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看上去很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一样不敢过马路,最后哭死在路边,埋葬她们的那片树林就叫公主坟。经毛主席这么一
番感叹,翠微小学也像是有来历的,不是随便什么人胡乱起的名字。
    方枪枪舔着冰棍随父母在翠微路商场闲逛时,屡屡不经意地走过那小学的门口。小学门
前有新华书店、黑白铁门市部、土产日用杂货商店和一间巨大无比的公共厕所。星期天这儿
是熙镶喧闹的商店街僻静的一角,只有厕所静静散发的臭味和校门口那几株高大杨树的哗哗
叶响。站在新华书店台阶上能看见校门内那块写着字的白粉影壁,字是繁体、竖行、红油漆
涂得龙飞风舞,方枪枪认不全,只读得出头尾:好好……向上。
    有时,方枪枪溜进无人看管的大门,走到影壁前端详那几个宇。他绕着影壁走,发现影
壁背后也写满宇,同样是繁体、竖行,字体瘦硬,显见不是一个人的笔墨。方枪枪仰着头使
劲辨认,穷肠搜肚也只认出并列的四个“……毛主席的……”,这已使他满足。
    当他转身,便看到一部分校园,那是一所很大的红砖堆砌的院落:一排排一模一样的红
砖平房;很长的红砖墙;微微拱起的红砖甬道铺在地上拐向四面八方。无人的中午,这院子
也像是在沸腾,很多窗户在闪烁,阳光密集坠落都能看到那针尖大小的形状,掉在地上像砸
进一行行金光闪闪的铜钉。这毫无内容然而热烈的景象使人莫名地感到振奋,油然而起一些
想往,像无聊的人路过一所热闹的医院,很想佳进去当几天病号。
    翠微小学是方枪枪将要上的学校。29号的孩子到学龄大都要进这所小学念书。有一种
说法,这小学员早是29号、通信兵和警卫一师三个院联合建的子弟小学。历届学生除了这
三个院的孩子,只有一个牛奶公司经理的儿子和一个翠微路商场书记的女儿。这使方枪枪对
这小学很觉亲昵,似乎它是29号的一个分号,一块海外领地。而他自己则如早许了人的黄
花闺女,一想起“翠微”二字就像听见了爱人的名字,砰砰心跳,红着脸幻想未来的日子。
    上学——这对方枪枪意味着一身制服,一个身份,农民有了城市户口,从此是个正经
人:学生。再不是什么“小朋友”。
    这很不一样。去年,大一班的小朋友都成了“学生”。他们穿上了白衬衫蓝裤子的制
服,每人都有了一个帆布书包。本来都是玩得很好的朋友,突然之间就有了差别。他们无一
不显得傲慢,忙忙碌碌,跟“小朋友”说话也是一副屈尊降驾的样子。有的干脆就不理人
了,好像“小朋友”都不配和他站在一起似的。方枪枪很伤心但也服气,因为“学生”就是
显得高“小朋友”一等。
    有一次,唐阿姨领着方枪枪他们去北门外马路上看大汽车,正碰上翠微小学的学生从商
场里出来。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不知为什么这些学生那么郑重其事,摆着全副仪仗招摇过
市。
    最先看到的是一面从百货商场和蔬菜大棚之间飘出的鲜艳校旗,接着看到旗下一个胖小
子一手叉腰一手里挥舞着闪亮的仪仗杆神气活现走出来,他后面是一排排挎着小队鼓的漂亮
女孩子,一排排孕妇一般挺着大队鼓的高大男孩,一排排手持钢号的少年号手。他们队形整
齐,服饰统一,手里的鼓号光彩夺目,像宣传画上走下的人物,行进在杂乱的街上十分好
看。每走出一段路,中他们便一齐发作,鼓号齐鸣,造成整个地界儿沸反盈天的气氛,行人
过客纷纷驻足。
    刚一听到那阵高亢、明澈、有如婴儿响亮啼哭的铜管音,方检枪的心就被他们夺去了。
    接着,在小队鼓一阵阵晴天骤雨般的鼓点声中,学生的大队人马源源不断走出来。他们
打着一面面火炬金星红旗,人人上白下蓝脖子扎着红领巾,徒手,很纯良,有纪律,相当尊
严。一定要比喻的话,就像一支简装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队。
