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挣些钱,自己再在背地里头扣一些下来攒着,给老三娶媳妇。如今要是就这么分了家,这老三娶亲的钱上哪攒去,他们年岁大了,已是做不了多少活,尤其是这蔡老头,从北方筑城回来,这身子就亏了,哪是能做重活的了。
眼见着陈氏眼神闪闪烁烁不回话,许氏又要再闹,蔡老头明了,拍了床板喝道,“这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老大媳妇,你娘应了你,这事就算作数!你今天非要分家,行,应了你!友仁,你去把里长找来!”
蔡友仁木着没有动,许氏呛声道,“怎么着!还赖上我家了?!你一家几口吃得喝得哪里不是我和友根做活得来的!”
许氏话说得难听,连带一向公平的蔡老头也看不过去了,这老二一家就老二媳妇体弱,只能做些轻快的活儿,可老二是个踏实能干的,做活也肯下力气,这许氏竟然将这老二一家说成了死乞白赖吃白食的,又一猛拍床板,却是对着蔡友仁吼道,“友仁!叫你去你就去!”
蔡友仁被许氏的话气得也是瞪圆了眼睛,这大嫂平常下地总是眼尖着自己的媳妇儿李梅英,只要见她手脚慢了,或是休息了,便立即挑三拣四,指桑骂槐起来,平日里他与李梅英也是不愿与她计较的,今日竟是直接羞辱起来了。瞧着蔡友仁真动怒了,惠娘担心他真控制不住动起手来,忙几步走过去,拉住蔡友仁的袖子,对他摇摇头,蔡友仁便狠狠瞪了一眼许氏,一挥袖子,大步出了正房。
许氏被蔡友仁骇人的眼神是吓得倒退了几步,平日里和和气气、温温顺顺的汉子发起火来,倒真是可怕。
惠娘盯着蔡友仁离去的背影,感叹道,就这么会儿功夫,就去请里长来分家了。先前这许氏闹腾了这么久,陈氏都未曾答应,如今蔡老头回来倒是说分家便分家了。惠娘本以为分家至少会在蔡老头回来之后再拖一段时间。可未曾想蔡老头真是当家作主的,说一不二。
未过一会儿,蔡友仁便带着里长回来了。
蔡老头见着里长是哀声叹气,“哎,刚觉着好日子来了,可家里头又不消停,吵着闹着要分家,我是老了,老了啊。”
里长睨了一眼在一旁面上带喜的许氏,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先前许氏就老跟村子里的老媳妇们胡说瞎侃,说什么他们老大一家做死做活的养活了一大家子,也没见自己的婆婆和老二家的说个好字,心里头伤感。
村子就这么大,话头也传到了他老婆子耳朵里,他老婆子也是个嘴碎的,也喜跟人胡侃,他便跟着听了不少,他当时也说了句公道话,“她老大一家不就是蔡友根能空闲着出去做个木工活儿,能多挣几个钱?说出这话来,不就是想分家?你少去掺和他们家的事。别到时候被咬了一口,还不知道谁咬的。”
正文、24 闹分家(下)
里长也不多说场面话,直言道,“老蔡,你家老三可是没回来,这家要怎么分?”
蔡老头背着一双手看了这紧邻的几间屋子,“老三这些年出去了也没个音讯,他就先和我们过着,先不分。这几间屋子谁住的就分给谁家了。地里也就十来亩地,以后我们老了肯定是要跟着老大家的过的,老大家就分个六亩地,老二和老三家的四亩,老三还没回来,我跟老婆子先帮他做着。家里的物什,都各自买去,稻米,每家挑四石,对了,老婆子,你去把这些年的钱拿过来,仔细算清了,给每家分了。”
陈氏一听要拿钱出来分,当即是一副肉痛的表情。反之许氏面上是怎么都止不住的笑意。
蔡老头又道了一声,“去拿啊。”陈氏这才进了正堂,不情不愿地拿了一个木匣子过来。
蔡老头打开木匣子,数了一下里头的数目,不多,才七贯钱,还有些零零散散的几百文铜钱,可也不算少了,是这两年辛苦攒下的。
“老大家做的活儿多,就分三贯,老二家的泽文以后也要去学堂念书,分两贯,老三就给一贯,剩下的,就算我跟你们娘的。”
许氏一听,不服气了,“那怎么行!小叔这几年可是一天没在家待过,更别提做什么活了!哪来他的什么钱!”
