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有个叫王保强的演员你注意一下,在李洋导演那儿,回头把他签下来,你来带他,先磨练一段时间。”离开前,林子轩叮嘱道。

小叶掏出本子记了下来。

她已经习惯了,林子轩总是把新人交给她来带。

第六百四十章接机

林子轩离开后,小叶到僻静的地方给黄勃打了电话,把最新的情况告诉黄勃。

“你走运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电影,不过既然林总这么重视,肯定有戏,回头要请客啊,这回可不能耍赖了。”小叶邀功道。

“行,咱们到大排档,想吃什么随便点,不用和我客气。”黄勃说笑道。

“大排档是吧,我多叫几个人,心疼死你。”小叶狡黠道。

黄勃不是小气的人,就是个玩笑。

他想考电影学院的事儿前些日子和小叶提了提,让小叶有个准备,这是他经过仔细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和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相比,他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表演不光是面部表情的变化,还有台词和动作,以及复杂的内心戏。

他可以通过拍戏时观察其他演员的表演,或者看影视剧自学,不过他认为趁着还年轻,到电影学院里系统的学习将获益更多。

至于耽误了四年的发展时间,他不怎么在意。

他既然为了唱歌能耗费十年光阴,为了演戏学习四年又有什么。

黄勃做好了和好梦公司解约的准备,毕竟影视公司是为了赚钱,你跑去上学,不能给公司创造收益,还从公司拿钱。

这怎么着都说不过去。

接到小叶的电话,黄勃感受到公司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平时可能察觉不到,等碰到问题需要公司解决的时候就会有切身的感触。

和那些外来资本成立的影视公司不同,好梦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圈内人。

他们了解这个圈子,理解圈子里的演职人员。

冯晓刚代表着导演的利益,葛尤代表着演员的利益,林子轩代表编剧和幕后的工作人员,公司的利益由总经理于东负责。

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达到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在不断的磨合中各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黄勃挂了电话,继续拍戏,心情不自觉的轻松下来。

虽然刘滔和黄晓明去了湘南,但《白蛇传》剧组不能停工,要赶进度。

小叶来到展厅,刘滔已经结束了宣传,正在等着她。

“叶姐,什么事这么高兴啊?”看到小叶满脸笑容,刘滔好奇道。

刚才不少好梦公司的员工看到小叶跟着林子轩走了,心里难免有各种想法。

好梦公司这两年不断扩大规模,总资产上亿,员工超过五百人,一旦在全国各地的院线建立起来,员工人数会翻倍的增长。

可以预见,好梦将从一家影视公司转变成影视集团。

在这种规模的公司里,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和老总保持良好的关系。

“咱们快走吧,车上说,下午还有采访呢。”小叶催促道。

两人离开展厅,上了返回酒店的车子。

“刚才林总说了,明年会给你安排新戏,应该是女主角,试试能不能冲一线,那可是一线啊。”小叶兴奋道,“徐晶蕾当初冲一线用了三年,凭着《将爱情进行到底》才进入一线。”

“我不行吧。”刘滔摇头道,“我演这部戏都吃力,一线太远了。”

“所以咱们要努力了,把目标定高点,争取一线,不行也要是二线。”小叶激励道,“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小叶喜欢看职场励志类的书籍,以此激励自己。

再说,刘滔成了一线演员,她的职位也会提升。

按照好梦公司的规定,二线演员除了经纪人,还能有一个助理,一线演员会有一支两到三人的小团队,处理演员各方面的事务。

像俞菲鸿这类国际影星,是四人配置,要加上一位熟悉国际事务的助理。

也就是说,小叶会有自己的手下,不用一个人忙东忙西了。

这很正常,新人演员没有名气的时候事情少,小叶自己就能处理,等到演员出名了,她肯定忙不过来。

给演员配备助理,把小叶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主抓大方向,这就是升职。

助理相当于预备经纪人,做的好就能升职为经纪人。

一直都是别人指挥她,让她做这做那,想着自己也有指挥别人的一天,小叶觉得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叶姐,想什么呢?到酒店了,咱们该下车了。”刘滔提醒道。

