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德妃日常-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也是有的。”
  胤禛抱着被子一动不动,他打小就知道宫里的妃子是不能养育自己的孩子的。他的兄弟们,要不就是养在宫外,要不就是有自己的养母,可是惠额娘、荣额娘她们还是一样地疼自己的儿子。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额娘当然也一样。每次去永和宫德额娘都会抱着他亲香好一阵,一样会给他做衣裳、制点心,好像跟其他额娘对儿子的态度没有分别。
  可是今天他才发觉德额娘的不同之处,就是她还有一个儿子。在宫里,四岁大的孩子已经明白圣宠意味着什么了,胤禛窝在被子里,眼角渐渐渗出一颗泪珠。自己不如小六得皇阿玛宠爱,又一直在承乾宫长大,难怪德额娘更喜欢小六。
  偏偏今儿是腊月三十,按规矩他该去永和宫给德妃请安。胤禛就搂着皇贵妃的脖子不撒手,闷闷地说:“额娘,儿子……头晕,不想走动。”
  换了平日皇贵妃肯定就顺水推舟地让他留下了,可是今天康熙也在永和宫,她不敢随意推脱,也盼着胤禛多在康熙面前出现,只能劝道:“四阿哥听话,就一个时辰的功夫,很快就回来额娘叫谢嬷嬷和谨儿陪着你去。”
  胤禛只能闷闷地靠在嬷嬷怀里,往永和宫过来。进了正殿门外的抄手游廊,嬷嬷们刚把他放
  下,迎面就见六阿哥怀里抱着只肥猫,踉踉跄跄地小跑着,身后一群嬷嬷跟着他喊:“小主子,快放下,使不得啊。”
  “四哥!”胤祚见了他终于停住了脚步,现在他还不能喊哥哥,但是“四哥”这个词已经喊得又干脆又清晰了。
  胤禛正怄气呢,见了他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直接训斥道:“男不养猫,女不养狗。你一个阿哥,抱着只猫成个什么体统?”
  跟着胤祚的苏嬷嬷心里一紧,生怕他们兄弟俩吵架闹矛盾。谢嬷嬷也觉得胤禛的语气不妥,唯恐皇上知道了,落下个四阿哥不友爱兄弟的印象。
  两个奶娘正要上前拉住自己家的主子,谁料胤祚是个心大的,完全没有自己被哥哥训斥了好丢脸的自觉。他从善如流,无比自然地把猫往地上一放,拍拍手说:“原来四哥不喜欢猫啊!弟弟也不喜欢。猫笨,总不理人。”
  胤禛一通“男孩子不该养猫”的长篇大论,被他歪曲成“哥哥不喜欢猫”,一肚子的火气瞬间被浇灭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只能干巴巴地说:“那你干嘛抱着它?”
  苏嬷嬷忙屈膝回道:“回四阿哥,这是娘娘的猫,中午的时候跑不见了。六阿哥在后头花园里玩看见了,就说要捉了还给娘娘。”
  胤祚煞有介事地点点头,补充道:“还是狗狗好。”
  这话倒对了胤禛的胃口,他哼了一声:“那是你笨,过来。”他说着就伸手去捉奥利奥。永和宫的宫人都吓了一跳,生怕他被猫抓伤:“四阿哥小心!”谁知奥利奥除了在他刚触碰到的时候惊恐地喵了一声之外,竟然乖乖趴下任摸,还舒服地打了个滚露出了白白的肚皮。
  谢嬷嬷笑道:“四阿哥打小就有宠物缘,连太皇太后宫里蒙古带来的狼狗都亲近他。”
  胤祚不知道什么叫宠物缘,他只知道四哥一出手就降服了平日里对他爱理不理的大猫。他登时露出了崇拜的眼神,笑嘻嘻地说:“四哥,好厉害。”
  全然一副狗腿子的模样,胤禛再也生不起气来,干脆往左边挪了挪,给他留出空儿来。兄弟两个一起调教了一番绣瑜的“乖儿子”,就并肩进屋去。
  绣瑜照例把胤禛拉到怀里揉搓了一番,今日胤禛的反应却格外激烈,很快就噘着嘴挣扎了出来。
  康熙一向觉得胤祚还小,对他颇多纵容。但是胤禛都已经四岁了,明年就要进书房读书了,绣瑜还把他当小孩儿似的,抱在怀里亲热。康熙瞬间觉得她慈母败儿,不满地咳了一声:“老四,你的字练得怎样了?去写几个字朕瞧瞧。”
  男人好像都喜欢用检查作业的方式,在儿子跟前刷自己的存在感。绣瑜只好无奈地吩咐宫女准备笔墨,三个人都凑到桌前看他写字。
  胤禛挺直脊背跪在绣瑜的椅子上,缓缓运笔,默了一首柳宗元的《咏柳》。康熙看得不由自主露出笑容:“你还未进学,能有这样的笔力,已经殊为不易。老四是个坐得住板凳的,将来于书法一道上,必有所成。”说着赞赏地摸了摸他的头,提笔在纸上落下日期:“拿去叫内务府裱裱,日后翻阅,亦可勉励自己。”
  康熙又问:“你可会写自己的名字?若能,就自己落款,回头朕再赏你一个印章。”
  胤禛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回皇阿玛的话,儿子会写。”
  康熙就把笔递给他,抬头就看见胤祚趴在桌角上,用手支着小脑袋看得入神。康熙就去逗他:“小六,你可会写自己的名字?”
