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叶在面前这张稚嫩的面孔上没看出来,她察觉到王保强相当紧张,让她想起了正在上课的学生。

“不用紧张,你有什么要求?”小叶询问道。

“没要求,只要能演戏就成。”王保强立即回答道。

拍完《盲井》,回到京城,李洋和王保强交待了一番,只要能进入好梦公司,以后就不用当群演,而是正式的演员了。

他紧张是因为面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将决定他能不能成为一名正式演员。

做了将近一年的群众演员,王保强原本以为自己离正式演员有着遥远的距离,如今却近在咫尺,只要对面的女孩点点头。

“行了,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小叶合上简历,点头道。

第六百五十五章工作

小叶为王保强提供的是一份和黄勃一样的新人合同。

签约年限为五年,每月三千块的生活补助,片酬另外结算,这是基本条款。

如果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王保强成名了,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重新签一份和演员名气相符的合同,这要双方协商决定,或者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增添附加条款。

包括演员的片酬分成,出行配车,团队支持,影视资源等等。

不能说成了一线演员待遇仍然不变,那是要逼走演员的节奏。

王保强未满十八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按照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能够办理为期五年的身份证。

有了身份证,他可以打工和做群演,不过要签正规的劳务合同需要家人签字。

他出演《盲井》签的是演艺合同,审查上不是那么严格。

劳务合同必须经过劳务部门的审查,牵扯到工资、交税和医疗保险等等问题。

“你把合同寄回家,让家人在这儿签字按手印,再寄回公司。”小叶叮嘱道,“算了,我帮你寄吧,你和家里人说一声。”

“谢谢叶姐。”王保强感谢道。

“对了,你住哪儿?这两天我安排你参加培训,先了解公司的状况和流程,把各个部门弄清楚。”小叶交待道。

这是好梦公司针对新人的内部培训,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统一规划。

一旦新入职的员工超过十五名就会组织一轮培训,不限于演员,而是公司所有部门的新人员工。

除了介绍公司概况,创作部门、市场部门和经纪部门都会安排人为新人上课,讲一讲自己的部门负责什么工作。

如果某位演员有空闲,也会同新人聊聊在剧组遇到的问题和演戏的经验。

林子轩偶尔出现,鼓励新人几句。

这么做一方面让新人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另一方面营造出一种归属感。

也叫做企业文化,通过培训把公司的理念灌输给新人。

“我住在丰台那边。”王保强回答道。

丰台位于京城的城南,属于近郊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

实际上,王保强还没找到住处,他进《盲井》剧组前把房子给退了,一个月好几十块的房租,空着太浪费了。

他刚回京城,在老乡哪儿凑合了一晚,就来好梦公司报道了。

“那挺远的,坐车要一个多小时吧。”小叶想了想,决定道,“这样,我替你申请一间宿舍,你这两天搬过来,省得跑远路。”

好梦公司有不少年轻人,刚出来工作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宿舍。

宿舍的条件不算多好,有女朋友的都是出去租房子住,申请起来不难。

王保强没想到不光每月发三千块钱,还给地方住,正式演员的待遇太好了吧。

他当群演那会大家都羡慕正式演员,在剧组里地位高,拿钱多,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福利。

“叶姐,我啥时候能演戏啊?”王保强询问道。

他觉得这位叶姐人挺好说话,就试探着问问。

他急着进剧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想演戏,另外剧组管饭吃。

虽说出演《盲井》有五千块的片酬,进了公司每月能拿三千块钱的生活费,但能省则省,进了剧组就不用愁了。

这是他这一年在京城生活的经验。

“你急什么,快到年底了,剧组都有安排,能歇着就歇着,等过了年,开工的剧组多了,我给你找几个好点的角色。”小叶回应道。

各家影视公司一般是年前制定规划,分配资金,年后开工。

针对不同的档期制作不同题材的影视剧,年底属于冬歇期,或者说是收获季,贺岁档加上春节档,票房才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我闲不住,随便让我干点啥都行。”王保强争取道。

小叶看了看王保强,把近期各个剧组的角色在心里过一遍,没找到合适的。

作为一名经纪人,给演员定位是基本功,判断演员适合哪一类型的角色。

她对王保强不太了解,而且王保强太年轻了,很难找到合适的角色。

跑龙套当然没问题,但好梦公司出来的演员怎么着也要是个小配角吧。

这是脸面问题。

“你不是练过武术么?冯导正在筹拍一部武侠片,培训结束我带你去试试,你给冯导练练,要是冯导看上了你,就先跟着冯导的剧组吧。”小叶安排道。

《英雄》这部片子除了几位主演,还需要众多的配角,尤其是武行。

这次请了香江的武术指导程晓东,不过班底以内地武行为主。

一亿五千万的大投资,光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就有三百多人,各个部门都在紧张的忙碌之中,过年后开始拍外景。

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投资八百万美金,负责《英雄》的海外发行。

《卧虎藏龙》的成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香江电影人还在犹豫,《英雄》是目前最好的项目,有很大机会复制李桉的成功。

