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他决定继续和好梦公司保持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积累在影视制作方面的经验,以后再发展自己的影视业务。

目前华宜广告公司的业务做的不错,在京城的广告行业打响了名头。

他们不再做那种小广告,都是接大订单,从事银行和航空等领域的广告业务,获利丰厚。

有了这样的基础,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而不是加入别的公司。

王钟军早年参军,是部队里的侦察兵,军事素质出色,这养成了他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军事化的作风,随后在美国的留学生涯造就了他的商人习性。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做事干练果断,同时以商业利益为重。

这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不过却不合林子轩的胃口。

事实上,在好梦公司总经理这个职位上,林子轩考虑过王钟军,当然,他只是考虑而已。

一个是王钟军本身就是公司老板,估计不愿意屈居人下,再者说,王钟军的管理风格颇为强势,磨合起来较为困难。

说到底,林子轩希望好梦公司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公司,不要过于商业化。

韩三评看着这三个人,想起了一些往事。

他来京城那一年好梦公司成立不久,正筹备拍第一部电影,整个公司只有三四个人,连拍摄器材和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没有。

拍摄资金只有五十万,还是卖掉一部电视剧的版权赚来的。

在张国粒的牵线下,大家在一起吃了顿饭,聊了聊天,他们的合作就这么开始了。

没有人看好这三个人,或者说根本没什么人关注他们要拍的影片,就连韩三评也有这种想法,冯晓刚是拍电视剧出身,不怎么了解电影行业。

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并且创造了一个相对成熟的,能够盈利的低成本喜剧片模式。

京城电影制片厂已经有了拍这类喜剧片的计划,韩三评本来想请葛尤出演,却被婉拒了。

他想着既然冯晓刚不拍贺岁片了,那葛尤的档期就空了下来,和韩三评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他们不在乎葛尤的高片酬,只要葛尤愿意出演就行了。

只是,这时候的葛尤厌倦了拍喜剧片,他想尝试拍不一样的片子。

慕姗姗心里在自豪的同时颇为感触。

其他人或许只看到林子轩三人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辛苦忙碌的时候。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大概半年的时间,中间会遇到各种问题,更别说是后期的宣传了,在宣传期间,他们各个城市的跑,和观众见面,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所以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需要付出诸多的艰辛。

她还记得林子轩当初的犹豫,要不要离职创业,如果留在艺术中心,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不需要那么奔波忙碌。

当然,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是选择安稳的生活,还是冒险的旅程,会有不同的收获。

李虹作为艺术中心的领导,也参加了今天的庆功宴,对于好梦公司的成功,她很欣慰。

只要接下来好梦公司的转型能够顺利完成,这家公司在国内的影视行业就算站稳了脚跟,艺术中心就能形成一条从电视到电影的完整产业链。

她要做的是在各种资源上继续支持林子轩,至于林子轩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她也想知道。

想想当初正是她把林子轩拉进了这个行业,如今看来,就像是个奇妙的巧合。

庆功宴正式开始,林子轩和韩三评喝了几杯酒,化解了芥蒂,以后大家还要继续合作,不能总这么僵着,于东也不好开展工作。

什么事儿说开了就好办了。

酒席结束,把客人送的差不多了,留下来的都是好梦公司的员工和真正的朋友。

照例会拍照留念,这次的人虽然不多,却都是自己人。

大家按照次序排好队,林子轩和冯晓刚等人的位置不变,主要是安排新加入的成员。

比如于东,作为公司未来的总经理,他站在了张国粒的身边。

目前,好梦公司的经纪部门还不完善,签约的演员不多,去年只签了俞菲鸿一个人,徐晶蕾还没毕业,不能签约,不过也算是好梦公司的一员。

这些人就是好梦公司的班底了。

照片记录下的是好梦公司的过去,也是未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朋友圈

临近春节,公司没什么事情,林子轩原本以为会清闲下来,谁知道惹来了不少记者。

由于媒体的报道,好梦公司的庆功宴成为了娱乐热点。

林子轩的豪华朋友圈给参加庆功宴的记者不小的震撼,庆功宴上的宾客不仅是那些影视公司的老板,还有老一辈的艺术家。

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导演,虽然没有张亿谋那种大导演,郑洞添和田状状也有相当的分量。

演员方面没有巩莉那种国际影星,却也不乏众多当红明星。

还有一些身份不明的官员,看起来不起眼,可在电影行业握有实权。

这次的庆功宴更像是一场好梦公司的大派对,展现了好梦公司在演艺圈的人脉关系和自身的实力,引起了多家娱乐媒体的报道。

媒体对好梦公司来了个大起底,详细介绍了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不过写出来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添加了很多的个人想象。

娱乐报道不需要太多真实性,只要能吸引读者就好。

这本来就是林子轩的打算,好梦公司需要知名度,以此吸引海外电影投资人的关注。

如果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想要在华国国内寻找合作伙伴,他们当然会找知名度高的公司,而不会去找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

知名度也是实力的体现。

接下来的一年,好梦公司拍的影片都要走国际化路线,这是提前做好准备。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林子轩为了宣传,接受了几家颇有影响力的媒体采访,介绍了好梦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

