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对命令形成条件反射的我想都没想就站起身朝他走去。
“敌人?敌人在哪里?”我用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站起身来,然后恍惚地向军官走去,露出惟一还算洁白的牙齿。
军官别着头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大概我摇摇晃晃的样子实在不够雅观。
“同志,你还能战斗吗?”
从军官身后转出一个士官问道。
“瞧,我还没受伤。为什么不行?”
我撑着墙壁说道。
“有水吗?”
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军官腰间的水壶。这提醒了他,他顺手把空水壶摘下来咣当一声扔在旁边。
“这里已经没有预备队,连营部的书记都补充到战斗一线连队去了。团指答应在天黑后给我们补充一百个人。我们能否在天黑后再行动?”
士官迟疑一下,向军官建议道。
“不行,现在就必须将敌人驱逐出我们的334阵地。否则等天黑后就更困难,没准我们的增援部队会选择我们的侧翼进行反突击,如果被敌人控制住这个制高点,我们就会被敌人空中火力上的优势所钳制。要知道,敌人是特种兵,肯定有航空火力协调员和地炮火力协调员编组,如果敌人召唤炮火进行布雷或者反突击,我们都得完蛋!”
军官耐心地向士官解释道。
“可是?”
士官脱下头盔,为难地挠着光溜溜的脑袋。
“我知道,334高地应该是二团坚守的,但是大家看到了,他们现在无法夺回阵地,敌人已经把334阵地和二团可能进攻的线路完全用召唤炮火给封锁住。没时间了,我们新的特种兵穿插部队在前天就已经渗透到敌人侧后方去了,没准今晚就会有大的反突击战斗。” 军官拍着士官的肩膀说道。
“你帮我找几个射术好一些的战士和我一起行动,我们已经有一个防空火力小组。”
军官说完转身向坑道的另一头走去,边走边喊道:“要快,天黑后我们的行动就更不方便!”
过几分钟,我们的战斗小队准备出发了,老柳不停地往身上的口袋里装小口径榴弹,吴贲则反复检查着他的40火箭炮。
“营长同志,记得给我们火力支援。大家出发!”
军官冲我们一挥手,带头冲进堑壕里。
334高地是个马蹄形的山顶,易攻难守,是我们两个步兵团的结合部。在334阵地后面就是起伏平缓的丘陵地带,适合敌人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二团在我们的左翼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在掩护我们,所以敌人在发现我们的薄弱环节后果断地用特种兵机降作战,占领了334阵地。
刚才在图纸作业的时候大家确定了作战方法,防空小队将在军官的指挥下沿堑壕前进,在靠近敌人大部队进攻的方向上为我们进行防空掩护,防止敌人直升机的后续火力支援。我们的步兵突击小队加强了40火箭炮和无坐力炮,分成两个方向摸向敌人。火力支援小组准备用自动榴弹发射器和反坦克导弹为我们提供战场炮火支援,另外,火力协调员将负责协调营部的迫击炮火力召唤。
“敌人是特种兵部队,单兵战斗力强,你们特别注意互相掩护。”
军官在路上分手的时候一再叮嘱我们。
敌人?敌人在上面吗?我们小心地沿着堑壕向334阵地摸去。
“卧倒!”
前面不知谁大喊一声。紧接着我看见一个打头的战士摇晃着栽倒在地上。
“是敌人狙击手!快撤到堑壕里去!”
老柳招呼着大家滚进堑壕里。
没办法前进了,前面有一段二百米的开阔地,再往前才是334阵地所在的山丘,爬上山丘还有三百多米的距离。
“大家赶快运动隐蔽,敌人可能会进行炮火召唤!”
老柳的喊声提醒了还在发愣的众人。
“钻猫耳洞!”
一个战士发现了不远处的隐蔽洞口。
当嘶嘶飞行的炮弹狠狠地咬啮着土地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散蹲在猫耳洞里。
敌人已经发现我们了,怎么办?
我苦恼地眯着眼看着外面的堑壕。
趁着敌人火力覆盖的当口,分队指挥员开始联络火力支援,一会儿敌人炮火覆盖结束后,观察员小心地测量敌人的具体位置,几个狙击手在堑壕里游动吸引敌人火力。很快敌人在334阵地上的潜伏位置就被观察员报告完毕。 “大家准备运动,炮火支援一开始第一组就向山脚下的鱼塘处快速跑步前进,那里有个沟渠可以掩护你们。第二小组的狙击手和自动榴弹发射器准备火力压制,其他人员准备在第一组遭到狙击后予以支援,从其他方向佯装跃进吸引敌人火力,大家注意动作快一点,别让敌人给招呼上。”
指挥员说完就开始看表。
天又快黑了,笼罩着浓浓硝烟的大地被青色的雾霭笼罩着,散发出冰冷厚重的质感。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堑壕地表上一个蜘蛛正跋涉在泥水中急急地寻找回家的路。
稍稍直起腰,我打量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青灰色的基调,没有跳跃的气息,只有凝固和低沉。我好像在夜色中眺望一幅悬挂在冰冷展厅里的风景油画一般。
不,这不准确,因为我也在这里面。
这应该是个昏暗的舞台,这个应该是属于大自然的世界被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人们改造成了战争的舞台。每天,不,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追逐死亡的剧目。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角色,快乐或者悲伤,高贵或者卑贱,执著或者怯懦,但角色的结局只有两种,生存或者死亡。
远处的鱼塘小屋朝西面的两扇窗户宛若一对闪烁的眼睛,窥看着舞台,随着逐渐暗淡的夜色降临,小屋逐渐睡去。
夜色,让我感到一丝不安,因为这是个彻底没有安全的世界。
“这是我熟知而渴望的世界吗?”
