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德妃日常-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之以义’?呸!”
  他说到怒极之处,一掌击在桌上:“一个两个的都是这毛病,宫里的奴才不够,还都喜欢往母族的长辈身上摸,你们是要气死朕吗?他还有些分寸,知道挑不做官儿的;可你!竟然跟朝廷大员、朕的股肱之臣……私德不修,内围不正,岂配为君?”
  一个两个?都喜欢?十四恍惚记起自己小时候听过的那些太子跟索额图之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整个人完全傻掉了,脑子里的好比混沌初开、翻江倒海、万匹神兽践踏一般的混乱。他眨眨眼,嘴唇微启,喉结上下滚动半天,只挤出一个词:“什,什么?”
  康熙咆哮过一轮,心中怒气稍减。他回复了冷峻的神色,整整衣冠,沉声道:“传旨。将靖西伯之女乌雅氏指给十四阿哥为侧福晋,令礼部择吉日尽快完婚。”
  小太监“嗻”地一声,就要去传旨。
  “皇阿玛,不可!”十四如梦初醒地扑上去抱住他的腿,连连哀求,“这事纯属污蔑。您给我三天,不,两个月时间,不就是生儿子吗?谁还不会了?”他说着又存心激怒康熙:“这么大的罪名,总要容人辩驳一番吧!您单凭不知哪里听来的谣言,就给儿子定罪,牵连无辜之人,如此行事岂能服众?”
  康熙却不上当,冷笑着踹开他:“乌雅氏诞下皇孙,朕就听你辩驳,起开!”说着拔脚要走。
  十四却死死抱着他的腿不松手:“皇阿玛,乌雅氏已经许婚岳家。这是满汉联姻,如今出尔反尔,容易伤了汉臣们的心啊!请您三思!”
  康熙竟然颇为认同地点点头,只是说出的话意思截然相反:“不错,知道该以理相求,而不是一味以情相求了,总算有点长进。”
  十四还想再辨,康熙龙目圆瞪:“再多话,朕就赐死他。”
  十四哽了一下,竟然丝毫不惧地昂着脑袋说:“皇阿玛难道没听过‘士可杀不可辱’?您无端降罪在先,迁怒无辜稚女在后,这跟赐死有什么分别?”
  “无端降罪?无端?”康熙气得吹胡子瞪眼,磨牙道,“你给朕回去想清楚了再来回话!”说着不等十四回话,就扬声喊道:“来呀,送十四阿哥出宫静养。”


第207章 接204章(正文在作话里)
  1。关于204/205章修文。前两章是在匆忙中写下的; 写的时候就感觉节奏有点过于拖沓; 但是连续半个月不更新实在不像话,为了证明作者还活着就免费放了出来。现在已经被我砍掉了,以后应该会用番外替代,所以本章是接204章。
  2。关于乌雅晋安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用神医预言等各种方式; 说了这是个悲剧角色; 可能拖太久大家不记得了; 所以显得突兀。他的悲剧性在于,过于赤诚洒脱,平等友善待人; 不管是天潢贵胄的十四,还是汉军旗出身的岳钟琪都被他视作自家子侄。这是封建等级社会容忍不下的。
  3。关于这场打了文中大半本书、历史上还将打到乾隆朝的清廷vs准噶尔的战争,笼统地解释一下。策旺阿拉布坦(以下简称旺旺)是准噶尔部的太子; 可惜他没有等到成年继位的那一天,他亲叔叔噶尔丹(以下简称丹丹)就起兵篡位杀了旺旺的爹自己做可汗。旺旺长大了,得知叔父是杀父仇人,就叛出准噶尔部; 自立门户了。
  丹丹是个很牛逼的人物; 一统准噶尔各部,欺负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不说; 还试图勾结沙皇俄国攻打清朝的地盘。但是丹丹命不好,被康熙两次亲征,打得屁滚尿流(对应文中四、六小时候几次出征)。
  此时旺旺已经在青海建立了自己的地盘,就联合清朝围攻自己的亲叔叔; 用丹丹的人头换取了康熙对他的信任,得到了宝贵的发展机会,羽毛丰满后,出兵攻打和硕特部拉藏汗控制的西藏(就是本文近期的剧情了)。
  拉藏汗被旺旺杀了,但是他有个缺心眼儿的孙子,叫罗卜藏丹津(以下简称萝卜)。萝卜不满清朝对西藏的控制,竟然跟杀爷仇人旺旺眉来眼去。但他是个怂货,历史上康熙把胤祯派到青海,他就乖乖拜倒在十四爷的马蹄袖之下,跟十四一起怼死了旺旺。准噶尔部大部分game over。
  但是后面康熙嗝屁了,十四回京奔丧,然后就被雍正囚禁,一去不返了。于是萝卜又抖起来了——呵呵,没了旺旺,又没了大将军王,西藏青海就该我做老大了!