    在这么一支有着古老仪仗、旌旗、鼓乐、清一色着装的大军面前,歪带大壳帽、腰扎皮
带、斜插玩具手枪,自以为武装到牙齿的方枪枪活像个小丑。自已也觉得很业余,没品位,
差着不止一个档次。很多29号的大小孩子焕然不同地在队伍里走过。他看到张宁生高晋方
超陈南燕时尤为服热、不忿、神驰意迷。
    带我玩吧,他站在马路边无声地恳求,让我也能这么红装素裹,严肃、认真、凡人不
理,一齐摆臂、抬脚、昂首阔步——咱们都很牛逼。
    他想要那身白蓝制服,要那根红带子。像所有心智未开的人,他产生了一种数量崇拜,
慕大狂情,只要是多的、大的,就是好的。这么想的同时伴生一股自甘轻贱的冲动:急于抹
煞自己,委地雌伏,套上脖圈,忠心耿耿,屁颠颠跟在后面,让扑谁扑谁让咬谁咬谁。
    那类特别想归类。特别想表现表现,露一手,让人一眼相中的念头特别强烈,强烈得接
近痛苦,如果他有足够的表达能力,他会把这惮侃成一个伟大的召唤。
    所以,读书识字,十分次要,要紧的是赶快跟大伙搞在一起,当个有组织的人,有自外
于人的装束、铁的纪律、无数同志和一面可以全心全意向其敬礼的华丽旗帜。
    那天,他在小学生队伍里还看到一些奇怪的女人,她们也穿着少先队的队服,系着红领
中,腰身很粗,烫着短发,混在纯洁的孩子们中间,显得老谋深算。他猜到这些女人大概是
传说中的那种叫“老师”的人物。有关她们,人们的议论很多,常常是一面倒地说好话,除
了党和人民就属他们高尚。一说像干妈:絮絮叨叨,爱管闹事,时不时给孩子一些好处;一
说是魔术师:小孩子被她们黑布一蒙,再变出来性情大异,再也不会淘气,有的变成一块砖
有的变成螺丝钉有的变成房梁柱,社会主义建设都用得上;一说手很巧,尤其会种菜,又当
阳光又当雨露又当肥料又当蜜蜂,也叫“辛勤的园丁”。这诸多说法引得方枪枪天真幻想:
她们是活神仙。
    方枪枪毕恭毕敬地仰望着经过他身边的老师,不知哪一个将是自己的日后恩人☆这些相
貌平平的妇女看上去并不那么神奇,也毫无热爱农业生产的迹象;老实讲,她们脸上有一种
方枪枪十分熟悉曲神态:敝帚自珍、假客气、眼睛朝天——和保育院那些比较生猛的阿姨常
见的表情并无什么不同。方枪枪一下反座过来,明白一个大家从来不提却始终明摆着的事
实:说一千道一万,老师是学生的上级,长官,管你的人。
    这就对了。这就是为什么凡经过老师手的人一提她们就激动,就结巴,只好唱,或者押
韵,好好说都不适合表达对她们的看法。
    这没什么不好,其实倒简单了,更符合方枪枪那个年龄的孩子的理解力。你说老师他不
知道是什么,你说这是排长!他立刻知道她是谁了。
    有一种观念在方枪枪头脑中很顽固,也不知是从何而来,想不起受过何人故意灌输,人
之初就盲目坚信:人是不可以独立存在的。都要仰仗、依赖更强大的一个人。人被人管,层
层听命乃是天经地义,小孩也不该置身事外。尤其是小孩,父母所生只是一种植物,花啊草
啊什么的,必须经过很多很多中,很多很多人管,才能“长大成人”。
    有人管是一种福气,说明你在社会之中。
    社会——那是家之外众人行走的大街,很热闹。被闪在外面,一想就痛不欲生。
    原来是排长啊,方枪枪心里一块石头落地:那就好办了,没什么新鲜的,你下令我执
行,听你话就是了——很好相处。
    千万,千万你对我要严厉,别给我好脸,免得我错会了意,错表了情。我这人贱,不勒
着点,容易蹬鼻子上脸。最怕当头儿的两副面孔,平时慈眉善目,平易近人,说翻脸就翻
脸,一点过渡没有。什么爱呀,关怀呀,谁要你来献媚?咱们也不真是一家子,该怎么样就
怎么样。我愿意老师都像日本小队长,沉着脸挎着刀,一说话就瞪眼,张嘴就是八格牙路—
—和同学永远立正,俯首帖耳,挨着耳光也姿势不变,一日一个嗨依。那才省事,谁跟谁也
别来假招子,你总是那么酷,我也知道怎么进步。
    方枪枪心中对老师暗暗提着殷切期望,一路走回保育院,端着,神情步履都很庄严。到
了晚上,生完孩子心情一直不错的唐阿姨受逼不过,悄悄走到方枪枪身边,问他:
    你哪儿不舒服?
