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德妃日常-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额娘请安。”
  绣瑜恍然回头,却被胤禛抖开披风往她肩上围了,九儿手上拿了个玻璃绣球灯,笑盈盈地上来挽了她的胳膊。一行三人往正殿辞了皇太后,同乘往永和宫去了。
  永和宫正殿灯火通明,紫檀圆桌上菜肴冒着腾腾的热气,一派洋溢的生活气息。胤祚跟瑚图玲阿各拿着把象牙梳子,在给小狗梳毛,敏珠跟汀兰凑在一起闲聊,十三十四趴在炕桌上抓紧时间赶作业。
  大家见了她呼啦啦一下围上来请安。绣瑜倒愣了一下:“起来吧,今儿怎么来得这样齐全?”胤禛和九儿退了下去,换了胤祚和瑚图玲阿上来扶她,胤祚理所当然地说:“今儿是十五啊。”
  对啊!绣瑜瞧了一眼窗外金黄的圆月,摇头笑开了。她今天去给太后请安,孩子们自然也要来给她请安的。
  望着这红红火火的一大家子人,她被千秋池的夜风吹冷的心又渐渐活络起来,暗笑自己前几日的痴狂。她是这永和宫的定海神针,不是只知依附恩宠的菟丝花。
  她是希望自己、希望孩子们能有个完整的家,丈夫首先是丈夫,父亲首先是父亲,而后才是皇帝。可比起在利剑悬顶、皇帝一玩完就可能被清算的忧虑中跟康熙泛舟西湖,不好意思,她选择要这天下,要这个家。


第130章 
  永寿宫; 正殿依然是三明两暗五间的格局,鼎焚香麝; 屏开翎羽; 地铺华丽的宁夏毯。一派富贵风流的景象; 好像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敏嫔伏在引枕上咳嗽了好一会儿,含了清茶漱口; 饮了枇杷露,好容易才止住咳; 坐起身来。宫女拿了象牙抿子上来,给她抿了散乱的鬓发,章佳氏一个不妨从打开的镜匣里瞧见自己的样子,突然伸手扣上了匣子。
  她原不是那精致美艳的长相; 全靠先天的一股勃勃生机区别于后宫其他女人。但是被这咳疾折磨半年; 她脸颊凹陷,身心俱疲,就如同一朵离了枝头的干花儿; 哪里还有半点往日风光呢?
  敏嫔平复心绪,抬头忽见炕头上螺钿小柜上空了一格,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遗忘了什么,便问:“那一套端砚徽墨并白玉狮子镇纸的文房四宝哪儿去了; 不是说留着十月初一赏给胤祥的吗?”
  宫女塔莫心里突得一跳,愣愣回道:“上书房里十三阿哥换了课读; 您前儿叫赏给新师父了呀!”
  章佳氏略一回想,发现好像是有这事; 却又记不甚清,便问:“胤祥换了师傅吗?是谁?”
  敏嫔昨晚还在念叨这事,周围的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涌上不详之感,半晌才回:“是侍读学士、已故一等公佟国刚之子法海。”
  章佳氏眯起眼睛略一思索:“那不就是……德主子的嫡亲妹夫?”
  宫女强打笑容:“正是。可皇上派的差事,自然是先论君臣,再论亲戚。”
  偏偏这时暖阁里又隐隐传来十五格格的哭声。十五格格生在康熙三十年,身子骨算不得好,又因是女孩儿,在这宫里如同隐形人一般。
  章佳氏一时头大如斗,慌乱之中下意识吩咐:“九月十八是本宫生辰,让十三阿哥给我抄一百卷法华经。”
  实际上,法海这差事接得是不情不愿。近年来康熙对阿哥们管教放松,上书房经常上演斯文扫地、大闹天宫的场景。可皇帝的要求就是这么无赖——朕没空管儿子,可是既不能降低教育的质量,也不能随意体罚皇子,否则当心你们的屁股和脑袋。
  皇阿玛的双标无疑助长了小阿哥们淘气的气焰,九阿哥、十阿哥的课读都换过两波了。十一十二只换了一次,还算乖的。饶是顾八代这样经验丰富的老课读,也被十三十四两个混世魔王折腾得没了脾气,干脆告病乞休,撂挑子不干了。
  康熙也隐约察觉到自己的儿子好像对老师的教学不够配合,但他可没有因此责骂儿子的打算——阿哥们都是主子,哪有让主子们给奴才低头的道理?可不打不骂,要怎么才管得住这群小儿子呢?
