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臣养成实录-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荣耀,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的。
  袁仲道的功迹人品,可见一斑。
  袁仲道谦逊推辞了几句。
  周雨安才道:“奴婢临出宫门前,圣上曾特意嘱咐过,袁公此趟来京师不易,要是袁公方便的话,嘱托奴婢一定要将袁公请到皇宫里去……袁公离开京师多年,陛下有颇多不解,想要向您讨教一番……”
  后头众人一听,俱都抽气的抽气,瞪眼的瞪眼,俱是一片惊讶之色。
  讨教!
  圣上对袁公可真是……礼遇到家了!
  便是当年高卓权势最为煊赫之时,惠崇帝也从未这样对待过他呀。
  一时间,众人对袁仲道便又有了个新的看法。
  后头的陆烁听到这句话,先是一惊,后头却是一喜。
  惠崇帝这般礼遇,对袁仲道这般看重,那周茂的事情倒是容易了!
  说不得今日袁仲道进京师一趟,就能将此事办妥当了。
  这样想着,陆烁眼神亮晶晶的看向袁仲道,眼中满是希冀。
  谁料袁仲道却没有丝毫的高兴之色,眉目反倒不经意的蹙了起。
  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来,但陆烁跟袁仲道身边呆了多年,因此他这一点点小的变化,他很轻易的便察觉到了。
  不高兴?甚或是担忧?
  陆烁看不懂袁仲道的态度,不过眼下他确实不方便去问了,袁仲道道了声是之后,便直接收拾一番跟着周雨安上了马车。
  车辚辚,马车一路顺畅,很快就驶出了陆府。
  众人立在后头,目送着马车渐渐驶离视线。
  袁仲道这个正主儿都走了,其他人自然也就没了继续留下来的必要。
  那几个一直赖着不走的,此时也终于告辞了,待送走了几人,陆家众人也相携着往后院赶。
  陆昉已经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了,不过他神情还是有些恍惚,时不时看一眼陆烁,眼中若有所思。
  罗氏则要直接多了。
  她拍着袁氏的手,笑道:“亲家公不愧是声名远扬的大儒,连圣上都格外看重一点。”
  说罢,转头看了陆烁一眼。
  陆烁可是袁仲道的亲外孙,又师承于他,有了这一层关系在,他日后说不得就能得惠崇帝多看一眼。
  至于周茂,罗氏惋惜归惋惜,只是到底不必亲孙子在自己心里重要,因此今日的事情一出,她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陆烁。
  袁氏跟着谦逊了几句,便扶着罗氏回了松鹤堂。
  跟在他们后头,一直默默无闻的陆烁却是眉头皱着,有些担忧。
  袁仲道临走前那一抹神色,他是绝对没有看错的。
  他只希望袁仲道此行进宫,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
  陆府就在皇城根儿上,离皇宫并不远。
  因而,这马车行进了没多久,便直接进了宫门,也不停下,直往内宫走去。
  宫内又是晃晃悠悠行了一会儿,周雨安才在外头说道:“到了,袁公请下车吧!”
  ☆、第417章 袒护
  周雨安关了门,整个大殿内就只剩下惠崇帝和袁仲道君臣二人。
  “陛下!”
  袁仲道仰头看了惠崇帝一眼,想及过往的君臣之谊,颇有些老泪纵横的感觉。
  他恭敬地俯身,结结实实地行了个大礼。
  想当年袁仲道离京师时,惠崇帝刚至而立之年,意气风发,而今岁月匆匆,他老了,眼前的袁仲道也老了。
  看着眼前须发斑白的袁仲道,惠崇帝也颇有些时光飞逝不再来的虚幻感。
  “爱卿快快起身,不必多礼!”
