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页5幕乇ā!薄
小雨是一个只有师范中专学历的女孩子,但她从不因为这一点而气馁。她参加了一个职业训练班。在训练班里,她表现得热情而专注,开朗而主动,细心而认真。不论是谈自己的观点、干训练中的诸如清洁之类的事情,还是后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她都表现得乐观而积极。她中专毕业后应聘在当地的一家公司,这是她踏入社会的第一站,她非常地珍惜,所以投入了她全部的干劲与热忱。尽管这家公司终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她却一直在公司坚持到最后一刻。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成了无言的结局,但是她却认为这也是一份收获,她在其中学到了在学校没有学到的东西。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许多与她一起到公司的同学都相继走了,她却选择了留下,与公司一起坚持到最后一刻。她相信仅凭这一点,她再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不出所料,她去了深圳,一个星期后,她便被一家船务公司录用,试用期月薪1 500元。她在那里做得很开心,和领导与同事们的关系相处得很融洽。这难道不是成功吗?
常言说得好:天下无大事!因为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构成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比如居里夫人,她的伟大发明,难道与她每天洗沥青渣、做实验、记数据毫无关系吗?
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这种心态和情绪与挫折和失败无关。如果天下的人们,用鲜花铺满自己心灵的春天,用快乐填充自己的平常生活,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地走,那么每一个脚印都是一首成功的歌!
第二章 规划是指引天堂的航标第一节 新奇多一步(1)
“新奇”的意思是“新颖”、“新鲜”、“与众不同”、“有所改进”等。
“新”是一个透过比较得出来的东西,不要以为“新”就是“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有的人司空见惯的东西,而另一些人可能就以为是“新颖”的;在外国是“习以为常”的,在中国可能就是“鲜为人知”的;在南方可能是随处可见的,到了北方就成了“物以稀为贵”了。
我们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事事创新。只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哪怕是进行一点点改进,就是创新了。“我们之所以比前人看得更远,就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知道,创新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现在大力提倡创新,其哲学的基础就在于此。
记得当年胡适开始写白话诗时,被人们讥为“白开水”,后来白话诗大行其道,他就成了“祖师爷”。胡适在那个年代是影响很大的,特别是对年轻人,远远超过了当今的任何明星。在20世纪30年代,有些年轻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经常挂在自己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朋友胡适”,可见其影响之大。
前文有述,李阳本来是一个很懒散的学生,旷课迟到补考是家常便饭,可是为了拿到一张学士学位证书,横下心来学英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喊读”,也就是不像一般的朗读,而是“声嘶力竭”的“呐喊”。这可能正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盲区,就是这一创新,“疯狂的李阳”掀起了一场“疯狂英语”风暴,大有席卷中国,走向世界之势。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积极思索,不要什么时候都循规蹈矩,只要有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很多事情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策划就是生产力
几年前的某一天,比尔·盖茨从其西雅图总部附近的一家餐馆走出来。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拦住他要钱。给点钱自然是小事一桩,但接下来的事却令见多识广的比尔·盖茨也目瞪口呆———流浪汉主动提供了自己的网址,那是西雅图一个庇护所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地址,以帮助无家可归者。
事后盖茨感慨道:“简直难以置信,Internet是很大,但没想到无家可归者也能找到那里。”
比尔·盖茨的微软给互联网带来了统一的标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垄断。其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已成为进入互联网的必经之路,全世界各地的个人电脑中,92%在运用Windows软件系统。
更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微软共投资并收购了近40家公司。表面上看起来,微软的投资和并购行为好像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资本扩张动作,但只要把这些公司排在一起分门别类,立刻就会令人大惊失色!因为这些公司所代表的竟然是网络经济的三大命脉:互联网络信息基础平台、互联网络商业服务和互联网络信息终端。微软不仅统治了现在的个人电脑时代,而且已经开始着手统治未来的网络时代!
因此,美国司法部要引用反垄断法控告微软。
可是比尔·盖茨从容地说:“微软只占整个软件业的4%,怎么能算垄断呢?”
