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较量-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突然关上车门又喊:“去陵园。”等车到陵园时,蒋介石又叫调回头去,转到官邸
大门口时,蒋介石又叫开汤山。闹得侍从见总统像发了疯一样,怕他自杀,增派多种车
辆尾随。
    举行正、副总统就职典礼了。事前李宗仁请示蒋介石,就职典礼上正、副总统应着
什么服装?蒋介石说穿西装大礼服。李宗仁急忙连夜找上海有名的西装店赶制了一套硬
领燕尾服。到典礼时,李宗仁忽接蒋总统手谕,典礼改着常用军服。
    南京各大学上街游行说:“南京响礼炮,战场响枪声。”当二十一响礼炮响过,赞
礼官恭请正、副总统就位时,李宗仁忽然发现蒋介石并未穿军服,而是学的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时的样子,他着中式长袍马褂,颇显得庄严、斯文。而身着军装的李宗仁副
总统,站在蒋介石身旁,活像个大副官。李宗仁心里感到很难堪。
    李宗仁选上副总统了,美国政府还没拿出支持他的态度,可是全国人民对他有反感
了,认为他去亲美了。
    这些进到副总统官邸的学生代表很长时间没有露面,外边学生憋不住了,长白师范
学院的学生喊道:“走,把许惠东牵来!”一伙学生向许惠东的东交民巷住宅跑去。许
宅大门紧闭,院内军警林立,学生开始向大门里冲,有的同学把院外的花墙拆了,用砖
石向院内投掷,喊声震天:“许惠东快爬出来!不投降就灭亡。”有如潮水涌向大铁门,
顿时大铁门被挤开了,学生一窝蜂似地向小楼里跑。就在这时,一个国民党军中尉军官
喊了一声:“打!”枪响了,装甲车上机关枪疯狂地吼叫起来,学生中弹扑倒在地上了。
马路上躺着三具学生尸体,被打伤的数十人在马路上爬着叫着,这就是“七·五”屠杀
惨案。
    鲍世勋看着面前同学,听他们声泪俱下地讲了惨案。他又能说什么呢?听了同学们
的控诉,他眼里含着泪花了。他感到同学们太天真了。他很喜欢中正大学先修班死难学
生徐国。这是个有正义的青年,平日里很老实,总是在孜孜追求学问,要用知识报效祖
国, 结果倒在国民党枪下了。 学生问他怎么办?他脸色庄重地说:“人家开了枪,你
们说怎么办?”他转身走了.
    “七·五”血案第二天,在渤海师专的大饭厅的东门外,高高遥遥地贴出“团结就
是力量”的标语。去吃饭的同学愣怔住,不知发生了啥事。大家拥进了饭厅,忽然,在
几个盛饭桶旁边发现几摞子《东北民报》,同学们随手就把这些报纸拿光了。因为渤海
师专很复杂,这里有接受共产党教育的地下先进分子,还有这些先进分子又发展的外围
分子,还有家住松花江北,他们那里没有到过国民党军,他们那里先到的是共产党。有
的住城市,有的住乡下被共产党搞的土改吓跑了。他们跟共产党生活一个时期,最后头
脑里幻想国民党,有旧传统观念,认为国民党蒋介石是正宗。所以就跑出了解放区,到
了沈阳入了渤海师专,不久他们亲身体验出,共产党比国民党好,于是暗中宣传起共产
党来了,他们懂得共产党工作方法,一下变成先进派了。还有不少是国民党三青团员,
转几个身儿又弄到进步学生中去了。这样成为又红又白的人物,学生中大部分是中间人
物,自称社会贤达。这样学校就相当复杂了。再加上有人坐飞机或徒步去北平就是为了
求学,“七.五”血案发生后,他们对国民党又有了认识返回沈阳学校。当大家看到
《东北民报》批露的“七·五”血案时,同学们先是感到吃惊,接着引起了轰动,同学
们议论纷纷,群情激奋。各班级的学生自治会都有反映,感到要响应在北平的同学们。
美术系的罗英和国文系的鲍果,他们昨夜在罗鼎老师家开了会,到会的同学都是学校自
治会成员。
    经过几次秘密会议,成立了“东北大中学校在沈师生抗议‘七·五”惨案联合会。”
在会上推罗鼎老师为主席,鲍果为宣传主任,罗英为组织主任,韩上峰为供应主任,商
久吉为消息主任。他们先动员从北平返校的同学谈了“七·五”惨案经过。激发了同学
们的愤怒,开了控诉大会,被骗去的同学控诉了国民党当局对学生的迫害,被枪杀同学
的家属抱着血衣控诉了国民党的罪行。不少同学听了抱头痛哭。接着开了“追悼大会”,
美术系罗英他们从北平宣传血案的报纸上,描绘下死难者的肖像及北平追悼大会的现场
录实, 使大会开得沉痛悲愤, 接着上街大游行,把“七·五”惨案向广大群众宣传。
游行到沈阳警备司令部门前,学生在门前静坐一个小时,向反动当局示威,高喊“还我
同学”的口号。
    游行的当晚还开了“团结篝火晚会”,各学校师生都共同往火堆里加了柴。
    下半夜了,罗鼎老师和女儿罗英刚回到家里,有人轻轻敲门,罗英开门看见是位女
学生,她胸前佩戴着中正大学校徽。罗英忙迎进屋,两个人咬了几句,她们是在游行时
认识的。罗英把在里屋的父亲叫出来,把来的同学介绍给父亲。那个女同学说:“罗老
师,我听您讲过古代文学史。我今天来是给你们捎个秘密消息,沈阳警备司令部要逮捕
参加‘七·五’活动的积极分子。”她把一张名单从卷发中取出来,送到罗老师手中。
    罗鼎老师接过打开一看,问道:“同学,你怎么能得到这张名单呢?”
