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黄勃和王保强大吼大叫,小叶不由得摇了摇头,低声和刘滔说着什么。

孙丽坐在赵莉颖身旁,在《大长今》里,赵莉颖饰演孙丽少女时期的角色,两人出演同一个人物,没有对手戏。

赵莉颖长期在国外,和孙丽没见过几面,彼此不太熟识。

小叶把这些人聚在一起就是让他们熟悉起来,多多交流,一回生,二回熟。

“你们俩别吼了,让小颖唱一首,也不知道照顾这个妹妹。”小叶制止道。

经纪人发话了,黄勃和王保强赶忙停下来,为赵莉颖选歌。

“要不让小颖和孙丽唱一首,她们俩要演同一个角色,咱们看看她们配合的怎么样。”黄勃懂得小叶的意思,提议道。

他选了一首这两年流行的歌曲,把麦克风递了过去。

赵莉颖和孙丽随着音乐唱了起来,两人不是专业歌手,不过都有唱歌的底子,赵莉颖上过春晚,孙丽参加过新加坡电视台的比赛。

小圈子就是这么凝聚起来的。

第七百九十七章大牌驾到

赵莉颖来到电视剧《大长今》剧组,剧组的工作人员有点儿紧张,包括导演。

这可是国际影星,主演的电影票房超过七亿美金,也就是六十亿人民币,在国内属于头一份了。

万一在拍摄的过程中磕着碰着,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特别是林总和赵莉颖的关系,大家都看在眼里,公司里能随意出入林总家门的演员有几个,可见赵莉颖的身份不一般。

或许两年前她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丫头,但现在已经飞上枝头变凤凰。

导演的内心颇为纠结。

一方面他希望赵莉颖的戏份越多越好,这样《大长今》就会受到更多关注。

今天来剧组探班的记者有好几十位,很显然,都是冲着赵莉颖来的。

以往哪儿有这样的阵势,《大长今》虽说是好梦公司投资上千万重点打造的剧集,可也不会每天都有记者探班。

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

电影要在影院上映,观众花钱买票,有时候为了防止剧透,剧组只会不定时的对媒体开放,也是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

电视剧没必要遮遮掩掩,越多记者探班越好,说明话题度高。

如果没有记者探班,那这部戏就悬了。

另一方面,导演想着赶快把赵莉颖的戏份拍完,有这么一尊大神在剧组里他不好掌控,谁知道会不会闹脾气、耍大牌。

他既不是张亿谋,也不是冯晓刚,更不是国外的著名导演,压力很大啊。

不过,能够和国际影星合作,导演心里难免有些窃喜,以后他可以和人炫耀,赵莉颖知道吧,就是那个国际大明星,我导过她的戏。

导演的心情是痛并快乐着。

影视圈就是如此,非常现实,导演和演员的地位是相对的。

大导演能够驾驭住大明星,小导演面对大明星需要妥协和退让,媒体总报道某位演员耍大牌,谁会在张亿谋的剧组耍大牌。

香江的王家味一部电影拍好几年,也没见那些大明星闹着要退出不拍。

《大长今》的导演和编剧对剧本一遍遍的打磨。

特别是赵莉颖的戏份,杜绝一切危险因素,下雨天的戏不拍,把演员弄感冒了怎么办,动作戏不拍,弄一身伤谁负责,台词不能太多,需要演技的情节能减就减,要为大明星服务。

事实上,导演和小叶商量过。

小叶倒是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按照正常情况办就行了。

这一回赵莉颖是友情出演,戏份不多,不到一个月的档期,期间还要参加电影的宣传活动,实际拍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

她的片酬是每集二万元,总共也就十万人民币。

和她现在的身价相比,这真的是友情价,半个月拍一支广告也能收入几百万。

导演不能像小叶说的那样,他是按照国际影星的标准对待赵莉颖,不然惹恼了这位大明星怎么办。

孙丽和赵莉颖一起坐车来到片场。

她们这些天接触过几次,熟识起来,孙丽向赵莉颖介绍剧组的拍摄进度和剧组里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个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

在帮助赵莉颖融入剧组的同时,也是避免产生矛盾,影响剧组的拍摄。

两人刚下车,等待已久的记者们就围了上来,不停的拍照。

有关赵莉颖可问的话题很多,现场有点乱,导演赶忙让剧组的工作人员上前帮着维持秩序,不能出了差错。

面对记者,赵莉颖微笑着打招呼。

她早已熟悉了这种场面,在镁光灯下的生活,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让她快速的成长和成熟起来,这或许就是进入演艺圈的代价。

她回答着一些简单的问题,对那些刁难的问题避而不谈,或者报以微笑。

她还未成年,有这种权利,偶尔耍耍小脾气显得可爱,如果是成年人,就会被记者说成是耍大牌。

演员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一般都是言简意赅,越简洁越好,说多错多。

一番喧闹后,剧组的工作人员把记者挡在了片场外边。

剧本早就送到赵莉颖手里,导演知道赵莉颖的日程紧张,他过来沟通几句,尽快进入拍摄状态,争取早点拍完收工。

这是第一天,导演安排的戏份较为简单,主要表现赵莉颖的日常生活。

经过化妆和试穿服装,一身古装的赵莉颖出现在众人面前,她的角色是一个农家女孩,每天要提水、做饭、喂鸡和喂猪。

不过她非常聪慧好学,经常跑到村里私塾外边偷偷听先生讲课。

片场在影视基地的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有口井,还建有一个围栏,围栏里养着几只鸡和两头小猪。