“哦,我正想咱们怎么能宰黄勃一顿呢,他要拍电影了。”小叶转移话题道。

两人下了车,看到有辆车子正从酒店的停车场开出去。

“车里好像是林总吧?”刘滔不确定的问。

“今儿慕总从京城过来,林总应该是去机场接人。”小叶想了想,回答道。

刘滔看了看小叶,觉得跟着这个经纪人是自己的运气,不是谁都能和公司老总有这么好的关系,替她争取到机会。

林子轩的确是去机场接慕姗姗。

慕姗姗不用参加宣传活动,只需要在明晚的颁奖典礼上露面拿奖,这才没有跟着林子轩一起过来。

而且,《华国之声》进入了淘汰赛阶段,作为制作人,她的事务繁忙。

林子轩来到机场,停好车子,带上墨镜,听到机场广播里航班降落的消息,下了车朝着机场出口处走去。

这两天,陆续有明星前来,机场出口处依然聚集着大批媒体记者和粉丝。

林子轩没敢靠近,混在人群里等着。

不一会,一帮人从里面出来,记者围了上去,他们看到了何炯。

何炯在湘南的知名度很高,主持节目的风格亲和风趣,受到观众的欢迎。

何炯面对记者和粉丝表现随和,接受记者的采访,为粉丝签名。

林子轩看到慕姗姗带着墨镜和其他人一起走了出来,由于记者都在关注何炯,倒是非常顺利。

他上前接过慕姗姗的行李箱,又看了看何炯。

“何老师这是帮你打掩护呢?”林子轩会意道。

“哪儿啊,这说明人家何老师的人气高,我现在都是过气的主持人了,没人关注,不像你,出个机场都能上头条。”慕姗姗打趣道。

“你就别提这茬了,下回一定不和那些明星一块出场了。”林子轩无奈道。

他对着何炯的方向挥了挥手,算是打了招呼,拉着慕姗姗一起离开了机场。

第六百四十一章态度

这一届金莺节从十月十九日的开幕式到十月二十一日的闭幕式,共三天时间。

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颁奖酒会、金莺论坛、巨星演唱会、闭幕式和狂欢夜。

各项活动采用电视直播的方式,由湘南六家电视台全程联动播出。

湘南广电为了举办这届金莺节花费不菲,其他的活动不说,光是巨星演唱会就邀请了包括刘德桦和林亿莲在内的一众港台歌星。

还有韩国明星和内地歌坛的领军人物。

这些歌星的出场费粗略算下来起码两千万人民币。

林子轩这两天参加了开幕式、酒会和电视论坛,接受了一次湘南卫视的专访,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他和慕姗姗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会儿,晚上要去巨星演唱会的现场。

不是说俩人喜欢听歌,感受演唱会的氛围,只不过既然主办方邀请了,不去不合适,就当是怀旧了。

到了晚上,车子朝着演唱会场馆开去。

同行的还有好梦公司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喜欢听演唱会,尤其表演的是天王巨星。

主办方给了不少赠票,这算是员工福利。

由于《华国之声》这档节目,姗姗文化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公司,有进军歌坛的打算,以后难免和歌星们打交道。

比如明年准备启动的《蒙面歌王》,就要找歌坛重量级的歌星加盟。

“我看了晓玲拍的素材,用高清摄像机的效果的确不一样,不仅是清晰度的问题,而是有种真实感。”慕姗姗形容道,“就像是近视的人带上眼镜看世界一样,整个世界都不同了。”

林晓玲正在拍申奥的电视片。

对外人来说,这个片子或许很神秘,但圈内不少人都参与过讨论,提出过各种方案,慕姗姗要看素材完全没问题。

林子轩前些天提出了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纪录片,引起了慕姗姗的兴趣。

她以前在纽约的时候拍过纪录片,还是《美丽华国》的制作人。

“要的正是这种效果,高清摄像机用来拍新闻不合适,新闻讲究时效性,对影像的质量要求不高,但用在纪录片上正好。”林子轩解释道,“特别是对细节部分的处理,高清摄像机能让拍摄对象看起来栩栩如生。”

“就是太贵了,晓玲手里的那台摄像机是三十八万,为了能保证顺利拍摄,至少需要三台摄像机轮流工作,前期投入就要上百万。”慕姗姗感慨道。

这是国内电视行业不愿意使用高清摄像机的原因之一,价格太贵。

再说,国内的电视台不太重视纪录片。

如果想拍新闻片或者生活类电视节目,普通的摄像机足够了,即便是拍纪录片,用到高清摄像机的地方也不多。

目前,国内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大部分是从国外购买的。

制作纪录片耗时耗力,投资不菲,远不如外购方便。

而且,电视台不认为纪录片能挣钱,收视率一直低迷,没有观众爱看,比戏曲节目和少儿节目的收视率还要低。

以电视台的实力,当然能买得起高清摄像机,但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呢?

说到底,还是领导不重视。

张亿谋制作申奥电视片,为了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使用了高清摄像机,就是因为大家重视这个事儿。

慕姗姗有同样的考虑。

如果只用高清摄像机拍一部纪录片,拍完后就不用了,那太浪费了。

还不能保证这部纪录片一定能赚钱。

“贵是贵了点,不过你想啊,现在技术发展这么快,以后估计还会有高清电视机,观众会从对节目内容的需求转变到对画面的需求,高清摄像机是一种趋势,咱们只是先走一步。”林子轩如此说道。

“确实,这么拍出来的画面观众肯定觉得新鲜。”慕姗姗同意道。

关于《舌尖上的华国》这档节目,林子轩不着急。

就算现在筹备,也要一两年后才能出成果,就像做菜一样,需要精雕细琢。

车子来到演唱会的场馆,观众已经入场,据说有将近十万人,远远就能听到欢呼声,周围有不少警察警戒。

好梦公司的三辆车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停车场,一行人从后门入场。

林子轩和慕姗姗从后台穿过。

后台有数间搭建起来的简易休息室,供明星们换装和休息,像这些名气大的歌星,每人都是单独的房间。

两人没打算和这些人闲聊,只想着到前台的包厢内就坐。

“林总,慕老师,我是汪函,欢迎你们前来。”迎面过来的是湘南电视台的主持人汪函,热情的招呼道。

慕姗姗是主持界的前辈,汪函这两年在湘南台崭露头角,是后起之秀。

在这个圈子里,假如双方不是太熟,称呼“老师”比较合适。

何炯是湘南台外聘的主持人,汪函属于湘南台体制内的员工。

两人和汪函寒暄了两句。

这时候,旁边休息室的一扇门打开,刘德桦和一位助理模样的人走了出来。

“林老板,幸会。”刘德桦伸出手,对林子轩说道。

“刘先生,你好。”林子轩和刘德桦握了握手,回应道。

“一直想和林老板合作,没想到能在这里见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