  胤字笔画复杂,胤禛两岁半开蒙,三岁练字,也是到了最近才能不靠临摹,直接写出自己的名字。康熙这话明显是在戏弄小儿子了。
  谁料胤祚一口答道:“回皇阿玛,儿子也会。”
  这下连绣瑜也吃了一惊,胤祚这个名字太大了,她很少主动喊他的大名。就是这两个字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胤祚都未必认得那是他自己的名字呢!
  康熙明显愣了一下:“好,你来试试。若真能写,朕让内务府也给你裱起来存放。”
  胤祚就学了哥哥的样子,似模似样地跪坐在桌子前。他比胤禛更矮了些,还加了个垫子才能够到桌面。他拿着最细的狼毫,刷刷几笔写完那两个字。
  全场寂静。
  康熙沉默不语,绣瑜差点一口茶呛在嗓子里。胤禛掂着脚尖往桌面上望去,惊讶得张大了嘴,他看看胤祚,突然觉得心里平静了许多——这个弟弟脑子好像不太好使,额娘多疼他几分也是应该的。


第30章 
  “怎么?六阿哥长到两岁多; 难道你们就没有告诉过他,他的大名吗?嬷嬷们都是怎么做事的?”康熙质问的声音里都不禁带了几分笑意。
  嬷嬷们慌忙跪下来请罪; 绣瑜忍住笑答道:“是臣妾的不是; 小六小六的叫惯了; 竟然让这孩子当真了。”
  康熙哭笑不得,提笔在纸上写了“胤祚”两个字:“看清楚了; 这才是你的名字。”
  胤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看旁边胤禛的字; 终于拍手笑起来:“跟四哥的名字好像。”
  这下连胤禛也笑出声来,他一定是傻了才吃小六的醋。又看到绣瑜趁着康熙教育胤祚的时候,把那张写着“小六”的纸收了起来,忍笑吩咐竹月:“拿去叫内务府裱起来; 日后老六娶了福晋; 生了孩子,我拿出来叫孙子孙女看看他们阿玛小时候做的蠢事。”
  康熙瞪了她一眼:“没个正经,有你这么做玛麽的吗?”却也出言没阻止。
  胤祚太小; 还傻呵呵地乐着。胤禛却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娶福晋,他捂着嘴偷乐,顺便给了弟弟一个同情的眼神。
  有了小六插科打诨,胤禛顿时忘了下午的事; 兄弟俩欢欢喜喜地在暖阁里玩起来。
  天上又飘起了雪花,洋洋洒洒的; 不多时就铺了一地。康熙放下手中的书,突发奇想:“朕看《旧闻杂录》里面写北宋汴京市民; 每逢天冷下雪时流行赏雪吃羊肉锅子。如今闲来无事,不如就在永和宫后头会芳亭里摆起来,咱们也乐上一乐。”
  不等绣瑜开口,他又补充道:“御膳房正好有新鲜的鹿肉,让他们切成指头大小的薄片,拿银签子串了,在亭子外头烤。剩下羊肉、鸡鸭鱼都是常备的,添些青菜萝卜,再把你宫里前年酿的桂花酒挖一坛子出来暖上,也就够了。”
  两个孩子都听住了,眼睛里冒出兴奋的光。胤祚先拍手笑道:“好,锅子好!”