江至强参与了投资,但投资不多。

对于如今的好梦公司来说,融资不是问题,无论是吸收民间的资金,还是向银行贷款,都能轻松筹到一个亿。

只不过,林子轩有其他想法。

让江至强投资是看重他在香江和海外的运作能力。

在内地,他为《英雄》找了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人。

这批投资人的共同点是在各大城市的电影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拉上这帮人是为了将来《英雄》在全国上映做准备。

他们的投资金额普遍不高,几百万左右,风险不大。

如果《英雄》票房大卖,他们将获得高额回报,这就是利益均摊,为此他们会在电影上映期间出力支持。

小叶办完王保强的事情,还要担心赵莉颖。

赵莉颖将出演新的儿童剧,要和戏曲学院协调上课时间,这是经纪人的工作。

她的工作越来越忙,已经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申请了助理,下一批的新员工里应该会有她的助理。

想着以后自己也是有助理的人了,小叶的心情不由得愉悦起来。

当然,如果再有一间大办公室就更好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复杂

自从儿童剧《白蛇传》播出后,刘诗施和赵莉颖等一众小演员火了起来。

赵莉颖获得商家的青睐,接到了童装和玩具厂商的广告邀约。

在这方面林子轩严格要求,不能什么广告都接,必须是知名品牌,起点要高。

既然观众反响热烈,这个类型的儿童剧可以继续做下去。

题材方面不是问题。

古代神话故事、文学名著、红色革命经典等等,都能拿来翻拍,投资不大,还能提升小演员的名气,培养一批童星。

事实上,儿童剧赚不了什么钱,远不如平常的电视剧来钱快。

林子轩没有拿它赚钱的意思。

主要是用这种方式给孩子带来欢乐,让他们通过儿童剧了解华国的传统文化,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星期日,赵莉颖从英语培训中心离开,返回学校。

她周六休息一天,周日的上午和下午是英语课。

京城有不少类似的英语培训中心,辅导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青少年学习英语,以口语为主,收费不菲。

进入新世纪,在国内的富豪圈子里流行起把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的潮流。

他们认为国外的教育体制更容易把子女培养成才,让孩子具有创造性。

同时,还能扩大孩子的视野和交际层面,比如在哈佛上学,有哈佛的校友,有可能成为未来成功的资本。

这批富豪大多是八十年代出国,九十年代回国创业,也就是海归派。

有了他们的带头,其他富豪紧随其后,无论孩子愿不愿意,都把孩子送出去,由此催生了一批海外留学中介。

外语口语培训中心只是这种大潮流下的产物。

和赵莉颖一起学习的同学大多家境优渥,也有少量普通人家的孩子。

有些家庭为了孩子的将来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出国学习,每年省吃俭用,负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

出国潮从大人转向了孩子。

《京城人在纽约》表现的是九十年代初期国内的人出国打工赚钱,现在是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教育。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赵莉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口语,可她知道自己上一天课要三百块钱。

培训中心采用的是小班教学,一个老师带十名学生,老师和学生全程用英语交流,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她的口语进步很快。

一想到在哪儿呆一天就是三百块,她很有压力,告诉自己要认真学习。

回到宿舍,天色暗了下来,同宿舍的同学过完周末,从家里赶了过来。

其中一位同学热络的和她打招呼,另外两位对她不怎么理睬。

赵莉颖已经习惯,自从出名后,她身边的人事关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老师对她的态度亲切起来,上课的时候让她做示范表演,就算有失误也是以鼓励为主,不像其他同学失误了会遭到批评。

她成了老师的宠儿,同学羡慕的对象,同时,也有人针对她,说她的坏话。

比如打扮土气,没见过世面,抠门等等。

她发觉这个世界远比想象的复杂,在老家她和同学也会闹矛盾,可大家很快就和好了,不会刻意的针对谁。

以前只看到演员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曾想过成为公众人物后遭遇的境况。

她还在适应之中。

“小颖,又去上课啦?我问过我妈,到你说的那个地方上课学费贵得很,我可去不了,听说都是为出国准备的。”和她热络的那位同学遗憾道,“你就好了,有公司帮你付钱,以后还有出国的机会呢。”

“我不知道,没人和我说过要出国。”赵莉颖摇头道。

“不出国学口语干嘛?你们公司对你真好。”女孩羡慕道,“对了,你是不是又要拍戏了?这回带上我好不好?”

赵莉颖清楚这女孩和她亲热有一半原因是想演戏。

来艺术学校学表演课的学生还不是为了演戏么,不过这人心眼不坏,就是有点城里人的架子,好显摆和攀比。

她觉得和赵莉颖交朋友是件有面子,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帮你和叶姐说说吧。”赵莉颖没有拒绝。

一部儿童剧需要几十名小演员,多加一个人进去没什么,谁让她们是朋友呢,朋友就要讲义气。

赵莉颖前两天拿到了剧本,同样是个神话故事。

相对于在课堂上学习表演,她更愿意去演戏,那些专业的知识让她头疼,演戏让她觉得快乐,她是个行动派。

有的演员凭着直觉演戏,有的演员借助方法表演。

直觉是天生的,方法是能够学习和掌握的,是表演的基础。

直觉有消失的一天,情绪化,不稳定,方法只要掌握了就能一直用下去。

所以,演员还是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方法,才能长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