  惠崇帝挥袖出去,招手让袁仲道起来。
  袁仲道感念了一番,这才起身。
  君臣两个倒也不生疏,见面寒暄了一会儿之后,便直接去了侧殿,对弈起来。
  一边对弈,一边说着话。
  当然主要是惠崇帝在说,袁仲道听着。
  所说之事,无非是朝局,当下形势,以及……储君之位。
  “太子往年资质平庸,但看来还算当用,但近年来行事愈发没有章法,朕一旁看着,越发的失望,将来这江山若是交到他手里,朕该如何才能放心!”
  在不慕官场、一心向道的袁仲道面前,惠崇帝似乎也没了顾忌,将心中对储君的不满与担忧,全都说了出来。
  太子让惠崇帝失望?
  听着惠崇帝的话,袁仲道面上没什么反应,心里却叹息一声。
  惠崇帝对轩德太子如何,以往朝中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袁仲道虽不在朝中,对此事却也是深知的。
  一向颇受爱重的太子,为何惠崇帝会突然看不顺眼了呢?
  很显然是受此次周良甫卖官鬻爵案的影响……
  到底是谁在其中捣鬼,到底是不是周良甫一个人的错……惠崇帝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
  如此情况下,惠崇帝却还只关押了周良甫一人,明面上也并未对太子呵责。
  甚至于当下,虽然说着对太子万分失望,但这份失望背后,未尝不是一颗拳拳之心。
  可谓用心良苦啊!
  惠崇帝的态度,可见一斑。
  周良甫这个锅,是背定了,要压下官员们和百姓们的怒火,恐怕惠崇帝还要对他格外的严惩。
  看来他之前的选择是对的!
  袁仲道心思转了几转,面上微微一变,也放下了手中的棋子,抬头看向惠崇帝,眼中蕴满温和。
  “殿下心思单纯,行事难免有不当之处,不过,玉不琢不成器,陛下您春秋鼎盛,日后慢慢教导就是……不过,老臣开了书院多年,说句托大的话,这培育人才一事上要精通的多,培育人就好比培育禾苗,单单让他长在屋檐下、不吹风不淋雨是不行的,该放手时还是要多防守,多多历练了,日后方能独当一面……”
  惠崇帝对袁仲道是相当信任和尊重的。
  因此,袁仲道说着话时,惠崇帝非但不觉得生气,反倒若有所思起来。
  ……
  临近傍晚,天色昏昏沉沉,整个京师都被金色的余晖笼罩着的时候,袁仲道终于回了陆府。
  神色轻松,脚步轻盈,看着并没有什么异常。
  然而前来迎接的陆烁却从他的面色中看到一丝担忧。
  “外祖父,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您怎么?”
  待送走了袁氏陆昉等人,待知园前院中只剩下他们爷孙俩时,陆烁才终于上前问了一声。
  “呼……”
  袁仲道喝下一大口茶,紧接着长长呼出了口气。
  “求圣上开恩这条道儿,怕是走不通咯……”
  “这……”
  一听袁仲道如此说,陆烁立刻急了起来。
  惠崇帝那里走不通?
  难不成惠崇帝下狠心要整治周家?
  “不必多说了!我必须得去会会这个卢世新,我来京师这一趟,不管怎么说都要把周茂保下来……”
  卢世新?
  听着袁仲道的保证,陆烁心里的担心却没放下。
  他问道:“听您刚刚的意思,圣上似乎对此早有论断,周家要完是迟早的事了,您便是找卢大人又能如何?您可别忘了……卢大人也是刚刚从嫌疑中摆脱出来,他肯不肯帮忙尚且不说,有圣上的态度在那里压着,怕是……”
  怕是根本无济于事啊!
  “呵呵……”
  袁仲道笑着摇摇头。
  “你想多了,圣上虽然话里话外带着偏袒轩德太子的意思,但也未曾明确说过对周家会是什么处置……此事到底是不是周家主事,圣上心里比谁都清楚,我之所以担忧,也是担忧圣上对轩德太子的偏袒之深,跟周茂可没有半点关系……”
  原来是因为这个!
