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警世通言-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我也不要你养活,你也莫缠我。〃春儿自此日为始,就吃了长斋,朝暮纺织自食。可成一时虽不过意,却喜又有许多东西,暗想道:〃且把来变买银两,今番赎取些恒业,为恢复家缘之计,也在浑家面上争口气。〃虽然腹内踌蹰,却也说而不作。
  常言〃食在口头,钱在手头〃,费一分,没一分,坐吃山空。不上一年,又空言了,更无出没,瞒了老婆,私下把翠叶这丫头卖与人去。春儿又失了个纺织的伴儿,又气又苦,从前至后,把可成诉说一场,可成自知理亏,懊悔不迭,禁不住眼中流泪。又过几时,没饭吃了,对春儿道:〃我我看你朝暮纺织,到是一节好生意。你如今又没伴,我又没事做,何不将纺织教会了,也是一只饭碗。〃春儿又好笑又好恼,忍不住骂道:〃你堂堂一躯男子汉,不指望你养老婆,难道一身一口,再没个道路寻饭吃?〃可成道:〃贤妻说得是。'鸟瘦毛长,人贫智短。'你教我那一条道路寻得饭吃的,我去做。〃春儿道:〃你也曾读书识字,这里村前村后,少个训蒙先生,坟堂屋里又空着,何不聚集几个村童教学,得些学俸,好盘用。〃可成道:〃'有智妇人,胜如男子。'贤妻说得是。〃当下便与乡老商议,聚了十来个村童,教书写仿,甚不耐烦,出于无奈。过了些时,渐渐惯了,枯茶淡饭,绝不想分外受用。春儿又不时牵前扯后的诉说他,可成并不敢口答一字。追思往事,要便流泪。想当初偌大家私,没来由付之流水,不须题起;就是春儿带来这些东西,若会算计时,尽可过活,如今悔之无及。
  如此十五年。忽一日,可成入城,撞见一人,豸补银带,乌纱皂靴,乘舆张盖而来,仆从甚盛。其人认得是曹可成,出轿施札,可成躲避不迭。路次相见,各问寒暄。此人姓殷名盛,同府通州人。当初与可成同坐监,同拨历的,近选得浙江按察使经历,在家起身赴任,好不热闹。可成别了殷盛,闷闷回家,对浑家说道:〃我的家当已败尽了,还有一件败不尽的,是监生。今日看见通州殷盛选了三司首领官,往浙江赴任,好不兴头!我与他是同拨历的,我的选期已透了,怎得银子上京使用。〃春儿道:〃莫做这梦罢,见今饭也没得吃,还想做官!〃过了几日;可成欣羡殷监生荣华;三不知又说起。春儿道:〃选这官要多少使用?〃可成道:〃本多利多。如今的世界,中科甲的也只是财来财往,莫说监生官。使用多些,就有个好地方,多趁得些银子;再肯营干时,还有一两任官做。使用得少,把个不好的缺打发你,一年二载,就升你做王官,有官无职,监生的本钱还弄不出哩。〃春儿道:〃好缺要多少?〃可成道:〃好缺也费得千金。〃春儿道:〃百两尚且难措;何况千金?还是训蒙安稳。〃可成含着双泪,只得又去坟堂屋里教书。正是:渐无面目辞家祖,剩把凄凉对学生。
  忽一日,春儿睡至半夜醒来,见可成披衣坐于床上,哭声不止。问其缘故;可成道:〃适才梦见得了官职,在广东潮州府。我身坐府堂之上,众书吏参谒。我方吃茶,有一吏,瘦而长,黄须数茎,捧文书至公座。偶不小心触吾茶瓯,翻污衣袖,不觉惊醒。醒来乃是一梦。自思一贫如洗,此生无复冠带之望,上辱宗祖,下玷子孙,是以悲泣耳!〃春儿道:〃你生于富家,长在名门;难道没几个好亲眷?何不去借贷;为求官之资;倘得一命,偿之有日。〃可成道:〃我因自小务外,亲戚中都以我为不肖,摈弃不纳。今穷困如此,枉自开口,人谁托我?便肯借时,将何抵头?〃春儿道:〃你今日为求官借贷,比先前浪费不同,或者肯借也不见得。〃可成道:〃贤妻说得是。〃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也有闭门不纳的,也有回说不在的;就是相见时,说及借贷求官之事,也有冷笑不答的,也有推辞没有的,又有念他开口一场,少将钱米相助的。可成大失所望,回复了春儿。正是:早知借贷难如此,悔却当初不作家。
