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女的八卦日常-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已经上了台阶,早有小丫鬟为众人打起门帘,迎面一架紫檀屏风,雕刻着团团簇簇的富贵牡丹。秦夫人引着众人绕过屏风,来到后厅。秦老夫人正端坐在榻上,穿着藏蓝团花缎面对襟披风,赤金撒花缎面裙门姜黄马面裙,看起来又富贵又气派。
  
  大太太代老太太给秦老夫人问了好,就被让到太师椅上坐下,秦夫人自己也在秦老夫人另一边下首的位置坐了。这才轮到季念然拜见秦老夫人,有小丫鬟放了垫子在老太太面前,季念然就低垂着眼,跪在垫子上给秦老夫人请安,“季念然拜见姨祖母。”
  
  “好孩子,快起来。”秦老夫人忙示意自己身边的丫鬟上前把季念然扶了起来,季念然也借着这个机会打量这位自家祖母的姐妹。这是位看起来很和蔼慈祥的老太太,头发已经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也很明显,但是眼底却有着难掩的精明。
  
  秦老夫人有招手让丫鬟扶着季念然上前来,仔细打量了季念然几眼,才微笑着朝大太太赞道:“这就是养在我妹妹院子里的那个姐儿?我看是个好孩子。”
  
  季念然得了长辈夸奖,只好半低下头做害羞状。大太太也笑道,“可不是,我们家老太太会调理人呢。这孩子很乖,从来不给我惹麻烦,家里兄弟姐妹们都喜欢她。”
  
  秦老夫人又盯了季念然两眼,让丫鬟拿过一个小木匣子,递给季念然,“这是姨祖母的见面礼,拿着玩儿去吧。”又笑着叫秦大奶奶,“带着你表妹下去玩吧,在这里没的拘束了她,我们也不自在。”
  
  “是。”秦大奶奶笑着福了福身子,朝季念然伸出了手,就要带她出去。季念然询问地看向大太太,见大太太微微点头,才顺势握住秦大奶奶的手,一转身,就看到了站在秦夫人身后的秦姑娘——从进堂屋到现在,她没说过一句话,秦老夫人也像屋里完全没有她这个人一般,眼风都不曾递过去一个。
  
  季念然眼尖,她看到秦姑娘的嘴唇似乎微微动了动,想要嚅嗫地说些什么,却声音小到根本就没人能听见。然而她听不见,秦夫人却仿佛听到了一般,“你也跟着你嫂子她们下去吧。”她淡淡地看了秦姑娘一眼,就像打发一个小丫鬟。
  
  “是。”秦姑娘低声应了一声,款步走到秦大奶奶和季念然面前,脸上露出一个怯生生的微笑。
  季念然的余光好似看到秦大奶奶微一扬眉,又很快恢复了寻常神色。“表妹请往这边走——”就带着两个小姑娘从后门出了堂屋。
  
  “今儿天气好,表妹不如跟我到花园里坐坐?”秦大奶奶态度依然热络,却不像在正院里那样,热络得让人有几分尴尬。
  
  季念然也客气地笑道:“但凭嫂子安排了。”
  
  秦大奶奶带着两位姑娘,身后跟着一众秦家的丫鬟婆子们,萑苇被留在了外院,流火倒是混在人堆里。一群人从正院后角门出去,穿过夹道,又沿着回廊走了一段,才进了一个园子。这是典型的北方园林,算不上小巧精秀,却另有一番大气的感觉。秦大奶奶直领着季念然到了一处四角凉亭,这亭子就倚在水池边上,周围种满了柳树,还有几堆石头堆成的假山在一旁装点。
  
  季念然也不多言,跟在秦大奶奶身后进了亭子。秦大奶奶先请季念然在亭中的石凳上坐了,又招呼丫鬟婆子们上茶上点心。秦姑娘安静地坐在季念然身边,并不多话,仿佛安然地做着自己的隐形人一般。
  
  秦大奶奶笑着招呼季念然,“妹妹到京城多久了?可有什么喜欢吃的点心?就是家里一时没有,打发下人们到街上现买也不是什么难事。”
  
  “嫂子先不忙。”季念然也脸上含笑地拉住了秦大奶奶的手,又看向坐在一边的秦姑娘,“倒是我失礼了,来府上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这位妹妹是谁……”
  
  秦大奶奶瞄了秦姑娘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满不在乎的神色,“这是我们太太养在身边的姑娘,闺名雪玲。”
  
  那秦姑娘——秦雪玲这才起身施礼,季念然也起身还礼,心下却更是疑惑:从她进秦家大门,就没听到这秦姑娘出过声音,可别是个哑巴吧?
  
  这时秦府下人们已经准备好茶点端了上来,秦大奶奶忙着叫她吃茶吃点心。季念然只好先打点起精神应付,虽说心下犹有怀疑,却也不好刻意证实。
  
  秦大奶奶又坐下和季念然闲聊,“表妹觉得京里的点心比起江南如何?”
  
