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年前,康熙就鼓动二余宗室子弟参加海军,本意自然是欲以此掌控海军,但何尝又不是对改变宗室现状的一个大胆尝试?不过,随着宗室的繁衍,总不能把所有的宗室子弟都打去海军。
    老十四这个提议,确实大胆,但却能极大的改变宗室的现状,黜去宗室身份,让宗室子弟出京历练,优良者则召回京师恢复宗室身份,庸者则放逐海外,如此一来,必将激宗室的进取之心,京城宗室才真正称的上是国之根本。
    康熙眉头扬了扬,很快又皱了起来,略微沉吟,便问道:“黜掉宗室身份外放,固然可以防止宗室谋反做乱,但如何保障外放宗室子嗣的血统纯正?子嗣又如何统计管理?”
    听的此问,胤祯一颗心砰砰的直跳,康熙果然是不同凡响,如此短时间,就倾向于宗室革?稳了稳神,胤祯才从容说道:“回皇阿玛,宗室成家早,二十岁之前,基本已有子嗣,如此,外放的宗室的子嗣,完全可以不纳入宗室范围。”
    不要?康熙微微一怔,这倒是干脆利落,如今宗室繁衍日盛,这期间的子嗣不计入玉碟,问题倒是不大,不过,会引起无数的麻烦,这些都是细则,可以慢慢考虑。
    想到这里,康熙直接问道:“海军的宗室子弟黜掉宗室身份,会否引起不满?”
    “不愿意黜掉宗室身份的,可以回京,不勉强他们。”胤祯飞快的说道。
    康熙点了点头,稍一沉吟,便道:“先跪安。”
    待胤祯退出去,康熙便起身殿内缓缓的踱着步子,大清与历朝历代不同,乃是以万之众统御上亿的子民,宗室的作用则分外突出,不仅承担皇族的延续,是皇权的有力保证,老十四的提议跳出了历朝历代对宗室的管制,此举,不仅增强宗室的能力,亦能极大的保证澳洲的稳定,以后的美洲、非洲皆可采取这个法子。
    不过,仅是黜去宗室身份,还不足以防止宗室做乱,还要多加限制,量根绝宗室做乱的可能,宗室外放可不是小事,康熙殿内踱了良久,才停下脚步道:“召几位上书房大臣觐见。”
    胤祯没料到康熙一听闻宗室制革就将他赶了出来,不由满肚子腹诽,他还未汇报借此机会整治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的兵丁、衙役的事情,看来以后,得多留个心眼。至于一众宗室联名具折上奏的事,他根本就不关心,有这个提议,宗室岂会恨他?
    出的宫来,天还未大亮,胤祯那叫一个郁闷,这都是什么事哦,回府是没必要了,想了想,他才进轿子换了身行头,出来吩咐道:“包福全,你带着轿子先去步军统领衙门,爷活动一下,散着过去。”
    包福全一听,忙哈着腰道:“主子,这段路可不近,还是乘轿去。”
    胤祯摆摆手,径直而去,达春几个护卫不由大眼瞪小眼,他们可没带便装,这么一身官袍的跟着,铁定惹主子不痛快,不跟着,又担心出个什么意外,虽说是内城,可不开眼的八旗子弟却不少,略一犹豫,达春才道:“远远跟着罢。”
第410章 吃早茶
    这年头,平民姓基本是没有夜生活的,睡的早,自然起的也早,天还未大亮,京城居民大多都已经起身开始忙活了,京城居民喜欢早晨先沏茶,不管肚子里有没有食,先沏上一壶茶喝着,再张罗其他事情。
    因此,所有居民起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烧水,他们现用的煤炉子根本就过不了夜,常常是半夜就已经熄了,生炉子又叫“笼火”,是居家过日子一件寻常又麻烦的事情,笼火需用劈柴、刨花将乏煤点燃,再装硬煤,碰上劈柴泛潮,冒半天大烟,隔着厚厚的棉门帘子,都能把睡觉的人给呛醒过来。
    一大早,京城内外便晨烟四起,满城皆煤烟味儿,闻着呛人的煤烟味儿,胤祯却一下子想到,英国的工业革命应该快了,如今已经是1713年了,可大清如今却才开始迈出海外殖民的第一步,确实得加快脚步了。
    想到工业革命,胤祯就无比的纠结,英国如今应该正进行圈地运动,把大量的农民从农村赶往城市,而他现却是大量的移民澳洲,把人口束缚澳洲的土地上,想到这里,他心里一跳,严打抓捕的泼皮无赖,偷蒙拐骗赌之流,迁移澳洲,康熙颇有微词,能否转变成手工工人?