    方枪枪一下变成驼背,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光了,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
    九月的一个好天气,方枪枪心绪不宁地随队走在上学的路上,沉重的新书包一下下拍打
着他的右胯像是一只满含嘱托的大手。朝阳把枫树成行的翠微路照得十分亮堂,一个树影也
没有,好像那是一条前途远大的金光大道。书包内的铅笔盒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如同坚果开裂
不断分着他的神。
    路西走着很多通信兵院的孩子,三五成群,沿着自家院墙行走。他们看上去很整洁,男
孩子很温和,女孩子不少楚楚动人。
    29号这一侧也有很多自行上学结伴而走的孩子。他们看到方枪枪这一班有保育院阿姨
押送排队上学的孩子,便露出很优越的样子,一些男孩子齐声朝他们喊:俘虏班俘虏班。
    方枪枪闻声便害臊地低下头,很收敛地走,真如做了俘虏一般。同队孩子有不好意思
的,也有无所谓假装没听见的。无所谓的是方超陈南燕那些大孩子,老俘虏兵,一往无前走
自己的路。
    他们都是家里没大人和大兄始的孩子,入学后仍要留在保育院,混编成一个附属班,从
一年级到四年级。这是丢脸的事,如同会自己撤尿了还裹尿布、喊他们”俘虏班”最起劲的
也正是他们的老朋友,那些刚刚退园的孩子。高洋张燕生和汪若海几乎是撵着方枪枪喊,方
枪枪低着头也能把他们脸上幸灾乐祸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唐阿姨对这些孩子的起哄置若罔闻,给他们充分的言论自由,甚至还对这切中要害的谐
音笑了一下。你可以发觉她其实也不那么刻板,对孩子们无伤大雅的玩笑也能够欣赏。
    一进翠微路商场那条小街,就看到大批小学生从每一条巷口、拐角走来,校门口更是人
山人海,彩旗飘扬,好像还有大喇叭放着欢快的童声歌唱。很多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
她们没穿那天那身冒领天真的少先队服,显得朴实、更值得信赖一些。戴红领巾的孩子进校
门时纷纷扬起手臂向她们行礼,远远看去波浪滚滚。刚才还在人群中东张西望显得有些茫然
的唐阿姨不见了。紧紧抱团走在一起的附属班孩子也散了。周围全是脑门晶亮五官模糊的陌
生孩子,挤挤挨挨吵吵嚷嚷,一眼一眼横七八竖瞅起来带有小动物那种警觉和审视。
    方枪枪走丢了。绕过那座白豆腐般写着一片字的影壁,眼前是列大群川注不息的孩子。
他随着人走,每到一处都觉得是刚刚经过,穿过一排房子,那里的孩子就大一截儿。后来他
看见一个红墙环绕的操场,有水泥砌的孤零零的主席台和一根飘着国旗的旗杆,那儿有两排
独立的房子,进出的都是高大冷漠的少男少女。身边的人不知什么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