  陆烁松了口气,随即道:“离放榜也没有几天了,若是再继续耽搁,怕是做什么都来不及了!卢总裁那里,您打算什么时候去?”
  “就明日吧!”
  袁仲道端起茶杯。
  “此事宜早不宜迟,早日稳下来,我心里才能早日安定!”
  翌日一早,袁仲道果然去了卢世新的府上。
  撇掉了所有来拜访他的人,大大方方去的。
  也和昨日一样的状况,临到傍晚时,袁仲道才终于归家。
  此次陆烁再去见他,就见他眉心处的川字终于没了,脸上也是一派轻松淡然之色。
  甚至最后,袁仲道还感叹一句,说道:“人都说卢世新为人忠厚,爱惜人才,我以往还觉得是盛名难副,但今日看来,倒是我小人之心了……卢世新,绝对当得起这几个字!”
  能让袁仲道如此盛赞的人可真是不多!
  可想而知,他跟卢世新此次的见面也是非常的顺利。
  陆烁一直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事情顺利就好!
  这般,周茂受到的影响也能少些。
  好事成双,这边才从袁仲道口中得知这一消息,那边厢,前往扬州送信的人也终于回来了。
  周家本家的人已经知道了发生在京师周府的事情,看了周茂的信件之后,虽然有反对的,扬言一定要倾力保住周良甫的,但大多数人却都对此持保留意见,觉得相对于一个吏部尚书来说,还是整个家族的未来更加重要!
  那边定下计策,准备选取良辰吉日将周良甫这一品行恶劣之人驱逐出去,彻底出族。
  如此一来,周家虽然会被人诟病,周良甫亦是性命不保,但好在整个家族算是保住了。
  ☆、第418章 公正
  不过,周茂一家和周良甫可是一母同胞的亲手足,相较于周家其余族人来说,处境都要危险得多了。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卢大人的鼎力帮助,再加上周茂心心念念一再嘱托的事也终于办成了,陆烁心里提了好几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隔日一早,他便派了清泉出去,将这一消息秘密送到了周府周茂手里。
  周茂被封禁在周府里,想来心情定是不好受,有了这些好消息,他应该也能安心些了。
  办妥了此事,陆烁心中了无牵挂,只等着后日一早揭榜的消息了。
  ……
  当日晚,卢家。
  高卓趁夜来了陆府,一身家常衣裳,边喝茶边在书房里等着,很是悠闲。
  等了一小会儿,卢世新方才匆匆来了。
  “高兄!这个时候,您怎么独自一人就来了?连声招呼都不打?”
  高卓来的突然,况且小厮传话时也是支支吾吾的,卢世新不明就里,等见了在凳子上优哉游哉的高卓,方才反应过来。
  “要托你办事,自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来,总要避着人些……”
  高卓乐呵呵的,但语气却是极为认真,很显然并不是在说笑。
  听了这话,卢世新看了高卓一眼,瞪着眼没有说话。
  卢世新跟高卓关系要好,这是朝中谁都知道的一个事实。
  同样的,卢世新和高卓只是志趣相投,朝政上各做各的,并不互相关联,这也是朝中谁都知道的一个事实。
  而卢世新和高卓这对性情截然不同的老友,能保持友好关系到今天,也是因为各自心里都有杆秤,绝不拿朝政上的事互相劳烦对方。
  要不然,一个人人称赞的直臣、清廉直臣,一个人人唾弃的佞臣、贪官,也走不到今天这儿地步。
  也因此,卢世新才会觉得奇怪!
  今日高卓这是怎么回事?
  他心里疑惑着,却没开口先问,而是走到高卓身边坐下,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等着他先说。
  高卓见了他这反应,摇头笑道:“你啊!人家都说我是贪官酷吏,这我也承认,可我私下里到底怎么样,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何曾拿大事为难过你……”
  听罢,卢世新依旧没应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