    略想了想,他不由摇了摇头,这些人若是集上海,那还不把上海搅得鸡犬不宁?不可否认,这些人都是脑子比较活络的,不过却都是好逸恶劳之辈,着实不好管理,停了一下,他轻轻打了个响指,上海不行,可以让他们去噶罗巴,噶罗巴如今正是需要大量人手进行开,那里可不怕他们折腾。
    噶罗巴做为本土与澳洲的转站,必须大力展,或许噶罗巴先试行大规模的手工工场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那地方贩运奴隶方便,原材料也不缺,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忌,摸出经验之后,再上海、天津等地推行。
    还有广州,南洋已经全面占领,广州的地位就日显突出,必须大力展起来,得找个可意的人出任广东巡抚才行,还有出征欧洲的事情,出征欧洲的领兵将领究竟派谁好呢?老四去欧洲基本已成定局,老十三再领兵就不适宜。
    胤祯一路走一路心里琢磨着,不知不觉间,已经拐上了崇门大街,此时,天光已然大亮,虽是知道京城治安整治还有二天,可卖早点的小贩仍是照常出摊,再如何整治,总不能不吃早点不?
    宽敞的大街上,稀稀拉拉的摆着一些小摊,凛冽的寒风,不时传来一两句吆喝,“吃咧,刚出笼的羊肉馅包子,一口一流油咧。”
    天时还早,大街上行人并不多,极富韵味的吆喝声听胤祯的耳里,却是充满着窘迫和无奈,他不由放缓了脚步,缓缓的打量着这些生活社会底层的姓,也是八旗贵族口的‘脚底泥’。
    恰这时,一阵锣声传来,其间还夹杂着拉长了嗓门的“肃静——回避!”一众小贩有如遇上了城管一般迅速的收摊退进了就近的小巷。
    鸣锣十一声,胤祯扭头看了一眼,一看仪仗便知是门提督隆科多来了,他不由暗忖,这家伙倒是来的早,他可不想让隆科多陪着他走,便侧身避了开去,待其过路,才悠悠的转了出来,抬头便见一家颇为大气的茶楼,丈高的招牌上写着——天宝轩。
    走了这一路,他也觉得些许饿了,抬脚便进了茶楼,一见胤祯进门,伙计忙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躬身道:“老客来拉,您里面请。”
    将胤祯带到大厅空桌,带其落座,伙计才躬身笑道:“爷是第一次来我们小店,不知爷的习惯,还请爷示下,要点什么?”
    胤祯不由微觉诧异,这天宝轩厅堂华丽,陈设讲究,规模不小,这伙计能一眼分出生客熟客就已经不易了,听他口气,竟然还能记住熟客的习惯爱好,这可不简单,看来大茶楼的伙计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微一沉吟,他才道:“粳米粥,吊炉烧饼,红糖蜂糕,小枣蒸饼,豆焰火烧,牛舌糕,各来一份儿。”
    “得咧——粳米粥,吊炉烧饼,红糖蜂糕,小枣蒸饼,豆焰火烧,牛舌糕,各一份。”伙计直起身子扬声道,随后沏了壶了热茶,才躬身道:“爷稍坐,马上就来。”
    胤祯稍稍打量了一下,四明四暗的大座厅,落座的人并不多,稀稀拉拉的不过二十余人,看来,是太早了点。
    早点上的很快,胤祯才刚刚开吃,就听旁边不远处一声极亲热的招呼,“哟,那三爷来了,您这边请。”
    胤祯抬头一看,就见一位身着酱色宁绸夹袍,套着朱色小羊皮凤毛坎肩,三十出头,一脸精瘦的汉子正不紧不慢的踱着进来,见人起身招呼,他只含笑微微点了点头,却是直奔那桌而去。
    那三爷两人殷勤的招呼下落座,另几桌的客人也都移了过来,胤祯一看,这个姓那的,不定是哪家府里的二世祖。
    “三爷,昨儿看告示,说这京城的治安整治为时三天,可仅是昨儿一日,就抓了不少人,抓三天,哪有地儿关押?”