陈氏瞪了她一眼,怒道,“怎么没有?他没在家把粮食都给省了,怎么不要贴点钱给他!”
陈氏这话分明是胡搅蛮缠,许氏还欲再说,里长却是摆摆手,止住了许氏的话,“友根他媳妇儿,你也让一步,你家得了三贯,也算不少,这友逸还未娶亲,你这做大嫂的,也算是长辈,出些钱也算是常理。”
许氏翻翻白眼,没说话。
蔡老头又说到了屋后头的菜地,“这大部分菜地是以前老二和他媳妇辛辛苦苦垦出来的,也不能占他们太多,老二家的,就把靠近你们屋后的菜地都给你们家,剩下的一分为二,老大家得一半。”见许氏又要插嘴,立即补道,“若是心里不满意,屋后还有一片荒地,随你们怎么垦。”
许氏又不得已住了口,以前老二和他媳妇没事总往屋后头跑,她总是不屑的,农忙的时候田地里的活儿是累得要,好不容易清闲了,还天天往屋后头瞎跑什么,真是没事找事做,何况家里的几畦菜地种的菜,是足够吃的了。
待某一日她到菜地里头摘菜,才发现了这么一畦一畦垦好的地,这才觉得这菜地是越多越好。
这么大致分下来,许氏也还算满意,心里头想着总算是摆脱了拖油瓶,他们老大一家也能喘口气了,况且,自己家分到的东西也不少,光他们的房子就比二房的大。
瞧着那一窝鸡,许氏指指道,“爹,这鸡还没分呢。”
陈氏白了她一眼,“就你眼尖。这鸡还是当初惠娘向你表姐她婆婆那儿求来的一窝蛋,抱窝了给泽文玩的,你倒真有脸要。”
“怎么没脸要,这鸡不要吃食?我家巧娘没帮着喂?”许氏是说得理直气壮,看了一眼那只唯一的老母鸡又道,“娘,我不要那几只小鸡也成,那只老母鸡给我就行。我不贪。”
陈氏气得恨不能扇她的脸,“许玉春!你怎么有脸说!瞧着这鸡能下蛋,你就动了心思了?”
惠娘瞧着这许氏着实过分,这一分家大房占了不少好处,就光家里的房子已是占了大便宜,如今还不放过一只老母鸡。
许氏像是没瞧见陈氏似的,稍稍捋上袖子,便弯腰去鸡栏里抓那只老母鸡。
陈氏气得直跺脚,蔡老头拦住她,“行了,她要抓就让她抓去。”
惠娘想着那只老母鸡也太老了,这下蛋也不勤快,许氏抓走便抓走了,这小鸡长大了,可不也是能下蛋的,便也轻声对陈氏道,“祖母,算了,待小鸡大了,定是能下蛋的,我到时让泽文给祖母送两只去,不缺那一只。”
陈氏一想也是,这只老母鸡养了好些年,以前天天能拣一只蛋,如今是越发不行了,两天、三天才能拣一只,便也不稀罕那只老母鸡了。
瞧着似是没什么事要交代了,里长问道,“这家就这么分了?”
蔡老头点点头,“大概是这样了,里长麻烦你来做个见证了。”似又想起什么,蔡老头继续道,“再过一个月便是农忙,我的意思是等忙完了,再算真的分家,现在暂时先再一起过着。况且这灶头和锅碗瓢盆的,老大老二家里头也没置办上。等置办上了再分开吃饭。”
这分了家却不分开吃饭,哪算是真的分家。惠娘是听出来蔡老头话里的意思来了,他还是舍不得分家,便想着用这招对付一下许氏,宽宽她的心,拖延时间罢了。
只是许氏是一门心思想着要分家,哪里肯答应,当即抱着老母鸡又闹腾起来,“这可不行,家都分了,还在一起吃饭算个什么事。爹,这灶台就几天功夫就能垒起来,再说了,你那儿不是多的是碗盆,给我们几副又没事。要不,就这几天在一起吃饭,等垒好了灶台就分开吃?”
