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无数的低阶灵力,在颤抖中退避三舍!
这是
筑基期的灵力波动!
所有的观战修士,都惊讶莫名,他们之前没有细致的观察,也没有庞大的神识力量,所有,他们不明白,这明明炼气期的马逸仙,怎么突然拥有了筑基期的灵力波动?
“难道,是马逸仙要冲关进阶了?”
甚至有的修士,产生了这样荒唐的想法。
不过,这其中,自然是不包括李承的。而李承,在细心的观察后,也终于明白过来了这一切,这一切的诡异、疑惑的来龙去脉。此时,马逸仙之所以能突然发出筑基期的灵力波动,原因很简单,因为刚才,他从法衣袖子中弹出的,正是五个鸡蛋大小的
中灵石!
不过,非同一般的是,这不是一般的低阶中灵石,而是极为罕见的中阶中灵石!而如果是以前,对于这样珍稀的灵物,李承虽然从书本上看到过,但也是很难极为准确的判断出的,不过此时,李承却可以万分的确定,因为在之前,与猛虎帮下山虎许东的一战中,李承正从罗明那里,缴获了足足一盒子的中品灵石!
而这缴获,也几乎可以称作,李承在那一战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所以,李承此时对中品灵石是极为熟悉的,所以,当中品灵石出现的那一瞬间,李承就准确的判断出了!而判断出中品灵石后,许多刚才的疑问,一下子就清晰了!李承,甚至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我,还真是笨呀!”
“那凹槽
不正是聚灵阵上,设置的一种凹槽么!”对,当五彩光灵伞激发到最高状态,那伞身后面出现的五个凹槽,正是灵阵中聚灵阵上,可以安装灵石的凹槽!而下一瞬间,那五个中品灵石,果然击入了凹槽之中!
所以,才有了筑基期的灵力波动!
按理说,如果普通修士没有辨认出这凹槽,还可以理解,毕竟一般炼气期的修士,是不常接触灵阵的。可李承,却是一个阵法修士呀!而且,自从得到了落金聚灵阵后,李承几乎每一次修炼中,都会使用这聚灵阵!
可李承,为什么没有判断出来!是参加大比这区区的几十天没有使用,就生疏了?
不是,李承一时没有辨认出来,除了生疏,除了当时这凹槽的模糊,就是
这凹槽出现的地方!这凹槽出现在什么地方?出现在五彩光灵伞上!而五彩光灵伞,是一个灵器!可这凹槽,却是应该出现在灵阵上的!
所以,李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这其中,其实也涉及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修仙界各种的修仙技艺,是否可以混合在一起使用的问题。修仙界有各种的技艺,其中,以阵法、灵器、符纸、灵丹和功法五项为首。
而这修仙的各种技艺中,绝大多数,甚至准确说来,除了灵阵一项,其他的各种技艺,都无法混合使用!比如灵器和符纸,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可以混合炼制在一起!而唯独灵阵,唯独这修仙界的第一大技艺,它可以与一些其他的技艺混合使用!
比如与灵器!
在很多灵器中,在其内部,都是有各种阵法进行加固的,比如利于飞行的阵法,比如利于攻击的阵法,比如利于灵光的阵法,等等等,而正是这些阵法,让灵器的威力,大大提升了很多!再比如一些特殊的符纸,其中同样有复杂的阵法的封印!
所以说,阵法,是所有修仙技艺中,唯一的一个,可以与其他技艺混合使用的技艺,所以修仙界技艺第一之名,是名不虚传呀。那这样说来,这五彩光灵伞,其实,就是灵伞灵器,和聚灵阵灵阵的混合!那李承,怎么会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这,其实是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两种的修仙技艺,不管威力上是否匹配,毕竟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中的东西,就如一丈和一斤,是无法比较大小一般。所以,即使勉强将它们混合使用,其对载体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如果说简单一点,就是要灵物的品阶高!
而灵物品阶太低,就无法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艺,混合在一起!而具体到灵器上,在炼气期的灵器中,虽然其中也可以使用灵阵,但因为炼气期灵器中灵物的品阶限制,所以只可以在灵器的内部,使用一些极为简单的原始阵法!而这些原始阵法,在炼器成功后,就隐藏在灵器之中了,平时并不能看到。
可此时此刻,这聚灵阵却这样神奇的出现了,而且
其明显不是原始阵法的范畴了!所以,李承在三品的五彩光灵伞上,看到了聚灵阵的灵石凹槽后,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甚至没有认出,这是灵阵中用来安装灵石的部分。
。。
第三百零九章 最后决战(九)
而此时,推断出来这些事实后,李承也瞬间明白了许多东西!
这五彩光灵伞神秘的,几乎没有使用过的第三式攻击,到底是什么?就是其使用聚灵阵,使用中品灵石,进行一次筑基期的灵力攻击!而因为中品灵石,即使对于马逸仙这样的大修仙家族出身的子弟,也是极为珍稀的存在,所以,这马逸仙,在以前几乎没有使用过几次第三式攻击!
那消耗的可是可以称得上宝物的中品灵石呀!
所以,这五彩光灵伞的第三式攻击,显得极为神秘!
而同时,这第三式的攻击,一种筑基期的攻击,其威力也注定会极大!
