罗丽这时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浑身发抖。
“你没事吧?”
罗丽摇摇头。
“哪儿不舒服?”
罗丽又摇摇头。
走出茶社,来到霓虹灯闪烁的大街上,罗丽才感觉好一些。刚才的反应她自己也觉得诧异,她从来都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为什么表现得这么差劲呢?事后想起,她认为可能是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朴润姬的话一下子触到了她最担心的事情上了。那时她忘了她倾向于认为马鲁的失踪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更重要的是,她仿佛一下子看到了路的尽头,潜意识也许在说所有的寻找都将是徒劳。她为他担心,同时又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朴润姬不但没给她提供线索,而且还掐断了她抱有很大希望的惟一一条线索。命运冷酷的风突然吹到了她身上,她怎能不感到寒冷而且颤抖呢?
她不会放弃。
可是如何寻找呢?
她说她没事,真的没事,朴润姬这才上了出租车。
罗丽走在大街上,独自一人。
她奇怪在听了马鲁的一些故事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马鲁。这是愚蠢的,她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她对马鲁的爱并没改变。她愿意承担比命运加到她身上的更多的痛苦,也就是说,她愿意分担马鲁的痛苦,如果他有痛苦的话。
夜风凉爽,她迈步朝前走着,不理会在她身边慢下来的一辆辆出租车。
第三部分 陌生人的威胁第25节 陌生人的威胁(1)
马鲁平常是警惕的。可今天他放松了警惕,上了阿虫的圈套。人都是脆弱的,当一个人处处为你着想时,你就会抑制自己的怀疑,觉得这是不道德的,然后把自己变成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马鲁从罗丽的房间里出来,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他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留恋,对房间、房间中的气味和房间中发生的一切的留恋。天气闷热,院中无人,两只叫不上来名的长尾巴鸟在树上啾啾鸣叫,嬉闹一阵飞走了。一对幸福的鸟,马鲁想,它们飞向何方呢?据说鸟儿知道哪里是真正的乐园,因为它们视野开阔;再者,鸟儿距离天堂也比人类距离天堂要近得多。看着鸟儿像两条彩线消失在灰暗的有些压抑的空中,马鲁心生羡慕,作一只鸟儿多好啊,鸟儿永远是飞向未来的。
鸟儿没有过去,至少马鲁是这样看的。
出了院子,马鲁有一点儿迷惘,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他已辞了工作,他不会再回到公司里去了。想到工作,他便又想到朴润姬,想到她厚厚的既柔软又灼热的嘴唇,还有她那双喷火的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如果一个人胆敢凝视一分钟,他不被点燃才怪呢。对不起啊,朴小姐,我不能爱你。他始终认为离开公司是明智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如此。朴小姐会怎么想呢?她会认为我是一个谜,一个很难猜透的谜。让她去猜吧,他想,她永远也找不到谜底。他觉得自己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有些残酷,可转念一想,事实并非如此,导致他离开公司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要求他提交档案,也就是说,公司要考察他的“过去”,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至于他与朴小姐之间的那一点儿感情戏,倒没什么可怕的,因为他没动情,而且以后也不会动情。自从爱上罗丽之后,他对来自别的女人的爱情就具有了免疫功能。
马鲁走出马甸西街,还没确定往哪儿去。他在报刊亭前站一会儿,看了看那些时尚杂志花花绿绿的封面,什么也没买。报刊亭里坐着的妇女用眼睛的余光看着他。也许就是这一小会儿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突然感到有些心神不宁。他想这可能是天气的缘故,天气太热了,而且也太闷了,空气一点也不流动,呼出的气体又被重新吸入肺里,如此循环着,让人觉着氧气越来越稀薄。走动起来可能会好些。他往前走,他决定回去,回到他住的地方。
他的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压迫着,有些难受。
他感到不安。
他像一头进入猎人射程范围的兽一样,本能地感到不安。
他浑身冒汗。
经过北太平庄地下通道出口时,他听到有人喊:阿明--
这不可能。他继续往前走。
现实有时比梦境更可怕,尤其是在出现某种幻觉时。比如现在,他仿佛听到有人喊阿明,尽管他认为自己已经与阿明没有任何关系了,可听到这个名字,他还是哆嗦了一下。
“阿明--”
他又听到一声。
他想拔腿就跑,跑得让这个声音追不上他。此时他又想起了罗丽院中那两只长尾巴鸟,它们已经朝着未来飞走了。他也想跑向未来,跑向属于“马鲁”的未来。但他知道跑是没用的。
“阿明--”
这次他的手被抓住了。他不得不站住。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瘦瘦的汉子,中等个子,瓦刀脸,小眼睛,说话地方口音很重。
“你认错人了。”马鲁说。
“扒了皮我也能认出你。”他的手像铁钳一样有力,说出的话也不容置疑。
每个生命都面临着许多偶然性。生活就是这样。许多时候偶然性即命运。马鲁如果不在报刊亭前站那么一小会儿,他就会与这个抓住他手的男人错过。要知道在这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里两个人邂逅的机率是多么小啊,可以说几近于零。那样,我们的故事就会朝另外的方向发展。
“我不叫阿明。”马鲁说,他试图挣脱那只手,可是没有成功。
“得。”那人说,“我们为什么不找个凉快的地方坐会儿。”
于是他们来到了马路对面的麦当劳餐厅。这是马鲁与罗丽第一次吃饭的地方。
“还是这里边凉快。”那人说。
“来点儿什么?”
“我没吃早饭。”
“我也一样。”
马鲁要了两份快餐。
他们面对面坐着,一边吃汉堡包,一边用吸管啜饮加冰的可乐。餐厅里人不是很多,因为还不到十点半,不是用餐时间。他们周围没人,他们可以小声交谈,不用担心有人听去他们的谈话。也许他们都饿了,他们各自专心地吃着自己的那份快餐,吃得很严肃,不说话。这两个各怀心事的男人,吧唧吧唧,他们互相能听到对方咀嚼的声音。
吃完汉堡包和薯条,可乐还剩一些,因为纸杯里还有许多冰还没融化。他们端起纸杯,搅着冰块,慢慢地饮。这时他们才互相打量对方。
他们已经有三年没见面了。三年时间说漫长也很漫长,说短暂也很短暂。对马鲁来说,这是足够漫长的一个过程,因为在此期间,他完全由阿明变成了马鲁。起初,只是换一个名字,这很简单。后来,马鲁有了自己的意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就是说马鲁不再仅仅是一个化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了,一个与阿明没有任何联系的人了,这却不易。马鲁还清楚地记得他那天突然看到万物透明发光的情景,那一刻他仿佛得到了神启,他意识到生命还可以是另外一种形态,或者说生命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他感到了生命的大欣悦,他把那天作为自己的生日。那时他感到体内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完全陌生,但他清楚这力量完全属于他,现在这股力量好像很弱了,仿佛被时间消耗掉了一般。他有些担心。而三年时间对于坐在他对面的这个人来说,却是短暂的。这个人没什么变化。依旧是三年前的模样,没胖也没瘦。对马鲁来说,这个人“扒了皮他也认识”,要知道三年前他们几乎是割头换颈的朋友,曾经一起“出生入死”。
让马鲁备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