盖茨的话也自有他的道理,因为软件的形态与工业时代的规模和产品建立的垄断已有明显区别。实际上,微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垄断,只有“霸权”才能更确切地描述微软的真实。因为操作系统是整个电脑业的基础,微软以核心产品的垄断获得了对整个软件行业的霸权,使得垄断操作“稀释”和掩饰在更大的范围的霸权之中,与单纯的数量份额和比例等等有关垄断的硬性指标已无明显关系。
软件业的霸权是一种独特的霸权,是知识的霸权,创新的霸权。
松下幸之助说:“今后的世界,并不是以武力统治,而是以创意支配。”
第二章 规划是指引天堂的航标第一节 新奇多一步(2)
模仿也是一种创新
很多人都把日本人叫作“模仿的巨人,创造的矮子”———这句话大概是从“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词仿造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可是继而思之,越来越觉得这话没有多少道理。
我们认为,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外国人,遇到一个问题并想解决问题的时候,都必须对其同类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我们知道,不论是伟大的发明创造,还是精彩的艺术创造,都应该有一个基础,有一个模式。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可以说的,而“广州雪花大如席”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燕山的雪花”虽然没有“席”大,但有雪却是事实,而广州就基本没有雪,所以就更不可能“大如席”了。
一句夸张的话尚且如此,何况发明创造呢?
最典型且著名的发明要算瓦特的蒸汽机了,但是,如果没有纽科曼制造的蒸汽机做参考,瓦特的蒸汽机是不是能够发明便是个问题了。
瓦特自己也说:“我不是发明家,而是改良家。”
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前人看得更远,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的话。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如此,这如同一步登不上珠穆朗玛峰一样,所谓发明创造就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不断改良而已。
万德尔·菲利浦说:“一切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事物都是借来的,美与形莫不如此。”
常言说:“模仿产生创新”、“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创新力强的人,无不巧于模仿”等,都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从这点意义出发,日本人的模仿不正意味着创新力强吗?只不过以前外国发展太快了,我们光顾着追赶他们了。因此,当进行发明创造并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努力研究古今中外与其相似的事物,这样,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把别人“失败的教训”变成自己“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模仿的就尽量模仿。
在这样的基础上,哪怕只进行了1%的改良也是成绩。
在自然科学上是这样,在社会科学上也是这样。例如,罗伯特·梅所著的《鲁道夫》一书,5年间就发行了600万册,受到人们的极大好评。其实,他的写作技巧与文思格调,都是照搬名著《圣诞节之夜》,只不过在内容上小有突破罢了。
在日本,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大佛次郎那本风靡一时、曾倾倒过百万读者的《鞍马天狗》就是如此。这部小说最初在杂志上连载,就连东京大学校长山川建次郎博士也称是文坛久未得见的成功之作。然而,这部《鞍马天狗》却是脱胎于法国小说《夜的恐怖》,曾载于《新趣味》杂志。大佛次郎将原著的故事情节移为已所用,只是将小说背景安排在了江户幕府末期,并把人物换上了近胜勇,于是,这部《鞍马天狗》便问世了。
“讲谈社”第一任总编筑波四郎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恕我不能披露当事人的姓名,总归他是个很有名的人,也是个模仿能手。他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是取他人成功之作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然后将书中的山川、河流等固有名词换掉,再对时间、天气、地点加以改动,最后再对原著的风格、技巧进行改头换面,这样经过几番‘手术’,最后就会与原著面目皆非了。”
这就是说,作家绝对不模仿、不借鉴别人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创作”不过如此。
总之,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针对问题将选取来的材料统统据为己有,所要注意的是,不要机械地模仿,而要把它灵活地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独创,这就足够了。
第二章 规划是指引天堂的航标第一节 新奇多一步(3)
把咖喱粉撒在富士山上
日本有一家SB公司,主要生产咖喱粉。有一段时间,这家公司的产品滞销,堆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破产了。公司要破产,大家都在想法进行促销,可是一切手段都施展出来之后,公司的销售量还是没有上去。公司的经理一个个都“下了课”,连续换了三任经理。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第四任经理田中走马上任,可是还是没有好办法。大家都清楚,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是顾客对SB公司的牌子很陌生,很难注意到有这种产品。
公司的产品销量一天天萎缩,公司的资金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大量做广告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不拼死一博去做广告,那也无异于坐以待毙。
做广告,做广告,做什么广告呢?
必须做一个“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广告!
这不等于费话吗?哪个公司不想做这样的广告!
一天,田中经理正在办公室里翻报纸,一条新闻吸引住了他。这条新闻说:有家酒店的工人罢工,媒体进行了追踪报导,罢工问题圆满解决,酒店恢复营业,原先不景气的生意现在变得异常兴隆。
在日本,劳资双方的关系一般都比较和谐,一旦出现罢工的事情就会成为新闻焦点。
田中看着看着湌m呂mo揕褼;槪希縲炅欧铢ovH0跎a5Z*顮貟锰l蜎汼爄y鋽r誒7獡瀬%L'葑%焙莌k东拂》v1璈B.咿赿仯eoIxⅰ36BS%特釗(
溮f胔慷錯詭糈鐷偂荻f{FoY蚩泽@00uMb抸…腱XI&耮f助7哟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