  康熙忽然想到十三十四跟着晋安习武的事,大受启发,突然福至心灵把法海从上书房拎了过来。
  瞧,既是朕的表弟,又是德妃的妹婿,看在这双重亲戚的份上,你们总该乖乖配合教学了吧?
  然而康熙这个想法实在是图样图森破,十三十四对着晋安一口一个舅舅喊得亲热,那是被人家的真本事折服的。单论亲戚,不好意思,爷的舅舅多了去了,光你们佟家就有几十个,蒙古科尔沁还有百八十个呢!
  才半个月的功夫,法海可是吃了这两个小主子不少的排场:故意延长跪听背书的时间、功课鬼画桃符、上课老是提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偏偏文无第一,法海空有进士及第的本事,却拿这两个小子没有办法。
  这不,今天一篇《苏秦以连横说秦》才讲读了一遍,十三阿哥就迷瞪着眼睛,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跟着念,没多久就趴在桌上起不来了。
  十四见状不仅没有半点引以为耻的念头,反而从身后哈哈珠子手里接过一顶毡帽,当着法海的面扣在了哥哥头上,让他睡得更好些。
  法海手里的戒尺顿时蠢蠢欲动。可是皇子犯错,只能由伴读代为受罚,打了也不痛不痒。他只能忍怒高声念下一句:“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十四倒也没再为难他,豁着门牙跟着大声诵读。
  最后是偶然回无逸斋寻一本书的胤禛解救了法海。
  胤祥睡得正香,却被身后的十四用力戳了戳后背,一下子惊醒跳起来,然后就见四哥站在旁边,低头看向他的课桌,脸黑得犹如乌云罩顶。
  胤祥赶紧俯身擦擦桌面上可疑的水渍,结结巴巴地喊:“四哥……”
  十四站直了利落地掸掸袖子,单膝跪地,难得正经地给哥哥行了个礼,尬笑道:“给四哥请安,难得你今儿有空,怎么也不告诉弟弟们一声……”
  “告诉一声好让你们抓别的时候睡觉?”胤禛分了一个责怪地眼神给十四,转头看向胤祥,皱眉道,“老十三,你今天是怎么回事?若来的不是我,而是皇阿玛,你要怎么交代?”
  胤祥涨红了脸,低头诺诺不语。
  当着法海的面,胤禛好歹给他留着面子,并未出言训斥,只是说:“你回去把荀子的《劝学》抄上百遍,两日之内抄完交给佟大人检查。十四不许帮忙!”
  “啊?”十四夸张地叫了一声,上去扯着他的袖子,“四哥,你罚点别的,别罚十三哥抄书了。”
  “管好你自个儿,今天是没让我撞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平日的淘气事。”胤禛没好气地瞥了一眼幼弟,耐着性子劝道,“佟大人脾气学问都好,你们若不乐意,要不要跟我换老师啊?”
  虽然这话不是问他们,但十四背后的伴读顿时苦了脸,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妈妈咪呀,四阿哥的老师张庄是出了名的老顽固,疯起来连皇子都敢打,依着十四爷这性子,他们还不脱层皮
  十四也颇有自知之明地用力摇头,心想爷才不要变成个小古板呢,但还是拉着胤禛的袖子哀求:“可是抄书一事……”
  胤禛略感诧异,这小子今天胆够肥啊,非得给十三求情不可吗?然而十四话未说完,苏培盛急急忙忙地进来找胤禛:“爷,皇上传您去乾清宫听旨。”
  皇阿玛闭门不出五六日了,这时候宣他?胤禛脸色一沉,忙问:“只有我一个人吗?”
