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孟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二章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於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臣始至於境,问国之大禁,然後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
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於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梁惠王章句下·第三章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诗云:『畏天之威,於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
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於天下。』
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有罪无罪,为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横行於天下,武王耻之;
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四章

齐宣王见孟子於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於晏子曰:『吾欲观於转附朝U+511B,遵海而南,放於琅邪;
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而助不给。 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胥谗,民乃作慝,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
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大戒於国,出舍於郊,於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
『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微招角招是也。其诗曰:
『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五章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
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食,乃裹□粮;於橐於囊,思戢用光;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食,行者有裹粮也;
然後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梁惠王章句下·第六章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章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子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後察之;
见贤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国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见不可焉,然後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後察之;
见可杀焉,然後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後可以为民父母。」





梁惠王章句下·第八章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於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九章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
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U+65B5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

「今有璞玉於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於治国家,
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於教玉人雕琢哉!」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章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章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於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於燕众,置君而後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而君之食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斯城也,
与民守之,效死而弗去,则是可为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章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为善,後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
君如彼何哉!□为善而已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
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
『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君请择於斯二者。」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章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
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於匹夫者!以为贤乎?
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後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於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





公孙丑上·第一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於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於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感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犹未洽於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