赵莉颖现在要去喂猪,她端着猪食,来到围栏外边,要把小猪哄过来吃食。

在拍戏的时候,最难合作的是孩子和动物,他们不听指挥。

小猪是剧务刚从外边买来的,卖猪的人为了卖个好价钱,事先会把猪喂饱,增加重量,小猪正在消食,一点儿都不配合赵莉颖。

赵莉颖放下猪盆,趴在地上,嘴里发出哼哼声,学着猪叫,哄着小猪。

剧本里没有这一幕,让工作人员把小猪赶过来就完了,不用真的这么哄。

赵莉颖在农村生活过,见过这种情况,自然就这么做了。

“你们看看,这就是我和你们说的专业。”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看到这一幕,对着身旁的人称赞道,“小赵虽然是国际大明星,可没有摆一点大明星的架子,准备的多充分,生活味十足,你们要好好学习,这才是专业精神。”

接下来的戏份赵莉颖完成的都不错。

主要是导演觉得刚开始,要循序渐进,让赵莉颖进入角色,下面还有离别和进宫的剧情,那是感情戏,有些考验演员的演技。

当然,电视剧的演绎本身难度不大,赵莉颖经过《小雪的大冒险》的磨练,应付起来没有问题。

如果是出演文艺电影的话,可能还需要打磨。

赵莉颖在剧组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无惊无险。

导演和剧组的工作人员放下心来,觉得这位国际大牌明星也没有那么难合作,或许是他们自己想多了。

第七百九十八章开学季

九月份,正是华国的学校开学的季节。

小雪吃过早饭,背着小书包,早早的等在胡同口,望着校车过来的方向。

她想早点儿和好朋友见面,分享各自的快乐,这个暑假她过的很充实,和爸爸妈妈到国外玩了一阵子。

她在电话里听说小芳报了钢琴班,每天跟着老师在少年宫练钢琴。

小红学了舞蹈,她喜欢跳舞,觉得跳舞很美。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艺术特长,尤其是女孩子,音乐舞蹈课程是首选,培养她们的气质,也有报游泳班的,锻炼孩子的身体。

小雪没有报这类培训班,她的暑假生活过的相当自由。

除了玩耍,她跟着外公学写字,在纸上用毛笔练字,一笔一划,规规整整。

慕致远即将退休,工作交接完毕,空闲时间多了,就教教小雪,练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精神和气度。

有道是字如其人,这句话不一定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

校车在小雪的面前停下来,小雪回头和奶奶说了声再见,便匆匆登上了校车,她刚上车,就看到小红和小芳向她挥手。

三个人凑在一块儿,热闹的聊了起来。

时间过的很快,她们来到了学校。

小雪望着熟悉的校园,从今天起,她就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

与此同时,黄勃前往京城电影学院报道,办理入学手续。

作为一位明星,他没有搞特殊化,一切按照正常流程,入住宿舍,参加军训,和舍友在食堂吃饭。

按照他的说法,这是圆了一次大学梦,给父母一个交待。

黄勃上中学那会就在外边的歌舞厅唱歌赚钱,后来干脆放弃了学业,一心走上了成为歌星的不归路。

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心中未尝没有遗憾。

黄勃报考电影学院一方面是锻炼演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父母安心。

当然,因为是名人,他走在学校里难免被关注,经常有人和他打招呼。

只不过从电影学院走出去的明星多了去了,大家只是好奇,过段时间就好了,现在的黄勃还没到葛尤那种地步。

在电影学院食堂三楼的一角,聚着几个人。

“那就是黄勃,演的片子还成,片酬都要上百万了,还跑来咱们这儿上学,倒真是稀奇。”有人指着黄勃,不解道。

电影学院的食堂有三层,一层是打饭的窗口,刷卡消费,二层和三层有小炒和包间,档次略高,可以付现金。

一年级的新生一般在一层吃饭,老生往往选择吃小炒,特别是三四年纪的老生,能赚钱了,不在乎这点花销。

今天黄勃请宿舍的人吃饭,选在了食堂三楼。

说话的几个人是图片摄影专业的一个小团体,这种抱团儿的方式在电影学院很常见,志同道合就聚在一起。

“这说明咱们学校的牌子硬,科班出身以后容易混。”另一个人接茬道。

“人家已经混开了好吧,那可是好梦公司的演员,看看人家合作的对象,都是大牌明星,还拿了奖呢。”有人不同意道,“对了,皓子,你不是想拍电影么?我看好梦公司的那个青年导演扶助基金就不错,要不咱们找这个黄勃问问路子?”

“不合适吧,我把剧本投过去试试,成不成的再说,咱们可是师兄,不说罩着师弟,反而求人帮忙,这面子上过不去啊。”一直低头吃菜的青年听到这话,摇头道,“而且,咱们和他不熟,不知道深浅。”

这人叫宁皓,是这个小团体的核心。

他是晋省人,初中毕业考上一所中专艺术学校,学习海报绘画。

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的话剧团,由于话剧行业不景气,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水擦地,偶尔抄抄单位的板报。

九七年,宁皓带着两千块钱来到京城,成为北漂一族。

随后他考上京城师范大学艺术系的成人教育班,学习影视节目制作。

为了交学费和生活,他在王府井摆摊给人画画,当过娱乐记者和摄影师,替歌星和艺人拍写真,就这么混成了MV导演。

一首MV的制作费用大概是十万块,他能从中赚一万。

一个月拍四五首歌曲的MV,一年就有几十万的收入,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到了二零零一年,宁皓考上了京城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图片摄影专业。

他是有拍电影的打算,也有了一个本子,讲的是一个和尚四处筹款修庙,却处处碰壁,虽然最后庙修好了,却等来了政府的拆迁通知。

他觉得这个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