可话说回来,在炼气期中,不是无法将灵阵和灵器混合使用么?可这五彩光灵伞,明明只是三品的灵器,却为何可以将他们顺利的混合起来使用?李承,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原因,不过,他也可以大概猜测出来。。这三品的灵器,无论多么jing良,从理论上,都是绝对没有办法将两种修仙技艺混合在一起的。
不过,很可能,在这五彩光灵伞的炼制中,是炼制的修士,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某种极有灵xing的,高阶灵物!而这极为珍稀的高阶灵物,虽然没有让五彩光灵伞成为四品筑基期的灵器,但却让五彩光灵伞稍稍超过了一丝炼气期灵器的极限,它可以让五彩光灵伞在其最高的激发状态时,在短暂的一两息时间内,将两种修仙技艺,灵器和灵阵混合起来!
当然,这种混合,在平常是隐藏起来的,而且,使用时,也是短暂的,暂时的,不稳定!
所以在此时,马逸仙不得不将身体中最后的灵力,用来激发五彩光灵伞,所以,那凹槽在一开始出现时,才会那样的虚幻不稳定!至此,自最后一击起,一切的疑惑,都可以完全解释得清楚了!左同,是在使用一种筑基期的攻击手段,而马逸仙,同样也在准备一种筑基期的攻击手段!
所以,他的神情,才会那样的镇定!
不得不说,李承的猜测,还是极为正确的。马逸仙的这件成名灵器,正是他的授业恩师赵岭,花费了数十年的光yin,使用了一种极为珍稀的,产自于东修仙界的独特灵物炼制而成的,而赵岭,用这种珍稀的灵物,进行了复杂而特殊的设置,让这五彩光灵伞,可以在最高状态时,融合聚灵阵的威能!
而聚灵阵,自然是可以使用中品的灵石了,所以,这第三式攻击,威力极大!不过,对于马逸仙之前,几乎没有使用过这第三式攻击的原因,李承的猜测却不完全正确。的确,中品的灵石是极为珍稀的,珍稀到灵石已经不是一种货币,而是一种宝物。
但这对于马逸仙来说,这个大修仙家族的核心子弟,这个青山帮团体的重要高手来说,却并非无法得到。而马逸仙一直不使用这第三式攻击的原因是
两种体系的技艺使用,毕竟已经超过了炼气期的灵器的承受极限,所以,每使用一次,其灵器本身,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而这五彩光灵伞,是何等的难得珍稀,所以,马逸仙即使是有中品的灵石,不到一定的程度上,他也是不会使用的!所以,几乎没有人,见过马逸仙使用过第三式攻击,因为一旦多次使用,这五彩光灵伞,这马逸仙成名的灵器,就有废弃的可能!
这,才是五彩光灵伞第三式攻击的一切来龙去脉。
言归正传,此时,战场上一边是筑基期的中品灵石,一边是筑基期的攻击方式,那下面
自然就是筑基期的对决了!
回到激烈的战场中,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当筑基期的灵力波动出现后,那五彩光灵伞的伞身,已经发出了空前的灵光!而在灵光中,展开的白se伞身,已经飞速的旋转了起来,五种的颜se,就在原本雪白的伞身上交接的出现,而到了最后,伞身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修士们的肉眼中看去,就只能看到一片绚烂的闪耀!
而在闪耀中,一片的五se灵力光点,已经出现!这五se的灵力光点,既如一片蒲公英的种子,在随风飘散,又如一片五彩的雨点,被从雪白的纸伞上甩了出来!而这一片五se的光点,这纯净的筑基期的灵力形成的光点攻击,其目标所向
正是幻兽绿甲巨象!
两种筑基期的攻击,碰撞!
但之后,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惊天动地,也没有惊人的灵光在拼命的闪烁,甚至,连爆炸的声音,都是那样的一般,就仿佛是这更高层次的对抗,反而返璞归真了一般。可所有的修士,都不会认为其中的对抗,不激烈!
因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已经扑面而来!这种压迫,就仿佛是无形中有千斤的重担,压在了每一个修士的身上!而同时,距离这对抗越近,那压迫力就越加浓烈!一瞬间,就仿佛这核心巢穴中的空气,都变得沉重了一般!而接着,在一片不自禁的粗重的喘息中,首先,是那些受了伤的修士们,开始支撑不住了,他们,本来在战斗中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创伤,那都是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严重伤势。
此时,他们能清醒过来,而不是如一般修士那样昏迷,只是因为有同伴的照料,有同伴帮他们服用了一些疗伤的灵丹罢了,所以此时,他们虽然清醒了过来,但伤势却还没好,实力依旧十分虚弱!所以此时,他们首先承受不了这惊人的压迫!
他们,先是一些伤口崩出了鲜血,接着,就开始整个的身体摇摇晃晃!被迫的,他们放弃了继续的观看,狼狈的向远处退去!而接着,在无声无息中,一个个的修士,不管是青山帮的,还是猎兽队的,都开始了被迫的后退!
而此时,这最后决战,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变相的测试了,修为比较扎实,灵力比较jing纯,意志比较坚定的修士,就可以坚持比较长的时间,而相反,在巨大的压力中,没有任何可以作弊的地方,实力弱小的,就不得开始不后退!
而修士们此时,自然是想坚持尽量长的时间,以显示自己的实力的,所以,在决斗场地之外,在无声无息中,另一种比拼开始了!修士都在咬紧了牙关坚持,要么就不后退,要么,就回退尽量少的距离!
此时,这最后决战的规模,竟变异的大大扩大了,在竞争中,青山帮的修士,和猎兽队的修士,自然是开始了无声的比拼!看谁,能坚持更多的时间!看谁,能在更近的距离上坚持住!无声无息中,时间,在继续,而竞争,也在继续!
但实力,无疑是一种很客观的东西,所以到了最后,尽管心中都想坚持,尽管都不想服输,但在战场周围,在那压迫最为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