我极力攥紧手中的步枪。
也许,我的命运注定今生就会在这些痛苦里挣扎。每天当我筋疲力尽地干完打扫卫生的例行工作坐在图书馆休息室里的时候,我总是这样劝慰自己。夜晚,当我蹒跚地穿过灯红酒绿的街道回到宿舍倚在潮湿的折叠床上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散发着些许热量。
“你为什么不找一份工作?会计是不错的行业啊?”
在电脑公司的朋友总是在我的宿舍那张破床上懒懒地躺着,边向我炫耀自己宰用户的新纪录。
“你能帮我介绍一个不用做假账的会计活吗?”
我用酩酊的眼神看着他因为营养过剩而在灯光下发亮的脸蛋。
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在战争开始蔓延的时候。我甚至抱着嘲笑的态度,看着周围那些平时趾高气昴的成功人士惊恐万状的样子,我心里充满报复成功的快感。
随着战局的恶化,整个城市开始陷入空前的恐慌。我再次失业了,这一次我连憋在小屋里看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打发光阴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当我在电脑公司工作的朋友像绝望的老鼠靠在角落里看着窗外的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战争的可怕。 “你打算怎么办?逃到安全的城市去?”
我边胡乱地摆弄他带来的笔记本电脑边问道。
“完了,我的生活全完了。老板欠我六个月的工资跑掉了,我现在和你一样是彻底的穷光蛋。到其他城市去?我能干什么?再去卖电脑?”
看着我,他镜片后面的眼神逐渐暗淡下来,最后消失在夜色之中。
战争,当我抱着自认为无牵无挂,对任何苦难都无所畏惧的心情参军的时候,我想战争不过如此。也许会更刺激吧。
可是这种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游戏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至少你的身体就无法抵御这无止境的战火摧残。我的肘部大概磨破了皮,在堑壕里移动的时候被汗水浸泡过后又变得梆硬的作战服折磨着我的创口,阵阵疼痛拉扯着我早已麻木的神经。
“跑!”
雾色中一声低沉的喝喊把我拉回现实生活之中。
跟在前面一个战士的身后,我极力把自己的奔跑速度发挥到极限。为跟上前面人的速度,我毫无顾忌地挺直身体,丝毫没有顾及周围横飞的子弹。
“大家分散突击,多用手雷。火力手注意支援。只要扑进堑壕就好办了。”
指挥员在大家喘息片刻后开始催促大家行动。
我们必须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前将敌人驱逐出334阵地,因为我们缺乏单兵夜战装具。夜晚,是敌人的天下。
“冲啊!”
在跑了十几米后有人开始大声叫喊吸引敌人的火力,是老柳。
终于,我惶然仆倒在一个土坎下面。
敌人离我已经很近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够奔跑这么长一段距离不被敌人击中。子弹啾啾地从头顶掠过,杜鹃科属的阔叶植物枝叶给横扫的弹雨切碎,漫天飘洒。小口径榴弹爆炸掀起的泥土落得我满身都是。在敌人绵密的火力压制下,我极力试图把自己的身体缩小然后将它贴在土堆后面。
一个战士在我不远处倒下,敌人大概使用了点50口径的重机枪。战士的尸体仰面倒在地上,胸口有三个酒盅大小的弹洞。他的眼睛还是睁着的,漆黑的瞳孔凝视着死神所在的夜空。
我用颤抖的双手抓出一颗手雷,拉着导火索后奋力向上面扔了出去,紧接着我搂着步枪扑向离我最近的一段堑壕。
我的力气几乎耗尽,手雷没有能够扔到敌人机枪所在位置,只是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爆炸,我自己几乎被手雷爆炸的弹片伤着。
“敌人应该没有发觉我吧?”
我滚进堑壕里后大口地喘息着,被硝烟熏伤的肺叶在激烈的起伏时发出可怕的声响,就像只被踏上一只脚的破牛皮口袋。 小心地弯着腰,我开始在堑壕里寻找敌人射击的位置。我们后面的压制火力还在不停地发射小口径榴弹和迫击炮,我不时得仆在堑壕里躲避从天空中坠落的炮弹。
顺着堑壕摸索了几十米,我发现了敌人。这是个之字形的抵抗点,敌人正在向山下倾泻火力。掏出一颗手雷。一想,不够保险,再掏出一颗。两颗手雷被我同时扯了拉环,等待几秒钟后我飞快地把这两个手雷甩向敌人火力点的大概位置。没有时间看手雷爆炸的情况,我像条仓皇遁去的鱼沿着堑壕消失在阵地的另一头。
夜色已经完全降临在阵地上,我失去了方向,只能凭借早已迟钝的听觉来判断周围的情况。敌人依然控制着阵地,从双方交火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第二梯队已经冲到334阵地附近。敌人召唤的炮火拦截射击把我们先前的进攻方向所在的谷地轰成一片火海。
天空中传来阵阵直升机发动机的轰鸣噪音,敌人特种部队的直升机开始掩护他们了。敌人并没有在334阵地上调来重型火器,看来,在没有获得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敌人是不会贸然将这里变成进攻线路上的主要火力支撑点的。
从敌人在334阵地上的活动来看,他们是计划用蛙跳战术占领布防薄弱的334阵地,在控制住334阵地后用特种兵装备的小型战场雷达对我们侧后方的中短程曲射支援火力和增援部队活动线路进行侦测,计划在切断我们一线作战部队的火力支援和补给后用消耗战的方式摧毁并占领我们的一线阵地。我们如果不及时恢复阵地,也许敌人会投入机械化部队从这里进行纵深突破,因为334阵地前方只有几条我们工兵挖掘的大型反坦克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