重点提到了国内的电影行业不能只是引进来,还要能够走出去。

引进好莱坞大片是为了刺激国内市场的繁荣,国产影片还是要想办法进入国际市场。

反正就是忽悠了一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理想、肯实干的民营企业家。

林子轩说的大方向没有错,就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艰难。

应付了记者,他和慕姗姗开车前往京城电视台。

由于年后要和京城电视台合作制作《鉴宝》这档节目,慕姗姗答应了主持今年京城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几天正在彩排和录制。

京城电视台说起来真心不容易。

怎么说呢,它在京城这个全国的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京城的艺术院校多,演艺人才多,不愁没有好节目。

按理说应该很容易发展起来。

事实上,它一直都是华国电视台的陪衬,跟着华国电视台的步伐走,被压制的厉害。

比如京城广播学院的学生,首选是华国电视台,其次才是京城电视台。

而且,它上头的主管部门太多,在首都这个地方,制作节目都要相当慎重,不能太低俗,谁知道会不会被相关的领导看到。

在全国各省市的电视台里面,京城电视台的节目是最正规的,或者说是最死板的。

电视台的领导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工作,在京城他们是万年老二,怎么也争不过华国电视台,都习惯了。

如果不给京城电视台松松绑,估计没什么发展前景了。

举个例子,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准备上星了,连湘南那种农业大省都拿到了总局的批文,京城电视台还没有什么动静。

这些和林子轩没什么关系,他关心的是《编辑部的故事》续集在除夕那天的收视率。

这部电视剧会在除夕当天以三集连播的形式在京城电视台播出。

虽然不和华国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形成正面的竞争,却能够抢占华国电视台的风头。

到时候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电视台播出这部剧集,观众都看这部贺岁剧的话,那华国电视台的收视率将达到最低。

这可是除夕,本应该是华国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一天。

林子轩和华国电视台没什么恩怨,相反和电视台里不少人的关系不错,他这么做是想尝试一下,挑战华国电视台的权威。

毕竟看了这么些年华国电视台的节目,有点审美疲劳,也该换换花样了。

“你小心过了年台里有人找你麻烦。”慕姗姗好笑道,“要真的把台里的收视率压下来,那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我只是制作了一部电视剧,他们应该找电视台的麻烦。”林子轩狡辩道。

慕姗姗虽然离开了华国电视台,不过以前的圈子还在,保持着联络。

京城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规中矩,邀请的大多是二流演员,当红的演员都往华国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里面挤,只有实在挤不进去了,才会考虑地方电视台。

演员准备一档节目不容易,不能浪费了,总要捞回点才行。

慕姗姗主持这种录播的晚会相当轻松,不用怎么准备,说错了还可以重来。

林子轩坐在下面,和相熟的人闲聊。

大家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香江回归了,这可是一件大事,但凡那边有点大事小情的都会成为媒体的热点,众人的谈资。

尤其是在京城,老百姓的觉悟都很高,关心国家大事。

录制好节目,俩人一起回家。

车子停在院子里,林子轩打开后备箱,拿出路上买的东西。

这时候,走出来一位妇女过来帮忙,这是家里请的保姆,亲戚介绍来的,四十来岁,来自京城周边地区,为人勤快实在。

有了保姆后,他们轻松多了,至少不用收拾家务做饭了。

“赵嫂,不用忙了,没多少东西,我自己能行。”林子轩阻止道。

屋子里,郑秀莲正在教小雪说话,两个人各说各的,估计都没有听懂对方说了什么。

看到慕姗姗进来,小雪伸出手要抱着,她还想能出去透透气,不愿意在屋子里呆着,不过外边太冷,只能让小丫头呆在屋里,免得冻着。

“老哥,买什么好吃的?”林晓玲从自己房间里露出头,询问道。

“闻到香味出来了,你这鼻子可真够灵的,等会就吃饭了。”林子轩无语道。

夜幕降临,一家人坐在屋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偶尔还夹杂着孩子的嬉闹声。(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平稳

这一年春节晚会的主旨是“团结、自豪、奋进的华国人”。

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新闻中一系列的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

下岗职工,贫富差距,农民工进城,上学住房就业医保等等,众多民生问题需要解决。

虽然这些问题困扰着当下的华国百姓,但在除夕这天,大家还是暂时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开开心心的过个年。

这天京城下着小雪,大部分人选择呆在家里,只有活跃的年轻人才会到外边玩耍。

林子轩和慕姗姗在家里陪女儿,林伯清找老朋友叙旧去了,李虹在和郑秀莲聊天。

林晓玲就要大学毕业了,郑秀莲正琢磨着给女儿介绍对象,林晓玲不愿意听母亲唠叨,吃过早饭就跑出去,她约了朋友去冰场玩。

这个时候正是冰场最热闹的光景。

对于林晓玲的婚事,林子轩不好说什么,家家都免不了类似的琐事。

他是鼓励自由恋爱,可老一辈人的观念不同,觉得介绍的人知根知底,心里踏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