  “不,从大爷到八爷,除了太子都被宣了。”
  胤禛这才点点头,起身去了。
  十四不由沮丧地跌坐回椅子上,长叹一声:“唉,这可怎么办呀!你连着几日没睡个饱觉了,要不我们告诉额娘吧?”
  “别!”胤祥赶紧喝止十四。他现在最怕的事无过于生母养母生隙,怎么会上赶着跟德额娘抱怨抄书一事呢?
  十三阿哥虽然活泼调皮,但是还算聪明好学,原来是事出有因。法海听了倒生出两分同情,轻咳一声:“你们年纪小,疲惫的时候一味加练反而容易写坏了字,日后不好纠正。《劝学》先交个十来篇上来,剩下的慢慢写吧。”
  这就是要帮他们糊弄四哥了?十四眼前一亮,他一向能屈能伸,此刻也不再拿鼻孔看人了,扑上去扯着法海的袖子卖萌:“佟大人,舅舅,你真是个大好人。皇阿玛眼光果然不错。”
  十三也笑着上来谢了他。
  法海被这两个小子变脸的速度弄得哭笑不得。
  康熙把自己关在南书房数日的时间,终于连前朝众臣都要发现不对劲了。他终于心内有了腹稿,他冲龄践祚,什么大风大雨没经过。太子本性是好的,只是这些年过得太安逸了些,才会被身边的奴才蛊惑罢了。
  他思及此处,提笔在纸上落下几个儿子的排行,从一到七,一字排开。
  康熙提笔凝思许久,先于在“一”字上画了个圈,写了一个“直”字,刚直不阿曰直,勇猛顽强曰直,这个字给老大,恰如其分。
  未几,他又在“三”字上画了个圈,思索片刻给了个“诚”字。信曰诚,敬曰诚,纯曰诚,老三这个孩子于恭敬孝悌上是好的,希望他继续发扬吧。
  而后他又圈中了“四”字,不知为何德妃的脸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丹砂朱笔,这一个小小的红圈圈触目惊心,又重若千钧。他横笔思索良久,最终一言不发地把“四”那个圈勾掉了。
  可是只有老大和老三,似乎又有所不足,康熙略一思索,西北御帐中几月相处的记忆涌上心头。他在“七”字后头,又补了个“八”,这才铺开明黄卷轴,开始书写圣旨。
  “传朕旨意,令诸皇子于乾清门面圣。”
  梁九功恭声应了,飞快地瞥了一眼纸上的数字,识趣地没有问这个“诸皇子”是否包含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
  破梗:郡王是有封号的,贝勒没有


第131章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十三; 封皇长子胤眩笨ね酢⒒嗜迂缝砦峡ね酰换仕淖迂范G、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
  这道旨意是突如其来,却又在情理之中——阿哥们都大了; 又大都成了婚、生了子; 也该得点爵位庄子养老婆孩子了。更何况这次封的又都是参与了第二次亲征的阿哥;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论功行赏吧。
  后宫前朝众人很快就平静了下来,要说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头一个当属年纪最小、出身最低、又没什么大功劳的八阿哥,这回却跟着哥哥们一块儿封了爵; 惊掉一地眼球。
  第二个就是参与过康熙二十九年第一次亲征的三位阿哥中,只有四阿哥一人没能获封郡王,众人难免议论纷纷。
  胤祚晚上回去灌了一大壶凉水,把自个儿关在书房里头对着个花钵生闷气; 倒吓了伺候的人一跳; 忙请了富察氏过来。
  胤祚怕吓着她,这才开了门。汀兰拿茶水陪他喝了两杯酒,才听他懊恼地碎碎念着:“从小到大都是四哥照顾我; 我刚去工部听差的时候,什么规矩都不懂,连打赏门房伙夫杂役的事都是四哥背后帮我做的。”
  汀兰听了他那些心事,也颇有些懊恼; 只拉了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日后咱们一家好生孝敬四哥就是了。”
  第二天衙门放了差,胤祚远远就见苏培盛倚在门边跟几个门子说话; 他突然生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