    “罗老师,这是我们学校少将督办,让我送来的。”她说得很认真。
    罗老师伸手握住那个女学生的手,说:“同学,谢谢你呀!还有那位督办。”
    中正大学女同学没有久留就走了。
    罗英看着父亲说:“爸爸,这名单会是真的吗?”
    “从名单上开列的人名来看,不会是假的。我看得赶快行动,通知同学们离开沈阳。
根据最近的沈阳形势来判断,卫立煌不打算把主力撤出沈阳,那样国民党特务就一定要
肃清沈阳地区的民主势力。这次七·五’惨案后,沈阳的学生运动很高涨,他们一定会
看到留下的学生团结起来了,就会对他们很不利,所以他们非亲手来实行铲除不可。我
的意见,你们要分头离开沈阳。根据我们党在东北的形势,不会出一年,东北就要全部
解放。”
    “爸爸,你跟我们一起走吗?”
    “我还要听从党的安排,你和鲍果可以去大辽河套顺河屯去。那里现在成了三不管
地区,国民党不敢在那里久呆的,共产党还经常出没。”
    “沈阳解放以后,我们要赶回来。”
    “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们的。鲍果是新党员,有事你要多提醒他。”
    说完以后,他们爷俩很快地离开了家。第二天夜里,果然渤海师专就被国民党的军
队团团包围住了,准备抓捕人,但是没能从黑名单上抓住他们所要抓的人。
    ●毛泽东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致电东北军区,指示:关于你们新的作战计划,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
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能力就要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
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
    这一份电报,毛泽东写了好长时间。
    秘书们知道,毛主席、周副主席两个人不断地传阅电报稿,周恩来是军委副主席兼
代总参谋长,每次大小战役毛主席都亲自过问,他是毛主席这方面的主要助手。在西柏
坡他们两个住的院于很近,天天见面,有时两个人猫在屋里半天不出屋。卫士们不能进
屋去打搅,每次都是听见两个人哈哈大笑一阵,门就推开了,不是周副主席手里拿着稿
子走回他的屋子,就是找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去研究稿子,一边对卫士、秘书们说:
“你们准备一下,我去通知他们,主席吃点东西就开会。”他脚步很快地走了。大家都
知道,军事上的问题,主要是由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解决。毛泽东是挂帅的,周恩来参
与决策,并具体组织实施,除了军委作战部外,周恩来还有个小作战室,张主任相当于
他的军事秘书,每天根据局势的变化负责标图。周恩来常到军委作战室了解情况。他对
敌我双方的战争态势、兵力部署、部队特点、战斗力强弱,甚至国民党方面指挥官的简
历、性格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有什么情况,研究定下对策后,多数由毛泽东起草文
电,少数由周恩来起草,而所有军事方面的文电都经周恩来签发。在签发前分:议后发,
有了情况,书记处几个领导人共同商议,然后由毛泽东或周恩来起草文电发出;阅后发,
由于军情紧迫,来不及一起商议,由毛泽东或周恩来起草好文电,再送其他领导人传阅
后发出,这种情况比较多的;发后阅,由于情况紧急,刻不容缓,为了争取时间,由毛
泽东或周恩来起草好电文先发出,再送其他领导传阅。周恩来的工作特别忙,从来没见
他歇一天假,每夜都是工作到凌晨才去睡觉,最晚到九点起床,一天顶多休息五个小时,
其余时间便一直埋头在工作里。深夜十二点,给他送去一碗米饭,一碗菜汤,一盘小菜
的夜餐,放在进门的小茶几上,经常需要警卫员几次提醒,他才吃了。
    这次毛泽东和周恩来讨论有关东北战场是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的重大问题。军
委会中有的同志认为,中央军委指定就算拍板定了。可毛泽东说,细雨才能浇透田,林
彪的心田要细雨浇呀,虽然,他打了长春不见大效,变成围困到久围。可他还是要先打
长春。长春国民党军就像一只蟹子,爪子全撅掉了,还能活多长久?可还是要等待呀,
虽然战争到了紧迫时期,还是要耐心的等呀。
    周恩来支持毛泽东根据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蒋介石的南京军事会议曾谋划撤退东
北、确保华北、经营华南的方案。也就是把东北的兵力集中在辽西,必要时放弃沈阳,
退一大步以巩固华北、稳定全局的计划。对东北来说,还是南重于北,西重于东的安排。
毛泽东既看全国战局,又看东北局部战局,又看东北战役的首战,又看东北的大战役带
动全国的大战役。在蒋介石举棋不定的状态时,要迅速搞上几个决战,决定战争的大命
运。这个时机,如果让敌人实现他们把现有兵力撤至关内或江南的计划,就给解放军以
后作战增加麻烦,如果在敌人还没有决策逃跑之前,我们当机立断,抓住大好时机,组
织战略决战,就可以有把握地一个一个地消灭敌人的强大战略集团。
    毛泽东能紧紧地抓住决战时机的同时,又正确地选择了在东北战场首先进行战略决
战的决战方向。东北战场的形势对解放军特别有利。国民党正规军四十八万,解放军主
力部队连同地方武装共有七十余万人,国民党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东北解放军可得
到全国各地支援,尤其东北地区的大力支援。在辽沈战役还没有开始,统观战争全局是
需要有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这时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据守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
立地区,从局部看,长春孤立,又为久困之军,是东北战场国民党军的弱点,消灭比较
容易,同时也可以解除东北解放军行动的后顾之忧。国民党军却企图以长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