蔡老头一双眉都皱了起来,他是料想不到这老大家的媳妇竟是这么死心眼的非要分了家,实在是令人生厌。
里长也是见到了这幅场景,咳嗽了一声,道,“老蔡,既然你老大家的非要分了家,你就如了她的愿,省得糟心。”
蔡老头听了这话,又是叹了一口气,对许氏道,“随你们老大一家。老二,你们家呢?”
蔡友仁是一愣,想随了蔡老头的意思。
惠娘立即掐掐蔡友仁的胳膊,心道,这可万不能答应,藕断丝连的分家千万要不得。自己祖母陈氏的个性也是要强的,最喜掌财,到时候这明面上说分给她家的钱肯定又是这祖母掌管,且自己三叔也未娶亲,这担子便全压到了他们家身上,自己家的日子已经不算好过了。
蔡友仁明白了惠娘的意思,到嘴的话就变成了,“我的意思跟兄长家一样,等东西置办好了,便分开来吃。”
蔡老头听了这话,是一脸的失望,人也像是苍老了好几岁,瞧着蔫蔫的。只道这儿女大了,却是留不住了,个个都想着分家。
瞧着这家是分好了,里长也不想多留,让蔡老头和陈氏想开些,这儿孙都在身边,也是福。
里长一走,许氏是立即拉着蔡友根回自己的屋子,应是商量去垒灶台的事了。
惠娘瞧着许氏与蔡友根的背影是“啐”了一口,分了家,两个人是乐癫了吧,连病着的巧娘也是顾不得了,蔡友根也是个没主意的,这许氏说什么便是什么,当真是妻管严。
惠娘扶着巧娘一道回了她的屋子,又扶着她躺在了床上,给她掖好被子。巧娘摁住惠娘的手道,“惠娘,今日我娘说的话不大中听,你和叔叔婶娘别往心里去。”
惠娘僵住了手,若说要把许氏说的话不往心里去,是绝不可能,这哪个没个自尊心,被许氏说成了这番模样,惠娘当真是心里恨得牙痒痒,连带着对自己的大伯也不喜欢起来。可这巧娘却是好的,惠娘不想驳了她面子,只点头应了她的话。
巧娘似是松了一口气,慢慢道,“今日我爹娘带着泽浩去隔壁村的老秀才家,求着让泽浩继续在他家读书。只是这老秀才思想迂腐了些,认为这祖上有犯事的,无论是冤与否,都不愿再收泽浩。娘回来之后,便跟祖母说要分家。说是……是祖父和祖母耽误了泽浩。”
惠娘大致明了,可听至陈氏说银子的事,又觉得事似乎没那么简单,便问道,“祖母说伯娘是为了祖父的冤枉钱,这是何意?”
巧娘摇摇头,“我也不知,我隐隐听着似乎祖父昨日去衙门,田天良赔了银子给祖父。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惠娘也没继续问,巧娘不管事,估计也是只知道这些了,便从钱袋子里拿了铜钱递给她,“喏,这是给你的钱,鞋面两双,帕子三双,总共是六十一文。”
巧娘不敢接,惊讶道,“这次怎么有这么多钱?”
“我见着镇上王阿婆店里头的东西涨价了,便寻思做绣活的也应涨涨工钱,便跟王阿婆说了,她便应了。”
巧娘将信将疑,这跟人要涨工钱,哪是那么容易的。
见巧娘拿着铜钱愣愣的模样,惠娘推推她,“快收起来吧,堂姐别将钱给伯娘了,自己攒着钱做嫁妆。”
巧娘听见“嫁妆”两字,羞红了脸,“惠娘说什么呢,我才十三,怎么能想着攒嫁妆,这钱是要给泽浩读书的。”
惠娘撇撇嘴,“泽浩不是去不了老秀才的学堂了吗?这怎还要攒着让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