  “味道自然不同。”季念然客气了一句,又解释道:“我家虽然已经搬到京城一年多了,却是上个月才除服。家里的厨子都是从江宁带过来的,平日里做的也大多是在南边吃惯了的点心,并没怎么尝过京城风味。”
  
  “那若是有机会,妹妹真应该好好尝尝咱们京城的美食。”秦大奶奶推了推石桌上的小瓷碟,“表妹快尝尝这枣花酥……还有这蜜三刀……”季念然从善如流地拿起几块点心尝了两口,都是秦大奶奶特意推荐的品类。
  
  秦大奶奶又热情地给季念然介绍起了京城几间老字号铺子,“这些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单论味道还是比不上外面的。这京城上下若说到点心,必然要提珍顺斋,他家的点心那是在宫里都很有名气的……我听说尤其是东宫,特别爱吃他家的点心。”
  
  季念然心中一动,抬眼看了秦大奶奶一眼。秦大奶奶却是一副毫无所觉的样子,若无其事地接着介绍起了其他铺子,“京城的人都爱吃酱货,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杨记——他家也是老字号,虽说是以做羊肉起家,但是最好吃的还要数他家酱牛肉。”
  
  另提了几家,如蒋家老铺的烧饼,东山坊的满头……季念然都默默记在心里。
  
  秦大奶奶说了半日,也有些口干舌燥,拿起茶碗润了润嗓子,才开着玩笑道:“瞧我,光顾着絮絮叨叨自己说了,倒是忘了问妹妹,平日里偏好什么样的口味?中午好给妹妹安排两样爱吃的饭菜。”
  
  “嫂子客气了。”季念然忙推辞,“我不挑食,吃什么都可以。”
  
  “那舅母可有什么偏好?”秦大奶奶又问。
  
  季念然又耐着性子为秦大奶奶介绍起大太太的饮食爱好来,“我母亲是很随和的人,平日在家里也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忌讳。”
  
  在季家,无论是小时候养在姨娘院子里,还是后来跟着老太太,季念然都很少有机会和大太太同桌吃饭。但是就逢年过节或是家人生日这一年有限的几次共餐来看,季念然并没有发现大太太有什么特别不吃的东西。
  
  “这就好办了!”虽说季念然没能为秦大奶奶提供太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秦大奶奶看上去也是一副很感激的样子,她又给季念然解释,“我也是才当家,没怎么招待过客人,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到时候就算祖母和婆婆不说什么,我家大爷都要怪我……听说我家二叔在贵府住过一年?”秦大奶奶突然跳了话题,向季念然打听起了秦雪歌在季家的事,倒把季念然问得一愣。
  
  “是住过一年……”季念然摸不准秦大奶奶的目的,但是自觉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没有隐瞒的必要,就坦然地说了起来,“和我家二哥关系不错。”
  
  “我家大爷很领你们家的情。”秦大奶奶就轻声笑了起来,脸上却显出一抹说不上来的神色,只一瞬,就又很好地掩饰起来。
  
  “大哥很疼爱二哥。”一直都安静地坐在一旁的秦雪玲却在这时轻声接了这样一句话,只这七个字,就让季念然再也顾不上研究秦大奶奶的神色,而是转而看向了这位秦姑娘:原来她不是哑巴啊。
  
  然而秦姑娘却又恢复了沉默的样子,仿佛刚刚那句话并不是出自她口中一样。
  
  季念然眨了眨眼,掩下了心底越发加深的疑惑。
                          
作者有话要说:  请大家多留言,多收藏
也请大家收藏一下我的专栏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47章 第 47 章

  秦家用来招待季家母女的午饭很是丰盛,大多都是北方常见的炖菜,主食为了照顾南北差异,分门别类的上了多种面食米饭面条之类。
  
  季念然却是没吃两口,就感觉到了大太太的心不在焉,显然刚刚和秦老夫人的谈话内容,已经让她不能继续顺畅地完成这次做客活动。
  
  果然,好歹挨过了午饭,又喝过一轮茶,大太太就带着季念然告辞了。
  
  “家里事情也多,就不多打扰了。”这话说得也算得上堂皇,秦家上下也没有继续留她们的意思,季念然就这样跟着大太太回家去了。
  
  若让季念然描述她到京城之后的这第一次外出做客,她还真描述不出来——除了多了一个小木匣子,里面装着秦老夫人送给她的见面礼。但是这见面礼,她也还没有打开看过,并不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除此之外,就再无任何可以提及的东西了。
  
  但是显然,大太太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好不容易回了季家,大太太反常的不先回自己的院子里换衣裳,而是和季念然一道进了后院。刚一迈进院门,季念然还在犹豫的时候,她随口敷衍地嘱咐了季念然几句,就径自带着心腹丫鬟朝着老太太起居的正房去了。
  
  季念然也不在意,盯着大太太的背影看了两眼,就带着丫鬟拐回东厢房了。
  
  “姑娘回来了。”石斛和授衣都守在外间,正坐在桌旁做针线。见季念然带着流火和萑苇进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姑娘今儿到秦家做客,觉得秦府如何?”
  
  “姑娘可得了什么彩头?”
  
  石斛一眼瞧见萑苇手里捧着的木匣子,忙上前接了过来,“这可不是早上带去的东西,是姑娘在秦家得的?”
  
  “秦家老太太给的。”季念然看了那木匣子一眼,带着几个丫鬟进了里间,“我还没看过是什么……快拿过来打开我看看?”
  
  ***
  
  东厢房这边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看东西,正房内的气氛却很严肃。
  
  老太太午睡刚醒,原本正是还困乏的时候,听了大太太的几句话,却瞬间打起了精神,“你说,宫里的意思是,还要三丫头进东宫服侍?”
  
  “是。”大太太说这话的时候,也带着几分犹豫,“姨妈说,太子妃虽然已经封了,但是东宫里两个良娣的位置却还空着。这平安候的女儿系出名门,在她之下,也不算辱没了咱家慧姐儿……”
  
  老太太摆了摆手,止住了大太太的话头,盘算了片刻,才肃着声音问大太太,“太子妃今年多大你可知道?”
  
  季家这几年除了举家搬到京城之外,都是关起门来守孝,对于宫里的事都没有那么清楚了,更何况东宫?但是这个问题大太太却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出来,“听说今年也十六了,生日只比慧姐儿大半年。”
  
  想必是秦老夫人特意告诉她的,老太太点了点头,又沉吟起来,“已经十六了,怪不得去年就大婚了……”东宫太子今年只十五岁,虽说也算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但是去年大婚时才十四岁,就显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