  于是就出现了《甄嬛传》里的第二幕,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张廷玉建议让十四出战,雍正不允,改派年羹尧到青海平乱。
  题外话,所以历史上,雍正称年羹尧为“恩人”,年是当得起的。因为大敌当前,雍正却因为私人恩怨囚禁了能打胜仗的十四阿哥,这是承担了很大政治压力的。如果这仗没赢,八九十十四只怕不会允许他坐稳这个皇位。
  作者有话要说: 十四不顾礼仪,死死扒着康熙的大腿不放,一众太监一时竟然拿他毫无办法。
  康熙气急之下,竟然不顾腿上沉重的腿部挂件儿,径自往案前一立,挥笔写下:“咨尔靖西伯之女乌雅氏,诞育名门,懋宣淑范,久著令闻,仰承皇太后慈谕,作配皇子胤祯为侧福晋,勉襄外治,下嗣徽因,钦哉。”
  “即刻传旨,送十四阿哥出宫。”
  康熙下朝没有传辇轿,背着手慢慢从太和殿踱回乾清宫,走到乾清门底下忽然停住脚步:“不对啊。”
  当初老二搞事情被他当面戳穿的时候,可是吓得痛哭流涕,连连磕头认罪。如今老十四不仅不想着撇清干系,反而寻死觅活、不依不饶地求情;他故意赐下饵饼,乌雅晋安竟然丝毫没有怀疑过事情败露,毫不犹豫就吃了。这两人未免太过理直气壮了一点。
  康熙心里顿时浮现出一点怀疑:“传旨,让暗卫秘密前往黑龙江代朕盘问齐世武。”情况有异,自然要先问告状的人了。倘若真是捏造,莫名其妙泼十四一身污水,得益的人又是谁呢?
  康熙想着忽然改了主意:“慢着。不必动用暗卫,让他将边防事务交代给下属,轻装简行,即刻进京述职。”
  言语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齐世武果真有问题,端看谁不想让他进京,就一目了然。
  “嗻,”魏珠应了,又问,“皇上,那这赐婚的旨意,还传吗?”
  “嗯?”康熙奇道,“怎么?你们还没去传旨?”
  魏珠讪讪笑道:“起先宫门尚未开锁,况且年下德主子犯了咳疾。奴才想着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办得妥当些。”
  言下之意,既然事情存疑,这带有惩罚意味的赐婚自然要拖后。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半晌忽然说:“知道为什么让你顶了梁九功的差事吗?”
  “当这个乾清宫总管,不能不琢磨,但也不能瞎琢磨。”
  魏珠顿时汗如雨下,连连磕头求饶,心下骇然:好好的一等伯之女,赐做侧福晋,难道除了惩罚,还有什么深意吗?
  今儿恰逢二月初一,绣瑜与后妃王妃公主们都在皇太后宫里请安,这道旨意落进乌泱泱的诰命堆儿里,宛如一个惊雷在人群中炸开,众人的脸色都精彩极了。
  八福晋惨白着一张脸出来,左右张望,没有跟着荣妃良妃,反而随宜妃回了翊坤宫,不待迈进正殿便急匆匆地问:“娘娘,皇阿玛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小一个侧福晋,原不打紧,但皇阿玛这语气分明是……”
  分明是册封后妃的语气,连仰承皇太后慈谕这种套话都用上了。老十四的福晋出身一般,她们还看了永和宫不少笑话,如今一个侧福晋出身反倒压过一干嫡福晋!
  八福晋难掩激动不平,扬声喝问:“姐姐是皇太后,女儿是贵妃。皇阿玛这是要捧乌雅晋安做下一个佟国维吗?”
