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艺术中心走出去的明星大腕们,以他们的成就最高,成了国内影视行业的领军人物,分量极重。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艺术中心才有了过去的辉煌。

林子轩没有上台,他和李虹的关系不适合在台上发言,这个欢送会的主题主要是赞颂李虹的业绩。

有人说的露骨一点,有人含蓄一点,大致意思相同。

林子轩要是上去吹捧一番,就有点肉麻了,他和慕姗姗在台下安心的做观众。

即便如此,大家也不会忽视他的存在,谁都知道艺术中心早期的辉煌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李虹最大的成就或许就是发掘了林子轩。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李虹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不过这种事背后说说就行了,现在李虹退休了,林子轩也成了影视圈的重量级人物,这就成了一段佳话。

欢送会的尾声,李虹做了总结。

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她有感情,有不舍,艺术中心在她手里壮大,同时也存在着隐患。

艺术中心这几年在影视剧方面创新不足,制作水准下降,在同行里位于中流。

早年的冲劲已经消磨殆尽,保守和僵化的思想严重,这是体制的弊端,和民营企业的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别看今天礼堂内这么热闹,那是大家给她面子。

一旦她退了休,林子轩和赵宝钢等人和艺术中心的情分就淡了,艺术中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她没有把握。

站在台上,望着礼堂内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李虹不由得一阵恍惚。

她的时代结束了。

在回去的路上,林子轩开车,李虹和慕姗姗坐在后面,看得出李虹的情绪不太好,这叫做离退休综合症。

尤其是身处领导岗位,刚退休总觉得好多事情放不下,不放心。

其实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样运转,只是不习惯没事做的日子。

车子驶进胡同,刚打开门,一条小狗跑了过来,小雪跟在小狗后面。

看到外孙女,李虹的心情好了起来,她有充足的时间陪着小雪了,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以后的路还很长。

第七百八十四章告别

李虹的退休在外界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只有官方性质的媒体上有几篇稿子,简单回顾了李虹的生平。

她负责行政工作,不是大导演和大明星,娱乐媒体不怎么关注。

但在电视行业的圈子里反响不小,李虹可是九十年代电视圈里的风云人物,从她的履历中就能看得出来。

经由她手里推出的电视剧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拿奖拿到手软。

一场欢送会引出那么多的明星大腕,谁能做得到。

毫不夸张的说,在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鼎盛时期,能影响大半个京城演艺圈。

而且,李虹还是华国电视协会的副主席,这是荣誉性质。

林子轩和慕姗姗商量过,如果李虹愿意在家享清闲呢,就在家闲着,要是想发挥余热呢,可以出席一些活动。

比如参加*****和颁奖典礼,以指导性工作为主,不实际操作。

李虹具有丰富的影视剧制作经验,只不过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略显保守。

在九十年代她是电视改革的先行者,如今看不惯那些情情爱爱的偶像剧,不主张电视剧过度娱乐,从而失去教育意义。

这和现在的市场风向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

观众越来越喜欢看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不喜欢在看节目的时候还受教育,尤其是青少年观众。

他们觉得在学校受教育就够了,看个电视还受教育,真受不了。

这导致青少年观众对偶像剧的着迷,喜剧和言情剧大行其道,综艺节目趋向于低龄化,收视率影响着投资市场。

李虹那一代人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电视剧市场了。

圈内有人感慨,李虹的退休代表着电视行业向着九十年代告别。

林子轩对此深有感触,他一直在思考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有没有改变整个行业现状的可能性。

是国家的政策,还是影视企业的趋利性,或者是市场的影响,以及观众无意间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家在影视方面的政策一直比较严格,在开放的同时进行限制。

社会的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更高的娱乐需求,这种需求转换成市场影响到影视企业的决策。

举例来说,如果青少年不喜欢看偶像剧,影视企业拍出来赔本,肯定不会拍。

当然,选择是双向的。

影视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拍了偶像剧,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大家知道这种剧集赚钱,就会一直拍。

由此可见,目前这种局面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再说观众一直吐槽的烂片,烂片的产生也是这种情况。

国家政策放开后,影视行业赚钱了,一大批投资商拿着钱进来,拉一票明星开始拍片子,烂片就这么诞生了。

可如果没有观众为烂片的票房做贡献,投资商拍一部赔一部,就不会再拍了。

说到底,是综合因素造成了一种非正常的状态。

国内的电影市场不够成熟,影视企业追逐利益,创作人员诚意不足,观众的观影口味不一,这都是烂片产生的原因。

就算知道了这些,也很难改变整个大环境,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花费很长的时间,不是一个人或一家公司能够改变的。

或者说,这是当前阶段的大趋势,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高速发展,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娱乐圈作为名利场更是如此,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月中旬,《无间道》前传在内地和香江同时公映。

凭着《无间道》的好口碑和金像奖光环,这部续作的票房势头强劲,在香江首映票房高达三百五十万港币,打破了港片的首映纪录。

内地的票房虽然没有那么出彩,但也表现不俗。

香江媒体大多给予了好评,认为这是一部香江帮派的史诗。

也有媒体觉得影片整体的质量远不如第一部,导演似乎想讲述一个帮派的衰亡史,只是格局不足。

换句话说,野心太大,功力不够,模仿的痕迹过重。

在好莱坞,有一部著名的帮派片叫做《教父》,可以看得出,《无间道》前传里的一些桥段是在向《教父》致敬。

当然,对于帮派片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总体而言,续集虽然没有前作惊艳,却也在水准之上。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部影片的票房是高开低走,后续乏力。

