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内阁第一夫人-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拿夫人如何是好?”

    蓦地,阮慕阳感觉到伤口处一阵湿热,竟是张安夷吻了下来。

    他的唇所触之处如同有蚂蚁在轻轻地咬着,再加上伤口处隐隐的疼痛,这种难耐地感觉以极快的速度蔓延,阮慕阳惊呼出声,身子猛然僵硬了一下想逃脱这种折磨,却被张安夷按住了腰。

    她的眼泪再次掉了下来,却不是因为伤心。

    “二爷……渊在……我受不住了。”阮慕阳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颤抖的声音,低泣道,“求你放开我。”

    在她娇软的请求下,张安夷终于放过了她。

    阮慕阳像是脱了力一般,趴在了床上喘着气,眼角还带着泪。

    张安夷又从床头拿来先前珐琅给阮慕阳上的药,打开瓶子用手指抹了药,涂在了阮慕阳的伤口处。

    乍然的清凉让浑身瘫软的阮慕阳倒吸了口气,最终还是任由他了。

    她觉得今晚的张安夷太过莫测了,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上过药后,张安夷脱了衣服上床,怜惜地将阮慕阳抱在了怀中,如同往常睡觉的时候一样温存着。

    平息下来的阮慕阳感受着他怀中的温度,心慢慢地安静了下来。她犹豫了一下,又低声说:“二爷,我与永安王真的——”

    “我知道。”张安夷打断了她,“这一世。你始终只是我的夫人。”他带着几分低哑的声音里透着悠远。

    听到他的回答,阮慕阳下意识地问:“那你方才——”

    聪明如她,一下子反应了过来。他难道就是为了借着她的小心与低落骗她脱下衣服,任他做着那些她现在想想身上还发软的事情?

    见阮慕阳不说话,张安夷低头在她额上吻了吻说:“夫人今天累了早些休息吧。还有三日便要动身去湘西,明日开始我我会因为前朝余孽的事忙起来。”

    他的声音温柔极了。

    随后他又揶揄地说道:“如今夫人成了敕命,已然能拿朝廷俸禄了,但是品级仍需从着我。我还得努力一些为夫人挣个诰命。”

    他的话虽带着几分夫妻之间的玩笑之意,却让阮慕阳听得心中涌动。

    他如今是六品,她便是六品敕命夫人,若是他成了一品大员。她便是一品诰命夫人!

    接下来的三天,张安夷每天都在阮慕阳睡着了之后才回来。

    武帝下令谢昭彻查泰安州乱党,张安夷协助,三日之内若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是要被治罪的。

    谢昭因为差点被刺客诬陷成功,心中惶恐,对这件事极为上心。看着温温和和的张安夷,他忍不住讽刺道:“张大人倒真是不着急,三日之后不怕圣上降罪吗?”

    张安夷如同一团棉花一样,笑眯眯的,神色不变地说道:“自是没有王爷着急。”谢昭如今输不起。而他,本就得到的不够多,自然没有他看中了。

    谢昭暗恨。

    好在第三日的时候,谢昭与张安夷终于有了进展。

    通过对那两个女刺客的审问和用刑,猜出了泰安州乱党的藏身之处。虽然他们到的时候乱党已经得到了消息跑了大部分,但是还是抓到了七个人。张安夷更是假装让一个人跑了,然后暗中跟踪,一举捣毁了好几个他们的藏身之处。

    泰安的乱党元气大伤,四处逃散,短时间内恐怕很难重头再来。

    武帝大喜。

    因为谢昭本来就是王爷了,所以就赏赐了他一些金银珠宝。

    而张安夷。升吏部左侍郎,正三品,兼东阁大学士。

    原先他只不过是在内阁当差,如今终于有个学士的身份,能够当得起一声“内阁大学士”了。

    泰安州的乱党被抓捕后,巡行的队伍立即按照原计划前往湘西。

    受齐有光贪污一案影响最大的便是山东与湖南两处。

    至长沙,由湖南巡抚接待,入住临时行宫,停留三日,先加恩士绅、观民察吏,后至天心阁,又观岳麓书院。

    正当武帝准备继续往湘西深入的时候,宫中传来消息,太子因处理政务太过劳累,病倒了。

    太子自幼便体弱,武帝此次让他坐镇京中是想磨炼与培养他,却不想太子却病了。

    “众卿有何提议?是继续走,还是回宫?”武帝将随行大臣召集了过来。

    其中较为会察言观色的见武帝担心太子,自然是建议回去的。

    当然也有耿直的御史们反对。

    而像张安夷、沈未这样年纪轻,资历不够的,便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说话。

    随行的左副都御史余杰书站出来提议道:“皇上,京中除了太子殿下之外还有洛阁老与徐阁老两人辅佐,想来需要太子亲自操劳的政务不会太多。治理我光华的君王必定要是像陛下这样身子强健之人,太子虽然生性温和,却体弱多疾,日后继位,恐难日理万机——”

    所有人都因为余大人的话心中一震,连呼吸都小心了起来。他们纷纷想到了在场的另一个皇子——永安王。近大半年来,永安王势头大好。

    而永安王谢昭立在旁边,一动不动。

    余大人这番话的意思是太子体弱,恐担不起这万里江山,希望武帝考虑改立太子。可是谁不知道武帝尊敬怀念孝静皇后?孝静皇后宾天不到一年,便敢提改立太子之事,简直就是不要命了。

    放眼整个光华,敢不怕死说这种话的,只有都察院的御史们了。光华的太祖皇帝曾下令,不得杀御史。

    武帝听了之后大怒,狠狠地拍了下桌子道:“余杰书!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太子怎可随意改立!”