  可成思想无计;只是啼哭。春儿道:〃哭恁么?没了银子便哭;有了银子又会撒漫起来。〃可成道:〃到此地位,做妻子的还信我不过,莫说他人!〃哭了一场:〃不如死休!只可惜负了赵氏妻十五年相随之意。如今也顾不得了。〃可成正在寻死,春儿上前解劝道:〃'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天无绝人之路,你如何把性命看得恁轻?〃可成道:〃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死?只是我今日生而无用,到不如死了干净,省得连累你终身。〃春儿道:〃且不要忙,你真个收心务实,我还有个计较。〃可成连忙下跪道:〃我的娘,你有甚计较?早些救我性命!〃春儿道:〃我当初未从良时,结拜过二九一十八个姊妹,一向不曾去拜望。如今为你这冤家,只得忍着羞去走一遍。一个姊妹出十两,十八个姊妹,也有一百八十两银子。〃可成道:〃求贤妻就去。〃春儿道:〃初次上门,须用礼物,就要备十八副礼。〃可成道:〃莫说一十八副礼,就是一副礼也无措。〃春儿道:〃若留得我一两件首饰在,今日也还好活动。〃可成了啼哭起来。春儿道:〃当初谁叫你快活透了,今日有许多眼泪!你且去理会起送文书,待文书有了,那京中使用,我自去与人讨面皮;若弄不来文书时,可不在了?〃可成道:〃我若起不得文书,誓不回家!〃
  一时间说了大话,出门去了,暗想道:〃要备起送文书,府县公门也得些使用。〃不好又与浑家缠帐,只得自去向那几个村童学生的家里告借。一钱五分的凑来,好不费力。若不是十五年折挫到于如今,这些须之物把与他做一一封赏钱,也还不毅,那个看在眼里。正是彼一时此一时。可成凑了两许银子,到江都县干办文书。县里有个朱外郎,为人忠厚,与可成旧有相识,晓得他穷了,在众人面前,替他周旋其事,写个欠票,等待有了地方,加利寄还。可成欢欢喜喜,怀着文书回来,一路上叫天地,叫祖宗,只愿浑家出去告债,告得来便好。走进门时,只见浑家依旧坐在房里绩麻,光景甚是凄凉。口虽不语,心下慌张,想告债又告不来了,不觉眼泪汪汪,又不敢大惊小怪,怀着文书立于房门之外;低低的叫一声:〃贤妻。〃春儿听见了,手中擘麻,口里问道:〃文书之事如何?〃可成便脚揣进房门,在怀中取出文书,放于桌上道:〃托赖贤妻福萌,文书已有了。〃春儿起身,将文书看了,肚里想道:〃这呆子也不呆了。〃想着可成问道:〃你真个要做官?只怕为妻的叫奶奶不起。〃可成道:〃说那里话!今日可成前程,全赖贤妻扶持挚带,但不识借贷之事如何?〃春儿道:〃都已告过,只等你有个起身日子,大家送来。〃可成也不敢问惜多借少,慌忙走去肆中择了个古日,口复了春儿。
  春儿道:〃你去邻家借把锄头来用。〃须臾锄头借到。春儿拿开了绩麻的篮儿,指这搭地说道:〃我嫁你时,就替你办一顶纱帽,埋于此下。〃可成想道:〃纱帽埋在地下,却不朽了?莫要拗他,且锄着看怎地。〃运起锄头,狠力几下,只听得当的一声响,翻起一件东西。可成到惊了一跳,检起看,是个小小瓷坛,坛里面装着散碎银两和几件银酒器。春儿叫丈夫拿去城中倾兑,看是多少。可成倾了锞儿,兑准一百六十七两,拿回家来,双手捧与浑家,笑容可掬。春儿本知数目,有心试他,见分毫不曾苟且,心下甚喜。叫再取锄头来,将十五年常坐下绩麻去处,一个小矮凳儿搬开了,教可成再锄下去。锄出一大瓷坛,内中都是黄白之物,不下千金。原来春儿看见可成浪费,预先下着,悄地埋藏这许多东西,终日在上面坐着绩麻;一十五年并不露半字;真女中丈夫也!可成见了许多东西,掉下泪来。春儿道:〃官人为甚悲伤?〃可成道:〃想着贤妻一十五年勤劳辛苦,布衣蔬食,谁知留下这一片心机。都因我曹可成不肖,以至连累受苦。今日贤妻当受我一拜!说罢,就拜下去。春儿慌忙扶起道:〃今日苦尽甘来,博得好日,共享荣华。可成道:〃盘缠尽有,我上京听选,留贤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春儿道:〃我也放心不下,如此甚好。当时打一行李,讨了两房童仆,雇下船只,夫妻两口同上北京。正是: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