  “放肆!谁许你妄自揣测圣心的?”宜妃绷着一张平静的面皮,端着架子骂了她两句,却被迈了不知道几千回的正殿门槛狠狠绊了一跤。
  寿康宫里,被“仰承慈谕”了一回的皇太后迷迷糊糊,半天闹不明白康熙的意思,只能挂起笑容,拉着绣瑜的手说:“也是好事。丧妇长女不娶。可怜那孩子自幼失恃,嫁到咱们家,至少你这个姑母不会亏待她。”
  绣瑜勉强勾勾嘴角:“承您吉言。”
  裕亲王福晋看得倒比太后远些,这哪里是纳侧,分明是立储!她陪绣瑜走在长街上,趁机劝道:“这亲上做亲,除了位份差了一点儿之外,再挑不出半点儿不是。可你们家,是天底下最不讲究位份的地方。事已至此,那孩子一辈子都在你和十四阿哥身上了,你可千万不要想左了。”
  绣瑜气得浑身发抖,瞧瞧左右无人才说:“我那弟弟是个实心眼儿的傻子,除了打仗厉害,旁的就跟三岁孩子似的。他要是想升官发财做国丈,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西鲁特氏愣了一下,轻叹一声:“你们姐弟感情倒好,要是旁人遇见这样的事,欢喜还来不及呢,但我还是要说句你不爱听的。”
  “孝庄皇后的侄女儿,是顺治爷的静妃、淑惠妃;孝康皇后的嫡亲侄女,是当今万岁爷的皇贵妃、贵妃。你们姐弟情分好,自然觉得自家的女孩儿金贵,但是再金贵,能比得过这几位吗?你可千万别为这个,伤了和万岁爷的情分。”
  绣瑜听了更是拧紧了眉毛,捂着胸口咳个不停。顺治康熙这爷俩是纳了表妹为妾,但那是人家登基之后,先论君臣再论亲戚的结果。皇帝耍流氓那也是“恩赐”,贵妃比亲王福晋还大呢!
  可十四这算什么呢?
  绣瑜颓然坐在东间炕上,拿手支着额角,胸口起伏不定。
  竹月深知她的心事,打发了一干前来贺喜的低阶宫妃,摒退众人,轻轻拿薄荷脑油给她揉着额角:“小主,千万保重身子啊。事已至此,舅爷前途未定,格格日后可就全仰仗您了。”
  绣瑜闭目不语,半晌才说:“他像防贼一样防着我,这样大的事,竟然连声儿也没有就下旨了。”
  小桂子在门口磨蹭半天,刚鼓起勇气进来,听到这话更是苦了脸,一面挤眉弄眼地给竹月使眼色,一面说:“娘娘,皇上今儿中午过来用膳。”
  竹月余光往窗户边儿一扫,果然看见一点团花金绣的衣角,尚来不及说话,绣瑜已经冷笑道:“就说我病着,请皇上往别处去吧。”
  窗外一声冷哼,康熙大步跨进门槛,往炕上盘腿一坐,脸上仍有怒容:“胤祯如今这个样子,还不都是你惯出来的,朕三番两次暗示于你,你都不做理会。还好意思怪朕瞒你!”
  绣瑜被他倒打一耙的话气得胸口生疼:“这慈母败儿的帽子,臣妾已经不明不白地戴了二十多年,今儿倒要分辨分辨,老十四到底如何惹您生气了?”
  康熙理直气壮地把密报往炕桌上一拍:“……那年齐世武送了你弟弟一尊寒玉天佛,转头就变成了老十四的寿礼!在西南军营里,两个人同进同出,同寝同食,情状亲密,竟至以父子相称!你看,你看!”
  “父子?”绣瑜简直想拿个钻子撬开他脑袋看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既然是以父子相称,您责怪他们不顾君臣尊卑也就罢了,怎么还怀疑到这上头来了呢?”
  康熙脸上怒容一减,竟然有几分羞赫,半晌才哼哼唧唧地说:“你深宫内院的住着,哪里知道这些事?本朝不许官员豢养戏子,那些好南风的人,就以收养子为名,行不雅之实。小僮与恩客之间,就是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