    “咸吃萝卜淡操心,又抓不到您头上,您操的哪门子心?”
    “这京城的治安整治,怕是要虎头蛇尾咯。”
    “三爷,这话从何说起?京城的治安整治可是十四爷掌总。”
    那三爷却是招手道:“伙计,照旧。”而后,慢条斯里的沏茶,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之后,他才缓缓说道:“今儿,京城所有的皇族宗亲将联名具折上奏,请停京城的治安整治。”
    众人听的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半晌没人做声,良久,才听的一人道:“如此说来,十四爷岂不是要倒霉?这京师岂不是又要风云再起?”
    “起个逑。”一句冷冷的声音传来。
    “哟,马二爷来了,特意给您留着位儿,您老快请坐。”
    胤祯瞥了一眼,却是一个与那老三穿着打扮差不多的年男人,稍稍有些福,说话虽粗,长得却是甚是白净斯。
    马二爷落座便道:“整治京城治安,那是皇上的意思,与十四爷何干?”
第411章 触及皇权?
    这位那三爷与马二爷,一个是正蓝旗的,一个是镶白旗的,都是天宝轩的常客,也各自有帮茶友,两人皆是勋贵之后,除了清谈,别无所长,二人皆消息灵通,常常天宝轩抬扛,谁也不服气谁。
    见马二爷一来便摆出一副打擂台的架势,那三爷自是不愿示弱,当下便道:“整治京城治安,确是皇上下的谕旨,可十四爷借题挥,大肆整治宗室子弟,这难道也是皇上的意思?京城所有的皇族宗亲联名具折上奏,这我大清,可是头一遭,轻易岂会罢休?”
    听的二人一口一个皇上,旁听的一众人等皆是噤若寒蝉,谁也没胆子接这话茬,胤祯旁听的倒是来了兴致,静静的等着下。
    马二爷却是不屑的道:“不罢休又待怎得?如今正是海外分封的关口上,十四爷可是掌着海军,他们能把十四爷如何?不想分封海外了?”
    “海军是朝廷的经制之师,易帜换帅,那还不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得咧,就冲这话,咱还是喝茶吃早点得了。”
    一见马二爷要偃旗息鼓,旁听的可不干了,急忙旁说道:“别介啊,二爷,这才刚听到兴头上,您可不能跟天桥说书的一样,说到紧要处,来个下回分解。”
    “去去去,你才是天桥说书的。”
    “哎哟喂,您看我这臭嘴,我认罚行不?今儿二爷天宝轩的帐,归我,算是给二爷赔罪。”
    “爷不缺那两小钱。”马二爷呷了口茶,理了一下修剪整齐的八字胡,这才道:“上次十四爷卖吕宋岛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你们难道就没想想,十四爷他凭什么就敢自个卖那么大一岛?”
    “少来蒙人,那会儿海军还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师。”
    “哟,今儿还真是遇上个明白人,那咱们就抖点真料,十四爷之前奏请上缴海军,皇上却是当场就成立了海军部,仍着十四爷掌管海军,为何?”
    “为何?”
    “那是朝廷根本就养不起海军。”
    “瞎掰您,朝廷一年多少赋税,还养不起一支海军?”
    “得,才说你明白,又糊涂了不是,海军可不比八旗绿营,那一艘战船可就得上万的银子,这又是占南洋又是占澳洲,还要抢占美洲,你以为就那么几十艘战船就够了?没看见海军扩军吗?问题就这儿,海军要展,就得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