  可成到京,寻个店房,安顿了家小,吏部投了文书。有银子使用,就选了出来。初任是福建同安县二尹,就升了本省泉州府经历,都是老婆帮他做官,宦声大振。又且京中用钱谋为公私两利,升了广东潮州府通判。适值朝觐之年,太守进京,同知推官俱缺,上司道他有才,批府印与他执掌,择日升堂管事。吏书参谒已毕,门子献茶。方才举手,有一外郎捧文书到公座前,触翻茶瓯,淋漓满袖。可成正欲发怒,看那外郎瘦而长,有黄须数茎,猛然想起数年之前,曾有一梦,今日光景,宛然梦中所见。始知前程出处,皆由天定,非偶然也。那外郎惊慌,磕头谢罪。可成好言抚慰,全无怒意。合堂称其大量。
  是日退堂,与奶奶述其应梦之事。春儿亦骇然,说道:〃据此梦;量官人功名止于此任。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今日三任为牧民官,位至六品大夫,太学生至此足矣。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可成点头道是。坐了三日堂,就托病辞官。上司因本府掌印无人,不允所辞。勉强视事,分明又做了半年知府,新官上任,交印已毕,次日又出致仕文书。上司见其恳切求去,只得准了。百姓攀辕卧辙者数千人,可成一一抚慰。夫妻衣锦还乡。三任宦资约有数千金,赎取旧日田产房屋,重在曹家庄兴旺,为宦门巨室。这虽是曹可成改过之善,却都亏赵春儿赞助之力也。后人有诗赞云:
  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
  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
  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扫荡残胡立帝畿,龙翔凤舞势崔嵬。
  左环沧海天一带,右拥太行山万围。
  戈戟九边雄绝塞,衣冠万国仰垂衣。
  太平人乐华胥世,永永金瓯共日辉。
  这首诗单夸我朝燕京建都之盛。说起燕都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当先洪武爷扫荡胡尘,定鼎金陵,是为南京。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而变作花锦世界。自永乐爷九传至于万历爷,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了。这位天子,聪明神武,德福兼全,十岁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处寇乱。那三处?日本关白平秀吉,西夏承恩,播州杨应龙。
  平秀吉侵犯朝鲜,承恩、杨应龙是土官谋叛,先后削平。远夷莫不畏服,争来朝贡。真个是:一人有庆民安乐,四海无虞国太平。
  话中单表万历二十年间,日本国关白作乱,侵犯朝鲜。朝鲜国王上表告急,天朝发兵泛海往救。有户部官奏准:目今兵兴之际,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自开了这例,两京太学生各添至千人之外。内中有一人,姓李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