刚开始观众是冲着《无间道》进影院的,续集的演员表演同样精彩,只是没有刘德桦和梁朝维的票房号召力,导致后期票房大幅缩水。

影视公司愿意找大明星拍片子,就是因为他们在观众中的号召力。

香江的年轻演员还无法挑起大梁,而吴振宇和曾志维的资历够了,演技也好,但他们不是票房保障。

所以,在第三部中不仅有刘德桦和梁朝维,还邀请了四大天王之一的黎鸣。

再说,这段时间香江上映了好几部类似题材的影片,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跟风拍片是香江影视行业的传统,观众看多了卧底的情节,没有了惊喜。

内地的票房同样如此,遭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冲击。

今年将有超过二十部的好莱坞影片在内地院线上映,暑期档成为好莱坞大片集中上映的时段,国产电影纷纷退避,不想沦为炮灰。

好莱坞电影公司抓住机会推销自己的影片,一部部大制作轮番来袭。

《无间道》前传虽然不是炮灰,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了好莱坞大片,内地观众对港片的热情锐减,更别说是国产电影了。

按照好梦公司的估计,《无间道》前传在内地的票房也就两千万人民币左右,和第一部的四千万票房差距很大。

这不表示电影赔本了,实际上这部前传在东南亚各国的发行很顺利。

《无间道》前传的制作成本和宣传费用加起来是四千万港币,依靠海外发行基本上就能收回投资,票房属于净利润。

这和《无间道》的好口碑有很大关系,打开了海外市场。

第七百八十五章匆匆那年

六月初,沪城皇冠假日酒店金爵一厅,一场电影论坛正在举行。

这是第六届沪城国际电影节的一次主题活动,讨论商业化环境下文艺片的妥协和蜕变,参与此次讨论的既有青年导演,也有第五代导演。

不少人对当下的电影市场进行了批判,认为要坚持文艺创作,抵制不良风气。

也有人觉得既然大环境如此,不如适应环境,做出改变。

比如使用大明星拍摄文艺片,以此吸引观众的兴趣。

即便是好莱坞的大明星也拍文艺片,用文艺片拿奖,抬高身价,出演商业片赚钱,享受生活,两者并不矛盾。

只不过演技好,又愿意降低片酬拍文艺片的演员并不多。

台下的观众时而聆听,时而鼓掌。

这些人多是电影爱好者和沪城艺术院校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娱乐记者。

电影爱好者通过电话和网络报名的方式有机会拿到电影节的入场券,艺术院校的学生经由学校安排,或者从老师那里拿到门票。

电影节期间各种活动很多,可以自由选择。

论坛结束,观众涌出大厅。

“老胡,咱们下一场去哪?”一个青年拿着电影节的宣传手册,一边翻阅一边说道,“下午有一个类型电影的论坛,晚上是好梦电影之夜,要不咱们还是找部电影看吧,这论坛听起来没意思,都是老生常谈,在学校听老师讲讲就够了。”

“还行吧,他们说的挺有道理。”另一个青年回应道。

“道理谁都懂,可要是讨论能拍出好电影,那国产电影也不会弄成这样了,你看那些大导演们这两年拍的都是什么。”走在前面的青年争论道。

这两人是沪城戏剧学院表演系大二的同班同学,一个叫胡戈,一个叫袁鸿。

在学校,他们住在同一间宿舍,关系很好,这次拿到了电影节活动的门票。

两人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纪,难免对国产电影的现状不满。

“行了,先去吃饭吧。”胡戈安排道,“咱们下午去看电影,晚上去参加好梦电影之夜,看看好梦公司今年有什么拍片计划。”

他们走在酒店内,看到一处自助餐餐厅,不少记者都在吃自助餐,也有参加活动的嘉宾和观众。

“我记得凭入场券在这儿吃饭是半价。”袁鸿拿起手里的门票,看了看。

“算了,你不会真打算在酒店吃吧?这不是大排档,就算半价咱们也吃不起,还是回学校吃食堂吧。”胡戈摇头道。

沪城皇冠假日酒店是五星级酒店,电影节的主办方和酒店有合作,被邀请的嘉宾免费用餐,记者和观众半价。

记者可以向单位报销,观众就要自己掏钱了。

胡戈和袁鸿只是大学的学生,按照沪城戏剧学院的要求,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不准私自对外接戏,自然没有收入。

“我就是说说,快点吧,回去晚了食堂都要关了。”袁鸿看看时间,催促道。

两人回到学校吃了午饭,下午看了一部来自澳大利亚的电影,晚上到酒店参加好梦公司举办的电影之夜活动。

在沪城电影节组委会的力邀下,好梦公司和电影节联合组织了这场活动。

电影之夜主要是一场圈内人的聚会。

由于好梦在国内电影市场制作发行领域的地位,引领电影行业的潮流和风向,受到大家的关注,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