    在场所有人的头都低得更低了,一句话都不敢说。这个时候只要说错了一句,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余大人跪了下来,大声道:“皇上,臣也是为了我光华的江山社稷着想,还请皇上仔细考虑。”

    武帝眯起了眼睛。看着年迈的余大人,眼中闪过杀意,最终又被忍了下去。他深吸了一口气,敷衍道:“好了余爱卿,这件事朕会考虑。如今在商议的是是否再往湘西去。”

    这个时候,在场没有人会想到左副都御史余杰书大人的这番话是日后变数的开始,就连余大人自己都想不到他这番话在许多人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日后会生出想法。

    武帝说到这里,又忽然看向了张安夷:“张卿,你认为如何?”

    所有的大臣都替张安夷捏了一把汗。

    武帝明显还在气头上,这时候说话要格外小心了。

    被点到名的张安夷也不慌张,依旧是一副温和的儒臣的样子,恭敬地说道:“回皇上,臣以为,将天恩福泽传到湘西内,让湘西的百姓感受到皇恩浩荡是十分重要之事。但是再往湘西里面走,山路艰险,更有蚊虫毒瘴,实在不适合皇上犯险。加之太子病倒,朝中需要有人坐镇——”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说出了自己最后的想法:“臣认为当派人代表皇上前往!”

    武帝将他的话思索了一番,看向此次同来的另一名内阁学士说:“宋爱卿认为他的建议如何?”

    这个宋学士说来与张安夷还有一丝亲戚关系。阮慕阳的嫡亲姐姐阮暮云嫁的便是宋学士的嫡子。

    张安夷这个主意再妙不过,既没有违背武帝的意愿,又给了一个解决这件事的意见。

    宋学士立即道:“回皇上,臣以为张大人的建议十分合理。”

    有这个两全的办法自然是最好的。

    武帝看着张安夷温和谦恭、又是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光华未来的希望,眼中露出了笑容说:“宋爱卿,是不是觉得后生可畏?”

    “是啊。”宋学士点头。

    接下来,谁去替武帝传递浩荡皇恩又成了一个问题。

    原本身为皇子的永安王谢昭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是方才余大人提议改立太子,而永安王谢昭又是剩下的皇子里最出众的,无疑是把他推了出来。武帝没有改立太子的意思,自然就迁怒了谢昭,此时也不愿意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永安王这么合适的人选,却谁也不敢提,怕惹恼武帝。

    武帝将目光在众位大臣之间转了一圈,思索了一番后,看向刚刚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张安夷道:“这件事便由你去办吧。”

    “臣领命。”

    事情定下来了之后,巡行的队伍便准备动身回京了。

    阮慕阳并不知那一日的谈话。临回京前一夜,她替张安夷收拾着东西,心中有些担心,忍不住说:“为何皇上偏偏派二爷去湘西?”虽然这是件极荣耀的事情,但是路上艰难。

    有谢昭在,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件事怎么会落在张安夷身上。

    “只不过比你们晚半月回京罢了。”张安夷笑了笑,在她身边坐了下来,语气温和地说,“原本圣上应该派永安王去的,但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余大人提了改立太子的事情,触怒了圣上。”

    阮慕阳手中的动作停了停。

    若是改立太子,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谢昭了。

    好在武帝心中感念着与孝静皇后的情意,没有改立太子的打算。

    上一世她死得太早,没有看到谢昭到底有没有登上皇位。

    “二爷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她试探地问。

    张安夷入内阁也有一段时间了,与洛阶和徐厚接触的机会很多。但是到现在,他与洛阶和徐厚的关系似乎都不错,看不出偏向哪边,两边的人也都在拉拢他。

    对上了她的眼睛,将她的在意看在眼中,张安夷笑得有几分高深,说道:“夫人,圣心难测。这种成王败寇的事,选择哪边都有一半的机会成为君王登基时脚下踩着的白骨。于我而言,到时无论谁是君王,我这个臣子都是一样做。”

    阮慕阳琢磨着他话中的意思。

    所以他是决定哪边都不站,哪边都交好,行中庸之道?

    慢慢地。张安夷的语气悠远了起来:“伴君如伴虎,我要的不过是能够给夫人挣诰命,最后,寿终正寝。”

    作为天子近臣,接近权力巅峰,除了要担心犯错,整天琢磨圣心之外,还要防止日后被圣上忌惮。于他们来说,最后求个寿终正寝,何其困难。

    阮慕阳听得心中感慨,也十分感动,却忍不住去分辨他这番话的真假。

    因为她想问,如果真的只是这样,那他要如何才能替沈未平反?

    沈未到底是什么身份,她迟早要打听清楚的。

    六月底,武帝的圣驾终于回到了京城。

    阮慕阳回到张府后立即去拜见了老尚书与老夫人。

    老夫人对她自是一番嘘寒问暖。

    老尚书则是问了她一些路上的事情。在山东出现刺客的事情也传到了京城。

    阮慕阳事无巨细地答道:“在济南府时遇上了行刺,好在沈大人挺身而出救了圣上。”

    “可是安夷的同窗,那个沈公子?”老尚书问。

    阮慕阳点了点头,又道:“后来在泰山行宫之中,刺客混入,好在最后被抓了。圣上令二爷协助永安王彻查刺客,最后捣毁了刺客的藏身点。二爷立了功。升了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老尚书听到这里,露出了极为自豪的笑容说:“吏部乃六部之首,当年洛阶和徐厚两人也都在吏部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