  绣瑜正要开口,却见殿门口的帘子动了一下,露出一点秋香色的衣角,正是跟着胤禛的谢嬷嬷。她不禁有些为难,吞吞吐吐地开了口:“难得万岁爷这样好的兴致,可是……”
  竹月屈膝替她补完了话:“禀万岁爷,主子娘娘只怕还在等着四阿哥回宫。”
  是啊,额娘还在等他回家。胤禛恍然记起,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愧疚之色,但是他还没见过赏雪,也没吃过烤的鹿肉,想着不由委屈地抿了抿嘴。胤祚也跳下来抱住了绣瑜的腿:“额娘,你告诉皇额娘,别让四哥走。”
  康熙也意识到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他拨弄了两下拇指上戴着的玉扳指,抬头看向胤禛,眼神里多了几分考量的意味:“老四,你想回去还是留下来玩?”
  绣瑜心里一跳,不禁暗骂了一句有病吧。小孩子都贪玩不懂事,哪有这样考验一个四岁孩子的?
  可惜古人都相信“三岁看老”,皇子在康熙心目中的印象,是可以在幼年就被定格的。
  胤禛懵懵懂懂地发现全屋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了,跟胤祚被绣瑜养着,多多少少感染了一些现代人的自由散漫不同。他是嬷嬷们按着世代相传的法子、比照皇子的要求,规规矩矩养大的孩子,面对危险与考验总是第一时间参考“规矩”。
  他隐约地意识到康熙的态度不复刚才的随意,顿时抑制了心中贪玩的念头,乖乖回答道:“儿子想回承乾宫。”
  胤祚登时不乐意了,瘪瘪嘴要哭不哭地看着康熙:“皇阿玛……”
  康熙却由衷地笑了,难得一见地揽着四岁的儿子,拍着他不甚健壮的小肩膀:“好好好!来人,派人去承乾宫接皇贵妃,就说朕请她到永和宫赏雪吃锅子。”
  气氛顿时冰消雪融,两个孩子这才又乐起来,跪下来齐声喊了“谢皇阿玛”。康熙笑着摸了一把胤祚的头:“你又跟着凑什么热闹?”
  胤祚解释不通道理,想了想才说:“四哥做什么,儿子就做什么。”
  康熙哈哈大笑:“老四,原来你兄弟竟是个属狗的。去吧,去亭子里玩。”
  兄弟两个就一起起身出去了,绣瑜听见窗子外头胤禛说:“走,看谁先到会芳亭。”说着就甩开嬷嬷们蹿了出去。胤祚踉踉跄跄地跟着后头,边跑边喊四哥,院子里留下一路的笑声。
  康熙回头执了她的手,眼睛里是不加掩饰的欢喜:“老四是个孝顺懂事的,老六小小年纪也知道尊敬兄长,都好得很。瑜儿,你给朕生了两个好儿子,为咱们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绣瑜心里本来百味陈杂,都被他这番话搅散了。她展颜一笑:“皇上说笑了。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是太1祖太宗和那些战死沙场的先烈们。孩子还小,臣妾一介深宫妇人哪里就敢居功了。”
  “你向来谦逊知礼,若不是你做额娘的性情好,两个孩子也不会这样懂事。”康熙今天看来是夸定她了,绣瑜只得笑笑接受了这顶大帽子。
  会芳亭的一场其乐融融,没有掩盖风平浪静之下的汹涌波涛。第二天早上绣瑜起来的时候,明显兴致不高。送走了康熙,她一个人坐在梳妆镜前面发呆。
  春喜已经在几天前出宫备嫁了。竹月可信可用却不够了解她的心思,只得暗暗使了个眼神给旁边的小宫女,叫了白嬷嬷进来陪她说话。
  绣瑜捧了热茶,望着那滚滚而上的烟雾,出了一会神才缓缓地说:“她把胤禛平安养大,教成现在这个样子,我这个生母反而什么都没做……”
  历史上德妃不待见长子,除了长久不见面的疏离,恐怕还有惭愧回避的心态在里面吧。
  白嬷嬷亲眼见着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